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怪兽
天 池
得到连续3天发现怪兽的消息之后,有众多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团向天池挺进。天池那蓝宝石般瑰丽的湖面倒映着周围火山口上的峰峦峭壁和白色的流云,美如梦幻,令人着迷。怪兽还会出来吗?从山头俯瞰,湖水光滑如镜,一片静谧,唯有微风在耳畔飒飒作响。
“快看,那不就是吗!”陪同考察团前来考察的气象站工作人员小崔忽然惊叫起来。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天池近岸处,有一条喇叭型的划水线,其尖端有一个在阳光的反射下明晃晃的白点,正向前运动着。考察团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你以前见到的是它吗?”“对,正是它!”
“你没有看错吗?”
“没错儿,我见过两次啦!”
就像接到了一道命令,考察团一行6人争先恐后地沿着火山口陡峭的内壁向下冲去,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奔到池边。
这一天是1980年8月24日,时间是上午8时。
湖水清澈见底,微波轻轻荡漾。前方的划水线依然存在,只是那个继续移动的斑点难以辨认,弄不清是什么东西。
这时候,小崔已经脱去了外衣。水温只有8~9℃,凉嗖嗖的。他却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当他游回来的时候,手上托着从湖面捞起的那个神秘之物。考察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凑上前去一看,不由得面面相觑,全都怔住了,造成划水线的难道是它?说来简直荒唐:那东西竟是掉到水里,挣扎扑腾的大蛾子。
人们常常在大自然开的玩笑面前手足无措,啼笑皆非。人们也常常在自己的错觉加想象的驱动之下捕风捉影,小题大作。何况,如果再有伪造者的故弄玄虚,传播者的肆意夸张,人们往往就被弄得糊涂起来———对于那些前所未闻的稀奇事物。不是大惊小怪,便是不屑一顾。但是,科学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与耐心!
在地方志里,考察团找到了关于天池怪兽的最早记载。《奉天通志》中写道:有四个猎人在天池边发现一个金黄色的大物出自水面。它“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摆动如吸水状”。这些生动而形象的描写,是出于单纯的想象吗?让考察团接着读下去:“众惧,登坡到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均以为龙,故又名为龙潭。”这就是把天池称为“龙潭”的出处。
在《长白江岗志略》中,考察团找到了更详细的记述。那是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阴历五月,有个叫徐复顺的当地人与王让、俞福等6个人一起捕鹿,追至天池。“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益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火灭。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鸣,伏于池中。”看起来,过去人的枪法比现代人高明。现代人在30多米的距离内,“边喊边开两枪,都未击中”。
当考察团剔除了上述历史文献中带有的浓厚的神话和传奇色彩的文字后,就会发现:地方志中记载的天池怪兽同近来发现的怪兽在形体上基本一致。这种一致性仅仅是巧合吗?
当然,地方志中的记载,有的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但古代的传说不见得全无根据。它“往往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实际上,考察团今天发现的大自然的怪异现象,在考察团的祖先那里差不多都早有发现。他们见识的甚至比考察团更多,只是他们往往把这些不解之谜裹上了一层宗教或神话的外壳。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无稽之谈。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却筛取了其中的真实的成分,把它们同当代的自然之谜联系到一起,作出了惊人的科学假说或结论。
20世纪70年代,天池怪兽曾被多次发现,只是没有引起重视,没人报道,更没有纳入科研计划。常年工作在白头山气象站的气象观测员发现的次数最多。他们注意到天池时有无风起浪的现象。这是不是大型动物在水下活动的迹象呢?
发现天池怪兽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在1976年9月26日,目击者二三十人。其中有延吉县老头沟桃园公社社办苗圃的主任老朴和苗圃工人,其余的是从外地来的解放军官兵。当他们站在天文峰上相互拍照的时候,一个高约2米、像牛一样大的怪兽正伏在天池的岸边休息。他们惊讶得一起大喊大叫起来。怪兽被惊动,走进湖里,游到接近天池的中心处消失了。在消失之前,老朴给怪兽抢拍了几张照片。可惜由于距离太远,底片冲洗出来无法辨认。
事后,老朴给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打了电话。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何警杰、张兴禄二人闻讯立即来到天池,在那儿考察了4天。他们只是在池边发现了指拇大的带毛的粪便,估计是小型食肉兽吃掉高山鼠兔后的排泄物。除此之外,一无所获。神奇的天池刚刚让人们窥视一下,便又旋即闭锁起了她的奥秘。
有趣的是,在天池发现的怪兽在世界的其他水域也有过发现。它们分布广泛:北美、中非与南非、西欧与北欧、亚洲以及新西兰附近的海域。简直可以说,它们尽管为数甚少,却纵横五大洲。
世界各地发现的怪兽有着耐人寻味的一致性———
(1)它们形态上的一致:灰褐色或黑褐色,细颈、长尾、体型庞大,酷似中生代的恐龙类。
在刚果和扎伊尔发现的怪兽为褐灰色,体积与象一样大,有一个长而灵活的颈项和一条长尾巴。
英国尼斯湖怪兽是灰黑色,蛇型的头,细颈长1.5米,体长15~20米,背上有2~3个驼峰。
日本渔轮“瑞洋丸”号捕捉的海中怪兽重2.5吨,小头,尾长10米,细颈长1.5米,四鳍各长2米。
我国天池怪兽是深黑色(或棕灰色),头大如牛,嘴状似鸭,头部及前胸伸出水面部分有4米多高。脊背呈梭型,约4米长。有尾。
形态如此相仿,这些怪兽如若果真存在,它们之间也许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当然,不会是同一种动物。科学家们认为,它们可能是一种恐龙,或者是某种已被认为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的后裔。(www.daowen.com)
(2)它们栖息环境的一致性:几乎都生活在深水域———深湖或深海之中。由于水域同陆域相比,安全僻静,较少受非生物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成为几个地质时代的古生物的避难所。在美国、加拿大、冰岛、英国、爱尔兰、瑞典、苏联以及我国发现的怪兽均在深水湖泊。刚果和扎伊尔发现的怪兽则生活在丛林地带的河流和湖泊中。日本渔轮捕捞到的怪兽是在新西兰附近的海域。在大西洋、印度洋、红海、挪威海、地中海也都有过多类似的发现。
(3)它们的活动方式都是独往独来。一旦科学工作者专程来访便消声匿迹,无影无踪了。有的人把它们同飞碟搭上了钩,归为天外来客带来的外星球上的奇特物种,因此具有不可思议的隐身术;有的人倒是承认它们是地球上土生土长的宝贝儿,但由于屡吃怪兽的闭门羹,便吊销了它们的户口,在学术上否认它们到今还能够存在。
自然,这两种做法都无法令人满意,因为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怪兽照旧神出鬼没。
让考察团回过头来,看看天池有无生存大型动物的可能吧。
天池不同于尼斯湖,自然条件极其严酷。最热的7月份,水面温度也不超过10℃。9月初开始降雪,从11月下旬到翌年6月中旬,湖面封冻达7个月之久,冰层厚128厘米,冰面上覆盖着90厘米厚的积雪。冬季长达10个月,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4℃。
在这样寒冷的气候里,天池集水区的植物十分贫乏。火山口内熔岩光裸,贫瘠荒凉。只是在湖滨一带的堆积物上分布着稀疏的牛皮杜鹃、笃斯越橘、松毛翠等矮小灌木和高山罂粟、黄报春、大白花地榆等草本植物。几乎没有可供鱼类吃的食物流入湖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就更少了。除了领岩鹨、白腰雨燕等鸟类之外,这一带只有高山鼠兔和蝗虫、姬蜂之类昆虫。至于在湖边发现过的粪便,疑是狐狸或水獭、紫貂在夏季偶尔从山下来留下的。
水温太低,水质太清,使天池成为一个非营养湖,藻类和浮游生物的数量极少,没有鱼类。因此,像水牛般大的野兽能在这里饥寒交迫地度日,的确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从白头山的生成年代看,则可以完全排除掉生活着中生代动物的可能性。白头山高大雄伟的火山锥体是200万年前形成的,而恐龙类是6500万年前绝灭的。白头山在地质年代中有过多次喷发,仅1597~1702年的105年间就有过3次,最后一次距今不到280年。白头山顶部中央的喷火口是火山熄灭后才积水成湖的。恐龙类即便能够抗御住冰期的严寒,也未必能忍耐住岩浆的酷热!
那么,人们亲眼目睹的怪兽又是什么呢?
是那愚弄过人们的蛾子吗?可能。但蛾子在水中扑腾固然能造成划水线,却不能大得像水牛头。
是彩云在水中的投影吗?也可能。据考察团观察,这种投影从山顶上看有时容易被误认为是野兽。但云彩的投影不会造成划水线。
是天文峰下与湖面相平的岩石吗?它们在波浪中时隐时现,从颜色到形状也会使人们产生看见怪兽的错觉,但那些岩石是静止不动的。至于有浮力的浆沫石,固然能随波飘荡,但产生不了许多目击者所见的“快艇的速度”。
有没有可能是鹿呢?历史上有人记载过那里有像水牛并喜欢水的麋鹿和五色鱼生活在一起。如果从接近山顶的苔原带在夏季常有马鹿活动的这一点来推测,马鹿越过山头下到天池饮水,游泳或者受到野兽和人的惊动而逃到这里来,则都是可能的。马鹿体型大,游速快,因而被人们误认为是湖中怪兽也是可能的。可是,鹿科动物的形态特征本为人们所熟悉,为什么目击怪兽者不少,怀疑它是马鹿者却无?况且,夏天马鹿的毛皮呈赤褐色,比较醒目,不致被人们误看成黑灰色。此外,假如是鹿,为什么一游到湖心便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呢?鹿的水性好,体力强,是完全有能力渡到对岸的。
显然,以上诸种设想,都只有某一方面的依据,在其他方面却又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因而,它们打消不了人们提出的疑问。
国外的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对世界上的深湖怪兽做过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他们的见解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美国玛尼托巴大学研究员赫·宁经过实验室内的反复试验,认为人们看到的尼斯湖怪兽并非实际存在,而是由于光线的反射和光线从微波荡漾的水面上折射回来的复杂过程产生的光学“幻景”。
加拿大的一位电气工程师勒恩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认为,湖中怪兽不过是视觉上的错觉的产物。由于水面和水面上热空气层的温差引起大气中光的折射,结果游动的粗树枝也会造成失真的图像。
这种光的折射和光学幻景的奇妙之处,给人一种活生生的感觉。
不过,用这种光学现象却解释不了1977年日本渔船捕捞到并一度挂在船上的那具“怪兽”尸体。也解释不了1959年在非洲无人勘测过的泰莱湖上被当地人杀死的那只“怪兽”。
拿光折射现象来解释天池怪兽也欠妥当。据了解,尼斯湖怪兽的观察者一般都是站在岸边或小船上。此时,光线几乎与湖面平行。当湖温与气温相差悬殊(通常是20℃以上)时,便会引起光线的折射,把平时司空见惯的木棒、木片也扭歪成怪兽的模样。但天池怪兽的观察者大多站在火山口上,山头与湖面延长线的夹角大于60度。同时,天池夏季的潮湿与气温相差一般小于10℃,远不如尼斯湖悬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又排除了天池怪兽是光学折射现象的可能性。
天池怪兽
除此之外,它还可能有什么呢?
揭开怪兽之谜的最彻底的办法同揭开飞碟、野人之谜一样,是直接捕获它。但这种打算在实际中做起来谈何容易!人类对飞碟研究了34年。世界各地的目击者提供了数以十万计的报告和数千幅照片。其中包括击落“飞碟”的碎片,拾到“天外人”骨这样既离奇又有物证的事件。但迄今为止,却还没有人能够拿出更为确凿的证据来使一切持有怀疑观点的人信服。
人类对野人的研究也至少有20多年的历史,至于有关野人的传说,则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世界上发现的野人比怪兽更多:北美的“巨足怪兽”、外高加索的“阿可尔玛斯人”、西伯利亚荒原上的“人猿怪物”、帕米尔和喜马拉雅山的“雪人”,以及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湖北神农架的“野人”等等。人们收集到他们的毛发、足印、粪便和遗物,拍摄了照片和影片。人们甚至发现我国四川省巫山县的“猴娃”很可能就是现代人与野人杂交的产物。但要证实一个物种的存在,根据分类学的要求,至少应该得到一副头骨。只凭几样模棱两可的发现是无济于事的。
考察团的怪兽之谜也交上了同样的命运。“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英国的怪兽尼西被发现的100年来,目击者超过3000人次,被拍摄了许多照片,它甚至还有顶翻一艘游船的记录。欧美、日本的科学家和旅游者年年像朝圣一样涌到尼斯湖畔。他们动用了最先进的探测仪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但所有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他们寻找的好似一场梦!
—个科学工作者,对于这类谜团究竟应取什么态度呢?不错,在飞碟、野人、怪兽的报道之中,你总会找到许多疑点、漏洞乃至明显的谣传。但是,你能够就此得出结论,认为所有的这一切纯属庸俗无聊的欺人之谈而嗤之以鼻吗?
不能。你可以否定它的存在,但这种结论,如同证实它的存在一样,必须来自于严格的实地考察。如果囿于传统观点,并以此判断一切尚未被认识的现象,是轻率的行为,这样做可能白白错过乃至葬送掉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人们还曾记得,对于“耳朵听字”,一度曾被认为荒谬绝伦而被一些好心人“从科学上加以否定”。他们自以为批判了迷信,捍卫了科学,但却忽视或者忘却了:科学,要倾听实践的呼声;科学,要随着社会生活向前推进;科学,只有在不断地自我更新中注入新的生命力才不愧继续被称作“科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