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华侨奎有杰
英雄就活在我们身边,有的因被记入史册而名垂千古,有的依然默默无闻;但正因有他们的无私付出,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在我的家乡就有这样一位爱国华侨——奎有杰。下述资料均来自我对奎有杰的侄子,原红星大队党支部书记,现年60岁的奎群章老人的访谈,访谈时间是2010年2月7日,星期天,访谈地点是在奎群章家。调查时见到奎有杰现存遗物有:华侨登记证(编号:29462),救国公债(已有破损),工作证和两张名片。
一、奎有杰的爱国事迹
奎有杰,弥渡县太花乡(现弥渡城镇)大三村人,生于清光绪丙午年(1906年),卒于1991年,享年85岁。他于1931年离境,1941年仰光(缅甸原首都)沦陷后回国。
20世纪30年代,中华各族人民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在那段内忧外患的日子里,滇西一带的许多人都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往缅甸打工。奎有杰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也踏上了外出挣钱以养家糊口的道路,前往缅甸。初到缅甸的奎有杰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在那一特殊时期,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十分低下,背井离乡的工人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以血汗去换取每一分钱,还要忍受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欺辱。可是奎有杰却没有逆来顺受,而是选择维护中国人的权益,只要他遇到有人欺负或欺压中国人,不管是争吵还是打骂,他都一定会力争到底,直到取得胜利为止。正是因为他的正直和敢于争取自己同胞权益的勇气,到缅甸后不久,他就得到另一位已在缅甸发展得很好的爱国华侨梁金山先生(1)的赏识。后来没多久,奎有杰就被梁金山授予“红旗管事”之职,专事负责接送和安置国内到缅甸打工的穷苦中国人。凡到缅甸打工的中国人都先找奎有杰报到,然后奎有杰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若没有合适的工作,他就先给那些刚到的打工者发放两个月的生活费,并安排好住的地方,直到他有确定的工作。若确实没有适合他做的工作,就会动员其回国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还会为其准备好回国的车旅费等。弥渡县和祥云县两县当时曾经到缅甸打工的,目前尚在的老人已寥寥无几,但每当和他们提及奎有杰,他们总会脱口而出,“我们的奎五哥”,“奎管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中国人不愿当亡国奴,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国共两党形成抗日统一战线,从此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前线急需军费补充,可是国民党政府财政赤字已高达15亿元。为解决政府困难,支援抗日救国,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于当年9月1日发行“救国公债”,定额总量为国币5亿元。该公债面值分五种:5元、10元、50元、100元、1 000元。奎有杰虽然身处缅甸,但却心系自己的祖国,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由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门发行的救国公债。据老人生前所述,他还多次向国家捐款。总之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老人生前能参加的都积极参加。
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这条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的仰光港。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成为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的主要通道和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滇缅公路的惠通桥于1939年正式建成,成为滇缅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惠通桥位于云南龙陵县境松山腊猛村脚,是联结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1937年底,随着对抗日物资需求的激增,赶筑滇缅公路以贯通缅甸成为一种必须,大量的援助物资将通过滇缅公路运到我国后方,但旧惠通桥已不适应战时的需要。1938年4月,由交通部徐以枋工程师设计,对惠通桥进行了改建。在修建滇缅公路的过程中,奎有杰兼任由梁金山捐资修筑的滇缅公路物资总署的总管,凡修此公路所需的炸药、钢材等物资,一概都由奎有杰签发。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物资都很缺乏,无论缺乏什么物资,奎有杰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络各方,尽快地供给各部门。在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炸药,奎有杰也曾向英国人借取一定量的炸药。如今在老人的遗物中,仍可看见那张有老人签名的泛黄的借据。1939年2月2日大桥宣布正式通车,滇缅间的汽车运输从此畅通,这条公路对当时抗日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1942年5月5日,中国远征军炸毁惠通桥,阻断了日军的进攻,形成中日两军据怒江天堑东西两岸对峙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对大桥曾多次进行大修,如今在惠通桥旁已经有一座新的公路桥,但老惠通桥仍有它的历史意义。
1941年仰光沦陷,我国在缅甸的许多爱国人士随时都有被迫害的可能。迫于当时的形势,梁金山先生在秘密回国前,曾在一天内向奎有杰发送五封信,都是催促他马上离开缅甸。奎有杰在门口停放的一辆拉煤车的帮助下,安全地回到了祖国。事后奎有杰才知道,门口的拉煤车是梁金山先生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以便奎有杰能够安全回国,由此一事便可看出梁金山先生对奎先生的关爱和倚重。(www.daowen.com)
二、访谈结束后的个人感受
经过这次假期的调查活动,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以前只是觉得历史是课本内的事件和人物,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我们需要的只是学好科学知识,将来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在采访几个相关人后,我发现历史不单单只是由书本里的内容构成,它是由那个时代的所有人一起书写而成的。不论你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你做的事是多么伟大还是多么渺小,不论你曾经是否努力和拼搏,你的脚印都烙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没有人能够磨灭,也没有人能够改变。虽然有些人的名字未曾出现在历史教科书或史册上,但是他们也同样为祖国的和平与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所谓滴水能够穿石,没有大多数人的付出,又怎会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在我个人的眼里,英雄不单单是指那些为了和平在战场上洒热血的男儿们,也应包括每一个热爱祖国,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人。
上述资料提到的奎有杰,在家的时候,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每天早出晚归地去给别人帮工,为的是能够解决一日三餐。前往缅甸后,他通过自己的拼搏开始有了一点积蓄,但他却没有太多考虑自己的生活,而是心系祖国的安危,心系家乡父老。他没有把金钱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祖国放在第一位,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捐钱和购买“救国公债”,为祖国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中国的抗战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与当时的有钱人相比,奎有杰所捐的钱算不上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尽其所能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的人可能不少,我们不能在史册上找到他们的名字,但我们不能遗忘他们和他们所做的点滴小事。正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也要向他们学习,让自己走入社会以后,也成为一个对社会和祖国有贡献的人。伟人是这个社会大家庭里优秀的成员,但不管你是否会被后人记住,都不应该忘记国家和人民,忘记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在抗日战争那段时期的艰难,中国人不但要抵抗外来入侵者的压迫,还要用各种不损害国人形象的方式讨生活。人们坚信:艰难的日子终会过去,外来入侵者也终有一天会被赶出我们的家园;但无论在什么时候,中国人都不能低下自己的头,任由别人去践踏和欺负;我们要保持一颗爱国之心,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只要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不管在什么时代,我们的国家都会成为一个民族团结且富强的大国,人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指导教师:盛美真
【注释】
(1)梁金山(1884—1977),爱国侨领,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人,1903年赴缅经商。详见本书《朴实的力量》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