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基层管理的素质教育导论

基层管理的素质教育导论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圆满完成素质教育基层管理任务,应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但对素质教育管理而言,情况也不尽然。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打破上述旧管理束缚,开创教育管理的新局面。创建学校特色,是素质教育个性化的必然选择。

基层管理的素质教育导论

第三节 素质教育基层管理

素质教育基层管理,主要指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其任务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素质教育法规、政策,在保持必要运行秩序的基础上,从本校客观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管理职能手段,充分调动和挖掘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潜能,发挥学校全体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学校处处充满生机活力,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要圆满完成素质教育基层管理任务,应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重新审视原有教育管理体系

一般来讲,管理成效的高低,与管理秩序的优劣正相关。但对素质教育管理而言,情况也不尽然。事实证明,提高学校素质教育质量,更多的是要使学校教育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过分单一固定、僵化沉闷的教育管理,往往与提高教育质量效益背道而驰。这反映出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规律——治乱,需要高度的集中统一;发展,则需要更多的鼓励、培育,以使各种幼苗都能竞相生长(甚至与管理者预想的幼苗不一样)。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分析认识原有学校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的弊端:

一是旧的管理秩序有时制约学校健康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完全实行统一的招生制度——招什么学生、招多少、何处招生等,学校没有任何自主权。即使全国一流名牌大学,要处理某个学生违纪,也必须请示国家有关部门。这一方面使高校变成了一部被动的机器,输入的是同类型生源,输出的是同规格“产品”,学校运行严重缺乏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使统一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魔力大增,基础教育重心不再是引导学生成人、做人、做事,而是紧紧围绕升学考试运转,升学率成了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学校教育实质蜕变为升学教育;学生成了没有自主意识,纯粹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这就使教育背离了其本来的意义和根本目的。

二是统死了专业课程设置。为规范教育秩序,以往各校设立的专业、课程甚至教材,几乎都是全国统一固定的,不容许有任何更改、变动。很少考虑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专业、课程、教材固定统一,且多年甚至长期不变,教师则是重复教授同样的课程、同样的知识内容。学生必须按统一要求齐步走。所以,尽管学校类型不同、课程教师不同、学生层次不同,但教育模式却如出一辙。结果导致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节,不仅使他们的个人长远发展受阻,而且只能适应固定、有限的岗位。2000年上海曾对当年毕业的3万名大学生和0﹒12万名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一次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基本不适应社会需要,这就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影响学生素质的形成提高。原有的教育管理体系规定,学生选学专业一经确定,必须从一而终,中间不得改变、调整。人们往往视此为维护学校秩序的必然。殊不知这实际上导致那些真正热爱某个学科专业的学生,一旦最初专业选择出错或因考分限制,就永远难以学习自己热爱、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科专业,一错就要错过一生。这是极易埋没具有特殊兴趣爱好、个性潜能的学生,严重违背了学生素质形成、提高的客观规律,也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健康发展。钟启泉教授曾尖锐地指出:这种“没有选择的教育,不讲个性的教育,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训练,而不是真正的教育”。[18]相比之下,国外教育对学生专业选择、调换,比我们要开明科学得多。早在20世纪初叶,孙中山郭沫若鲁迅胡适等到国外留学,都曾按照自己的意愿中途成功地调换专业。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打破上述旧管理束缚,开创教育管理的新局面。近年已有部分高校实行放宽入学的普遍限制条件。有七所大学挑战招生制度,以《吴晗今天能上大学吗》为题进行讨论。报道引用复旦大学校长的话说:现在,从研究性大学到普通专科学校,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是10亿人民考一张试卷。其实,不同学校人才教养目标是不一样的,并非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一般会计人才,只要技能熟练、工作认真细致就行了。老清华的招生原则有8个字:“要求很高,不拘一格。”所以,文学以100分、数学0分的吴晗才能进清华,这样的人还有沈从文、钱钟书等。

统一考试最简便易行,但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人才,选拔出来的必然是一般性人才,还有一大批不适合用这把尺子度量的专才、奇才、怪才,事实上被无端地埋没了。某报称:某地一位考生,连续三年参加高考,数学、物理都得满分,但文科成绩每次不及格,终究与国内大学无缘,不料却被美国波士顿大学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这则消息的确值得我国教育界深思。

南京大学校长认为,哈佛大学的招生模式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哈佛的入学考试有7.5分值指标,其中,文化知识考试只占1分,其他还有研究能力、艺术技能等多项指标。一个学生如果作曲十分突出,哈佛就派专家组通过其作的曲子评定其艺术才能,此项合格即可进哈佛深造。高水平的大学应该荟萃各种人才,可以是全才、专才、奇才,甚至怪才。如果都用一个模子招生,就很有可能埋没某方面拔尖的人。[19]

统一规格要求在基础教育学校同样存在,而且危害尤为严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对所有学生学业要求标准是完全一样的。这在小学阶段主要属于基础常识性知识传授,学生基本能够适应。但到初中阶段学生成绩就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很多初中生因为学业跟不上,又不被老师、家长等人理解,开始厌学、逃学,直至离家出走。若能针对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及时开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课程,很多学生学业成绩最终就不会一败涂地。

素质教育虽然并不简单地否定秩序,但绝不能沿用固定僵化的秩序,把教育的相当一部分引向歧途。当用管理秩序,促进整个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

二、努力创建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遵循教育一般规律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潜力,实行重点突破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稳定、鲜明的办学风格。

创建学校特色,是素质教育个性化的必然选择。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寻找最生动活泼、最切合实际的素质教育实现形式,它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支点,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特色学校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时代呼唤。今天的信息科学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人才培养必然走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等多元化。所以,根据时代要求,重构学校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主动顺应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那种“千校一面”、固定统一的办学模式会被时代所淘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办出各自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认为:“高等学校管理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依法管理、依法治教,又要在学校自主权范围内努力办出特色。”所以,构建学校特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教育变革的正确选择,也是教育法规明确的目标。

其次,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理性竞争已渗入社会的一切领域,办学也不例外。一个多体制、多模式、多目标、更多体现国际趋势、融会各种成功经验的办学格局,正在我国形成。所以,各种层次、类型的学校,要想凸现自己,更好地生存发展,都必须构建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那种与人雷同、缺乏生机与活力、没有创造性的学校,必然在教育社会化大潮和教育市场竞争中失去吸引力。因此,办出学校特色已是衡量一所学校建设水平、层次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决定学校社会地位、价值优势、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纵观世界,凡属久负盛名的学校,无不具有各自鲜明而独特的办学特色。今天已不能用一个标尺来衡量不同类型的学校,更不能让所有的学校都朝着同一模式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壮大,既要遵循共同的办学规律和治学原则,又要注重个性发展和特色打造,盲目趋同是没有出路的。

再次,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必要土壤。学校特色是学校个性的反映,它为特殊人才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土壤。美籍华裔科学家田长霖教授,面对台湾学术界、教育界提问:为什么科学人才要在国外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他说了一段精辟的话:“每一个学校一定要有它的特色。在美国各校作风不同,如哈佛明确规定系不可太大,采取精兵战略。又如加州理工学院以‘小’而别树一帜。但我发现台湾各校少有特色,各个学校做法几乎一样,学校应该考虑出奇制胜的方法,就像伯克莱加大学‘不留自己人’的作风,处处设法提高学校学术水准,天天思考各系长短程发展方向与计划,研究各院系发展动力学”。[20]学校没有个性特色,就不可能提供个性特色人才生长的环境。为保证学校在素质教育中有良好的表现,学校上下尤其是学校管理层,必须开动脑筋、深谋远虑,积全校集体智慧,努力办出学校特色,满足各具鲜明个性潜能人才的成长需要。

(二)特色学校建设的思想观念

一是树立学校特色是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破除特色是人为强加的错误思想。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经验证明:山无特色,景致难奇秀;地无特色,物产难丰厚;人无特色,难派大用场;校无特色,难育优秀人。这绝非意志所为,而是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千校一面”有悖科学规律,导致教育畸形发展,会使人才培养质效低下。任何学校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人员结构、目标追求和传统作风等。因此,各校建设特色不该一样,也不能一样。每所学校的发展,都应根据客观情况,通过纵横比较、深入挖潜,寻找独特优势,以点带面,实现学校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学校以最佳状态向前发展。所以,特色建设不是凭空杜撰,应循教育规律打造。

二是树立特色办学是整体优化的观念,破除特色是一枝独秀的看法。从本质上讲,学校特色建设,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办学风格、师生行为等等的整体反映。它的发端可能在某点,但其形成必然是全面的,且具有长期稳定性和重要的基础性。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如生源状况、师资力量、环境设施,特别是在国家统一教育方针、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等现实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吸收、系统总结、大胆改革和不断探索等科学整合,并经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教育管理者长期不懈努力,逐步创造形成的。事实上,学校特色的形成,是挖掘各种现实教育资源潜能,创造整体优势的结果,绝非简单的一枝独秀或单项冒尖。因此,它是一所学校从同类学校中得以凸现,并在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得到普遍认同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是树立学校特色是促进全面战略发展的观念,破除特色建设影响扎实教学的简单认识。学校特色一旦形成,不论属于哪种类型(如思想先进、实力强劲、作风过硬、师资优秀、创新突出、运动领先、文艺精湛等),都是学校全面建设上层次、上水平的良好条件,有利于学校整体发展和良性循环。有人认为:基础教育学校不能盲目抓特色,一旦强调特色建设,就会影响学校教学。这是简单的认识。对其应澄清两点:一是学校特色建设,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学校全面建设基础上的个性突现,满园春色中的出墙红杏;绝不是否定教学,丢弃全面建设。二是学校特色建设,绝不能是盲目的。那种脱离实际如邯郸学步、刻舟求剑、模仿爬行地乱抓一气、急于求成,不是正确构建学校特色的应有表现,也建不成真正的特色。总体而言,学校特色建设与扎实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特色建设,在素质教育中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工作,而且会藉此优势,顺利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的普遍提高。

(三)特色学校建设重点

一是从实际出发构建学校特色。首先,分析学校内部情况,把握学校发展的优势及劣势。不同学校,情况不同。建构学校特色,需要教育管理者独具慧眼,深入发现和积极挖掘本校长短之处,全面分析总结,善于抓准那些影响全局的环节和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通过释放内部潜能,消除存在的弱点,构建学校特色。其次,分析学校外部环境,通过与同类学校的比较,对本校进行准确定位,发挥特殊优势潜力。不同的学校间总有差异,要提高学校建设水平,办出自己特色,就必须开阔眼界,明确定位,善于向其他学校学习,克服闭门造车办特色,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真正办出特色水平。再次,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放眼未来,科学预测社会变化趋势与发展可能,以使学校特色构建更加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实际,保证学校特色建设稳定长远。最后,运用集体智慧。人的素质高低,始终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既需要远见卓识的高素质管理者,也需要一大批身体力行的执行人。可以说特色校长是关键,特色教师是主力,特色学生是基础,特色文化氛围是条件,特色管理是保障。

二是构建学校特色以品牌为核心,以整体形象为目标。学校特色建设,具体要靠必要的学科专业、课程项目或人员条件等等。但首先要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进行优秀文化积淀,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内外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特色建设成为全员集体行动。特别是针对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形成一系列恰当的制度等,以发挥各种现实和潜在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形成一整套有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做法,为树立学校整体形象、创建学校品牌提供保障,最终为培养输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有益的贡献。

三是构建学校特色需长期不懈努力。任何学校都没有天生的特色,只有通过教育者科学规划,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实现。一所学校特色的最终形成,不会一蹴而就,它要经历特色孕育、特色萌生、特色创建、特色形成诸阶段,要靠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特色形成很不容易,要保持它就必须做到:首先,正确处理好基本稳定与不断创新的关系。一所学校特色建设,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不断完善。同时,学校基本特色构建,不宜经常变动,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与连贯,防止花架子的过眼烟云。其次,正确处理领导带头创建与群众积极落实的关系。学校特色建设,不仅需要领导规划设计、带头实践,而且需要广大人员一呼百应、积极参与,才能最终实现。如果领导只是指点江山,不带头实践,或缺乏群众参与,都是不行的。必须把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充分调动发挥出来。再次,正确处理创造条件与克服阻力的关系。事实上,学校特色形成,创造条件是必需的,同时要克服各种阻力。因为特色建设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很少一帆风顺,必须通过统一认识、增大投入等减少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才能使之循序渐进,顺利成功。

从形成特色而言,须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氛围和独具特色的学生培养体系。任何学校的个性特色建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学校学术底蕴的积累,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塑造个性;既需要有一定硬件设施支撑,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学术保障。国内大学建设只有各具特色,各发其音,才能奏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动人乐章。[21]

三、激励教育者研究创新

素质形成理论表明,深入系统的探索研究是内化知识形成素质的关键。缺少这个关键,即使有一系列过程和其他条件,素质也不会形成。所以,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必须激励教育者积极投身研究创新,以此提高其素质和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一)树立激励教育者研究创新的思想观念

激励教育者研究创新,首先必须更新学校教育管理观念。改变学校原有教学管理模式,从以往主要强调集中控制、从严规范、硬性约束等旧的管理方式,转变为真诚尊重、切实支持、积极鼓励等新的管理方式,充分激发和调动教育者研究创新的个性潜能和内在激情,容忍研究创新过程的挫折、失败。鼓励教师教学、研究兼顾,像陶行知先生当初称赞的德国教师那样:既是教育家,又是科学家。

其次,扩大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空间。吸取国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让广大教师在具体教学安排和授课方式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美国小学虽有国家统一课程,但教师上课形式非常灵活。“除体育、音乐、美术需要分别上课外,其他内容如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内容,往往不进行单科教学,而由教师灵活掌握。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上综合性地教授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内容,也可以只涉及某一分科的内容或主题”。[22]

高校教师上课更应享有自主权。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对中美高等教育比较后指出:“专业课在美国一般没有教材,即使有,很多教授也未必去用。教授在教室上课,通常是指定几本参考书,那些书也不一定是最权威的,有时复印几篇论文给学生。”“他们一般没有统考,学生学习的好坏由教授认定。教授是由学校聘的,学校认为你有资格当教授,学校就认可你对学生学习好坏的评判”。[23]我国学校包括高校,在教学中不仅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严格限定,甚至对教具摆放位置,教师讲解姿势、走动范围都有规定。当然不能简单否定我们自己的经验,但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一定不能把教师限制得太死,否则他们也会谨小慎微,失去教学的自主权和工作的创新性。爱因斯坦强调:在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应当给教师很大的自由。因为强制和外界压力无疑也会扼杀他在安排他的工作时的创造乐趣。[24]

(二)建立激励教育者研究创新的管理机制

美籍华人科学家田长霖教授在清华大学说:“大学的领导有两个不能忘记:一是学术至上;二是教学质量绝对不能降低。如果这两点可以保证,其他方面可以五花八门,变化、创新、创造自己的特色。”[25]就是说,在保证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一切教学活动都可以实行。这应靠新的管理机制来推动。

1.增强并扩充学校管理职能。不仅要选拔组成让教育者服气、信任、尊重的管理者队伍,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而且管理者及其集体必须切实树立真诚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创新服务的思想,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的服务、充分的保障满足教育者研究创新的需要。

2.选聘、培养高素质的教育者。学校根据所处的层次、类型、特色和条件等,选聘与本校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者,严格把好教育者的入门关。教育者是否具有研究创新素质,不仅需要学历文凭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更要看他们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是否具有深邃的思想、勤奋敬业精神、大胆开拓的魄力和勇气等“软件”。如果教育管理者在选用人时,只重“硬件”不看“软件”,即使聘请到高学历人才,也未必能发挥研究创新的重大作用。

3.创造有益于教育者研究创新的环境。学校管理要尽一切努力,创造为每一位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施展个人才华、抱负,实现人生价值所需要的宽松的环境。尽力为他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素质提供服务与帮助,提供学术研究和交流环境。尽力坚持任人唯贤,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庸俗人际关系耗费,真正使教育者一门心思地投入工作之中,大胆开展研究创新活动,鼓励他们成为专家型的教育者,而不是课程的教书匠。

(三)完善激励教育者研究创新的保障措施

从长远看,鼓励教育者研究创新,必须有一整套贯彻始终的激励保障措施,以此调动他们研究创新的积极性。这方面工作很多,主要有三方面:(www.daowen.com)

一是实施名师工程。各级各类学校都应从学校实际出发,通过吸引、培养、激励和扶持等措施,扎实建立自己的名师队伍。把它作为提高学校素质教育质量水平的战略来抓。经验证明,名师工程起步非常关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除适当从外部吸引高素质人才当名师外,内部选拔培养必须科学慎重。一般要在充分发动、广泛参与、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使优秀者凸现,然后通过必要的培养、宣传等方式确定名师。这样才能让大家服气,更好产生研究创新的带动作用。

二是重大课题协作攻关。教育者一旦普遍投入研究创新,就有抓住重大研究课题的可能。按正常学校工作流程管理,那些抓住重大课题者,往往因担负正常的教学任务,受学科条件、资料信息、研究经费、时间保障及家庭事务等因素困扰,很难及时、顺利地完成研究任务。所以学校管理要发挥协调功能,在对课题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协调有关力量进行集体攻关和提供特殊优质保障,包括调整授课任务、按课题需要组建团队、为研究者解决各种后顾之忧等。特别要注意:管理者协调科研力量,组织协作攻关,是一种职责、义务,不能因此把成果贡献全揽下。那样会大大挫伤研究创新的积极性,日久天长,会严重制约教育者研究创新,给学校长远发展带来危害。

三是完善科学创新的奖励办法。学校教育者研究创新,就层次范围讲非常广泛,既有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又有教学活动之外科技方面的创新。要使研究创新源源不断,必须完善研究创新奖励机制。学校对教育者研究创新奖励,应区别情况,量力而行。对承担上级课题的教师,学校应多给服务和精神支持。课题完成向上级报奖,学校在住房、职称等方面给予奖励。对主要承担校内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研究创新活动的,学校应设学科建设专项创新奖,提供专项资金以鼓励教师。

学校研究创新奖评审应坚持两点: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即注重客观性和民主性,坚决杜绝奖励虚假、炒作现象。二是奖项设立要科学,注重被奖项目的创新价值。没有创新价值,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也不能评奖。

四、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学校素质教育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引导促进学生乐学、善学,发挥他们的独特个性和优势潜能,促使其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原有教育管理模式,基础教育由于高考指挥棒高悬,学生是被迫刻苦求学,学得内容越多、时间越长,往往学习兴趣越小、包袱背得越重、压力越大。调查显示,学生自小学起,厌学情绪呈上升趋势,至初中时竟达到60%左右。如果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信心,必然非常不利于其全面素质的形成提高。

因此,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必须彻底改变这种局面。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校素质教育管理,要设法创造丰富的学习形式、条件,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他们时刻充满信心、激情、活力地去自主探索新知,使每个学生的优势潜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事实上,任何管理都有制约性,这是管理的本质特点。要真正促进学生乐学,使他们的个性潜都能得到发挥,自觉刻苦内化知识形成素质,管理应行“无为之为”,将各种外在硬性规定、约束降到最低限度,而把挖掘、激发学生突出个性和优势潜能作为管理的关注点,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之感到“心理安全、心情舒畅、兴趣盎然”,真正调动他们内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般来讲,素质教育中,学生在完成计划规定的共性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应获得五个“有”:即在校接受教育过程中,有奇思妙想、心情奔放的日子;有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主选择和调整学习内容、节奏的可能;有释放个性潜能的研究课题;有个人才华展示的平台。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力满足学生选课和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以及选导师、改换专业、方向或分段修学的权利。真正调动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意愿、潜能,使整个学习过程特别是业余时间,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而不是在各种棒吓下亦步亦趋地行动。只有这样,才可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既全面发展,又有鲜明个性并善于独立思考与自主判断的比较完善的人。

学校素质教育管理,需要充分认识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事实证明创造力高的学生,在中小学时往往有‘调皮淘气’、‘不守规矩’、‘高度独立’、‘想法离奇古怪’、‘倔强’、‘孤僻’等表现。总之,他们常常是不被人喜欢的学生。不少教师喜欢那些埋头死读书、循规蹈矩的学生,嫌弃那些不受陈规旧制束缚,喜欢寻根究底,能提出意味深长问题的学生,有些教师还强调考试成绩,往往使有创造力的学生被迫遵守统一要求,而抑制了创造性思维,变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人”。[26]这些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的。

上海大学本着“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发扬优势、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管理模式。全面实行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导师制、导生制等。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使学生尽可能把社会需求同自己的能力、兴趣、特色结合起来。学校根据多学科的特色,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实行主辅修制、双专科制、双专业制和推荐优秀本科生直升硕士研究生、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等管理办法,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素质教育高层管理,追求把准大的方向,管住关键质量;中层管理追求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基层管理追求微观搞活,办出特色。以使整个素质教育在充满活力、特色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质量水平。

【注释】

[1]转引自《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1)39。

[2]转引自《文汇报》,1999.6.1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93。

[4]参见《光明日报》,1999.9.15。

[5]转引自《文汇报》,1999.6.16。

[6]参见《光明日报》,1999.9.15。

[7]参见《光明日报》,2006.8.31。

[8]《中国教育报》,2005﹒11﹒30,第1版。

[9]《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日。

[10]参见《新安晚报》,2002.11.14。

[11]转引自《中国教育报》,2006.12.1。

[12]转引自《人民日报》,2006.4.18。

[13]参见《合肥晚报》,2000.1.7。

[14]参见《光明日报》,1999.10.20。

[15]参见《文汇报》,1999.6.17。

[16]参见《光明日报》,1999.2.25。

[17]转引自《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1)29。

[18]转引自《比较教育研究》,1994(3)20。

[19]参见《新安晚报》,1999.12.20。

[20]母国光,翁史烈主编:《高等教育管理》,第18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1]参见曹建文:《大学建设发展须有“个性”》,《光明日报》,2005.11.22。

[22]冯生尧著:《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第3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3]转引自《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1)15。

[24]转引自《世界著名科学家演说精粹》,第7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25]参见《光明日报》,2000.1.12。

[26]陈育辛:《教育学新编》,第26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