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你需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
一周总有几天要吃上一两顿快餐,一份报纸用半个小时就能翻阅完,一本书却放在床边三个月还有一大半没有读。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效率却低了下来。你应当做的,是把生活的节奏放缓一点,再缓一点,因为对身心健康有好处;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一点,再高一点,因为已经没有时间用寒窗苦读的方法来学习了。
中国人的学习之所以需要用整整12年来为大学的学习做准备,撇开选拔制度不去说,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学习是先从记忆开始,然后才尝试创造的。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但是我们的背诵和记忆,通常和思考都是脱离的,依靠的是反复操练。比如小学生,每天有至少一门的抄写作业;初中高中的题海战术,临到高考,模拟题里一模一样的题目至少做过不下10次,答案都能背得出来。这种学习的习惯,可能与我们的国情相对契合,不过对一个已经不再是学生身份的人来说,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现在你所需要的,是一本快速提升自己的学习指南。
你要为自己充电,你要弥补自己很多不会及不足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请检查三个指标:学习的兴奋感、平均单位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掌握率。
当你开始学习的时候,你必须想点法子刺激一下自己的神经,让自己能够怀有兴奋和动力去接受那些新的知识,否则你的学习效率将会相当地低。你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积分有奖,每天学习收到成效之后,积2分,每满10分或者20分,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诸如买一件喜欢的衣服,吃一餐觊觎已久的美食。当然,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音乐给手机定时,提醒自己学习时间到了。总之,在开始学习的那一刻,大脑给自己的暗示就是,接下来会是非常美妙的时刻。
现在让我们拿出大把的时间来学习吧,一来这种机会比较少,二来这容易让我们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要抽15分钟出来看会儿书,要比每天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容易得多。所以目前比较适合的平均单位学习时间为半小时是相对适合的。因为人们大脑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在30-45分钟左右,而30分钟的知识容量也比较适合在当天消化。
最后我们还要检验学习的成果。尤其是成年人的自我充电,完全不能够当做任务来完成,否则浪费了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却没有丝毫意义。我们也了解一个人到了30岁甚至以上,记忆和理解能力与学生时代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也不全然是年纪的问题,有时候脑子长期不使用,也会需要一个运转起来的过程。每天学习的知识,在一开始的一个月里,能掌握50%-60%是比较正常的,80%是理想的状态。当逐渐适应了之后,能把每天的吸收率控制在75%左右,那进步就会非常大了。(www.daowen.com)
我们在给自己充电的时候,有很多的工具可以借助,以下罗列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
第一,阅读。我个人觉得这是成本相对较低、效率却很高的学习方法。报纸、杂志、书本,甚至广告宣传册……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消遣的阅读和学习的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点也不同。同样是读一本小说,从情节曲折中获得快感的,那叫消遣;从字里行间看穿人性的,那叫学习。
第二,网站。互联网真是个好东西,信息量巨大到人们无法想象。可是似乎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它更加像是一个免费的娱乐工具。打开电脑的第一步就是挂QQ或者MSN或者飞信,网页基本上看娱乐版,或者干脆就是在线下载了之后看电影,还有一些执著的游戏玩家直冲“魔兽世界”……太浪费了!每天至少在网上看看和你工作或者专业相关的新闻10分钟,哪怕日后作为谈资,也多少是点对工作有用的东西。其实和朋友聊聊天真的也非常不错,但是在聊八卦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的是,这是你积累人脉的最佳时刻。
第三,讲座。有些名师的讲座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不为别的,他们将自己多年的积累浓缩在一两个小时或者半天的分享中,一定会有着相当精华的部分。或许读完他们的著作需要整整半年,然后再从中获得体会又要经历一个迷惘到通透的过程,而一个讲座有时却能够涵盖其中最重要的60%的内容,自然大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第四,培训。如果你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培训活动,那么真要恭喜你了。培训最直接针对自己想要提升的地方,所进行的答疑解惑及操作指南,因而实用性也应该是最强的。只不过,培训很难针对一个人,所以通常是对某一些人群、某一些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想让自己得到最快速的提升,最好能把握机会和培训师多交流互动,那么对方就能了解你的需求所在,也能够给到更加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五,实践。我们现在学习的目的,多半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实实在在要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听十次理论也敌不过三次操作让人印象更深刻。而且最关键的,很多东西如果没有亲身的实践,任谁都无法确切地描述个中的微妙给你听。实践,就是把你的身心都投入到知识中去,除了要动脑,要动口,还要动手,于是才会有了进步的动力。
任何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思考和总结,就缺少了最初的意义,所以无论通过哪一种渠道学到的知识,光在你的笔记本上甚至脑子里都还是不够的,一定要让它深植于心里,才会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