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花马池盐的运输方式:盐马古道与定边发展

花马池盐的运输方式:盐马古道与定边发展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花马池盐出产量大,加之隋唐以后盐州的建置,军商大路广开,花马池盐就销往宁夏、陕北、内蒙古等地。运输方式以骆驼、骡马等畜驮车拉为主。官盐一般雇佣车脚运输。1940年盐荒后,边区政府重视了盐业的运输问题。边区盐运主要依靠民间畜力驮运,因此,动员畜力成为盐运的一项主要工作。

花马池盐的运输方式:盐马古道与定边发展

一、花马池盐的运输方式

花马池,位于定边县城西北约13公里的盐场堡,蕴藏着丰富的食盐,是陕西省唯一的池盐产地。由于花马池盐出产量大,加之隋唐以后盐州的建置,军商大路广开,花马池盐就销往宁夏、陕北、内蒙古等地。从明代起,这里食盐的行销已有固定区域,以陕北和关中为主,同时销往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

定边运盐的“大轱辘车”

盐帮贩盐时,都用毛驴、马匹或者骆驼来驮运。来往于三边与宁夏之间的盐帮,多使用“大轱辘车”(一种平板车)送输。关于这个大轱辘,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原先三边运盐的车轮子也比较小,有一次,几个人去宁夏西沙窝打猎,回来路上路过一个沙丘,车轮陷入沙中,大家合力去推,费了好大的力气也难以转动。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忽然走来一个身体健壮、面目和善的老头儿,二话不说,帮他们把车一个一个推过沙丘。这伙人感激不尽,连声道谢,并诉说起赶车过沙丘的难处。那老人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用一只手臂在车轮子上大大地画了一个圈,就笑嘻嘻地走了。这伙人莫名其妙,不理解老人的意思。其中有一个木匠,他猜想:“老人是不是说,要我们把车轱辘再做得高大一点?”回家后,他几经试验,终于弄出了这种大轱辘车,以后过沙丘就容易多了。一来二去,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全县,车辆都换上了大轱辘,还说那老人绝对是鲁班师傅显灵,专门来指点大家解决这个困难的。大轱辘车,一般由膘肥骡子1—3匹,视拉载轻重,可单套、双套或者三搭套。

来往于三边与甘肃之间的盐帮,因道路崎岖,不易驮运,无法行车,一般多采用背运。那些出苦力的被称为盐背儿或者盐脚子,背盐工的生活很苦,他们出门时要带足沿途的粮食,在去的路上,把一袋袋写有自己姓名、做有记号的干粮寄放在沿途的客店里,以便在返回的路途中充饥。有时候住店晚了,客店的通铺上已睡下太多的人,店老板就用一根粗木杆沾上水,使劲往人堆里插。木杆两边的人受到冷的刺激,猛地一惊,让开一条缝,后来的便趁势钻进去。沿途的山洞也是背盐工经常栖息的地方。夜晚,在山洞里生起一堆熊熊大火,既可烧饭取暖,还能驱散野兽。盐在那个时代虽不是稀世珍品,但也可用一斤盐从山民那里换取三斤木耳或三斗包谷,还可以换取皮革和贵重的药材。因此,盐也成了啸聚山林的强盗猎取的对象。背盐工得结伴而行,时时提防他们的袭击。(www.daowen.com)

清代严禁走私食盐,所以盐帮秘密贩运,有些盐帮雇刀客护送。关于刀客,据《陕西省志》记载:刀客会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关山镇今属阎良区)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形制特别,极为锋利,故群众称之为刀客。刀客约产生于清咸丰初年,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有一个类似首领的人物,大家都称之为某某哥,在他以下的人都是兄弟,围绕首领活动。刀客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划地自封,分布的地区,以潼关以西、西安以东沿渭河两岸较多,渭北则更多。刀客有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其主要是干些临时性的行业,通常有三类:盐客,在富平蒲城比邻的盐滩地区,以贩盐为生;镖客:主要是护送商旅,防路遇盗劫,通称保镖,主要在茶行和水烟行;赌博客:主要在一些民间集会排赌博,大则设赌棚,小则排赌摊,他们在赌博中很讲信用,绝不输打硬要。

民国后,官府允许在交税后自行出售,盐帮公开化,盐价下跌。运输方式以骆驼、骡马等畜驮车拉为主。民国初年,惠安堡盐除销宁夏各地外,还运往庆阳、平凉及陕西的汉中、凤翔、兴安、邠州、延安、榆林、绥德、鄜州等州府销售。其中陕西所属州府,简称“陕西八属”。一般由商人自运自销,以程计日,凭票验收,运输工具以骆驼居多,盐车、骡马次之,也有驴驮肩负者。官盐一般雇佣车脚运输。以骆驼、牛驮运,60里为一日之程;骡马80里为一程,然后以此计程,加以日限。如果路途遥远,日程超过五日,则另外宽限一日,超过十日者,宽限两日,余类推,无故违期者,计日扣发运费。民国四年(1915)起实行“包商合同运输”。花定榷运局为甲方,华永昌、仁济和、正兴公三家盐商为乙方,甲方所管之盐,包给乙方运销。[19]

陕甘宁边区时期,从1937年到1940年,边区盐运是自由经营的,主要是盐商贩运和农民作为副业运输,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四种运输力量:一是长脚户,即运盐专业户,依靠运输获利为经济收入;二是边区外长脚户,把其他货物运入边区返回时运盐;三是短脚户,以从事农业为主,把运盐当做副业收入;四是农户利用每年放青时期驮运一两回盐。这时期盐运处于无组织状态,长脚户运盐多数是以揽脚贩货为主,运盐仅在夏秋季。农户放青牲口数量少,而且只有延安、定边至庆阳两路沿线各地方农户有放青运盐习惯。所以,1937年到1940年的盐运量是比较少的,如1938年7万驮、1939年19万驮、1940年23万驮。

1940年盐荒后,边区政府重视了盐业的运输问题。盐运基本政策是:“官督民运”,加强督运工作。1941年,边区政府、各分区、县都成立了督运委员会。1942年,边区的盐运从自由的、松散的方式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群众运输队、合作社运输队和公营运输队。群众运输队是群众按照自愿原则结合起来的比较松散的运输组织,它有朋帮、合伙、变工、捎牲口及带头等多种组织形式。如1943年三边分区动员组织牲口16449头,参加盐运的5612头(内有耕牛2662头),组织长脚户牲口2183头,短脚户牲口972头,截至7月16日统计,运出私盐16753驮。边区盐运主要依靠民间畜力驮运,因此,动员畜力成为盐运的一项主要工作。畜力的多少和盐运量的大小成正比,如1943年运盐387603驮,是抗战时期边区盐运量最大的一年,畜力动员也是最多的一年。另有合作社运输队和公营运输队。合作社运输队是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的,有较强的组织性。它规定社员至少须认缴社股一股,每股不得少于50元的价值,入股的物资也有规定:①能运输的牲口;②大车、鞍架口袋等运输工具;③粮食或草料;④特殊情形下得用货币[20]为了加强对运输合作社的管理,1943年8月14日,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运输合作社奖励办法》。根据合作社的组织办法、资金的来源性质和经营的方法,运输合作社有三种形式:①消费合作社运输队,由合作社抽股本或以公盐贷金购买牲口组成,结账分红均与消费社混在一起。②独立合作社运输队,先收公盐贷金或各机关投资购买牲口,独立组成。它由政府领导,雇人从事运输,也有与脚户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公盐的运输任务。③公私合作社运输队,有三种形式,一是群众将牲口投入合作社;二是合作社与群众双方投入牲口,由合作社领导;三是合作社投资长脚运输队或者朋帮,按照牲口好坏作价,结账按股分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