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背后的故事——访谈滇西抗战老英雄张子文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2008级 宋 霆
中国远征军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国殖民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张子文老英雄就是远征军中的一员。
笔者利用2010年寒假假期,先后在保山新华书店、保山市图书馆以及相关网站等查找到了一些已有文献资料,并于2010年1月23日下午,走访了当事人张子文老先生,对张子文老先生和张夫人吕希政进行了访谈,在与二老的交谈中进行了相应的录像和手稿记录,感触颇多。
一、黄埔军校习炮科,保家卫国守前线
现今92岁高龄的张子文老人于1918年3月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村,张老先生小的时候是一位“少爷”,其父曾任云南洱源县长。(1)1936年7月他毕业于昆明第一中学高七班,同年9月考入南京黄埔军校第十三期学习。根据老人口述,当时中日关系紧张,中国正如一盘散沙,而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很大,已经强占我国东北三省,进而企图强占华北,并叫嚣要在三个月内占领全中国,引起了国民愤怒,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高潮。(2)而当时处于西南边境的云南虽然只能通过报纸得知遥远的东北和华北的消息,由于受到爱国主义激情的熏陶,学生运动也先后在昆明掀起,张先生当年作为一名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自然也激情满怀,投身于抗日洪流,投笔从戎,在父亲的支持下,毅然报考了黄埔军校,参军为国。
在求学的艰辛路上,由于交通闭塞,张老先生从昆明到南京的求学道路是先后到达越南(时称安南,法国殖民地)和香港(英殖民地),再辗转上海,抵达南京,这便有了老人口中的“到自己国家的城市竟要两次‘出国’”。
1936年9月27日入伍之后,由于当时蒋介石十分注重培养人才以巩固国防,特使用德国先进军事教材并聘请德国顾问进行指导,经过9个月的基本训练之后,张老先生在文化与技术考核之后以最优秀的一批学员之一被选入炮科进行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原本3年的教学计划被打破,张老先生被迫提前毕业,并迁校址于四川,这个过程持续了三个多月,由于到长沙之后都是徒步行军,故被张老戏称为“小长征”。1938年10月,张子文先生毕业后虽没有投身前线,但却留在成都黄埔军校任教四年,先后担任副区队长,区队长,在此期间培养了14—16期初级炮兵人才,输送上前线。(3)
1942年日寇大举南侵,同年春天侵占缅甸,滇西抗战爆发。日寇切断了我国唯一的陆上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当时日本企图进攻中国边境,长驱直入昆明,云南从抗战大后方变成了抗日前线,日本人也打到了怒江边。张子文先生愤慨地说:“这可恶的日本鬼子居然打到自己家门口了!”因而主动提出调离黄埔军校,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投身前线杀敌,任七十一军军部参谋,写战地日记,驻守在太保山玉皇阁旁几间炸剩的房屋里。后又被派往党政人员训练班任军训队少校队长,先后培养了两百多名学员。
1943年10月,张老先生担任七十一军炮兵营少校副营长兼一连连长。并与盟军合作等待新武器装备的到来,随后老先生还参加了松山、龙陵、腾冲等多次战役。在怒江两岸对峙过程中,宋希濂带领的一个军驻守在怒江东岸,作为先头部队,但武器陈旧,比日军落后30至40年。因为当时惠通桥被炸,日军只能在西岸虎视眈眈,但也建立了相当坚固的防御工事,故反攻时有“十万人头换碉堡”的说法。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在卫立煌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全面反攻,经过前后历时八个月零十六天的奋战,共歼灭日军21 057人,远征军伤亡失踪67 364人。(4)最终滇西反攻作战取得了胜利。
二、换下军装驻讲台,迟暮英雄豪情在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后,27岁的张子文先生知道蒋介石要发起内战,那是中国人的自相残杀啊!故而他毅然脱离了国民党的军队,决心回到自己的母校——昆明工业学校任教,随即考入云南省英语专科学校,当起了“老学生”。当时的校长是水天同,从英国留学回来,有一套很好的教学理念,于是张老先生半工半读,直至1949年英专毕业,都在昆明工业学校担任英语教师。1950年3月,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他们到革命大学学习,张先生又成为它第一期的学员,继而又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军人同盟(简称“军盟”)。
1951年张先生被调回自己的故乡——保山,在保山第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兢兢业业奋斗在三尺讲台上。但1956年的一天,一次“谈话”改写了老人一生的命运。从“三反五反”到“改造思想”,到1957年的整风“反右”,厄运落到了这位平凡的人民教师身上,刚授完课的张子文被找去“谈话”,没有任何反驳和申辩的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告别妻女,26年在湾甸农场的黑暗遭遇落到了老人的身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老人“平反”了,青年才俊张子文在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涯中,度过生命中一段最宝贵的年华。然而他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反而重新回到学校这片热土上耕耘。1988年老人在保山第一中学以高级教师身份退休,但因当时英语教师紧缺,又继续留在三尺讲台授课,直到1992年74岁高龄的他才真正离开教学岗位。现在老人的家里,还可以见到老人平时常看的一些外报外刊,墙上还贴有许多英语的学习画报,张老先生还一直不断充实着自己。如今,张子文老先生已是桃李满天下,就连张老现在的老伴吕希政也是他年轻时的学生,虽不是原配,但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感情到现在都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
有人曾问过张老,当年因为爱国而从军抗敌,反而受尽委屈,是否后悔。老人久久望着窗外,长叹一口气,轻声说:“都过去了。”那一声像风一样轻。而现今92岁高龄的老人对待生活也是那样平静如水,宛然自若。
三、爱国主义教育,刻骨铭心的历史课(www.daowen.com)
作为我们80后90后的一代,对于抗战,似乎很是遥远,那是我们爷爷辈的事情。尽管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受到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熏陶,但实际上,我们学到的、了解的,是有一定片面性的,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空谈,是纸上谈兵,我们也许根本感觉不到革命先驱在战场上杀敌的英勇与豪情。对抗战的胜利,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体会那一刻中国人的心情,因为那毕竟不是亲身的经历。但整个民族浴火重生地狂喜,终于战胜了强敌,可以告慰忠烈的哀荣,确实是振奋人心的!
然而通过这样一次调研,对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进行访问,从他每一字每一句的陈述中,一种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我从来没有体会到的,这是现实生活中离我们很近很近的抗日英雄,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张子文老人与老伴吕奶奶都非常耐心、非常热情地给我讲述着曾经的经历,那是用人生记载的最最真实的历史,不是文字,不是图画,也不是电影,而是耄耋之年的长者用自己亲身的经历给我上的一堂刻骨铭心的历史课!里面蕴涵着多少辛酸、多少豪情,多少用汗水记载的故事,多少用血水浇铸起的“长城”,饱含着豪情壮志与刻骨铭心!张子文老人从他陈旧的铁盒子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留下的唯一一张穿军服的照片,那一刻,我震惊宛如雷劈。那是何等英武的一位年轻军人,明亮的双眸透射出他灵魂的光芒。虽然这次访谈只是短短的两个小时,可让我对“爱国主义”这个名词的内涵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深刻认识。
还记得前几年,那是2005年7月10日,几位同中国远征军一起抗击日军的美国盟军的后裔来到云南,与张子文老人在保山见面,老人以流利的英语同他们对话,追忆当年连队上美军顾问的故事。从张夫人给我看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那天老人穿着一件浅粉色的衬衫,整洁的西服,而几个小时的交谈,没有提一句自己在战后的苦难。那种为中国抗战自豪的神情,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胸前挂满勋章的“二战”英雄。由此可以看出,在那一刻,那几位美国人的心目之中,张子文老英雄不单是一名抗日英雄,更是我们民族的尊严!(5)
通过这次对滇西抗战老英雄张子文先生的访谈,我深受启示。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书本上的大英雄大事记,其实,爱国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张老先生就是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书写了革命,书写了奋斗,书写了爱国!他前半生为保家卫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后半生教书育人为我国造就出一批批为国贡献的人才,这就是隐含在“三尺讲台”背后的故事。
培根的《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唐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6)古人云:学皆成性,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故而可见,学习历史对后人的作用不光是对它了解认识的多与少,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它能给后人留下什么,从而使后人更好地发展。正是这次张老先生的教诲,真正意义上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历史,如何书写自己今后的人生历史,如何真正意义上爱国,如何为建设自己的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指导教师:盛美真
【注释】
(1)章东磐:《父亲的战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经与当事人访谈后,改原书“昌宁县”为“洱源县”。
(2)张子文:《隆阳区文史资料选辑——纪念滇西抗战60周年文集:三年滇西抗战的回顾》(内部资料),2005年,第148~149页。
(3)张子文:《隆阳区文史资料选辑——纪念滇西抗战60周年文集:三年滇西抗战的回顾》(内部资料),2005年,第149页。
(4)方国瑜:《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151页。
(5)张子文:《一次深情、激动的聚会》,2005年7月10日,张子文未刊手稿。
(6)《旧唐书》卷71《魏征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