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人民法院报》20周年纪念文丛-社会卷的创刊成果

《人民法院报》20周年纪念文丛-社会卷的创刊成果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调查,这家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格林奥”商标所有者深圳市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至此,利益链似乎已初现端倪:海川公司用自己下属公司的“格林奥”品牌换取“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店”中机器和原料的市场,美国绿谷国际集团则从加盟费当中获利。

《人民法院报》20周年纪念文丛-社会卷的创刊成果

记者/屠少萌

[2005年1月18日第5版]

[编者按]做一番自己的事业,这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梦想。多年前,克拉克麦当劳兄弟手里拿下那个生意不错的快餐厅。随后,克拉克向更多人出售了麦当劳餐厅的特许经营权。这一举动,造就了麦当劳从一个小小的快餐店,发展成为遍及全球的餐饮帝国这样的奇迹。

对于许多不熟悉开店之道刚下海经商的人来说,凭特许商固有的品牌、经营模式和成功运作经验来做生意,可以一圆当老板的梦。故而具有如此“双赢”魅力的特许经营近年来便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麦当劳的故事也成为了众多连锁加盟者所期望的目标,各种各样的连锁加盟形式应运而生,特许加盟日益“升温”。但是它真的能如此神奇地一“特”就灵、让人快速致富吗?

苦涩的冰淇淋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免费加盟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店的消息。刚好卖掉自己老家的房产,怀里揣着30万元钱的于先生立刻心动了。按照广告上的加盟热线向对方进行初步咨询之后,于先生在2004年五一长假期间抱着创业的梦想来到北京。

在位于北京安华发展大厦的一个叫做“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中国总部”的地方,一位自称是总监助理的谭经理和一位陈经理热情接待了他。于先生提出要去看看北京的直营店,这位谭经理说那是总部的培训基地,要看得交3000元保证金,到时候如果不签约就不退钱了。当天下午,于先生就交上钱,跟着他们来到培训基地。虽然名为直营店,实际上却并不经营,只是一个培训加盟商的地方。当时只准看,不准提问,也不准停留太久,于先生只好匆匆看了一遍很快就被带回了安华发展大厦。

虽然存在一些疑问,但看到网络、电视、杂志、报纸全方位的广告宣传,再加上代理商的利润很诱惑人(成为上海代理商以后,下面每发展一家,都有30%的设备返利和15%的原料返利),于先生还是决定花28万元签下上海总代理的代理权。

随后的培训过程很简单,上午讲冰淇淋和炸薯条、炸鸡翅的制作,下午就实践操作一下。没有规范的培训教材,对典型产品的加工也没有示范,对连锁店的经营管理、加盟商的管理、物料配送的管理、店堂服务标准、财务管理制度等都只字未提。当问到各种名称的冰淇淋都怎么做时,讲课老师的回答却是:“这就要你们动脑子,自己发挥想象力了,比如‘雪山盖顶’,那就在上面加一颗白色冰淇淋球嘛,没有标准答案的!”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回到上海后,于先生开始积极筹划开店事宜。由于签约时对方承诺派人前来指导开店,于先生便多次打电话要求。可是都被以没有时间、没有人手等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于先生只好自己动手把店面做了起来。

6月18日,于先生的冰淇淋店开张了,但“6月份在上海卫视投放广告”的承诺却迟迟得不到兑现,于先生只好自己去印制了宣传材料散发,并打出一些横幅以招徕顾客。

但是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为了把店子经营好,于先生只好又不厌其烦地和总部联系,希望对方能派人指导。然而一次又一次的电话声中只传来对方已关机的信号,当初接待他的谭经理、陈经理都联系不上了。总部的负责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初的承诺全都成了泡影。半年下来,于先生不仅一分钱没赚到,店面装潢、房租、广告等等支出反而令他欠下将近20万元的债务,加上之前投下的28万元,于先生损失了将近50万元。

那么这个“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中国总部”到底是一家什么机构?“格林奥”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格林奥是个什么品牌?

在“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中国总部”出示给于先生的宣传材料《连锁导航》上,第一页就是一个叫做John4ai的格林奥中国行政区总裁的致辞,其中是这样介绍“格林奥”品牌的:

“1982年,格林奥诞生于阳光灿烂的美国加州。……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冰淇淋品牌之一。

如今,格林奥的梦想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变成了现实……”

看到这儿,一般人都会以为这个格林奥是个美国非常有名的冰淇淋品牌。

但是记者调查到的资料显示,“格林奥”已经于2001年1月21日被一家叫做深圳市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的企业在国家商标局注册,而其英文音译“G2%%NA5”则在2000年11月14日被同一家公司在国内注册。其中“格林奥”商标的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9类:搅打过的奶油,食用酪蛋白,牛奶制品,奶油(奶制品),黄油奶茶(以奶为主),酸奶,牛奶饮料(以奶为主的),奶酪,牛奶。“G2%%NA5”商标的核定使用商品为第1类,即面包改良剂、乳化剂、工业用淀粉等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美国到底有没有“格林奥”或者“G2%% NA5”这个品牌?

同样是在那份叫做《连锁导航》宣传材料中,记者发现还有这么一段话:“2003年,美国绿谷国际集团与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决定强强联手,联袂打造中国冰淇淋市场第一品牌——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

据调查,这家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格林奥”商标所有者深圳市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而“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店”的主要设备冰淇淋机和原料冰淇淋粉,恰恰是由深圳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提供的。

至此,利益链似乎已初现端倪:海川公司用自己下属公司的“格林奥”品牌换取“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店”中机器和原料的市场,美国绿谷国际集团则从加盟费当中获利。

但是“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中国总部”提供的一份授权书让记者再次陷入了疑惑之中:这份由深圳市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签署的商标使用授权书称,授权“北京安华绿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在其发展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机构时可以使用深圳市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的“格林奥”注册商标。

明明是美国绿谷国际集团和海川实业联手,怎么又成了“北京安华绿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呢?而记者了解到,“北京安华绿谷”的经营范围是“机械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销售机械设备、电器设备、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计算机及配件;加工废旧塑料造粒机”,食品连锁并不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两个“绿谷”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绿谷”究竟是家什么公司?

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1月12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来到北京安华发展大厦展开“暗访”。

安华发展大厦是一座在北京品质还算上乘的办公楼,一些公司、律所就驻扎于此。走出15楼的电梯门,在楼层指示牌上,记者看到了“1501: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几个字。

来到1501厅,一位姓毛的市场部经理出来接待。因为正是寒冬时节,来询问冰淇淋加盟不免有些让人生疑,毛经理对我似乎有点警觉。

“G2%%NA5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呀?G2%%N是绿色的意思,那A5是什么?不像法语,也不像英文啊!”记者指着宣传册中的商标问道。

“A5是集团的意思。”毛经理不屑地回答。

“集团不是Group吗?”

“可以简写的嘛,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迂腐?”毛经理似乎不想和记者纠缠这个问题。

“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中国总部是在这儿吗?”记者另起话题。(www.daowen.com)

“对,这儿就是总部!”

“有工商部门的登记证明吗?”

“有,在这儿!”毛经理一指身后架子上陈列的执照。

记者上前仔细端详,架子上并无“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中国总部”的注册证明,上下两排重复陈列着“北京安华绿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与“美芙浓食品(北京)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都是一个叫黄居方的人。

“这儿没有格林奥中国总部的证明啊,这不只是安华绿谷化工机械公司的执照吗?”记者进一步提出疑问。

“这儿就是总部!我们是美国绿谷集团授权销售冰淇淋机器和原料的!”毛经理显得越发不耐烦。

“那深圳海川和深圳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又是什么关系?”记者指着《连锁导航》上的那幅图表问道。

“它们不是公司,是厂,是我们下面的两个生产机器和原料的厂!它们也是独立核算的,但是每年向我们返利。深圳格林奥是海川下面的一个子公司。”毛经理“纠正”道。

“你不是说你们是代理美国绿谷来销售机器和原料吗?怎么又有自己的厂呀?”记者追问

“美国的东西进口进来都是要做改良的,适合美国人口味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中国人,我们下面的这两个厂就是来作这方面改良的。”毛经理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代理人怎么又成了改良者?记者心里越发迷糊了。

“暗访”不成,记者决定正面采访。

为了确认深圳海川与北京安华绿谷之间的关系,记者按照深圳工商局网站上海川公司的电话联系上了深圳海川公司,但是接电话的一位男士拒绝回答记者的所有提问。随后,记者又辗转联系到海川食品部(据称那就是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海川只是一个供货商,当问及海川与美国绿谷之间是否有关系时,那位负责人让记者把问题传真过去再找人回答。

正在记者等待海川的回复时,一位自称是北京安华绿谷总裁助理的戴建林先生主动打来电话,说是深圳海川公司跟他反映记者采访的情况,要来跟记者澄清一些事情。

戴建林向记者出示了一张由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出具的繁体字授权证书复印件,上面写着“兹授权中国北京安华绿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为美国风味冰淇淋专卖店系列设备、原物料及化工机械中国大陆区总代理,全权代理本公司在中国大陆区开展上述业务”。这份授权签署日期是2003年12月18日。这就不免令人惊奇:深圳格林奥授权给北京安华绿谷的商标使用权证书上,商标使用范围同样是“发展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机构”,而授权签署的日期却是2003年8月8日,远在安华绿谷拿到美国绿谷授权之前。

记者还注意到,在这份美国绿谷集团授权书的复印件抬头,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字样下面赫然印着G2%%NA5的标识。在这份授权证书的左上角,以较小的字体印着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的英文字样,而集团(Group)二字的英文居然被写成了Gorup!

戴建林介绍说,格林奥是深圳海川下面的食品连锁公司的品牌,美国绿谷集团的“G2%%NA5”商标是于深圳格林奥在国内注册之后在美国注册的,两家公司没有任何关系。而北京安华绿谷至今也没有引进任何美国绿谷集团的机器设备和原料,“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店”使用的机器和原料都来自深圳海川公司。

如此一来,美国绿谷这个品牌的诞生岂非在2000年以后?而宣传材料上明明写着“1982年,格林奥诞生于阳光灿烂的美国加州”。自相矛盾的说法引起了记者对美国绿谷集团的兴趣。记者要求戴建林提供这个企业的相关资料,包括注册时间以及它的“G2%%NA5”商标的注册证明,但他除了告诉记者美国绿谷集团在香港有一个办事处,他要和香港方面确认以后才能回答外,没有提供任何信息。

戴建林还介绍说,“格林奥美国风味冰淇淋连锁中国总部”是一个安华绿谷与海川合作用来推广格林奥冰淇淋加盟店的组织,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也没有在工商局注册。至于于先生在上海的连锁店经营情况不好,可能是因为这家面向校园的连锁店开业时就快到暑假的缘故。同样是格林奥的连锁店,天津就有发展得很好的。但是戴建林无法向记者提供格林奥连锁的整体发展情况。

第二天,戴建林给记者发来一份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的注册证书,注册时间是2003年12月8日。这个公司原来仅在它授权北京安华绿谷作代理之前的10天才成立!戴建林口中的办事处变成了公司,所谓“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原来是在香港。

记者要求传真的“G2%%NA5”商标在美国的注册证明,也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回音。

记者在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上搜索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的英文名称“American Green-valey Group International Limited”,只搜到Green Valey3chool,Green Valey2oad等一些与公司名称无关的材料,搜索中文“美国绿谷集团”,除了北京安华绿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发布的同类招商广告之外,还发现一个叫做“美国绿谷国际集团”总裁王守东的信息:一位从事医药领域博士。同时通过湖北省政府的官方网站华创会网(www.hch.org.cn)了解到,该公司为:纽约华人公司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专门制造销售中成药的公司。可见,这家公司与安华绿谷宣称的“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似乎也并无瓜葛。

看来,所谓的“美国风味”、“美国绿谷”仅仅是宣传造成的人们理解上的一种错觉,跟美国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

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安华绿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深圳海川实业以及深圳格林奥食品连锁有限公司这四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美国,究竟有没有所谓的“美国绿谷集团国际有限公司”?香港的这家公司又如何解释?这一切的一切,至今依然是迷雾重重……

屠少萌

作者自述

报社20周年了,我从2004年毕业踏进报社大门,也整整8年了。

《正义周刊》是我就职的第一个部门,我来时,周刊人已经少了。看着《记者生活》上部门同事们拥在一面面锦旗前留下的照片,我决心要好好担当起“匡扶正义”的使命来,是的,我是学刑法的,对正义,情有独钟。

《“绿谷”陷阱:连锁加盟后的文字游戏》是我到周刊后做的第一个调查性采访,主任交给我厚厚的一沓文件,是受骗的加盟者提供的资料,至今它还整整齐齐地码在我的文件柜里。外围调查、暗访、明访,坐着公交车往返于报社和被调查的公司之间,与这些逐利的掮客斗智斗勇。我还记得那次一早出去,到了下午2点多才回到报社,中饭没了,只好泡方便面,邻座的侯晓玲递过来一大块德芙巧克力。

做完“绿谷”这个稿子,我觉得连锁加盟的背后问题很多,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又接着在下一期周刊做了《谁来规范特许加盟》,列举了当前特许加盟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也通过采访相关专家探讨了特许加盟失序的诸多原因。

后来这两篇文章被许多网站转载,我看到文章的评论里面,有好多是将要上钩的投资者,说“幸亏看到这个文章,不然几十万就投进去了!”这让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受鼓舞!

后来,印象深刻的,还有去大连庄河做的一个精神病人被拘留、最后被伤害致残的批评报道,在庄河调查完毕,再去大连精神病医院采访。在车站跟着一个兜客的找了个商务酒店,没想到装修味刺鼻,想退房,店家又不干,没力气跟这些蛮横的人较劲,跑出来自费住了个小旅馆,大冷天,窗户都关不严实,锁门只靠一个插销。

还有带着实习生去江西上饶万年县做的一个命案疑云的报道,本来以为是学校开网吧害得学生沉迷网络,以致最后服毒自尽。结果去了发现问题并不简单,看似受害者的一方,出现了重大嫌疑。大热的天,在那个小县城坐着三轮车往返于学校、公安局和当事人之间,因为饮食不洁,我和实习生都到当地医院去打了吊针。最后文章见报,真相虽然没有完全揭开,却没有被别有用心的人蒙蔽,但愿是刹住了作恶者继续为非作歹的心。

调查采访很辛苦,但为了正义,我可以勇往直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