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消费者,不会因你的声明便购买产品尤其是价值昂贵的产品,他们需要证据。既然如此,聪明的销售人员当然准备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产品的种种好处。其中,最好的证据就是名人的见证。例如,在淘宝网上的服装店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对于服装这样描述的:某某同款羽绒服,某某明星最爱的凉鞋。也许这些服装店主就是卖一个与明星同样的款式,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明星效应,很多服装成为了爆款。
因为人们总是有这样的心理,名人生活的环境是非凡的地方,与名人有联系的必定是不一般的,基于这种心理,人们纷纷追逐、效仿名人。因此,罩在名人的光环之下的商品,也会让消费者产生非常大的好奇心,产生非常大的信赖感,促使他们立刻行动。
美国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借总统之名大作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了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尽。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作广告:“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出版商却因善借总统之名大发其财。
尽管这是个笑话,但却也说明了,滞销的商品通过销售人员的精心策划,假借名人效应,还是可以由滞转俏的。(www.daowen.com)
其实,这主要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光环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有较好的形象时,他就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被赋予其他良好的品质。就好比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长得很漂亮的时候,也就会觉得她很聪明、很善良等。由于销售人员所选取的名人一般具有积极的形象,所以人们会把对名人的积极印象扩大到产品中,进而对产品也会持有积极的印象。
从方法上来说,可灵活多变,例如:可以在书店里请名作家与顾客见面,并对所购书籍签名留念,一般促销都非常好;可以在商场中请名演员献艺,自然能吸引大量顾客,生意也自然兴旺;可以在商品及包装上请名人写字作画,如20世纪60年代我国生产的一种搪瓷脸盆上曾印有齐白石画的虾,虾在盛有清水的脸盆水波中看上去是在缓缓游动,这种洗脸盆特别畅销;有关领导到商场了解、蹲点、站柜台时,可吸引大批群众进店;还可以请名人在商品上签字,如布娃娃在美国原售每个20美元,但有“椰莱娃娃”原设计者亲手签名的布娃娃售价曾高达3000美元,这种椰莱娃娃在美国曾一时供不应求。
不过,借名人的光环来装点自己的门面,固然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手段,但也要避免弄巧成拙。在利用名人效应的问题上,为增强效果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名人身份要与广告内容相适应。很多商铺在利用名人做广告时,常把一些名人的照片、签名贴在商铺墙壁上,以为只要是名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选择名人的时候最好选择和自己的商铺和商品有关联的,比如说要想提高运动鞋的品牌知名度,那么最好选择运动员明星,而不是选择其他的明星。
二是选借的名人要有良好的公众形象。借名人的光环,难就难在找准“借”的对象,找对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大产品的销量,可以让滞销的商品重新焕发生机。万一找错了,借来了消费者深恶痛绝的,说不定不但没有“还魂”的机会,还会给自己留下个“坑蒙拐骗”的骂名。例如,意大利某公司追求所谓标新立异,以至于走火入魔,有一次用一个声名狼藉的死囚的形象,令人咋舌。因此,选聘的名人要求德艺双馨,有良好的口碑;如果有偷税逃税、打架斗殴、生活腐化等不良品行,必须弃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