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着奠基作用。
一、认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首先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开始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则是在逐步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产生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就萌生出来,但是这一过程却非常艰难。“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提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不少同志认为这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能够得到公众认同并引起广泛共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倡导”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备选范畴,以此为基础再加以精选组合,就可以概括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是朝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甚至可说是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雏形。”“三个倡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的、系统化的核心价值理论,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比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平等,都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是确保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观为其内核。当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与现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人文精神
“民族的精魂是通过历史、文化展示开来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多样且不断变化,但有其内在的、经久不衰的精神,贯穿在民族生活之中,变现在不同的文化门类、领域、层面、阶段。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期熏陶、教化、培育起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作用的信仰,宇宙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情感、思维、行为的方式,民族的意识、性格与风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民族共同体的共同信念与灵魂,自强不息的动力与源头活水。”
中华人文精神其实就是孔子的“仁学”精神。“仁”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即是孟子所言人之异于禽兽的一点点差别。“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凸显了人践行仁的主体性,亦即道德自觉意识。其主要内涵则体现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忠恕”之道中。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核,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仁学”思想不仅是民族共存、协和万邦的指导原则,而且也是“天地万物一体”的智慧。孔子和儒家在肯定人的文化创造的同时,孔汉斯先生在其起草的《全球伦理宣言》中,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全球伦理的黄金法则,这是很有见地的。
仁、义、礼、智、信“五常”和礼、义、廉、耻“四维”这些传统道德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总结,源于春秋,确立于汉代,是安定国家、稳定社会的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管子意为百姓懂得礼、义、廉、耻,就不会做出超过本分、违背常规的事,懂得羞耻,不隐蔽自己的恶行,这样国家就会强盛,这也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中贯穿着一种“内圣外王”的理念,修身和治国的最高境界乃是达成圆融的和谐状态,因此亦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展望。第一组词组体现了对国家发展的展望,第二组词组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的展望,第三组词组体现了对人的发展的展望,实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圆融一致状态。(www.daowen.com)
且自古以来,中国就秉有“和为贵”的核心价值观,以爱好和平、讲信修睦作为孜孜以求之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克己奉公、修身慎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等精神,都可以通过富有时代精神的阐释,古为今用。
三、相联:中国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奠基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体现传统,一个彰显现代;一个表现为内化渗透,一个表现为外化凸显。两者看似是相互隔离的孤立体,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辩证体。
中国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源泉,这个源泉既包括思想源泉(德育熏染),也包括行动指南(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观念体系,必须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才能真正建立并发展起来。如毛泽东所言:“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传密码,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一脉相传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新诠释,在具体表述上也要尽可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展示出浑厚深沉的历史韵味和中国气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两个方面提炼:一方面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扬弃,通过丰富、发展甚至改造某些概念原有含意,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是从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吸收、借鉴,并努力使其表述中国化,以此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其中能起到奠基作用的,自然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和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绝非要鼓吹全面复古、全盘照搬古代文化的整套东西,更不是试图以中国固有的传统去对抗或抵制现代文化,而是提倡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多元开放的心态,对传统智慧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为人伦日用。
“让孩子们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吧!因为那里面有‘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目前我们的社会,太缺乏这类精神操守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设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实验课程。姜昆的建议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奠基作用的把握,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孩子抓起,逐步推进,潜移默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陶冶养成、润物无声的过程,需要植根生活世界、注重微观认同、贴近百姓生活。只有通过细致、贴切、扎实的微观践行,从微观突破,从小处着手,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号召内化为真正的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这种渗透得以有效推行的基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时事报告》 杂志社.“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C].2013.
[2]郭齐勇.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http://www.qstheory.cn/zxdk/2012/201223/201211/t20121127_19676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