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表现为以滑膜、关节受累为主的多数关节呈对称性损害的全身性炎症性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我国有(400~500)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致残原因。病情严重者的寿命会缩短10~15年。病因比较复杂,学说很多,如自身免疫学说、感染学说、遗传学说和其他因素。
1.病症与病理变化
关节内和关节外都有改变:①关节内滑膜充血、水肿、增厚、肉芽肿生成,软骨和软骨下被吸收、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不平,最终发生关节腔内粘连,关节功能受限,关节脱位变形。②关节外变化,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体征是类风湿性皮下结节,镜下结构为肉芽肿,常分布于骨隆突处和位于皮下的长骨处,肌腱、腱鞘、滑囊炎症于手足部严重者常见在肌腱上可触及结节,滑囊炎亦跟腱滑囊炎多见。病情的发展可概括为滑膜炎—软骨破坏—骨骼破坏—关节强直。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中,一般可分为成人型与少年型,女性居多,男性与女性之比约为1∶2.5。常见症状是发热、无力、肌肉酸痛、消瘦、贫血等。少年型又可分为3种类型:高热型、多关节型与单关节型。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体征为:①无骨质改变的梭形关节肿胀;②脾与淋巴结肿大;③发育延迟;④颈椎常被累及,特点是2~3个椎体矮小,关节间隙变窄。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准和依据较多,要做好鉴别诊断。
2.运动疗法的分级
关节炎在急性期,以休息、止痛药物和物理治疗为主,亚急性期开始做医疗体操、配合气功、太极拳和其他养生运动。慢性期以运动疗法为主,积极发展代偿功能。
根据功能分级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功能I级。要通过经常性的适度运动,保持肢体与各关节的功能,增强肌肉与韧带的力量,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适度挤压关节软骨,使其获得必要的营养,减轻和延缓软骨与骨骼的破坏。
(2)功能Ⅱ级。在要求I级的基础上,应在关节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加强病变关节的活动,扩大活动范围。以主动运动为主,配合关节周围的按摩,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
(3)功能Ⅲ级。除尽量保持和加强残存肢体功能外,应积极发展代偿功能,配合温泉治疗、肌力训练、理疗、矫形、步行训练等。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缓肢体的变形。
(4)功能Ⅳ级。学会在轮椅上和卧位的功能练习,配合药物治疗及其他临床疗法,减缓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的进展。
3.医疗体操
本套医疗体操是一个全身运动与局部练习相结合的治疗方案,以主动运动为主,活动全身各关节,保持与增强活动范围与肢体功能。
第一节 转颈运动:前后左右转动,动作缓慢,逐渐增加,活动到最大幅度,开始左右各做5~10次,练习一个月后,若无不良反应,可增加到15~20次。
第二节 攒拳运动:先左拳用力向前打出,收回,随后变掌,五指尽力分开、伸直,掌心转向下,肩肘向体侧伸出,收回。改换对侧,动作相同。开始左右各做5~10次,一周后加倍。(www.daowen.com)
第三节 挺胸运动:双臂稍外展并尽力后伸,背部肌肉用力夹紧,挺直胸部前凸。挺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开始重复15~20次,一周后加倍。
第四节 伸腰运动:身体做后伸动作,包括髋关节后伸。后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开始时重复5次,以后酌情加倍。
第五节 转身运动:身体先向左转,重复3次,转身逐渐加力,加大幅度;然后向右转3次。开始左右各练习3遍,一周后加倍。
第六节 摆腿运动:先摆左腿,髋关节后伸,膝伸直,踝向下屈曲。后伸尽量大;然后,髋向前屈摆起,此时膝伸直,踝向上背身,向前摆动到最大幅度。髋再内收,外展摆动数次还原。再做,右手扶椅背或肋木,向上摆动。开始两腿交替进行10次,练习一段时间后加倍。
一共六节医疗体操的准备姿势,一般采用站立位,两腿分开同肩宽,头正,身直,自然呼吸,两手自然下垂,用力时握拳,转体时叉腰。
4.增强肌力练习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因发烧、炎症、活动时疼痛加重等,导致肌肉逐渐萎缩,并因活动较少又出现废用性萎缩,使肌力下降。经适当治疗,症状缓解,疼痛性肌力下降有所恢复,对废用性肌萎缩进行适当的抗阻力练习后,才能逐渐恢复。抗阻力练习方法很多,如举哑铃、拉弹簧、组合练习器等器械练习。
5.步行练习
开始借助拐杖、步行器、轮椅等进行练习,开始需要有人帮助和保护,逐步加强力量,动作熟练后,才能自行练习。
6.作业治疗
根据职业、爱好、性别、年龄选择不同种类的作业,作业治疗要在作业治疗师指导下操作,随着病情和症状的改变,作业活动项目种类也要相应变化,避免长时间处在同一体位下做某一作业项目。
7.注意事项
鉴于本组体操动作比较复杂,开始要缓慢练习,掌握要领后,再逐渐加快、加力。注意不要摔倒。一般情况下,医疗体操应该在医务人员或带操员的指导下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