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人脉圈里最有价值的特质
也许此刻,你已经通过努力和天分,在手中握有不少的人脉资源了。那么我先要恭喜你,因为你终于已经为开向成功的小车完成了检查、加油等准备工作,可以上路了。但是在成功之路上能走多远,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发动机。人脉圈里的影响力中心,就是你的发动机。正如你需要一个可靠的供应商来提供发动机一样,你的影响力中心最好也牢牢把握在你手里,或者干脆,把自己变成影响力中心。
“每个人都会影响他人。不管你是谁,或者你拥有什么身份,你都拥有影响力。”美国著名成功学家约翰·C·马克斯韦尔在其著作《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的序言中曾如是说。这个要求显然比中国古语“人皆可以为尧舜”来得低多了。
影响力中心不是领导者,他的主要职能是凝聚,让人脉圈坚实而有吸引力,能够不断吸附更多具有同质性的人加入进来。显然,这是需要一些天赋的。但如果我们加以培养,至少可以让自己越来越受人喜欢。
一个影响力中心的几大必备条件包括:
亲和力。我们身边严肃紧张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有谁能够让我们放轻松,不用背负太多的思考与之相处,内心享有一份恬适的话,这样的人我们一定愿意多多和他交流沟通。
有个故事一直给我很大震动,说嘉德拍卖的创始人、泰康人寿的董事长陈东升,得知某家分公司开业前的献礼竞赛中,贡献最突出的是一名清洁人员。当这家公司开业的那天,他进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洗手间寻找到那名清洁阿姨,并紧紧地拥抱了她。
旁人看企业家的慈善活动,总觉得作秀的嫌疑巨大。亲和,就是由内心去亲近那些在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被媒体所关注,并没有什么不好。
自知力。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影响力中心都是天才,他不必全能到已经没有任何进步的空间。因此,即便作为影响力中心,他也可以,并且应当不断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和成长。这点自知力可以说是很好的品德。影响力中心只不过是我们对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团队里更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定义,没有人赋予他们颐指气使的权力。有些人一开始很受朋友欢迎,久而久之却端出了领导架子。不得不说,愿意和伙伴们共同成长的人,的确更讨人喜欢一些。(www.daowen.com)
洞察力。“孟母三迁”告诉我们,朋友是要筛选的。这可能有一丁点儿势利,但我们必须承认,朋友的素质不但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判断,也会影响我们自己日后的成长。在和人交往的时候,洞察力有助于我们了解朋友的表象个性和内在个性,并且成为一种非常有益的参考。有些人个性张扬、热情大方,但是说话做事凭感觉,不太经大脑,这样的人如果在破冰活动中可能是非常好的人选,可一旦到了比较正式的商务会谈中,也许就不算是最好的伙伴了;有时你也会遇上一些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平和淡然、勤于思考,而事实上心里却有着很多刻意隐藏的心事甚至是伤痛,你如果碰触到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或许就此成了过命的朋友,也可能,他因为怕疼,反而离你更远了。
人与人怎么保持距离,是非常微妙的。洞察力能帮你结交些值得掏心掏肺的朋友,也能让你学着和小人若即若离。
忍耐力。你能够接纳多少,你就能收获多少。这句话是没错,但关键在于,“接纳”不是一次性行为,一旦作出这个决定,能不能持续地予以宽容,就是能否丰富自己人脉圈的差距所在。当一个人只有三五好友时,也许都是志同道合知根知底的同类,可当这个数字以百倍千倍增加时,必然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是个守时的人,偏偏有人习惯于迟到半小时以上;你偏好轻音乐,但有个朋友总是约你听摇滚演唱会。迁就一下吧,换一种生活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调节。
然而,我要提醒你的是,不排除你身边会有些得寸进尺的家伙,所以你的宽容必然是伴随着底线和原则的。同时,最好在某些比较恰当的时候,让对方知晓,你为了经营你们的关系,是作了让步的。
创造力。你最喜欢吃的东西,最喜欢看的电影和小说,连续让你去享受,你能持续多久不感到厌烦?相信没有人的回答是“永远”,因为我们都有审美疲劳。人亦如是,想要永远吸引别人的目光,偶尔的“转型”是必要的。你需要一点创造力。举行朋友聚会的时候是不是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流程:吃饭、唱歌、打牌……天哪,你就没想过大家一起演一出话剧玩玩,或者至少可以相约一个近郊出游散心,这样不是更健康更新鲜一点吗?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成为影响力中心的潜质的,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努力让自己被更多的人喜欢。
想要积累越来越多的人脉资源,拥有各种不同性格和层次的朋友,你应当具备的特质是:幽默感、时代感,有时候甚至还要一点儿第六感。一个经常能让人开怀大笑的人,一个手头总有最新资讯的人,一个带点神秘的灵感的人,总是挺让人感兴趣的。
你应当摒弃的是:狂妄和自大、矫情和谄媚、抱怨和计较……总之,把你能想到的所有最惹人讨厌的形容词,在自己身上审视一遍,如果不小心真的有那么一点儿,改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