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审查制度是因何而改变?电影审查不同时期颁布的法令,其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形势又是什么?本章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法国电影审查制度变革的三个重要推动力。
(一)社会思想的变化
法国电影审查最初的作用是维护社会道德和社会规范。新的思想开始影响法国社会时,道德审查的色彩就越加浓厚,这在20世纪20年代和60年代的电影审查中表现较为明显。20世纪70年代法国精英阶层推行自由主义思想,对电影审查制度概念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法国左派思潮的衰退,电影也失去了新浪潮时期激进的色彩,电影和社会道德的冲突不再剧烈,电影审查也不再具有严厉的色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法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现代主义思想在欧洲勃发的时代,以女性短发为标志的20世纪20年代既是更加要求个体自由的年代,也是大众文化中出现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年代。爵士乐和电影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作为现代主义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年轻一代不仅宣扬艺术上的革新,更是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希望改变原有的社会规范。但是,“这是那些麻木的政治精英们几乎毫不触及的发展变化。主要的政治家们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生活在‘美好时期’的年代,而非‘爵士乐’时代”[24]。电影审查在20世纪20年代担任的道德卫道士的角色就是旧道德和新思想的斗争在电影领域的反映。
20世纪20年代的思想革新因为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暂时被战事所遮蔽。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另一个重要的思想变革时期,消费主义、性解放和嬉皮士文化刺激着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年轻一代在电影领域发起一场以“新浪潮”和“五月风暴”为标志的革命。从这一时期电影人和政府冲突的诸多案例中[25],可以看出激进革命的左派思潮是如何冲击因循守旧的右派思想的。
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中,女性回归厨房还是走向社会的问题是一个风向标。作为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领地,电影中涉及女性解放题材的影片也是电影审查的一个重要话题。与西方其他国家相比,法国女性争取政治和公民权利的步伐实在是缓慢得多。给予妇女选举权利的议案在1919年、1932年和1935年被议会否决,直到1945年才被通过,是西方国家中最后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而大革命时代确立的《拿破仑法典》中对妇女的限制直到1965年才被取消。有关妇女避孕和堕胎的法律一直受1920年颁布的“天使制造法”[26]的约束,1973年,《A的故事》的拍摄受到政府的阻挠,就是因为影片涉及当时禁止的堕胎画面。1975年的相关立法,才使得流产具有合法性;同年,离婚也自由化了。女性解放运动使电影中的很多女性问题不再成为禁忌。
自20世纪70年代,左派和右派对峙的情形在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的压力下被打破了。法国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左派”和“右派”不再那么重要[27],而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谋求共生共存,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德斯坦总统和密特朗总统对媒体实行自由化措施,更加减少了电影审查上的限制。从另一角度来讲,“五月风暴”中激进的左派年轻人,在风暴之后相继进入国家各个部门,密特朗总统和希拉克总统都是左派党派的领导人。对于这一现象,可以说是“左派终结了左派”,也可以说是左派告别了其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而以更加现实的和温和的方式谋求社会改革和进步。
从电影生产的角度讲,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国电影失去了新浪潮时期的革命精神,除了戈达尔继续有政治电影问世之外,大部分导演都转向温和的文艺片和商业片制作。电影审查的色彩之所以不再那么严厉,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审查法的改革,另一方面与法国影坛的光辉不再也大有关系。
(二)法律依据——《操我》案例分析
上文中我们介绍过法国处于最高规范的法律是宪法,法国宪法保障言论自由,这是法国知识分子争取电影审查改革的司法依据。在法国,电影不但在法律上属于艺术作品,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更重要的是,电影在法国被看做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因此禁映一部电影违反了宪法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权,这是法国电影审查逐渐由审查走向分级的法律依据。另外,禁映的影片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法国电影史上不乏此类司法案例,最近的一起电影审查诉讼案例不但取得胜诉,并且促使政府修改了电影审查法规条文。
这起司法案例是由电影《操我》(Baise-moi)引起的,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电影屏幕,性暴露尺度在西方可谓“大胆”。“性”作为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的一个重要话题,在电影中和诸多严肃话题联系在一起。法国电影分级委员会对此见怪不怪,观众也习以为常,即使是名望甚高的影星如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伊莎贝拉·于贝尔(Isabelle Huppert)、艾玛纽埃勒·贝阿(Emmanuelle Béart)等,法国观众也已经在屏幕上熟悉了她们的乳房。但是尺度大并不意味着对色情和暴力视而不见,以1990年2月23日法令为司法依据的法国电影分级委员会在2000年遭遇了一场风波。风波来自影片《操我》,由法国两位女导演维吉妮·德彭特(Virginie Despentes)和柯拉莉·郑轼(Coralie Trinh Thi)执导。这部情色意味极浓的作者电影因为在2000年5月份的戛纳电影节获得认可,侥幸得到了电影分级委员会和文化部的放行,被分级为16岁以下禁止观看,并附加观看警告。6月28日本片在法国各大影院正式公映。次日,一家名为“促进会”的带有右翼色彩的家庭伦理协会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义向国家行政法院投诉,认为本片是一部三级片,应该如同对待三级片一样对待此片,要求行政法院取消文化部部长给《操我》一片发放的公映许可证。6月30日,国家行政法院作出裁决,将影片《操我》定为X级色情片,取消文化部部长发给本片的发行许可证。(www.daowen.com)
国家行政法院认为,这部电影“基本情节由一系列过分的暴力场景和一些不加掩饰的性场景组成,其余镜头片段未能体现导演所标榜的揭示社会对女性施暴的意图,因此本片只是传达了色情信息,并构成诱导暴力,对未成年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触犯了刑法第227—24条相关条款”。《操我》一片仅公映三日,即被打入冷宫,公共发行渠道关闭。制片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法律角度上讲,一部影片被列为X级,并不是完全禁止,仍然可以在X级影片渠道发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自从1975 年10月3日法令颁布以来,法国对与色情电影相关的活动征收重税,X级电影的生产已经逐渐被色情录像带取代,X级电影发行网也随之衰落。如今放映色情电影的影院只剩下一家。因此本片被分级为X级影片,也就相当于完全禁止放映的级别,完全失去商业运营的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完全禁止的“作家电影”。这是自1966年雅克·里维特执导的《修女》被禁以来,时隔几十年第一部在法国被禁的“作家电影”。尽管法国评论界对本片的评价并不高,但是影片被禁止放映却触动了法国人对“言论自由”的敏感神经。这一电影审查事件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媒体和电影业内对此大作文章,批评行政法院的决定,表态支持本片。许多艺术家都惊呼“道德主义”的新闻检查又回来了。在禁令下达之后,五月风暴时期的左派导演马恩·卡尔米兹(Marin Karmitz)经营的MK2的几家电影院在部分公众的声援下,甘冒被罚巨款的危险,继续放映这部影片。很多青年学生甚至在自己的额头上写上“操我”字样,以示声援。
面对这场社会风波,行政法院解释说,按1990年2月23日法令[28],要禁止18岁以下少年人看这部电影,除了把它列为X级色情片外,别无他法。本片的制片人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向更高的司法机关提交了诉讼。司法判决认为,电影审查相关法令存在法律漏洞,违反宪法保障的言论自由内容。为了平息这一风波,政府颁布了2001年7月12日法令,重新建立禁止18岁以下观看的分类级别。新的法令使《操我》一片得以重新在各大公共影院放映。
然而,18岁以下禁止观看,依然是一个耻辱的记号,这类影片在影院和电视中播放时都会受到更多的限制。一旦有影片被列为18岁以下禁止观看,法国影评联合会、法国电影导演协会及其他相关组织都会向文化部提出抗议,担心这意味着法国电影审查制度将会日趋收紧。从上文所述中,可以看到法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也意识到这个分级的“审查”意味,因而很少使用。
当今法国电影审查采用分级制,即电影审查的目的不是为了禁止某种思想传播,而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我们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电影审查的司法逻辑,即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名义下是否侵犯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国家行政院将本片划分为X级的依据是本片未能体现导演的社会思想,因而不是作家电影,而是色情片。导演最后之所以取得胜诉的关键原因是,媒体和大众的舆论确认了本片作家电影的“身份”,因而是表达作者思想的艺术作品,X级影片发行中相当于“完全禁映”的现实触犯了宪法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权。法国繁琐复杂的法律法规互相制衡,但不免有矛盾之处,本案的胜诉在于找到了现行电影审查法的漏洞,也在客观上促使法国电影审查法更加完善和合理。
(三)知识分子的政治责任感
法国的知识分子在西方国家中具有更多的政治责任感和“坚持到底”的不妥协精神,这是法国近代史中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推动力。电影导演和演员在法国一直被视为准知识分子,电影审查的案例往往受到来自电影界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强烈批评。在“解放电影”,改革电影审查制度的过程中,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在法国很多社会运动中,电影审查制度都成为众矢之的。最有研究价值的是1968年“五月风暴”,从中可以对知识分子阶层的政治乌托邦理想窥见一斑。二战之后法国电影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就是法国新浪潮运动。20世纪50年代,一批年轻的、不满于传统和禁忌的导演相继拍出处女作,随着几位重要导演的影片在国际和国内的成功,“新浪潮”成为席卷西方世界的电影运动,其标新立异、突破传统的反叛精神无疑对当时的社会道德和习俗提出了挑战。就是这批新浪潮中涌现出来的年轻导演,在“五月风暴”中又一次显示出其摧枯拉朽的革新力量。“五月风暴”是当时国际以及法国国内左派政治力量迅速壮大的一个表现。作为一个政治事件,法国电影不光是记录者,更是重要的推动者。以《电影手册》为中心的年轻导演,以电影为战斗工具,宣传左派的政治理想,批判资产阶级政权。具体到在电影管理方面,电影界成立了“电影总署”和“电影三级委员会”,要求“电影行业内自行管理,建立不受制度法则制约的影片,取消电影检查制度”[29]。以此对抗政府对电影的控制和审查。
“五月风暴”表现出法国知识分子为了维护其政治理想绝不妥协的“坚持到底主义”,虽然很快结束了表面上的激进色彩,但是这次运动的精神和法国的左派思潮并没有结束,相反却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对法国以后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意识形态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法国历史学家科林·琼斯的说法,“法国最近二十五年的主要的政治文化运动都是由1968年五月事件酝酿而成的”[30]。在电影领域,1968年“五月风暴”的两个结果是政治电影和色情电影的兴起;而电影审查开始变得宽松,政府被迫取消了政治审查。与《危险关系》所处的20世纪60年代相比,无疑是有了本质上的改变。
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政治精英们似乎终于摸到了时代的脉搏,1975年解放电影的举措是对之前社会革新力量的积极回应,德斯坦总统推行的自由主义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自由媒体”形象,也因此获得了政治上的暂时成功。尽管不久之后发生了《尝试者》的焚烧事件,但是法国的电影审查并没有倒退。在而后的密特朗时代和希拉克时代,法国的电影审查不断向“自由电影”的理想方向迈进。上文分析的《操我》案例,也是知识分子和电影人不妥协精神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是如何以强大的姿态争取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在这种总体的社会环境中,电影审查的功能逐渐改变,其目的不再是限制某种思想传播,而是走向保护未成年人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