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初三边边防建设概况
定边历史上长期以来为内陆地区,只是到明代实行“放弃河套,固守边墙”的边防政策后,原属盐州的定边,才成为边关地区,定边的“边”才成为突出的历史问题。
明代初年,对新生的明王朝威胁最大的是西北边患,这主要是元朝残余势力的伺机反扑,特别是扩廓帖木儿,拥有“骑兵十万,步兵倍之”[14],并与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元太尉纳哈遥相呼应,分三路牵制明军,甚至兵临通州,直逼北平。加之边关西番少数民族对中原汉王权怀有疑虑,有不断增长的离心倾向。这一边疆形式使明政府不得不把边防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北,“明边重西北”[15]。明兵部主事魏焕作《九边考》,总结明代西北边防的态势是:“自皋兰河以西以至辽海,陕川联络,列阵屯兵,带兵四十万……征兵以实边,屯田以自给,镇戎之严,未有过明代者也。”[16]
遗存的古城墙
明初西北边防以大青山为界,广大河套地区尚在防卫之中,洪武四年(1371)设东胜卫,在内蒙古托克托旗,置左右两卫,统领军队万余人,扼守黄河以北,使兵民耕牧于“河套之中”。至永乐中,东胜左卫迁今河北卢龙,右卫迁今河北遵化,使河套防御空虚,恰好为蒙古各部进攻套中提供了可乘之机,从天顺年间(1457—1464)起“一岁一入或间岁一入,未尝以河套为巢穴”[17],至洪武十三年(1380),蒙古兵踏冰入套驻牧,河套逐失。嘉靖年间(1522—1566),小王子、俺答汗各部纷纷入套,威胁榆林,扰乱秦晋。明王朝节节退守,如正统年间东胜州失守,移置绥德卫为延绥镇,筑榆林堡及沿边十八寨,并移延绥镇于榆林,使榆林成为明代“九边重镇”。成化十七年(1481),都御使余子俊开广榆林城,大修边墙防御工程,使西北边防主要靠这条边墙驻守。因此,明政府在陕北丢掉河套的重大失策才造成了定边的“边地”局面。对此明人已有总结,王任重在《边务要略》中说:“河套古为内地,今为虏巢,古之防虏以大青山为界,远在黄河之外数千里,今之防虏以边墙为界,缩入黄河之内百余里,吁可叹哉!然既无青山之界限,又无黄河之阻隔”,“守内边而不守外边,明代庙堂之失计,无有过于此者。”[18]
明代放弃河套,固守边墙,使延绥由内边而成为外边,定边才成为延绥防线的西边重地。因为明边防线的构建是“东起清水营,西抵花马池,延联千七百七十里,凿崖筑墙,挖堑其下,连此不绝。每二、三里置敌台崖砦壁备巡警。又于崖砦空处筑短墙,横一斜二如箕状,以瞭敌避射,凡筑堡十一,边墩十五,小墩七十八,崖壁八百十九……墙内之地悉分屯垦,岁得粮六万有奇……自子俊徙镇榆林,增卫益兵,佑城置戎,攻守器毕具,遂为重镇,寇抄渐稀,军民安耕牧马。”[19](www.daowen.com)
明陕北边防体系的构建,使定边成为西部边防体系的起点,“定边烂,则全线崩溃”。在延绥镇西起花马池,东至黄埔川的1160里防线中,共设楼铺486个,墩台1120个,守军46614名,马骡18316匹,驻重兵把守。而定边尤为边防重地,现将明代定边防卫列表于下:
明代定边防卫力量图
续表
资料来源:《延绥镇志》。
如图所示,仅定边一县有营堡10座,楼铺95个,墩台248个,驻兵2342名,马、骡、驼4107匹。供应如此大量的边防军,就成为明政府面临的“军国大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