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兵——见证岁月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翁堵乡(1),这里曾经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我于2010年2月22日晚采访了抗日老兵梅正国,倾听了他在抗战时期的传奇故事。
梅正国,男,84岁,现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翁堵乡。1943年入伍,分在远征军陆军独立工兵二团三营八连。1947年在山东济南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担任过炮兵,教导班长,通信员和发报员。
1943年梅正国17岁,当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国民党军“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抓去当了兵,他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要去打鬼子,抗日救国。他先被抓到包工所(现翁堵乡关庙),鲁子方为保长,但鲁子方也没告诉梅正国他要去哪里。后来到了昌宁县七甲,此时他才问乡长杨秀山,得知了自己要去打仗。据梅正国回忆,当时被抓的还有永德、耿马、云县、龙陵等地区的2 000多人。就这样梅正国穿上了军装开始抗日,随队伍走路到怒江边,开始在那里架桥。
1944年5月,为配合缅北以及东南亚的盟军行动,打通中国抗日战场的保障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抗日军队以腾冲为主攻方向,发动松山、龙陵战役,开始了滇西大反攻。
1944年梅正国18岁,此时他们在腾冲打仗,为使大军来援助,他们不断修路架桥,到芒市三里坝作战。
同年8月份,是梅正国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他在陆军独立工兵二团,这天他听从指挥带着信到腾冲去传达,回来途中遇到了八个日本鬼子。他没有开枪,而是边跑边躲藏起来,鬼子并没有开枪,因为他们要抓活的回去审问口供。大约追了一公里,梅正国跑到了怒江边上,后面的敌人紧追不舍,为了保住秘密,他脱了草鞋,扔下枪,纵身跳进怒江。日本鬼子在江边开了几枪不见人便走了。梅正国以为自己死定了,因为他不习水性,幸好他被江边水草拦住,被来巡逻的战友发现了。此事过后,他得到了大家很高的评价,使得他抗日的雄心更强烈了。
1944年上半年打松山战役。(2)因为松山非常难打,梅正国和他的战友日夜加紧架桥、挖战壕、挖掩体和修路等。到了下半年他们开始在松山脚下挖山洞,打山顶上的敌人,他还大致的给我比划了一下整体图像,就像一个三角形的山,敌人在最顶头的那个角上即山顶,他们则从山的两侧挖山洞,埋炸药,炸鬼子。这次战役鬼子全军覆没。
此战胜利后,梅正国和他的战友高兴得哭了。讲着讲着,梅正国眼睛也开始湿润了,因为在此次战役中牺牲了很多战友,他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打日本鬼子真是不容易啊!”
之后他们来到保山市庆祝抗战胜利,在街上进行游行,全市欢呼胜利的到来。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梅正国还特意让我记了一句话“我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6年他随队伍到了贵州安顺,在那里过年。
1947年梅正国到江苏淮安,随后在山东济南又发生了一件在他生命中骄傲而光荣的事:梅正国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一中队第一师特务连,此时李德生(3)为他们的连长。
1948年梅正国参加了淮海战役,打击蒋匪军。
1949年他们又随部队过长江解放了南京、福州、杭州,占领上海。到了9月份,军队需要粮食充饥,他便被派到农村去征粮。
1949年10月1日,他又随队伍打回崇明岛,在上海嘉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1952年,抗美援朝,梅正国坐火车去打仗,而具体情况他已记不太清。
1955年,梅正国回家了,在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时,他悄悄回到了家。现在梅正国和儿子居住在一起,他每年可以领到约1 500元的生活补助。至今他还保留着两枚徽章,还有一块“中国远征军”纪念牌。这些都是他永远的回忆。(www.daowen.com)
多不平凡的经历,多不平凡的意志,多不平凡的老兵!
梅老先生是我们村唯一打过日本鬼子的老兵,另一个则是在邻村的周朝正,(4)他们都是我们后辈敬佩和学习的英雄。
当访问完梅老先生时已是10点多,暗淡的灯光下,老人显得很沧桑,布满皱纹的脸庞已显不出当年的英气,可它却是那遥远岁月的见证。
另一天傍晚我去了梅老先生家,当时他拿着锤子在修门,特别精神,什么活他都干,喂猪,抬芭蕉树,他可是他们家的顶梁柱。
梅老先生一直怀念着当时的战友,他说在腾冲国殇墓园(5)有很多排列密集的墓碑,上面有许多名字和头像,那都是当年他们抗日的好战友……听后我情不自禁地想到那里去看看我们的“抗日英雄”,到松山去看看,缅怀我们的革命烈士。我想,最好能带着梅老先生一起去,完成他几十年来的心愿。
梅老先生虽没受过好的教育,但他对生活是很乐观的,对现在的生活充满着感恩之情。他常常把他的故事讲给后辈听,让他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爱自己的生命,要好好活着。
“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希望能得到支持,出一本这些老兵像样的画册和文字,也让他们的生活得到些许改善。”(6)王华沙说的没错,我们要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我们的老兵,永远记住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的一切,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好好努力,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是的,现在梅老先生感受到了人们对老兵的关心,军大衣、军帽和每个月的生活补助,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梅老先生生活得很好。
很感谢国家和各界社会人士对老兵的关心,通过此次访问,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士帮助“抗日老兵”,有些老兵的生活单靠现在的补助是不够的,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帮助来关心。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帮助我们“最可爱的人”。同时希望王华沙能够实现他的夙愿,成功地把老兵的精神、老兵的历史、老兵的形象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流传下去,让后辈们都为之骄傲、为之自豪,让他们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最后,我只想深深地给我们的老兵鞠躬!
指导教师:钟金雁
【注释】
(1)昌宁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属保山市。翁堵乡为它12个乡中的一个。
(2)松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滇西抗日的主战场。松山战役是在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滇缅公路被切断的情况下开始的。
(3)李德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4)周朝正,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翁堵乡力木村人,滇西抗日老兵。
(5)腾冲国殇墓园位于滇西边陲,建于1945年7月7日。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5cd3a01008lmz.html。
(6)王华沙:《影子——滇西抗日老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