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种奇异的杂耍玩艺到一种戏剧的延伸,再到成为一种独立的表达媒介;从无声到有声;从简单的纪录片到艺术思维型电影,再到大众娱乐化工具;从二战时的短暂繁荣到20世纪70、80年代被电视大众媒体超越,电影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电影又以自身的影响力反过来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电影审查分级制度沿着电影的发展轨迹而发展,并折射出道德、政治、文化、法律等社会语境的影子。
英国电影审查(分级)委员会BBFC的建立既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又有其宏大的社会语境为支撑。英国的宪政制度、崇尚言论自由的传统以及社会自治传统等,是BBFC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语境。要了解英国电影审查分级得以有效运行的内部机制,必然要了解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从其特有的社会语境中找寻其存在、发展、变革的轨道。
(一)英国的宪政语境
1.宪制传统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它以宪法为治国之本。议会、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法律理念深入人心,以宪法规定为最高准则。宪政主义是一种政府教义或组织形式,它“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通过制衡避免权力的集中,以保证个人及集团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36]”。
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开始追溯英国宪政的起源、演化,可以发现“英国宪法并非一抽象理由之结果,乃系一种实际问题之实际解决也”[37]。英伦岛上各民族之间的多年混战、短暂和平年代各诸侯签订的和平协定,以及公选出的国王代表各民族统一行使权利的“代议制”等,为英国成为现今的“宪政之母”打下了传统的根基。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势力不断扩大,政权意识觉醒,开始要求权力向公众开放。16~17世纪,在科克、洛克、休谟等人的哲学论辩中,英国古代历史被他们充分利用。“大宪章”、“古宪法”借着历史的名义成为天赋人权的最有力的证据。自然法,即认为人的自由与平等的天然权利来自创世之初,成为一种观念,成为一种贯穿欧洲大陆的哲学思维。正如洛克论述的“‘执行自然法的权利’,人们必须转让,而转让的方法就是进入政治社会。——这就是合法政府的起源,也是个人服从政治权威这一义务的根源[38]”。虽然直到18世纪选举权才真正在中产阶级中扩大,但在论争过程中英国人渐渐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信仰:大宪章。复杂的历史过程使人民主权、人民权利、自由的观念慢慢渗入各种利益集团、各阶级思想中,并在需要的时候作为战斗武器。
宪政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的完整性和最终目标就要求其‘公共权力’依法受到限制和划分,即包括明确的分权[39]”。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度把国家的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这构成了英国政府的政治结构,即限权政府。“在所有的相继的用法中,宪政主义都有一个根本的性质:它是对政府的法律制约……真正的宪政主义的本质中最固定的和最持久的东西仍然与其肇端时几乎一模一样,即通过法律限制政府[40]”。宪政的核心内容是限制与约束国家权力,确立与保护公民权利与自由。正是在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之中,公民权利获得保障,政治自由得以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得以确立[41]。
在宪政确立的历史脉络里,崇尚“法律”的理念贯穿其中。“法”是英国社会其他一切行为之来源,行政、司法皆来源于它。英国的宪法无成文法,而是在遵循传统、遵循古制的过程中贯彻“法”的权威性。“英国之宪法,一若其他制度,纯系英国式,其来历初非由于一种明确审慎之决议案而成立,乃系逐渐而产生,且其中主要之点奚止一二,往往均系根据偶然情势而发生,因吾人崇古之观念异常伟大,凡有一经采用之举动,势必推行及于同类情况之中[42]”。按照现存的法律,统治这个国家的方式已经大多形成了惯例,而且按照惯例行事要容易得多[43]。英国的法律体系由普通法、成文法和习惯判例构成。植根于社会道德、情感和习俗,以“法官的法”面世的普通法是支撑英国法治的根基、支柱和精神所在[44]。在其应用中,法官根据以前案例的司法解释为应用的标准,非经立法修改,法官一般都不会擅自修改或创新。英国对待立法向来谨慎,所有重要的法律都会影响巨大的“既得利益”,它们是触动政治力量的巨大源泉;而这些巨大的利益要求我们像对待任何外国的情绪一样小心翼翼[45]。习惯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成文法依然解决不了。英国不是一个除法律明确准许外什么都不可以做的国家,而是一个除法律明确禁止外什么都可以做的国家[46]。
2.审查的宪法依据
电影第一次在剧院上演是以杂耍玩艺的方式上映的,最初对它的管制从属于对戏院的审查。短短几年内,在剧院放映杂耍时放映的影片已经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电影的票房收入跃居仅次于头牌舞台艺员的地位[47]。”电影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1909年英国议会为公众人身安全考虑,对放映场所的安全标准做出明确规定,赋予了各地议会审查剧院放映条件并颁布许可证的权力。在电影内容上也做出了限制性规定,根据普通法的精神,对可能误导年轻人、造成社会骚乱、破坏和平的影片禁止放映。于是出于防范火灾等安全考虑而发行许可证的措施为以后的电影审查打开了通行之门。多年来,审查机构包括地方议会与英国电影审查委员会BBFC都在这一规定内行使权力。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对新的情况的考虑,虽然之后报纸媒体等越来越多地强调言论表达自由,要求不受审查约束,但被视为娱乐工具的电影,根据新的司法解释,尤其是在1959年淫秽出版物法司法解释中:舞台剧、电影、电视、广播不使用一般对报纸等出版物的淫秽约束标准,而是继续使用普通法犯罪标准,这使得对电影审查的宪法依据继续存在。
英国电影审查委员会BBFC对电影的审查依据主要来自普通法的模糊规定,以及电影法案、淫秽出版物法、保护儿童法、刑法等成文法的相关内容。与电影审查联系最密切的就是1959年的淫秽出版物法。此法旨在对与淫秽出版物有关的法律进行修正、对文学作品予以保护、并对管制色情资料的法律予以强化。当相关作品包含有可视资料或录音的时候,相关公开行为则包括展示、播放或放映等行为。在1980年AG's Reference (No 5of 1980)(1980)3ALL ER 816.案中[48],一个录像带被认为属于淫秽作品,而在电影院中播放该录像被认为是通过播放或放映方式对该录像构成“公开行为”,因而触犯该法律。
英国是普通法系国家,遵循判例甚于成文法。对电影的审查虽有了电影法案为依据,但法律规定模糊,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引起争议。在2000年女王诉英国分级委员会录像上诉部(Regina v.Video Appeals Committee Of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2000EWHC Admin 341(16May 2000)案中,Sheptonhurst有限公司引进的影片被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拒绝分级。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主要是出于保护未成年儿童等“潜在受害者”的分级原则而做出这类决定的。这与录像法案(VRA)的分级规定存在冲突。法院考虑到目前没有相关数据证明儿童色情犯罪与录像带之间有明显联系,驳回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上诉请求,要求其对Sheptonhurst有限公司的录像进行分级,但其争议仍然存在。在2000年另一起案件Sheptonhurst Ltd.-and-Prime Time(Shifnal)Ltd.v.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49]中,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再次因为拒绝对Sheptonhurst有限公司的色情片分级而遭起诉。这次的焦点依然是围绕着对潜在观众可能产生的影响,而现行法律中对潜在影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争论因此不断。
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对电影的审查分级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法律[50]:其一,1984年的录像法案,要求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特别关注在家里观看的录像产品的可能危害,尤其是对儿童或其他易受害人群的影响。该法案要求对以下行为进行特别的关注:犯罪行为、滥用药物、恐怖行为、人类性行为;其二,1937年的电影法案,禁止直白、生动地残忍对待动物的画面;其三,1978年的保护儿童法案,禁止有关儿童的下流画面;其四,1959年的淫秽出版物法,禁止从整体上有能让正直人士厌恶、引起堕落的淫秽画面;其五,1998年的人权法案,特别强调了对个人隐私、家庭生活的尊重,以及言论自由的保护,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在对电影分级的时候要特别考虑相关个人的权利。该法案也出于国家安全、反恐、公共安全、维护道德、预防犯罪等考虑对言论与表达自由作了限制性规定;其六、2003年的许可证法,规定电影必须获得各地方权力机构的许可证才可以上映,许可证要参考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的建议,重点从预防犯罪、保护公安全众和儿童健康成长考虑。
(二)言论自由与媒体民主
1.言论自由的传统
1215年的《大宪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凡自由民,非经其具有同等身份的人依法审判或依照王国的法律规定,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剥夺其自由权或自由习俗、掳夺其法律保护权、放逐或施以任何方式的侵害,不仅我们不能这么去做,而且我们也不能派人这么去做[51]。这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英国人自由权的证明书。不论是法治、政府广泛的权力,还是自由裁量权,其精神、原则、目的和价值必须是一致的,必须都是为了公民自由和权益而不是其他。
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理智的动物,人本身就是目的。个人的快乐与幸福就是社会的目的。社会对于人的幸福是能够有许多贡献的,但是对于社会自居于重要地位并把它本身变成目的的这种倾向,是必须加以反对的。国家的存在是为了供给一种社会环境,以使个人能够发挥他自己的潜在力量[52]。自由主义哲学对公共通讯工具的重要贡献就是,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的理智活动能力,以及关于天赋权利的思想,而宗教、言论和出版自由都是天赋权利的一部分。弥尔顿认为,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分辨好坏,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
任何一个崇尚民主与平等的社会,必定把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视为基本价值,因为若没有这些自由,发扬民意、凝聚众志,并以舆论监督政府机构的可能性更微乎其微[53]。言论自由构成民主社会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主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54]。新闻自由被视为英国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就像孟德斯鸠所言:英国人可以通过某种媒体自由地唠叨和抱怨,英国人因此从对专制主义沉重、压抑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新闻自由让英国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现代社会,这种社会消解了稳定与混乱、真理与缪误、现实与可能之间的传统界限[55]。然而言论自由是很难完全不受限制的,因为任何一个具备合理秩序的社会都有关于诽谤的法律,禁止人们对别人的名誉作不必要而且不实在的攻讦。此外还有其他的限制存在。比如对意图煽惑他人以暴力推翻宪法或政府的言论、对猥亵作品的限制等。
在英国,乃至整个西方国家,对电影与新闻界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与审查体系,提示着我们不能纯粹用“自由”、“民主”之类的词汇与惯性思维来评价英国的电影审查与分级制度。“言论自由”真正含义是,在合法的基础上,在不得用含有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论来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近年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但是无论采取什么形式、什么途径,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不侮辱他人名誉的前提是不会变的[56]。“言论自由”与“社会责任”并行。(www.daowen.com)
2.自由与责任
言论自由的另一种观察视角是与检查制度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通常表示没有事先的审查,作品可以自由出版。但要承担随后可能引起的法律诉讼,依据的是关于诽谤、煽动、猥亵等的一般法律,而不是任何单纯的行政决定。但在大部分的娱乐界却受某种形式的检查制度的节制[57]。比如英国的剧院,掌礼大臣在任何公共剧院节目实际演出之前有实施检查的法定权力暨义务,这一规定直到1968年才废除。
电影是20世纪的产物,它与合法的剧院有很多相似和联系之处,它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和剧院相仿。“剧院都领执照,剧本都经检查;电影只是戏剧的扩展,因而须经主管当局的许可与检查[58]”。印刷媒介不受事先审查与领取执照的限制,但同样也可以提供新闻和意见,有报道、教育和文娱作用的电影却要受严格的管制。目前来说,对于电影的管制主要考虑的是,电影的主要作用是娱乐功能。电影作为一门产业,其“真正的驱动力是对利润无止境的追求”。这决定了电影在制作和发行过程中,必定会迎合并引导观众的审美趣味,势必会造成“速度远远快于能调节自身以适应公共责任”,引起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这集中体现在性与暴力等内容的表现上。
电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所谓公共领域,“其意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共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59]”。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公共领域的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电影作为一种私人拥有的产业,由于本身交流传播的公共性特点,就进入了公共领域。这意味着,电影界必须对社会负责,“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公民权利以及那些没有任何报刊代言、几乎被遗忘的言说者的权利[60]”。
在女王诉大伦敦市议会(Regina v Great London Council[1979]1 WLR550)一案中[61],一位伦敦市民因为影院放映了让正直人士觉得难以接受的色情影片,而起诉伦敦议会,请求法庭制止市政府做出违反普通法规定的行为。在这一案件中,关于取缔色情电影,市议会的规定是,凡有可能败坏观众德行的电影都不能上映。而根据英国的普通法,凡在公共场所展示任何使一般正派人士震惊、厌恶或恶心的事物都在取缔之列。市民遂向法庭申请禁令,不准市议会继续纵容这类影片的上映。虽然对于市民是否有权越过检查机关直接上诉存在争议,但法庭还是认为市议会应修改其电影检查条例,禁止过度猥亵影片的上映。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电影提供新闻和意见的作用已大大增强,记录影片的摄制,也增强了其报道和教育的作用,与戏剧的相似之处也在减少,但是考虑到其在年轻人口中的接触率,其对道德标准的破坏等,对其管制没有放松。在1984年国会通过《录像法案》,对录像的审查做了明确的规定,把其上升到法定地位。此种严格的审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主要是为保护未成年人,维持国家的道德水准等。“在孩子们无尽相同的渴望的眼睛出现之前,一夜又一夜……可怕的屠杀、恐怖的大灾难、汽车撞击的粉碎、绞刑、私刑等。所有关心道德幸福与儿童教育的人会表现出极度憎恨这一新的躁动的表情[62]”。
电影审查制度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它们当前最大的意义却是在积极的那一面”。大众传播时代的真正危机之一,是这些主掌舆论的工具,由于报业的合并、出版公司的倾轧而有日渐沦于少数人士手中的趋势。此外广播设施,不论音响或电视,不是操纵在公共官署手里,就是被少数商业机构把持,许多危险因而产生。那就是这些媒体曲意迎合民意的传统标准,制作它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东西,以致比较深刻并真正超然的新闻与娱乐遭到排挤,而呈现在群众眼前的材料则普遍趋于松散。有些措施能够用来禁止或控制合并,同时保证检查机关的作用,不仅仅是严格维护有关鉴赏与舆论的传统标准[63]。而这就是电影必须要忍受的审查与分级,幸运的是对其管制不是直接的政府行为,而是由独立的专业机构英国电影审查(分级)委员会BBFC来实施,使得电影在允许的表达自由范围内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自治传统
英国传统上是一个多元社会,多元社会的主体是利益集团。所谓利益集团是指以某种特定利益、政治主张、价值目标所维系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它集中代表、表达某种特殊群体人们的利益、要求,对议会和政府施加影响,使其制定出符合集团利益和要求的决策[64]。在宪法及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各利益集团相互制衡,使国家各种权力在运行中总体保持平衡。“宪法的政治功用,其核心的目标是为了保护身为政治人的政治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保护他们享有的真正的自治。宪法旨在维护具有尊严和价值的自我,因为自我被视为首要的价值……在整个西方宪政史中始终不变的一个观念就是,人类的个体具有最高的价值,他应当免受其统治者的干预,无论这一统治者为君王、政党,还是大多数公众[65]”。正是在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之中,公民权利获得保障,政治自由得以实现,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得以确立[66]。英国人最为奇特的特性之一就是不喜欢行政政府。“我们的自由是多个世纪以来对行政政府抵抗的结果,我们继承了冲突的传统,并且在完全胜利后保持了这些传统。我们认为国家行为不是我们的行为,而是异化的行为;是一种从外面施加的专制,不是我们明确希望的最终结果。英国人的天生冲动就是抵制权威。托克维尔认为,伦敦自治机构使得英国人不但在历史上是可以原谅的,而且在政治上是明智的,他们创立了自治机构的传统[67]。”
英国向来有传媒业自治的传统。在欧洲,依据人权法、言论自由原理,对媒介产品规定了自治[68]。英国在文化管理体制上遵守的是“臂距”原则,通过非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具体管理文化,政府与具体的文化事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69]。英国电影审查委员会BBFC成立最初的目的也是影业为摆脱政府单一的控制,更好地发展自身而成立的非政府组织。众多利益集团相互制衡,使得政府在调和冲突时必须小心谨慎,在“限权政府”和社会自治的基础上,政府对于公共领域的事物采取“自治”的措施,利用其达到控制电影业的目的。所以英国电影审查(分级)委员会BBFC逐渐形成了其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商业的运行模式。
在2002年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v.Bulletin Board for Film Censorship[2002]DRS 104(28January 2002)[70]一案中,电影检查公告板(Bulletin Board for Film Censorship)因为在其网站中使用了BBFC的简写方式,引起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的抗议,并诉诸法院。双方就bbfc.org.uk该域名的所有权问题进行辩论。电影检查公告板(Bulletin Board for Film Censorship)是由一群对电影分级感兴趣的会员组成的电子社区,在上面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它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于1999年在英国专利局注册了该域名。但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认为自己有法定使用BBFC标志的权利,电影检查公告板(Bulletin Board for Film Censorship)的行为是恶意抢注。最后法院判定该域名归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所有。从此案件中看出虽然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是非官方的机构,但在长期的实际运用中已得到政府的支持,其性质已不是单纯的行业内部自律。
(四)公共领域
电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公共领域受到普遍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的影响,市场力量成为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仲裁人。“自由市场”本身则变成垄断市场,一个或几个供应商从其自身利益出发来决定服务的范围和质量。对于新的供应商来说,使用这种市场的价格高昂,令其望而却步,同时,消费者必须调整其消费习惯以适应可以获得的商品或服务[71]。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维护市场秩序,媒介工业内部发明的有效保护方法是国家保护下的公共垄断,并根据公共商品的原则来运作。一旦不受约束的私人扩张影响明显时,它就会采取积极的再评估。BBC在英国的建立就是公共广播服务的一个很好例证,是对当时广播私有化引起的危机的很好解决方法。默多克总结了BBC的四个作用:为合法的利益集团提供了公共论坛;探究大众思想,为掌权者提供新的监管理由和反馈;巩固居统治地位的公民权、国家和文化的定义;重新描绘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界线。每个作用都依赖于一种强有力的平衡,是处于新闻和纪录片的所谓的“公共服务”功能与“娱乐”功能之间的平衡[72]。但是近些年就BBC执照费问题有了很多争论,在每隔八年皇家特许状颁布的时候都会引起震动,公共广播及其公共服务能否真正独立于商业与政府,而有效运行还有待于观测。
媒介公共服务模式的核心是具有一套明确的政治价值观,其运作需要并培育了不同于经济价值和经济关系、甚至与之相反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它对于运作中的民主是必不可少的。大众媒介领域是商业企业与政治机构冲突的关键地带,经济与政治在它们各自的价值体系及其所要求和支持的社会关系层面上存在根本的冲突,媒介商业功能和政治功能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所有权和控制的问题,它更是商业媒介在其中运作并加以强化的价值体系和一系列社会关系的问题。要对公共领域——民主社会组成部分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扩展,需要重新评估公共传播的公共服务模式,同时也要对其具体的历史进行必要的批判[73]。
重新定义公共服务模式需要发展具有多样性的非政府传播媒介,这种媒介既永远发挥使政治权力焦虑不安的作用,而且为生活在多元的公民社会中的公民充当主要的传播工具。它也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公民社会,使其免受商业媒介的自我麻痹作用的影响。传播媒介使自身免受政府和市场审查的重要条件是,最大可能消除商品化与“重新嵌入”公民社会的社会生活中。传播媒介不应该处于“市场力量”的反复无常中,而应该置于政治和法律的框架中。公民社会中由公共资金支持的、非营利的、并且受到法律保护的媒介机构是恢复活力的公共服务模式的一个根本的组织部分,其中一些机构自主运作并通过民主步骤直接对其受众负责[74]。公共服务模式的复活,还在于非市场、非国家媒介应尽可能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来提高灵活性和影响力,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
从哈贝马斯论述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开始,对公共媒介、公共服务的讨论开始热络,把大众媒介看作一种重要的政治、经济手段,看到其在民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论从公用,还是私用的角度考虑,对其不能放任发展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对于其具体的管理与控制,或者说协调,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英国BBC的例子显示,其更侧重其社会影响力,强调大众媒介的公共作用,而不只是通过制造和传播商业言论来获取利润为首要功能。至于此种管理的尺度与自由主义理论的争论,还在发展中。
电影虽然现在已被广泛承认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媒介,与报纸、电视、广播的地位、作用还是有所不同。在经营上,电影由于其以娱乐功能为主,并且基本上为私人所用,而报纸、电台等考虑到其传播新闻、信息、价值观念的巨大影响力,除了尊重市场规律、自由主义经济原理、承认其私人所有合法化外,也会成立公共广播机构等。在公共媒介领域,英国在对待公共服务的态度上,注重社会影响,注重道德标准的维护,存在强大的传媒公共意识,而不单纯从经济视角着眼。电影在英国主要属于娱乐,其对电影的管理,不像美国一样开放。
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既独立于政府,又独立于商业,虽不能看作是公共服务部门,也可从公共服务概念中找到其存在的理由。当然,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成立最初的目的是,影业为摆脱政府单一的控制,更好发展自身,以获取利益,而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众多利益集团相互制衡,使得政府在调和冲突时必须小心谨慎,在“限权政府”和社会自治的基础上,政府对于公共领域的事物采取“自治”的措施。这种社会自治方式不具有强制性,更多地体现为行业内部的“自律”。民意,或者说公共舆论,是政策制定的风向标。电影作为大众消费娱乐工具,就不得不顾及大众和社会道德秩序的承受力。英国电影分级委员会BBFC的电影分级对于调和各方利益,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