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微博语境中职业记者的价值

微博语境中职业记者的价值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微博语境下职业记者的价值定位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郭伟伴随着微博时代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职业记者面临着多重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职业记者在微博时代的特殊角色地位,提出了如何在微博语境下理性看待职业记者的价值定位,以及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的优势来应对微博时代的来临。微博时代给“职业记者”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

微博语境中职业记者的价值

微博语境下职业记者的价值定位

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 郭 伟

伴随着微博时代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职业记者面临着多重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职业记者在微博时代的特殊角色地位,提出了如何在微博语境下理性看待职业记者的价值定位,以及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的优势来应对微博时代的来临。

微博时代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媒体与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媒体内部各种媒介形态的媒体与普通网民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激烈的竞争给所有媒体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

网络时代,尤其是微博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激增,“随手拍”已成为常态,“人人都是记者”也逐渐成为现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主流媒体和专业记者对新闻发布、发声独享话语权的壁垒,无情地打破了传统媒体职业记者一统天下的深厚根基。据统计,近年来国内重大新闻报道的传播,有近五成是通过自媒体实现的,这个数据还在呈上升趋势。这对传统媒体独自发声和传统媒体记者独占播报平台的历史,是一个致命的挤压和无情的颠覆。

摆在职业记者面前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是,微博时代对“职业记者”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挑战?“职业记者”的社会角色是否弱化?记者的职业性是否可忽略了?“职业记者”的价值又在哪里?这种深刻变革和激烈竞争带给所有媒体人包括新闻记者的压力与挑战,是前所未有并与日俱增的。

作为职业媒体人的新闻记者,面对在“微博时代”的语境下、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全球背景下,要如何生存适应、如何融入其中、如何从容面对?这是摆在媒体记者面前的不能回避的新课题。

一、微博时代给“职业记者”带来的影响

当前,开微博已成为新闻记者工作的一种手段,也吸引了众多的围观和追捧者。微博时代给“职业记者”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

首先,从正面影响看,特别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微博的快速传播远远优于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往往一边发微博、一边深入采访了解事件,让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同时在选题来源、观点判断、专家资源三个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曾提炼出新媒体的十个传播特征,分别是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全速传播、全媒体传播、全渠道传播、全互动传播、去中心化传播、去议程设置传播、自净化传播。这些特征有很多是职业记者工作所需匹配的,而微博提供了这种便捷。

其次,微博也是双刃剑,从负面影响看,如果传播的信息不真实,造成的影响也难以估计。因此,对于“微时代”的新闻记者来说,坚持新闻真实性这一基本的职业准则的标准不仅没有降低,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记者容易在微博里迷失自我,被虚幻化的职业影响所左右,比如一味追求“粉丝”数量。“粉丝”,并非都是你的崇拜者,这是网站的运营者起的“称谓”而已,其实说“受众”更为准确。有些“粉丝”只是对你的职业感兴趣而已,而有些还是“僵尸粉丝”。同时,还存在“面对碎片化信息容易放弃追问”的现象,这更加需要专业媒体通过对微博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梳理,职业记者进行深度采访及报道,引导公众从对个体事件的批评转向对相关事件及制度的思考与监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了新闻工作的专业与深度。

二、新闻需要职业化

微博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但在海量信息中,大家还是需要一些权威的信息源,还是需要有深度的新闻作品,这些是微博无法赋予的。

职业记者的价值体现在两点:权威、深度。在微博时代,职业记者的社会角色不但无法弱化,相反会因微博显得更为可贵。微博讲究“宽度”,职业记者追求的是“深度”;微博讲究“速度”,职业记者追求的是“准度”;微博讲究“热度”,职业记者追求的是“高度”,等等,对职业化的要求并没有削弱,相反,微博出现后还应提升新闻职业化。

微博的兴起带来的挑战在所难免,信息泛滥也导致了对职业记者平均关注度的下降。而且,微博的特性对职业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出稿的时效需要更快;二是对真实性要求更严格,一旦“造假”很快就会被“群众记者”揭破;三是专业性需要更强,因为大批专业人士甚至专家学者随时会让一些“谬论”无藏身之所。(www.daowen.com)

从长远来看,热热闹闹的“全民记者”并不能抢掉一时显得有点孤独的“职业记者”的饭碗。虽然“全民记者”对职业记者主导传播的格局、对新闻媒体设置议程构成了威胁甚至于某种程度上的颠覆,不过,它提供的大量线索、对报道的评论,又为职业记者与媒体提供了丰厚的新闻资源。但 “全民记者”又难有时间、身份、技能去深入调查核实事实的真相,所传播的东西也不一定有媒体这样的公信力,而当今社会,公众对新闻的真相有了更多、更快、更深的需求,这就使得记者的职业功能非但没有被忽略,反而加强了。

报道事实、追求真相、传播美好、揭露丑恶——职业记者的传统价值,在微博时代没有根本的变化,职业记者的社会角色也并未弱化,因此职业性也不能忽略。相反,在网络时代特别是海量信息面前,职业记者更应发挥其自身特点、优势,在微博世界中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引导舆论关注方向、堵截遏制谣言传播的作用。另外,从专业角度而言,记者在处理新闻事件时的职业素养更是宝贵财富,如事件发生后,职业记者的采访会比普通人更加全面,而不至于偏听偏信。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从业者的门槛因此降低是不争的事实。CNN去年减少的50个职位中,有部分就是因为UGC内容导致的。但职业工作者的专业性是职业的重要要求,其特质是不会变的。

三、如何保持新闻专业主义

在微博语境下,为了更好的实现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重新认识自身角色,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应对角色转向,明确其所承担的职责。传播新闻事实、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这是记者职业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底线。

首先,新闻工作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尽管人人都可以利用微博进行信息传播,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也受到了一定威胁,但个体的微博传播并不能取代专业的新闻传播,相反,网络传播的生态给网络记者提供了整合的机会。因而,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在微博传播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微博时代,职业记者有可能在快速反应方面不及所谓的“全民记者”,但职业记者的理智、学养、判断力都强过后者,他们的言论也更可信,所以,仍然需要职业记者来传播大众所需要的信息。

其次,新闻工作者应认识到自身角色发生的变化,明确职责,重新进行价值定位。“草根传播”和“全民记者”改变了新闻传播与信息生产的方式,也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新闻记者在新媒体中扮演的角色,是通过提供报道增加信息的价值。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不再是新闻传播的绝对垄断者和控制者,而是微博中海量信息的观察者、发现者、参与者和调查者,他应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将热点新闻和事件背后的本质及深层次的问题传播给公众。因而,在微博语境下,新闻工作者必须改变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职业记者”只有向受众提供更专业的观点、更清晰的解释、满足受众更深层次的需要,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体现记者的职业性。这一点,往往是“全民记者”的弱项。

再次,新闻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微博传播,挖掘微博中有价值的新闻源。微博时代的到来,使得“职业记者”往往在很多突发性新闻的“第一落点”上失去先机,这就意味着对“职业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微博记者”可以报道“正在发生什么”,但是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事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一事件,这样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就落在“职业记者”的肩上。新闻工作者应在掌握和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基础上,用专业的知识和素养去判别、核实新闻和信息的真伪,对关乎公众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进行调查性报道;坚持自由、公正传播的理想,传播一切有价值、真实的信息和新闻。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思想是吸引力的源泉,技术不会主导一切,在微博时代,记者的职业特性、社会角色都不会弱化,相反,在大量无序的、似是而非的信息里,人们更加渴求真实、权威、有价值的新闻。

最后,职业记者应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心,坚守新闻职业的准则和伦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是让新闻记者实现工作价值的最好方式。因而,在微博传播时代,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主义应拥有更坚定的信心,秉承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坚守新闻职业的准则和伦理。正因为如此,要在微博语境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操守,就要求使用微博的传统媒体记者和编辑提高自身的媒介使用自觉,时刻明确自己发布信息时的身份和立场,严格区别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和微博名人的表达权限和发言义务,在作为新闻工作者进行发言时坚持发言内容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微时代”,新闻记者更加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修养,提高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凯.微博时代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J].军事记者,2012(10).

[2]李照.论“微博时代”职业记者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于世红,贺丽青.微博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