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为现代医学病名,是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的急慢性炎症、痛风石、泌尿系结石及痛风性肾病等。“痛风”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如《丹溪心法》《类证治裁》《证治准绳》《医学入门》等,均列有“痛风”的专门介绍,并对病因证治作了详细描述。当然这些文献中的“痛风”除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痛风性关节炎”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疼痛性关节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属于中医“热痹”范畴。
【病因病机】
膏粱厚味,脾胃受伤,升降失调,运化乏力,以致气不化津,滋生湿浊。肾与膀胱气化不足,不能分清别浊而外泄,则湿浊内蕴,化热阻络。每当感受风寒,或劳累伤损,正气虚弱时,湿热流注四肢关节,为肿为痛,微红微热,反复发作。若湿浊与气血搏结,则形成痛风石结节,湿热内舍于肾,则伤肾,形成痛风性肾病。故本病的主要病机以脾肾虚弱(运化气化无力)为本,湿浊阻络为标。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尿酸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基础。血液中尿酸值增高的原因,一是体内合成过多,即所谓内源性代谢紊乱;二是其由摄入富含嘌呤类食物分解而来,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即所谓外源性因素;三为肾脏排泄力低于正常,尿酸排泄减少。三种原因中任何一种存在,都可导致高尿酸血症,但临床上以原发性肾脏排泄减少型为最多,此型肾功能多数无异常。高尿酸血症不一定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只有在某些诱因刺激下才能发病。
【辨病辨证】
1.临床表现
原发性痛风,好发于30~50岁男性。女性发病较少,且多见于绝经期女性。10%~60%有家族遗传特点。50%以上患者的第1跖趾关节为首发关节,其他依次为足背、足踝、足跟、膝、腕、掌指关节等,罕见于骶髂、脊柱、髋和肩关节。初起发病急骤,大多数夜间突然发病,单一关节红肿、剧痛、灼热。活动受限,可伴有身热,多汗等全身症状。一般持续3~11天症状缓解,炎症消退。首次发病后全身和受累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间隔数日甚至数年,上述症状可再次发作,如此反复发病,间隔时间愈来愈短、受累关节数目增多。引起发病的诱因,常为饮酒、暴食肥甘、受寒、劳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多次发病后主要受累关节可发生僵硬、畸形、功能严重障碍,或形成溃疡,经久不愈合。部分患者在耳轮及尺骨鹰嘴处可发生结节样痛风石,约1/3患者可出现痛风性肾病。
2.实验室检查
(1)血尿酸测定:急性发作性关节炎,血尿酸为同性别正常人平均值150~380μmol/L为可疑,超过380μmol/L即可肯定诊断。
(2)尿尿酸测定:给予无嘌呤饮食,正常男性24小时尿尿酸总量不超过3.54mmol,如果24小时尿尿酸>4.5mmol提示尿酸产生过多。大多数原发性痛风尿尿酸<3.54mmol/d,非肾源性继发性痛风尿尿酸>4.5mmol/d。临床治疗时,对尿酸排泄少者,可用排尿酸药,尿酸排泄多者须用抑制尿酸生成药而不宜用排尿酸药。
(3)关节液和痛风石镜检:取关节液1滴放玻片上镜检,可见针状结晶。痛风石吸出物,可加稀硝酸5滴,加热干燥后再加氨溶液,则呈紫色。
(4)X线摄片:早期多无异常或仅见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病程长者可见局部骨质疏松、腐蚀,或受累关节附近的骨质有穿凿样、虫蚀样、蜂窝状或囊状破坏,边界清楚,周边骨密度正常或增高。痛风石钙化则X线片上可见钙化阴影。(www.daowen.com)
2.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前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标准,典型的急性发作性关节炎,并有反复发作史,结合患者年龄、性别、阳性家族史及其诱因;血尿酸增高或关节液有尿酸钠结晶。本病急性期应与风湿热、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蜂窝织炎等鉴别;慢性期应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健脾渗湿、通络泄热。
1.中药治疗
(1)急性发作期:治以利湿泄热为主,方选黄柏苍术散合五苓散加减。
处方:黄柏、苍术、白术、胆南星、桂枝、防己、桃仁、红花、泽泻、茯苓、猪苓、忍冬藤、川牛膝、车前子。水煎内服,每日2次,局部外敷骨疽拔毒散(见验方验技)。
(2)缓解期:治以健脾促运为主,方选苓桂术甘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茯苓、桂枝、甘草、党参、白术、青皮、陈皮、薏苡仁、砂仁、谷麦芽、黄芪、炒枳壳、泽泻。水煎内服,每日2次。
2.饮食起居调摄
低嘌呤、低热量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酵母等摄入,以及其他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因。忌饮酒、避风寒、勿过劳、多饮水,多食碱性食物如蔬菜、柑橘、西瓜、冬瓜、牛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