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两宋金元时期的诊法发展及其贡献

两宋金元时期的诊法发展及其贡献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宋金元时代的诊法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对诊法突出贡献的医家有钱乙、陈言、施发等人。金元时代,专攻诊断者不乏其人。他对时病的辨证治疗,主张“六门”分类辨证法。无论内伤或外感诸疾,张氏皆按“六门”归类诊断,并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金元时期在外科的诊断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几乎成为此前外科医者的一大弊端。与此同时,在诊断上详述了诊候入式法、

两宋金元时期的诊法发展及其贡献

两宋金元时代的诊法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对诊法突出贡献的医家有钱乙、陈言、施发等人。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在儿科诊断上,钱乙根据小儿脉微难见,又怯生人,多啼哭吵闹,脉象难凭等特点,重视对小儿的面部观察和眼神观察,提出了以五脏为纲的辨证方法。这种五脏病证诊法要点,既合《内经》之旨,又体现了儿科临证特征,切合实际,临证实用。实际上,钱乙的学术思想超出了儿科学的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术体系的宝库

陈言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把病因学说加以系统化,首倡病因辨证方法,对各科疾病的诊断分类也更加详细而准确。在详述诸科病证的同时,充实了24脉主病的内容。南宋的施发所著的《察病指南》是诊法的专著,沿用了“七表八里九道”24脉主病的分类方法,并绘制脉图33种,以图示脉,在世界上最早把图示引入脉学研究。此外,尚能将切脉诊法与听声音、察气色、嗅气味诸诊法相结合,对疾病进行全面考察。

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对妇产科诊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他在用药物验胎方法中说:“妇人经水不行,已经三月,欲验有胎,川芎为末,空心浓煎,艾叶调下三钱,腹内微动则有胎。”这是最早运用药物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增强以验胎动的方法。

《卫济宝书》首先论述了疡科的“五善七恶”诊法。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在痈疽病的进程中,证候的善与恶和疾病的转归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该书指出,诊察此类病证的善恶,对判断其发展预后尤为重要。所谓“五善”,是指饮食如常;实热而大小便涩,内外症候相应,肌肉好恶分明,用药如所料等。所谓“七恶”,是指发渴而喘,睛明眼角向鼻,大小便反滑,气绵绵而脉濡与病相反;目中不了了,睛明陷,未溃肉黑以陷,已溃青黑腐,筋骨黑;发痰、发呕等逆证。掌握了这一诊法,能提高对疮疡病的辨证和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此外,尚有南宋的崔紫虚所著《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论24脉,对后世亦颇具影响。

金元时代,专攻诊断者不乏其人。有敖氏者,著《点点金》及《金镜录》,论伤寒舌诊,分12图,是舌诊第一部专著,惜其已佚,后经杜清碧增补36舌图,整理成为今之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开创了舌诊研究之先河。

此期专攻脉诊者众,如戴起宗所撰《脉诀刊误集解》,针对六朝高阳生之《脉诀》,以《内》《难》之理,刊其谬误,穷究其理,于脉学发展大有裨益。滑寿的《诊家枢要》专载诊法,他据华佗等人的理论,指出:“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同时,滑氏在继承前人小儿指纹诊法内容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此法始见于唐代王超的《仙人水镜图诀》,是从《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发展而来。后世如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等,对此诊法都有论述。

滑氏指出:“小儿三岁以下,首先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即外感风寒表证);青,惊风;白,疳病;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后经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精详论述,使之广泛运用于儿科临床,对小儿病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www.daowen.com)

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结合《内经》中有关死脉的内容,如肺之死脉,“如风吹毛”;肝之死脉,“如新张弓弦”;脾之死脉,“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肾之死脉,“发如夺索,辟如弹石”(《素问•平人气象论》)等内容,命名并论述了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等十种怪脉,使危重病证的脉诊规范化。

“金元四大家”于诊法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刘完素(河间)生长于宋代,当时运气学说盛行,刘完素深受影响,他将《内经》的运气理论进一步具体化。他认为人体的内在因素和外界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影响。因而他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地运用运气学说理论进行诊病,并用之探讨疾病的机制,他是成功的将运气学说用之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的优秀者。所以,他说:“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

张从正师承于刘完素,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颇有研究,对内、妇、儿、外各科都有独到见解,尤擅长于时病的诊断治疗。他对时病的辨证治疗,主张“六门”分类辨证法。所谓六门,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无论内伤或外感诸疾,张氏皆按“六门”归类诊断,并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如他对斑疹伤寒与其他发疹性疾病的鉴别,甚为明确。

李杲(东垣)诊脉重视四诊合参,并注重内外伤的辨证诊断。例如据内伤、外感的有余不足,辨别证之属阴属阳;运用《内经》的“人迎寸口二部诊脉法”,辨内伤外感病证。他认为:人迎脉大于气口,其见于左手为外伤:外感寒邪,则左寸、人迎脉浮紧,按之洪大紧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于气口一倍或两倍、三倍。气口脉大于人迎,其见于右手为内伤;内伤饮食,则右寸气口脉大于人迎一倍;劳役过甚,则心脉变见于气口,气口脉急大而涩数,时一代。此外,李氏还据患者之寒热、手心手背之温度、口味、渴与不渴诸方面辨内伤与外感。这些诊断方法,都是李氏临证经验的结晶。

朱震亨(丹溪)诊病,主张从外知内。他认为临证治病,最重要的是莫过于辨证,不能执一方而通治诸病,于是他在《局方发挥》中说:“医者,意也。以其传受虽好,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厂……医之视病,问证已得病之情矣,然病者一身血气有浅深,体段有上下,脏腑有内外,时月有久近,形态有苦乐,肌肤有厚薄,能毒有可否,标本有先后,年有老弱,治有五方,令有四时,某药治某病,某经用某药,孰为正治反治,孰为君臣佐使,合是数者,计较分毫,议方治疗,贵乎适中。”朱氏的见解,正符合现代医疗条例所规定的“医生非亲自诊察,不得处方用药”的原则。

金元时期在外科的诊断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外科在传统上多以医方为主,其主要倾向是:只重视疮疡的名候、部位,轻视脉象、舌苔变化在外科临床上的意义。这几乎成为此前外科医者的一大弊端。元代御医院太医齐德之在《外科精义》一书中,首次把26部脉象变化和外科临床紧密结合起来,旨在扭转外科轻视脉诊的不良倾向,从而为外科整体观念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在诊断上详述了诊候入式法、辨脓法、辨虚实法、辨深浅法、辨善恶法等,使中医外科的诊断有了本质上的突破。

另外,这一时期的王好古也十分重视临床辨证,他的辨气血之体、辨阴证阳证、辨内外伤、辨伤寒六经传变等辨证方法,都很实用。尤其在阴证的辨证方面,王氏很注意色、脉的诊断,认为:“若面现青黑,脉浮沉不一,弦而弱者,伤在厥阴;若现红赤,脉浮沉不一,细而微者,伤在少阴;若面现黄洁,脉浮沉不一,缓迟者,伤在太阴。”此对伤寒三阴证的辨证诊断作了示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