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症状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人群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其定义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骨矿物质含量的丢失在老年期开始与年龄成正比,每增长10岁,骨量的丢失约增加10%。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激素、年龄、运动、饮食、体重和种族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关系的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老年人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属于本书讨论的范畴,在此不赘述。
骨质疏松症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并认为它将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患者。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数约为882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97%,男女性比例为1∶6。其中大部分为绝经后的妇女和中年男性。我国60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0%~70%,男性为25%~30%。45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病人每年约有130万人发生骨折。骨折及其并发症可致残、致死、耗资大,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十分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食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
(5)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
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①遗传因素;②营养因素: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高纤维素食物、偏食、厌食;③运动因素:活动不足;④生活习惯因素:酗酒、吸烟以及嗜食咖啡因茶碱类食物;⑤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利尿剂、抗生素、抗血液凝固剂、化疗剂等。
2.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改变造成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也会产生疼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的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及标准
骨质疏松诊断常用方法很多,有X线摄片、光密度测量法、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定量CT(QCT)、超声诊断法、骨转化生化标志物的检测法、骨形态计量学等。目前,最常用的是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和超声诊断法。
中国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主要用于女性成人,男性参照执行):
(1)骨矿含量诊断标准和分级: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还没有统一。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国情,1999年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诊断学科组提出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建议值。这一标准以汉族妇女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峰值骨量(m±s)为正常参考值,在目前尚无细分标准的情况下,不同民族、地区和性别可参照执行这一标准。
正常:测试的骨密度比对照组的平均骨密度低1个标准差,即>m-1s(标准差)。
骨量减少:测试的骨密度比对照组的平均骨密度低1个标准差以上,2个标准差以下,即m-1-2s。
骨质疏松症:测试的骨密度比对照组的平均骨密度低2个标准差,即<m-2s(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二级)。
严重骨质疏松症:<m-2s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或<m-3s但无骨折。
(2)峰值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及分级标准:这一分级标准仅仅参考日本1996年修订版标准,我国尚未作峰值骨密度调查,或做了一些调查,但s(标准差)不便应用时,可用骨量丢失百分率(%)诊断法。
正常:骨量丢失百分率达12%,即>m-12%。
骨量减少:骨量丢失百分率达13%~24%,即m-13%-24%。
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百分率达25%,即<m-25%(根据诊治的要求分为轻、中二级)。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百分率达25%,即<m-25%,并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或骨量丢失百分率达37%,即<m-37%但没有骨折。
(二)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与健身运动方案
1.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理
(1)运动有利于骨健康。长期不活动的人易发生骨质疏松。最明显的例子是,长期卧床的病人和失重状态下的宇航员,他们每周要丢失1%的骨质。其中主要丢失的是松质骨。因此,负重运动对骨骼健康是有益的。据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比重(40%)远远超过了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对骨强度的影响(3%10%)。
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和提高骨矿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的危险性,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率。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有益于绝经后妇女的骨健康。试验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4天、每次30~60分钟的锻炼,可以明显减缓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中等强度和大强度锻炼者,其髋部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小强度锻炼者的。
负重锻炼的效果最好。体育锻炼增加了机体负重的机会,对骨生成细胞有刺激作用,可促进骨质形成,因此,可预防骨质疏松。骨骼的发育和骨量的多少与运动有密切关系。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者其骨矿含量明显增加。体重与骨密度也呈正相关。
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骨骼也可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从而减缓骨骼的退行性变化;运动也可使肌肉强壮,骨骼的受力增加。在应力刺激状态下,骨骼的成骨细胞代谢活跃,促进骨骼的生长,骨的密度和强度也缓慢增加。
(2)运动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
性激素效应: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质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髓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一旦二者分泌不足,骨密度就随之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研究表明,适度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特别是各种力量性训练,可促进睾酮及雌激素的分泌,防治骨质疏松发生。
骨血流量效应:钙易在酸性环境中溶解,一旦骨内血流降低使局部血流酸性化,就会导致骨溶解和骨萎缩。运动时骨血流量的增加可能也是引起骨形成增加的机制之一。(www.daowen.com)
骨机械应力效应:在应力负荷作用下,骨骼胶原基质发生变形,产生压电效应。改变骨细胞的生物物理环境,影响其增生和分化,这就是骨对运动负荷产生的适应性改变。骨骼的形态和骨量的多少受个体活动水平的调控,运动不足时骨发育较差,运动足够时骨发育较好。
提高钙阈值和钙吸收效应:缺钙是导致OP发生的主要原因。运动在增加骨质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钙的需求量,即提高了需钙阈值,这时的补钙效果较好。反之,由于长期不运动,使骨质对钙的需求量减少,此时即使大量补钙,钙从尿中排出,也不会产生明显效果。另外,如前所述,运动使骨皮质血流量增加,改善了细胞的血液供给,又进一步促进了钙的吸收。除此以外,户外充足的阳光可使维生素D增加,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增强肌肉力量效应:在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非机械因素(钙、维生素D、激素等)并不是最主要的,而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质量(包括肌纤维的质量和肌力)是决定骨强度(包括骨量和骨结构)的重要因素。因此,运动在保持肌力的同时,也保持住了相应的骨量。
2.骨质疏松症人群的运动处方
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只要全身的骨骼都受到足够的张力和拉力就会有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当然,不同的人群应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安排不同的运动方式。
(1)运动方式。不同的运动项目对骨的刺激作用不同,因此,骨密度亦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
研究者综合研究文献发现,其主要有如下规律:大负重、爆发性的运动对骨的应力刺激作用大于耐力运动,在维持和提高骨密度上有优势。但如果单纯以大负重、爆发性的方式进行训练,对受试者特别是老年人的循环系统较为不利。
因此,美国运动医学协会推荐的骨质疏松症预防运动方案是力量训练、健身跑和行走。运动对健骨效应具有部位特异性,这些部位也就是参与活动的工作肌所附着的骨骼。因此,在选择运动方式时,应兼顾全身骨骼、肌肉、内脏情况,使肌体各部位都受到均衡有效的良性运动刺激,而单一的上肢、下肢、躯干运动方式不太适宜,应进行综合运动练习。一般是在对内脏机能有帮助的有氧训练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骨质疏松易发部位适宜的负重练习。
(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刺激有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下运动,其运动强度增大,骨密度则提高。但超过该阈值,运动刺激强度增大,骨密度却不再随之增长,甚至会产生疲劳性骨折,而且每个人的循环、呼吸等系统受力有限。有研究者的实验结果提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去卵巢后的高转换型骨代谢,能明显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而大强度运动没有该抑制作用,对改善骨质疏松的程度无作用。还有研究者也指出,长期的大强度运动可导致骨量减少。所以,一般人所采用的中等运动强度设置为70%~85%(HRmax),相当于60%~70%O2max。
(3)运动时间和频率。运动对于骨骼健康的特殊影响已得到了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的证实。有证据表明,骨质疏松症患者参加体育运动越早获得的骨峰值可能越高。当然,任何时候开始运动对维持一定的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要维持较高的骨量或延缓骨量的丢失,必须持之以恒地长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运动对骨进行保健是人一生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每次运动的时间过长并不利于骨健康。有研究者指出,长距离运动者的腰椎骨密度低于非运动人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到干扰,导致性激素水平低下或缺乏,引起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平衡失调,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以,在实施健骨运动疗法时,每次运动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锻炼频率主要根据个体的主观感觉而定,即以次日不感到疲劳为度,一般每周3~4次为宜,锻炼次数太少则效果不佳,而次数太多则会产生疲劳。
3.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
对于老年人,因为骨骼逐渐衰老,为了减少骨量的下降幅度,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宜选择符合其生理特点和运动能力的有氧运动项目如走跑交替、慢跑、登山、中老年健身操、体育舞蹈、太极拳和广播操等。另外,还应有针对性地选择骨折好发部位(因骨质疏松所致骨折主要集中在腰椎、四肢长骨近端和远端等处)的专项肌力锻炼,以加强肌肉对骨骼产生的牵张力和对骨强度的影响作用。
(1)走跑交替运动:走跑交替既有增强体质的显著效果,又便于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运动量,活动不剧烈且容易坚持,是一种较适合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锻炼方法是先走后跑,交替进行。根据身体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走跑的时间、距离和次数。刚开始锻炼时,一般是先走1分钟,再跑1分钟(每分钟100m左右),次数上可隔周递增1次,如第1周走5次跑5次(共10分钟),第3周走6次跑6次,第5周走7次跑7次,一直增加到走10次跑10次,就不再增加跑的速度,以出汗、稍喘气、跑后心率不超过120次/分、无异常感觉为宜。
(2)慢跑运动:开始时慢跑400m,1~2周后,逐渐增加距离,待距离稳定在1200~1600m、身体逐渐适应时,也可改为中等速度;以出汗、喘粗气、跑后心率不超过120次/分、疲劳恢复较快为宜。
除了慢跑、游泳、爬楼梯、蹬自行车等基本方法外,还有许多有氧训练方法,如划船、太极拳、中老年迪斯科、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但球类运动均应在具备一定训练基础的条件下进行,而太极拳、健身舞、中老年迪斯科等简便易行,应大力提倡。
(3)专项肌力锻炼。
A.日常静力性体位训练:取坐或站位时,伸直腰背,收缩腹肌和臀肌,增加腹压,吸气时扩胸伸背,接着收颏和向前压肩或背靠椅坐直;卧位时应平仰、直枕,尽量使背部伸直,坚持睡硬板床,对所有骨质疏松患者,无论有无骨折都应进行本项训练,使其通过训练,习惯这种姿势,以防骨折和驼背的发生。
B.力量性训练:握力训练,每日坚持握力训练30分钟以上;俯卧撑练习:每日1次,尽量多做,每次所做个数不得少于前1次,先从低难度开始;拉橡皮练习: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直立于1棵大树或类似物体前,取1根3~4m长的橡皮条,绕过树干,两手各持橡皮条的1端于体侧,并绷直皮条,做各种练习。
练习1:两臂同时前后摆动用力向体后拉橡皮条。
练习2:手心向上,两臂同时屈肘,用力拉橡皮条至胸前,伸肘,还原。
练习3:转身、背向树干,两腿前后站立,前腿成弓步,两臂屈肘将橡皮条置于两侧肩上,然后同时用力伸臂向前拉直皮条,屈肘还原。
练习4:上述3种方法组合,每种方法来回重复15~20次,每天练习1次或每周练3~4次,持之以恒可增强上肢肌肉和胸背部肌肉的力量,有效牵伸脊柱,提高肩关节的柔韧性,同时锻炼了腿部肌肉力量,具有全身性强骨、健骨效果,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多见于中老年人,而且这一人群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较高,必须重视运动的安全性。因此,运动强度宜选择中等强度为好。同时强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4.中年人骨质疏松的运动处方
为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年人应选择以全身运动为主,同时辅以适度的爆发性、力量性练习,如跑步、跳跃、俯卧撑、负重蹲起和推举哑铃等练习,以达到长时间维持高峰值骨量,避免或减少骨丢失的目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的方法很多,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我们着重就防止骨丢失的肌力锻炼的方法介绍如下。
(1)腹肌练习动作:仰卧起坐,悬垂抬腿或摆腿,仰卧抬腿(先单腿后双腿),俯卧撑,杠铃提放(过膝)。以上各动作10次为1组。
(2)背肌和腰肌练习动作:背屈,俯卧抬腿,侧屈,持横杆体前屈,持横杆俯卧引体。以上各动作10次为l组。
(3)腿部肌力练习动作:负重下蹲,负重跳台阶(5次为1组),俯卧屈小腿,立姿屈小腿,仰卧上下摆腿,仰卧直腿摆等。以上各动作10次为1组。
选取以上2~3个动作,每个动作练4~6组,每组练15~20次以上。用本人最大负荷的30%~50%的强度来锻炼。组与组的间隙一般为3~4s,最多不超过5s。每分钟的动作频率为18~22次,肌肉收缩时快些,伸展时稍慢些。每周锻炼3~5次,每次锻炼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这是针对体型肥胖的中年人所采用的小重量、多次、中快速度和短间隙的消耗性锻炼方法。
5.运动的注意事项
(1)必须遵守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和全面性原则。应根据个体具体的身体状况,并充分考虑到疏松骨质各部位的负荷承受情况,循序渐进地实施运动疗法。运动中应避免过多的爆发性、力量性练习和屏气动作,运动强度应从小逐渐加大,以防发生运动损伤。
(2)引发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治疗也应采用多方面综合治疗方案,尤其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较为严重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必须在坚持药物、营养等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体育康复。运动期间,要加强饮食营养,尤其注意动物性食物中钙的补充。
(3)依据运动对骨的刺激作用,健骨运动应尽早进行,以期获得较高的骨峰值,并且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维持较高的骨量或延缓骨量丢失的目的。对于长期卧床者,应以被动运动为主,维持关节活动和循环系统功能。
(4)中等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最好。锻炼可从小强度活动开始,逐渐提高强度,并将运动时间延长至30~60分钟。
(5)大量的不恰当的运动是有害的。对脆弱的骨骼进行过分的训练将引起机体疲劳和压缩性骨折。已经确诊患有椎骨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避免进行过度前屈。
(6)应根据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情、疼痛的部位及程度的不同,坚持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突出重点,进行微超量恢复性训练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