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盐马古道:定边发展的关键

盐马古道:定边发展的关键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古道网络体系,不仅对于促进三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汉中、凤翔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陕甘茶马古道”相衔接,“茶马古道”与“盐马古道”的对接,就形成了明清时期沟通陕、甘、宁、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它对于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初期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盐马古道:定边发展的关键

三、陕西历史上第一条沟通陕、甘、宁、内蒙古的“盐马古道

“欲要富,先修路”。明清时期,定边以驮运花马池盐为中心,形成四通八达的“盐马古道”贸易网络体系。这一古道网络体系,不仅对于促进三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汉中、凤翔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陕甘茶马古道”相衔接,“茶马古道”与“盐马古道”的对接,就形成了明清时期沟通陕、甘、宁、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它对于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和西部经济的初期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尤其是明崇祯年间(1628—1644),允许花马池盐内销凤翔、汉中两府,使延庆路延展到汉、凤两府,终于打通了陕南、关中、陕北的贸易联系,使三秦大地真正实现了“中外一统之盛”的繁荣局面。从此,凤翔、汉中若有不到陕北甘庆驮盐捆茶客商的影子,其经济繁荣就会黯然失色,反之定、庆驮客的到来才使凤、汉两府经济呈现出外向型经济的特色。

延庆路开通后,陕北盐商的到来,带给凤翔和汉中的是一片繁荣。凤翔府地处甘川交通要道,“陇关阻其西,益门扼其南”,地形险阻,田原肥美,“一年丰收可足两年之用,犹称省西乐土”[59],自古为关中物资集散转输之地。甘川物资由此分流,走甘陇则由宝鸡达秦州(天水)直趋兰(兰州),下四川则由宝鸡入益门穿北栈道达于汉中,成为内地著名码头之一,有“关西都会”之称,加之县北灵台、杜阳等地畜牧业发达,犯霜露逐水草善养驴骡,为凤翔驮运转输提供了物质条件,故自明清以来商业贸易发达,县城东关“街市十数里,坐贾万余家,百货充盈”[60],筑有“山陕河南会馆”,又名“敬城会馆”,专事商贸融通。咸丰九年(1859)《凤翔重修天圣观碑》载,时县境商号捐资者346家,另加城关盐行、清酒行、篓行等捐资总计500余户,当时仅城关有肉铺十余家,日销猪、羊肉数千斤,商民中有“日销三是猪,百羊百石粮”[61]之说,足见商业之繁荣。而在凤翔诸商行中,运输业尤为昌盛,咸丰五年(1855)仅过载行就在20家以上,四时运转不停,“驴骡常以大队相往来,多则二十头以上”[62],最盛是发往秦州的“运货骡马年约七八千头”[63]。由于交易以现货为主,“标期”终一结算,故凤翔银钱也发达,“独有一种白银市场,地址在城内准提庵,人称‘准提庵银子市’。每天清早开市,上午九、十点散市,交易者多为各商号经理或东家,还有来自岐山、眉县等地的商人和专事倒卖白银者。交易由经纪人主持,以钱换银或以银换钱。交易凭信用账册,做买空卖空的‘干盘生意’。到‘标期’月终结算。日交易白银五六万两”[64]。从而使凤翔以“银凤翔”而得其名。

汉中为秦蜀交通要冲,物产丰盈,鱼米之乡,阡陌相属,财货充裕,为陕陇货物分流蜀湖转运之地。汉中历史上与关中联系紧密。除出凤翔入大散关的金牛道外,尚有捷径三途,东曰子午道,自洋县东北之午口北越秦岭,而达子口;中曰党骆道,自洋县之党口大周至之骆谷口;西曰褒斜道,自汉中达眉县之斜谷。又有入蜀之道二,一曰米仓道,由南郑经米仓山达四川巴中,一曰阴平道,自勉县经略阳至甘肃武都而达四川江油,故汉中扼陕蜀要隘,又控汉江上游,水运货物入襄汉湖广。因此,客商云集,货物堆存最多,系龙驹寨外陕西第二大水旱码头。“明末之际……汉中已为商业转折重地,沿江帆樯逐渐云集,过街楼即系囤积货物之地,设有货栈多处,并有营业店铺,为往来船商相互交易之市场”[65]。“码头倚江傍水,定名‘兴隆街’,东至过街楼,约一公里,店铺俱全”,“每日款乃声,水浪的船声,码头的熙来攘往声,与渡口竞渡之声相酬答,呈现热闹无比的局面”[66]。到清末,“每年输出额为十万余两”[67]

而延庆路的南延展,又使中国历史上由陕商开辟的“陕甘茶马古道”与“陕北盐马古道”实行对接,“来时驮盐去时茶”,盐马交易与茶马交易互补,为陕西与西北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形成了沟通陕、甘、宁、内蒙古的物流大动脉,这两条古道上不独凤翔、汉中成为关西、陕南大都会,就是凤县、略阳、天水都是极常繁荣。

凤县为陕川茶叶经徽州批验的必经之途。因此,“秦蜀商贾云集,资产富饶”[68],“尤其在商业繁荣的东关,川陕商旅,南来北往,住宿此地,大小客店如川陕店、柳树店、悦来店等都是顾客满员……每当黄昏时节,更是热闹非凡,抬轿、滑竿、驴驮、马载,客旅往来,熙熙攘攘”[69]。茶盐过载还使凤县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那就是“每年秋冬……青海、甘肃驮盐的骆驼、马帮到双十铺后,卸下盐包,骡马歇住客店,骆驼就歇在河滩,驮客就在河滩用自带的铜锅,挖坑埋锅造饭,他们没有擀面工具,就把和好的面用手揪到锅里煮熟吃,至今双十铺人还把吃厚面片叫‘骆驼客饭’”[70]

略阳是陕川茶叶入甘的又一通道,“地边陇蜀,嘉陵江绕于南,栈坝河环于西北,西至阶州白马关为赴甘大道,盐茶货物驴驮人夫往来不绝”[71]。因往来货物到此要改装分配,故略阳的堆栈业很发达,业务繁盛,就是到近代由略阳转输的入甘川茶、紫阳茶“每月约六万七千零八十斤”[72]

天水为古秦州,是川陕茶叶入甘后的重要集散地。因此该州的运输业极发达,“天水地当川陕要冲,人烟稠密,商贾云集,当清同治以前运输之广甲于全省……向之运货骡马年约七八千头……有骡车约五百余辆……骆驼,每年自冬末至春初约有四千余头”[73]。这些运输力量有相当多是用来转输陕川茶叶和盐巴的。

所以,还在清代就有人正确总结了这条古道的社会经济意义。乾隆时任陕西巡抚的钟音在给朝廷的报告中讲:“自京至陕,由陕至甘原有两路,一路由陕西沿边一带自安边、靖边入宁夏花马池,由宁夏而至凉、甘、肃,此一路也。一路由陕西之邠州、长武至甘属之泾州,由泾州而至兰州。但查泾州一路抵兰州,必从巩昌之会宁、安定二县地方行走,此二县地时稍旱,窖水不足,居民即星散奔忙他处找水,若大队官兵经由此路,殊属未便”[74]。由此可见,由彬县、长武走甘肃因水草不丰,不是大路人马行走的主要路线,而走定边趋宁夏到兰州是草丰水美的便捷大道,遂使定边“盐马古道”成为沟通陕、甘、宁、青、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和联结西北与内地的主要纽带。钟音是当时陕西的主要行政长官,他对朝廷报告所讲的话应当是可信的。

【注释】

[1]《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第15页。

[2]《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建置志》,第27页。

[3]《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艺文志》,第170页。

[4]引自王永胜《定边湖盐》2007年版,第101页。

[5]《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建置志》,第17页。

[6]《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艺文志》,第173页。

[7]《新唐书·食货志》。

[8]《新唐书·食货志》。

[9]《陕西通志·盐法》。

[10]《明史·食货志》。

[11]《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六十一。

[12]方孔炤:《全边纪实》卷四,第20页。

[13]《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艺文志》,第163页。

[14]《太祖洪武实录》卷三十一。

[15]刘光贲:《烟霞草堂文集》卷四,第22页。

[16]任光:《西北地理》,第184页。

[17]《秦疆纪略》卷五。

[18]《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一十三。

[19]《明史》卷一百七十八,《余子俊传》。

[20]《明宣宗实录》宣德十年十二月条。

[21]《明英宗实录》正统十一年条。

[22]沈鲤:《亦玉堂稿》卷八,《盐法考》。

[23]均见李因笃:《受祺堂集》卷四,第37页。

[24]吴钢:《高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25]吴钢:《高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26]王九恩:《渼陂集》卷十五。

[27]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一百零七,第79页。

[28]《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九,第53页。

[29]《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四,第91页。

[30]《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四,第11页。

[31]《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四,第11页。

[32]《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四,第11页。(www.daowen.com)

[33]《皇朝经世文编》卷四十九,第54页。

[34]《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六十一。

[35]叶向高:《屯政考》。

[36]《明经世文编》卷一百八十六。

[37]卢坤:《秦疆纪略》,第22页。

[38]《洪武实录》卷十二。

[39]《永乐实录》卷二十三。

[40]《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512页。

[41]《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田赋志》,第67页。

[42]《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43]王云琦:《三云筹俎考》卷二十五。

[44]《秦边纪略》卷五,第32页。

[45]《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五十二。

[46]《万历武功录·俺答汗列传》下。

[47]《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七,《风俗》。

[48]《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七,《风俗》。

[49]《古今图书集成》卷一百零五,第29页。

[50]《定边乡土志》第一章,第7页。

[51]方孔炤:《全边记略》卷五,第21页。

[52]来俨然:《自愉堂集》卷一,第38—39页。

[53]《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54]《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55]《定边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56]《定边县志》嘉庆三十四年本,《田赋志》,第69—70页。

[57]《固原州志》卷四。

[58]《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七十二。

[59]《凤翔乡土志》,第21页。

[60]白寿彝:《回民起义》第4册,神州国光社1956年版,第220页。

[61]《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7页。

[62]刘安国:《陕西交通要》上卷,第66页。

[63]《天水县志》卷八,第21页。

[64]《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8页。

[65]李于一:《汉江水运和兴隆街的盛衰》,见《汉中文史资料》第6辑,第40页。

[66]李于一:《汉江水运和兴隆街的盛衰》,见《汉中文史资料》第6辑,第40页。

[67]刘安国:《陕西交通要》上卷,第68页。

[68]《新修凤县志》卷十,第7页。

[69]《凤县志民国时期资料汇编》,第78页。

[70]蒲含英:《双十铺今昔》,见《凤县文史资料》第3辑,第148页。

[71]卢坤:《秦疆治略》,第58页。

[72]《陕行汇刊》卷九,第一期。

[73]《天水县志》卷八,第21—22页。

[74]引自《陕西商帮与甘肃的地缘关系》网上资料2007-4-30 by:qwert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