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六祖坛经导读:顿悟心法实现无相无住

六祖坛经导读:顿悟心法实现无相无住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无”是《六祖坛经》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的核心理论之一,三者围绕中道展开,与“自性是佛”相配合,是六祖禅法的亮点。接下来六祖讲到了“三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了对治这两种极端,六祖要立无念为宗,六祖的无念是符合中道的,这两个极端都是违背中道的。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三无”是《六祖坛经》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的核心理论之一,三者围绕中道展开,与“自性是佛”相配合,是六祖禅法的亮点。

接下来六祖讲到了“三无”——“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前面在讲《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时说过,“自性是佛”为体,“三无”为用,一个是讲妙有,一个是说真空,“自性是佛”加上“三无”,就构成了六祖思想的两个方面。对什么叫无念,什么叫无相,什么叫无住,六祖在经文里面解释得相当清楚。不管是无相、无念,还是无住,都是围绕中道展开的。无相是于相而离相,无念是于念而离念,这里就体现了中道,就是两边都照顾到了,并不是只偏向一边。只偏向一边,那就是断灭空,是断见,所以说这里面始终贯穿着中道。

六祖认为无住是人的本性,即“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人的本性是无住的,就是对于外面的是非善恶、冤亲好丑不起分别,不生报复。所以遇到冲突的时候、遇到争执之时,要认识到这都是空,不要太留意,不要当回事,要心无所住,不生怨恨之意,不起报复之心。做到这点不容易,这就是要忍,而这个忍,不是强迫,不是努力地控制,而是要发自本性,因为人的本性是自在的,是不惹是非的,是非都是后天的。所以六祖在教化惠明的时候,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人本来的面目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那么多分别,分别和怨仇都是后天产生的,如果我们顺着自己的本性,就不会把这些怨恨当回事,不会因此而起报复之心,这样一来,社会就安定了,就和谐了。

相互报复本身是不合理的,不符合人的本性。另外“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过去的已经去了,不要总是想着它;未来还没来呢,也不必想它,现在的也不要过于当真,对于过去、现在、未来全不执著,这样才算是没有束缚,才能达到解脱,这也就是无住。

六祖前面讲的是内外分别、善恶分别,讲的是空间上的概念;后面讲的是时间上的概念,六祖认为把后天的分别心都去掉,恢复人们先天的本性——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性,就是无住。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人在尚未出世之时,是不会有什么分别心,有什么善恶美丑观念的,更不会想着要报复谁。

那么“无相为体”是什么呢?六祖说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远离一切外相,这叫无相。离相之后,法体清静,以清静的无相法体为体,这就是无相为体;破除虚妄污染的外相,看到真实清静的本体,这就是无相为体。

六祖重点讲的是无念,他立无念为宗,可见是把无念看得很重要。

六祖对无念法门做了最为详尽的解释,他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就是看见美好的东西,不会产生贪爱之心,这样就不会让外境破坏了内心的清静,所谓“见物心不染”,这才叫无念。也就是说心不为外物所动,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都不会影响我内心的平静,要达到这种境界,才叫无念。

六祖说法,总是既破又立,既说正面又说反面。虽然他强调“于诸境上心不染”,“不于境上生心”,但是又反对百物不思,即是把所有念头都排除掉。“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把活人练成死人了,这就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了。

六祖强调如果自己不觉悟,又去教育别人,是既自误又害人。

六祖立无念为宗,就是为了反对两个极端,一是念头乱起,二是一念绝,修成死人。他说立无念为宗,是因为“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这里说到了两种病,第一种是“百物不思,念尽除却”;第二种是口说见性的迷人于境上有念,生起邪见。一个是什么念头都没有;另外一个是什么念头都有,各种妄念全起来了,一看见外境就要生念,在念上就要起邪见,起分别心。(www.daowen.com)

一个很小的事物就可以让人生出无数的分别心。以茶杯为例,茶杯是白色的还是别的颜色的?为什么有的有把,有的没把?茶杯是景德镇产的,还是别的地方产的?它是现在的还是古代的?一个事物可生无数个念头,每一个念头都可能生出邪见。还是以茶杯为例,如果一个精美的茶杯一看就是文物,非常值钱,人在意识到这个事实的同时,可能就想将它据为己有,这邪念就出来了。为了对治这两种极端,六祖要立无念为宗,六祖的无念是符合中道的,这两个极端都是违背中道的。

接下来,六祖对无念本身又做了更为深入的解释——把“无”和“念”分开来解释:“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这个无是要破,破分别心,破二相,破二见,破极端的看法;这个念是立,立真如,立佛性。有破有立,有体有用。下面又有进一步解释:“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是体,有真如才产生念,这个真如在这儿指的是自性,跟佛性同等。这里提到的体和用,联系到前面的定是体,慧是用。可见,念代表智慧,真如代表不动的本体,就是定。“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这里把真如和自性联系在一起了。念是从内而发,从本体而发的,不是从外而发的。从内发跟从外发,从心发跟从眼、耳、鼻、舌发是不一样的,从眼、耳、鼻、舌发的是感觉,是浅的认识;而从真如自性发的,从本心发的就是智慧。一个是很深的认识,一个是很浅的认识,这个差别是很大的。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有自性,所以能够起念。真如这个性是定性,是不动之性,由不动之性,由禅定性,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念头。“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真如是内在的生命,是心性本体,一旦真性丧失了,眼、耳、鼻、舌就完了。就是说,一旦生命没有了,外面的器官再完好都没有意义,很快就会彻底坏掉。所以,如果是从真如自性来起念,就是从定生慧,从体生用。

后面说:“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六根有见闻觉知之性,这是很自然的,没必要回避它,也没必要改变它,但是要保证不为外境所动,不为外物所扰,使内在的真性永远保持自在不动。六祖又引《维摩经》:“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指出六根可以分别法相,有认识和分辨的能力,但是内在的心体如如不动。诸相是多,故须分别;最高真理,第一义谛是唯一的,故无动摇,无分别。别看六祖识字不多,但是思维的逻辑性是很强的,这个理论就非常系统。

六祖最重视无念法门,在前面讲《般若品》的时候也有提到,六祖说得很清楚,“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见法而不染著,这与后来的说法一致。就是说念头可以遍一切处,又不受一切处的影响。最难的其实就是这个,看见了还不起心,还不动念,这个非常难。

下面又讲无念行,“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这个说得更清楚,首先是清静本心,再让眼、耳、鼻、舌、声、意六识出六门,六门指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从六门出来以后,进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中,并在其中无染无杂,来去自在,通行无滞。六识通过六根之门跟外在的六尘接触,见色闻声,跟外界发生联系,同时又不受外物的影响。也就是说,要做到“常在水中走,就是不湿鞋”的境界。然后就能够游戏自在,让六识出六门在六尘里面打滚,同时又不受六尘影响。做到这一步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个道理先要弄明白,只有做到这儿才行,做不到就不叫无念法门。

接着,六祖又强调无念法门的地位,“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只要懂了无念法,就能通万法;“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看到诸佛的境界;还有最后一句,“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要能悟了无念法,就能成佛了。这三句代表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是万法尽通,一个是看到佛的境界,第三是达到佛的地位。

为什么说“悟无念法,万法尽通”呢?因为,如果一个人执著于一物,就不会看到别的,比如说,一个人的全部视线都集中到一个古董上,老想着这个古董如何的值钱,老想怎么把这个古董据为己有,那就是旁边有块金砖恐怕都看不见,为什么呢?注意力没在那儿。一个人一旦将念头集中到某一个事物上,就会忘记别的事物,这样这个人的全部注意力都会被这个事物给捆死,就算别的东西再好也看不到了。之所以看不到其他的事物,就是因为执著于一物,一旦消除了这种执著心,自然就能看到别的美好事物。心中只要无执著,心中只要无念,所有的事物你都能看明白。所以说,只有无念才能通万法,只有虚空才能容万物,容纳三千大千世界。

之所以说“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是因为无念法就是般若三昧,就是解脱,佛的境界也就是解脱。心中无念,智慧产生,因为“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时候就能够达到佛的境界了。

“悟无念法,至佛地位”,能见到佛的境界,就会达到佛的地位,没见到佛的境界,就不可能达到佛的地位,所以这是步步紧跟,层层递进。到佛地位,就是成佛,实现了佛教的最高目标。由此可见,六祖对无念法门是如何的重视,如何的强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