百科知识 禅法演革:禅修的四禅八定到五门禅法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禅法演革:禅修的四禅八定到五门禅法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禅法演革从原始禅法的四禅八定到系统的五门禅法,再到以念佛为中心的大乘禅法,最后发展到禅宗的最上乘禅法。另外禅和日常生活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四禅八定早期的禅法,最流行的说法叫四禅八定。四禅共有十八禅支,以此功德法支持禅修,故名为支。与此相对,四禅以下则称有动定。五门禅法在四禅以后,比较流行的成熟的禅法,又分成五个方面,就是五门禅法。五门禅法首先是安般,安般是音译,译作中文即是数息

禅法演革:禅修的四禅八定到五门禅法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禅法演革

从原始禅法的四禅八定到系统的五门禅法,再到以念佛为中心的大乘禅法,最后发展到禅宗的最上乘禅法。

六祖开示,主要是面向僧众,这些人都有修禅的基础,所以有一些基本的知识,这部经里并没有提到,但普通人对禅本身的历史并不是特别的熟悉,所以在正式讲《坐禅品》之前,就先讲一讲禅的历史。定慧与坐禅这两品都是跟修禅有关系的,其内容是六祖惠能的弟子所记录的他在宝林寺所讲的禅修法要。

禅定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法门,它属于戒定慧三学之一,这是整个佛教里面,最系统、最完整、最简明的一种修行方式。因为佛教最根本的理论是四谛,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其中的道谛,就是讲修行的方法,即是通往涅槃,解脱成佛的方式方法。在道谛里面,又讲到了八正道。佛最初讲修行方法的时候讲了八正道,后来大乘佛教又强调六度,再后来发展到三学。在八正道里面本身就包含着三学的内容,之所以后来三学成为影响最大的修行方法,就是因为它最有针对性,是对应人本身的“三毒”,即贪、瞋、痴的修行方法。佛法本身是应病用药,众生有什么病,佛就开什么药方,它不是凭空而立的,因为人本身有贪、瞋、痴三毒,所以就有了戒、定、慧三学,以戒来对治人的贪欲,以定来对治人的瞋恨,以智慧来对应人的愚痴,所以它的针对性非常强。

三学里面,禅定最重要。因为戒是一个基础,由戒才能生定,而慧属于用。以定为体,以慧为用,是六祖惠能特别强调的。从戒和定的关系来讲,戒是先导,是手段,禅定是目的。从定和慧的关系来讲,定是体,慧是用。总之在三学里面,是以禅定为中心的,因为禅定表达的是佛心,所以它是整个修行方法里面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

因为禅是解脱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法门,通过禅,才能够解脱得道,才能够出离三界、出离因果,证道成佛。另外禅和日常生活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实,禅并没有多么神秘,它最重要的特征是让人们获得一种心理安定,让人们达到一个平和、安详的状态。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很多人都感到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快速的节奏,还有激烈的竞争,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学习禅定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大家在应对环境和时代的变化时,能够保持住内心的平静,这是修禅最重要的现实目标。修禅最高的目标当然是成佛,这个没有任何的疑问。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无论是学哪一个,都是为了解脱成佛,这个根本的目标,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

四禅八定

早期的禅法,最流行的说法叫四禅八定。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就叫四禅八定。

初禅的特征,是摆脱了爱欲,摆脱了粗重的烦恼,是有觉有观,这个觉是比较粗一点的思维,这个观是细一点的思维,也称为有寻有伺。初禅的特征就是摆脱了欲望,但是细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摆脱,还处在有觉有观的状态。

初禅有八触十功德,即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名八触,这是由于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引发的触相。此时还有十功德,又谓之十眷属,即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此八触十功德,唯在初禅才有,二禅已上则无,故为初禅的特性。

四禅共有十八禅支,以此功德法支持禅修,故名为支。其中初禅五支,二禅四支,三禅五支,四禅四支。

初禅五支,即觉支(寻支),观支(伺支),喜支,乐支,一心支(定支,心一境性)。初禅的喜乐是离欲喜乐,因为已完成了欲界向色界的转换。

二禅,通过扬弃初禅的觉观而得此禅。二禅四支,即内净支(内等净,信),喜支,乐支,一心支(定支,心一境性)。由于摆脱欲界烦恼,除离觉观,心中清净,由此形成信根,产生净信。

二禅的喜乐,是定生喜乐,这个喜乐不是已经摆脱的世俗中的喜乐,并非通过欲望的满足和攀缘外境而生,即不是通过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而是进入禅定状态以后所产生的自在的轻安的快乐状态。

三禅,由扬弃第二禅的喜乐而得三禅。三禅具五支,即舍支(行舍),念支(正念),慧支(正知),乐支(意识之乐),一心支(定支,心一境性)。

三禅通过行舍来舍去二禅所得的定生喜乐,再通过正念正知来修行,从而获得离喜妙乐,这种妙乐是意识之乐,不是耳目感官之乐。

三禅的特征是乐,喜和乐有什么差别呢?依照咱们通常的理解,喜还带有某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刺激、兴奋和冲动感,这种快乐还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到三禅的时候,就进入了乐的状态,乐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不是刻意追求的感觉。三禅的妙乐非常殊胜,对此必须保持正知正念,不可贪执。

四禅,通过扬弃三禅之乐受,进入四禅。四禅四支,即不苦不乐支(舍受),舍支(舍第三禅之乐受),念支(念功德),一心支(定支,心一境性)。

四禅舍去三禅的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四禅具有一切清静的特征,达到了非苦非乐的状态。第四禅时,已脱离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等八种能动乱禅定的灾患,故称为不动定。与此相对,四禅以下则称有动定。

十八禅支之中,觉(寻)、观(伺)、内等净、行舍、正念、正知、舍清净、念清净等是为了对治和破除,故称为对治支;喜、乐、不苦不乐等属于殊胜的感受,为利益支;定支,即心一境性,就是心缘一境,不散乱,这是最根本的,其他活动和感受都在此禅定状态中进行,故为自性支。

四禅还与色界诸天对应,其中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各有三个,四禅天有八个,共为色界十八天。

这里只能做一些简要的描述,具体的禅修过程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禅修需要实践,实践还要在名师的指导之下来进行。在这方面要想有具体的感受,一定要请教高明的禅师。

四无色定,也叫四空定,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还有一种禅法叫做九次第定,四禅八定之上再加一个灭受想定。到后来,跟达摩同时的僧实等,就修这个九次第定,从一禅到二禅,从三禅到四禅,从四禅到空无边处,再到识无边处,再到无所有处,再到非想非非想处再到灭受想定,从一到九,再从九到一,通过不断地循环来做禅修,达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困难的。

五门禅法

在四禅以后,比较流行的成熟的禅法,又分成五个方面,就是五门禅法。五门禅法首先是安般,安般是音译,译作中文即是数息,然后是不净、慈心观、界分别观、因缘观。在五门禅法里,安般主要强调数息;不净,主要是不净观;慈心是修慈悲观;因缘观,是观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界分别观,实际上是讲蕴、界、入,也就是讲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境也叫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舌识、意识。这总称十八界。在这个里面,也有提出“六大”一说的,即地、水、火、风四大,再加上空、识,分别观察这一个事物,这叫界分别观。

在五门禅法里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安般和不净,这两种观法是最重要的。安般也叫数息,这个是比较容易推广的法门,因为它简便易学,而且宗教性比较弱,因为数息本身并没有强烈的宗教性。数息,即是数呼吸,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而且也便于操作,最重要的是它容易收到实效。

但是数息跟通常的数数不完全一样。认为数息就是数数的观点是错误的。数息是从一到十,然后再周而复始,要求十数不乱,比如从一开始,一是入息,二是出息,三是入息,四是出息,五是入息,六是出息,七是入息,八是出息,九是入息,十是出息。这个出入不能乱,数也不能乱。如果数到五和六的时候忘了,怎么办?没关系,再从一开始,不用再琢磨数到几了,再琢磨下去,反而心思容易乱。

数息还要求出息、入息要清楚,长短、强弱要留意。对数息的要求,一般称为安般六事,就是数息、相随、止、观、还、净,用这六事把数息法门变成比较具体、比较系统的一种修行方式。数息刚开始时,是从一数到十,等达到一定程度,即呼吸变得很平稳的时候,再进一步变成只数一二,实际上就变成入息、出息。等再达到更高的程度——数到很熟练了之后,可以只数一。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出和入的区别了,就是只感觉到有气息的存在,至于气息是入还是出已经感觉不到了。到最后的阶段,根本就感觉不到呼吸,这有点类似于道家的胎息——不是用鼻孔呼吸,而是用全身的毛孔在呼吸。

但是,练习数息,次第不能乱,更不能跨越。不要在十个数还没数清楚的时候,就马上想数一二。从一数到十不乱,这本身就很不容易,因为人的心容易乱,数着数着思想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一开始要循序渐进。(www.daowen.com)

安般六事整个都是讲数息的,但是数息只是指第一阶段。这个第一阶段对应的就是初禅。所以在初禅的状态,是从一数到十,如果从一到十一直这么数,出入都能不乱,这个时候就能够入定——心里寂静,没有别的念头,这就进入初禅。

第二个阶段是相随,相随的意思是随行善法,即是跟善法相随,而不是跟私心杂念相随,不是跟五阴六入相随,五阴指色、受、想、行、识,六入就是刚才讲的六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数息达到一定程度,就比较纯熟了,这个时候粗重的呼吸会变成微细的呼吸,意念跟呼吸本身已经相互配合得很好了。达到意和息合一的境界时就不用再数十数,可以只数两个数了,也就是刚才我说的数一二。数息能达到这个程度,表明已经把内外的因缘都给斩断了,在内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外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如此一来,内外的因缘都能离除,使心清静,进入第二禅。

相随对应二禅,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把内外的因缘给隔断了。人的身体,就相当于一座城池,这个城市有内有外,在佛教看来,内外都是贼。内贼指的是人的六根,六根都有欲望,都是向外寻觅的,眼睛喜欢看外面的美色,耳朵喜欢听外面的妙音,鼻子喜欢闻外面的香味,舌头想吃外面的美食,身体想接触外面的舒适,意根想思寻外面种种的所谓的规律、道理,等等。所以六根本身是向外的,都是外向性的追求。

外面则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六尘是外贼,六尘非常喜欢和六根结合,想从外到内。所以一个人要想保持身心清静非常困难,因为内贼、外贼相互勾结,都想攻破我们身体这个城市。但是通过相随这个阶段,把内外的因缘给斩断,使之隔断了,让内外不至于相互结合。这么一来,心里就能清静,从而进入二禅的阶段。

二禅的阶段,就是只有二数。二禅的感受是喜,前面也讲过了,这个喜是由禅定所产生的喜,不是由于跟外界的接触产生的,是内生的喜乐,而非外在的,即是不缘外境而自生喜乐。相随是和四正勤联系在一起的。

然后就会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叫止。进入止这个阶段,要注意力在鼻头上,是“行息一得定,不复知出入”,就是说,这个时候呼吸已经非常微细了,只感觉到鼻头有气息存在,不知道气息是出是入。为什么叫止呢?因为这个时候内恶不生、外邪不侵,没有出入,内里的东西出不到外面,外面的东西也进不到里面,都在鼻头这儿止住了,所以叫做止。分别二见、生死二念都在这儿止住。止对应三禅,三禅的感觉是乐,前面也解释过,乐就意味着把粗重的喜给去掉了,进入乐的境界。乐是一种很平静的状态,没有那种特别兴奋、特别刺激、特别强烈的感受,是一种非常平和的乐,一种怡然自得的妙乐。到了止的境界,身口意道,都能如意而行,也就是达到了四如意境界。

到四禅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观的阶段。安般六事,实际上是把五门禅法都包括进去了。观也包含着不净观、因缘观等。先用法眼观察自己的身体,不仅能看到外面的身体,还能看到身体里面存在的种种不净之物。不净观也是到了四禅以后才能够看得更细,不仅能够看到人体里面的不净之物,还能看到外面的天地人物,内外兼见,无所不察,这时候天眼就已经打通了。

《达摩多罗禅经》里面讲:“根本四禅中,修起五神通。”这个神通是从禅定而来,禅定有力有用,力就是神通,用就是智慧。神通有五神通也有六神通,五神通指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在佛教之外,外道仙人都能修得五神通,只有漏尽通是佛教所独有的,修到漏尽通就已经达到阿罗汉的境界了。从四禅里面就能够修到五神通。

五神通中的天眼通是指内外一切都能看见,普通的肉眼看世界有局限性,只能看到一定界限内的东西,容易被遮蔽,达到天眼通以后,天地万物、内外上下,什么都能看得到。

天耳通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什么声音都能听到,普通的耳朵对于频率太高的声音听不到,太低也听不到,达到天耳通以后,就变全波段了,什么样的声音都能听到。

神足通,也叫如意通,就是指旅行方便,能到一切处所。现在旅行当然比古时候好多了,现在有飞机、有火车、有轮船,但古人旅行大多数都要千辛万苦地走。但是,有神足通以后,想到任何地方去,一念之间就到了,比现在的飞行还要快得多,比如想到月球上面去,一刹那就到了。这个神足通可能大家更觉得好,旅行就方便了,又省钱又省力,又快捷,但这个不容易修。

他心通,就是别人的想法你全知道。如果有人有他心通的话,你在他身边就很危险,因为你想什么他全知道;当然,你不在他身边也没用,他照样能知道,因为到了这个境界,所有人的想法他全知道。到了他心通的境界,什么样细微的信息就都能接收到了,可能将来的计算机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宿命通,就是不仅知道今生今世所发生的事,对于过去世、未来世发生的事也都能知道,时间上能打通三世。

这是五神通,再加上漏尽通,就是六神通。漏尽通,就是说人身上所有的缺点、所有的弱点、所有的烦恼,彻底断除,一点毛病都没有了,从有漏到无漏,这叫漏尽通。一般的外道,一般的仙人是不可能达到漏尽通的,只有佛教的阿罗汉以上才能达到。六神通是从禅定来的,四禅之中才生起五神通,到漏尽通则需要更高的境界和修为。

神通是从禅定自然而然引发的,不用刻意地追求。刻意地追求,不仅得不到,还会产生危险。有的人明明是产生了幻觉,他却以为是神通。这就走偏了,走火入魔了,很可怕。越是刻意追求神通,越可能得不到,也可能得到虚幻的、虚假的神通。

神通和定力是相互配合的,有了定力,自然而然产生的神通是无害的,没有定力而产生神通,则非常有害。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一个人天眼通了,就意味着别人的隐私他都能看到了,该看到的,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也看到了。如果这时定力不足,那这个人的心就会乱,会产生很多的欲望,比如人家的钱藏哪儿他都看见了,这就麻烦了不是?这样会害己害人。如果没有定力,有天耳通也很麻烦,睡觉睡不着,什么声音都能听得到,就是因为没有定力克制。所以说,如果没有定力配合,每一种神通都是有害的,既对自身有害,也对他人有害,还对社会有害。不能盲目地追求神通,也不要害怕神通,从禅定自然会引发神通,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观的阶段,在四禅阶段,能够产生种种神通。有了神通,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观法。在观法里面,特别讲不净观,它主要是观察人体之内、七窍之中的种种不净,特别是女身的不净。

早期出家人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实际上,出家很难,一般人不愿意出家。有些人出家是迫不得已,或者苦大仇深,或者失恋,或者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选择出家,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出家。世俗的人总是贪恋家庭、妻子之乐,不愿意出家。

智者大师、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东魏北齐的时候,高欢父子都特别信仰佛教,当时齐文宣帝高洋看到一群炭兵活得很苦。炭兵,就是挖煤窑的人,实质上都是奴隶,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拿的是微不足道的钱,不光最苦、最累,还最危险——哪一天塌方,很容易死亡。这时齐文宣帝发慈悲心了,他说:“我实在不忍心看你们这么苦了,准许你们出家。”当时出家人地位极高,炭兵地位极低,高洋本认为多数人都会选择出家,结果那么多炭兵,只有一个人出家。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人对情爱、对家庭太执著了,尽管他们每天都累死累活,一身煤、一身泥地回家。但是,一回到家里,老婆把洗脸水端上来,儿子、女儿赶紧喊爸爸,这些人马上就觉得,累这一天值得,至少家庭生活还是很快乐的。

怎么让他们守住呢?就要通过让他们修不净观,观察人们最脏、最臭、最难看的那一面,来达到这个目的。这只要通过天眼来看就可以了。通过修不净观、白骨观,专门观察人最不干净的一面,就能把人们的欲望完全去掉了,欲望去掉了,身心清净了,才能入禅,才能有智慧。修不净观,主要是为了这个目的。

修完观以后,就到了第五个环节——还。还的意思是返本,即是把人外在的贪欲和烦恼都去掉,回归本身的清静,返本还原。还有一种解释是把五阴产生的种种欲望去掉了,这叫还五阴,还五阴之后达到灭尽定处,无所有处,前面讲四无色定时也谈到过无所有处,实际上,无所有处有四种——“一者飞鸟以空中为处,二者罗汉以泥洹为处,三者道以无有为处,四者法在观处也。”(《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上)这叫四无所有,也叫四无为。

净是第六阶段,也是最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身体里的烦恼、欲望,完全去掉了,三毒也完全排除了,这时候就达到漏尽通。前面生起的是五神通,到最后这个阶段,才达到漏尽通,也达到小乘佛教强调的最高的阶段。

大乘念佛禅

小乘的禅法,或者叫原始的禅法,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易于实修。尽管可能有偏离,也容易产生执著,容易有局限性,但是可操作性强。从小乘禅后来发展到大乘佛教的念佛禅,这个念佛禅,又分为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三种,观想念佛是最初的,属于禅观的一个部分。禅观有不净观,还有净观,净观观察的是佛身、佛像。观佛,先观佛色身,佛是三十二相,比如大耳垂肩,眉间白毫,顶有肉髻等。佛像都是很漂亮、很美好的。通过观佛,能让人达到禅定的状态,观某一个佛身或一个菩萨相之外,你还可以看无数的佛,你甚至可以看到有一个佛,怎么来给你授记,怎么样给你读经,怎么样给你开示……观种种境界,种种妙相,这叫净观。

通过观想来念佛,这是早期的观佛法门,后来还有称名念佛。称名念佛是现在最流行的,比如,念阿弥陀佛,或者念其他的佛,就是念佛的名字。念佛的名字比观相念佛、观想念佛就简便多了。念佛名,不用费脑筋了,不用想像力,也不用非得凿个洞窟,画个壁画,对着那个壁画来观佛了。佛教石窟里的造像、壁画不是为艺术,而是为修禅。早期的禅僧在山洞里练禅观,念佛观净,为此开凿的洞窟。现在已经变成艺术了,但当时开凿佛窟的人根本没有这个想法,宗教的神圣性最重要,这是修行的需要。因为称名念佛最简单,所以最普及、最流行,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还有一种叫实相念佛,实际上也是观佛身的一种,是观佛的法身,这个要求更高,看实相,看法身,这个只靠天眼还不行,得有法眼才行。以上三种都属于观佛法门、念佛法门,属于大乘禅法。

最后一种是最上乘禅法,什么是最上乘禅法?就是六祖惠能创立的禅修法要,这个禅法是最高级的,但也是最难掌握的,《六祖坛经·坐禅品》中对此有详细的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