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的故事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我的家乡南充坐落在四川这片热土的东北部,南充历史悠久,自公元202年汉朝设安汉县伊始,建城已有2 200多年,是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素以丝绸和水果闻名全国。
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之称,可谓人杰地灵,这个地方从来不缺少历史名人与伟人,就拿我们南充来说,就有东汉两司马之一的司马相如,撰写《三国志》的陈寿,一代元帅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副主席之一的张澜等。
此次近代史考试改革,不再沿用以往闭卷考试的方式,而是要求学生回乡调查,用来自家乡的事实和声音阐述、分析历史。于此,我个人觉得是一大创举。初接此课题,不禁大觉简单,细细想过,才发现不尽然,其一,要求历史时间限于近现代,可写时间段狭窄。其二,很多本地伟人的事迹现有研究已较多。所以我决定,用我现在能听到的一些发生在农村,发生在农民身上的事情事件,以百姓的眼光,去分析那些相关的近代史实,从小中见大。我的材料主要来自我爷爷以及外婆的口述,爷爷、外婆分别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末和40年代初(1),从那时到现在的这段历史是中国翻天覆地的几十年,更具参考及分析价值。
一、爷爷的口述
我爷爷今年81岁,说话已经有些逻辑混乱,我对他的口述加以记录整理如下。
爷爷生于1929年,处于民国时期,家中三兄弟,两姐妹,当时的周家是当地地主龚家的下人。爷爷的童年他已记不太清,唯一记得的就是那会儿人没什么想法,我由是分析,爷爷的意思应该是当时的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十分贫穷,他在艰苦的日子中慢慢熬到了新中国成立,经历了新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从爷爷的讲述中,我还了解到在爷爷心目中有三件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带来了巨大影响:
第一件,便是分田。爷爷口中叙述得最多的一件事情是斗地主分田,爷爷说:“地主被打倒了,田地划给农户,被饿死的情况就没再发生。”据爷爷说,我的祖辈惨死在新中国成立前,死于当地地主阶级之手。爷爷很小的时候就是孤儿,跟着他的叔父长大,当时的老百姓不懂共产党是否先进,只知道这新政府好,肯把田地这一老百姓的命根子交给农民自己种,还不收租子。爷爷说他后来的态度很端正,还加入了共产党,任了村支书。当然,这都是后话。从我爷爷这些年的生活,仍然能看得出田地在老一辈农民心中的重要性,因为在如今,家庭生活富裕的情况下,父亲、伯伯们都劝爷爷奶奶不要种地了,但是他们仍然放不下老家的田地。有人说这是不会享福,我看不尽然。他们是经历过没有田和有田的时代的人,所以田地联系着他们的生活和感情。
第二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穷苦日子。当时我的父辈都已经出生,家中共有7个孩子,可谓负担极重,爷爷给我说了当时最流行的话是,有钱,你不一定买得到东西,在80后的我看来,这很不可思议。
第三件,就是爷爷家以前养蚕,每年可以卖茧子,有一些经济收入。当时整个村的人都养蚕,可是好景不长,后来南充纺织业的衰落犹如大厦崩塌,没有人来收购蚕茧,经济收入直线下降,他们的生活也就困难了不少。
二、外婆的口述(www.daowen.com)
与爷爷的生活经历相比,外婆的生活少了一些波澜。外婆说她小时候生活也很苦,那会儿温饱绝对是问题,她如今还在常常念的就是那会儿家里没条件,她没能读上书,只是简单上了一年学,只认识数字,以及一些常用的字,她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怎么看挂钟上的时间,只能猜个大概。外婆嫁入外公家后,生活开始好转,因为当时外公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外公不久就当上了工人,当时当上工人是什么概念呢?说得粗俗点吧,当时的工人,婚姻不是问题,为啥?工人在当时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会有大把优秀的异性找上门来,但如今的工薪阶层和那时的工人际遇却有了巨大的差异。外公不久也外出找到了工作——修建铁路,那可是早期的技术工人啊,在工作过程中,外公学会了驾驶以及汽车维修。而后,南充纺织业迅速发展,各地各种纺织厂如雨后春笋,当时有南充丝纺厂、南充绢纺厂、南充绸纺厂、南充麻纺厂。外公也在县里的蚕种场当上了运输工人。麻纺厂就在我们当地,我们家乡当时有句顺口溜“嫁人要嫁工人仔,老婆要找麻妹妹”。麻妹妹就是指麻纺厂的女工了。后来外公退休了,但当时有接班这种制度存在,就是后辈可以接父母辈的班,后来是大姨接了外公的班,为这事情,家里人还吵过不少次,后来外公拍板儿,让大姨接了班,但是没上几年班,南充的纺织业就走到了尽头,这对我们家可谓是一件大坏事,因为纺织厂如果能一直开下去,拉动我们南充经济不说,我们家的经济收入也会保持在一个不低的水平。
三、感 受
第一点,就爷爷和外婆的口述可以看出,在他们人生的前20年,生活都是很辛苦,而且是很黑暗的。其实我们不用去举着高大的旗帜宣传社会主义好,共产党伟大之类的话语,我们只需要去接触底层百姓,从他们心目中无法抹去的东西来分析,便知道,确实是共产党解救了中国最广大的一个群体——农民阶级。在农村,老一辈的人至今仍有很多人在耕种着自己的田地,因为田地对他们来说是他们的根,在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后,他们清楚地知道,为别人种田,自己永无翻身的机会,虽然说分田之后的生活比起现在仍有巨大差异,但是至少解决了大众生存问题,请注意,是生存的问题,而不是生活。每家有田自己种,早些年仅需交少量的税,每家每年都有吃不完的粮。所以,他们会有我们这没挨过饿的一辈难以理解的感恩,感恩政府,也感恩脚下的土地。
第二点,从父辈祖辈们生活的起伏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制度的改革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在计划经济时期,有钱不能买东西的现象在当时看来正常,但是在我这个80后看来,这是种悲剧,为什么?以我不专业的经济知识都知道,不生产生活必需品,商业如何能发展?如果说农业乃国之根本,那商业,便是国富之根本。计划经济,限定了人们的消费和消费能力,货物流通缓慢,商业萎靡不振,国家穷,便是当时中国的写照。我明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特别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以后,我更明白,一个东西的好坏或者观点的对错,不能单一地从理论上去分析它,只从理论去看它,就算是辩证的也不是科学的。须知实践方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看看中华甚至是世界的历史,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历史的流逝,政权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往往带来的是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而这些东西都交给了历史来检验,交给了我们这些后人来评价。在我看过中国的改革史,听完爷爷、外婆讲述计划经济时代的困难后,我觉得,市场经济在目前是先进的,这不仅仅是政权制度和阶级的问题,也是个历史问题。我们不能揣测没有经过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是否会岌岌可危,但对比爷爷、外婆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穷日子,可以看到的是改革后的中国仍然存在,还越来越好,还成功地崛起于东方,洗刷了华夏昔日的耻辱。那么,我说:市场经济适合目前的中国,市场经济是先进的。适合的,才是最先进的。
第三点,从南充纺织业的兴衰,我做以下分析,纯属个人观点。中国丝绸闻名古今,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就如陶瓷、茶叶一般。然而南充作为丝绸之都,却没能让丝绸纺织这一产业得以延续,时至今日,南充的纺织业已经销声匿迹,作为一个南充人,每当看到市中心的丝绸之城雕塑,再想想如今南充的名不副实,略有一丝凄凉。
当时的纺织业都是国家经营,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的国企在经营管理方面往往存在诸多弊端。幸运的是,国家及时的国企调整政策挽救了其他国企经营的行业悲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南充的纺织业一去不复返,虽然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还不久远,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国家的走向对民族的走向起了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为我们南充丝绸这一民族产业惋惜的同时,我也知道了改革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的,更觉得国家制度的重要性,相信领导阶层不会让人民失望,我们且拭目以待南充纺织业重振的一天。
总之,不读历史,是最大的文盲,不了解过去,何以分析现在,何以展望将来?在日益浮躁的今天,一些年轻人的注意力转向了物质的东西,忘记了精神方面的修养,学习历史,是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是要学会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但要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精神层面的提升更是重中之重,须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指导教师:钟金雁
【注释】
(1)爷爷名周正海,81岁,农民。外婆名罗洪碧,68岁,农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