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基础课部体育教研室 王 正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本文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一、前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高等体育教育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意义网络显然是不合适的,与此同时,摒弃东西方体育文化之间“天然分离”的“泾渭线”,互为补充,相互加强,构成了我们思考中国高等体育的基本方式和文化“眼光”。
本文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入手,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从中去探索高等体育教育,旨在改革和完善体育的内容和结构。
二、东西方体育文化
世界体育的发展史表明,世界体育首先产生于东方而不是西方。公元前5千年古代的东方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东方体育,不仅对后来的西方体育,而且对整个世界体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在东方体育已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人类社会并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时候,即公元前11—9世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地处南欧的古希腊、罗马,都还处在稚气的神话时代,其体育也才刚刚起步。经过公元前8—5世纪的创造和发展,西方形成了不同于东方体育并具有鲜明西方色彩的体育类型。至此,西方体育初步形成,世界体育也因此进入了一个由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体育交相辉映、平行而不同步发展的新阶段。
公元2—10世纪,东方的亚洲和北非的多数国家相继进入封建社会,东方体育在良好的社会条件下继续保持其兴盛发达的状况,并越来越趋向于成熟。此时的西方体育,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较之同一时期的东方体育远为落后和贫乏。但是,在公元15—17世纪,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从而使西方体育开始进入一个伟大的转折时期,西方体育逐渐摆脱落后状态,并从战争和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现象。
以儒家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和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是两股不同的文化源流,显然,东西方体育文化也带有各自核心文化的色彩和特征。同时,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也逐渐意识到近代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与体格的具体价值。
1.东方体育文化
以中国、日本、印度、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代表的东方体育,由于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条件下,而使他们在古代所形成的兴旺发达的状况在近代未得到进一步的充分发展,从而使东方体育进入了一个停滞和衰落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方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缩小了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上与西方的差距,中国、朝鲜、越南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文化和科技上的高速发展,使以亚洲诸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在与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核心的西方体育的相互交汇、融合中得到迅速发展。就中国而言,经过世代的传承、擅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质;形成了以养身健体、道德培养为主要目的,并高度吻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由这种文化所锻造的民族性格的体育形态;形成了一个结构稳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体育形态的独立体育文化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相继传入中国,从而使东西方体育文化相互交汇和融合,并逐步形成了一种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相互迁移和竞争、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2.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十分重视对青年的身体训练,公元前300多年前的教育家柏拉图在他的身心调和论的教育设计中,规划了各种年龄段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第二阶段(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教育家洛克首先提出了“三育学说”,即把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并强调“健全之精神,富于健全之身体”。第三阶段(19世纪工业革命后),当时德国体操盛行,与此同时,美国球类运动、法国体育也都迅速发展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径、体操、举重以及各种球类运动等,这些运动特别强调肌肉锻炼和体格健壮。研究表明,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是和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以及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有关,从而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
19世纪末,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终于成为一个超越体育范畴,影响和波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同时,西方社会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对现代社会中缺乏运动以及精神颓废的生活感到失望和厌倦,因而对竭力想摆脱这种状况的西方人来说,东方体育中的许多体育思想和运动方式,对他们来说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三、体育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www.daowen.com)
传统的高等体育教育突出了“三基”,可以肯定它把握了体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内涵。但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引思中,从“21世纪的素质教育”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体育的需求来考虑,也引发了我们对高等体育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思索。也许有人认为,东西方体育文化这种“时代错位”的从学理论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的情感色彩,但以其为参照系进行自我观照、自我省察,从而可以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和理解自己。无论怎样,这是多了一个参照系,多了一面自我观照的镜子,也是多了一个自我认识的视角。
1.道德伦理教育和培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摆在我们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显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特别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面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种种表现和特点,教育的任务更为繁多而具体、广泛而深刻。当前,体育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尚未得到加强,并有削弱的趋势,因此,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应真正将思想道德寓教于体育教育中,真正使体育成为“成德成圣”的手段。
2.加大力度培养竞争价值观,提高人的群体素质
如果未来社会以“协调为主旋律”,那么,当今社会则是由竞争向协作转执的一个既竞争又协作的转轨时期。所以在此阶段,除了要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外,还要培养人的协作能力,即形成良好的群体素质。群体素质是人在体育运动中形成的友好往来、和睦相处、公关协作的素养,这不仅符合近年来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者完满状态的“健康模式”,也符合了世界教育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的“学会生存”到80年代的“学会关心”,至90年代“学会合作”的思想变革。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强”,表达出了努力奋斗、永远进取的灵魂实质。竞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因素,竞争也是体育本质性特征,没有竞争,体育不仅失去魅力,而且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要成功地培养和造成跨世纪合格人才,体育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通过竞争磨炼身体、发展和培养竞争思想和竞争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提高,求发展。
3.能力培养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
东方体育文化强调“内意识”的养生健体能力,西方体育文化强调练“外形”从而改善人体“内环境”的能力。我们应将这两种不同的能力培养和教育融为一体,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健身锻炼能力、竞技和竞争能力、自立和应变能力、娱乐消遣能力,还应从学生的精神面貌、意志和品格中去探索其内在涵义更为深刻的内容和实质。能力培养必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现“因才施教,全面育人”的内涵,从而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为培养和塑造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青年一代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颜绍泸,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刘修武.奥林匹克大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3]凌平等.中国体育的历史方位与体制转轨现代性求解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3(1).
[4] 卢元镇.中国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与人的现代化[J].北京体育科学,1987(1).
[5] 徐本力.世界体育在东西方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迁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
[6]顾圣盖.关于我国古代传统体育与西方现代体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科学,198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