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学导论:层级管理

素质教育学导论:层级管理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中层管理,起着承上启下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办法,一是靠素质教育高层管理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等。二是靠素质教育中层管理,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对有限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素质教育学导论:层级管理

第二节 素质教育中层管理

素质教育中层管理,指介于高层和具体学校之间的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对辖区范围特别是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措施,优化督促辖区素质教育活动的全面落实,把素质教育高层管理颁布的法律、法规,变成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各项管理调控措施,促使素质教育高效顺利推进。

素质教育中层管理,起着承上启下作用。一方面把上级有关素质教育精神传达、贯彻、落实好,另一方面对辖区素质教育开展进行协调和有关情况搜集统计、掌握处理,并把重大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上报。该层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是吃透高层有关素质教育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基层素质教育实际,立足本级职权和调控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层在素质教育管理中虽然独立性相对较差,受上下两方面制约,但其工作弹性大,蕴含潜力多。所以,必须充分发挥该层在素质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不等不靠、优质高效地做好各项工作。尤其要全面深刻理解《决定》精神,掌握必要的素质教育理论,结合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发现和总结成功经验,全面做好管理工作,保证素质教育健康顺利推进。素质教育中层管理,至少应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选配好学校领导班子

经验表明,要保证素质教育健康顺利运行,首先要有好的学校领导班子。

选配学校班子,第一位是选好校长。校长,是学校管理好坏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确保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落实,选配熟知素质教育理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校长是必要前提。所以,素质教育中层管理,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直接领导机关,必须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确实选好担当素质教育重任的校长(具体参照本章第一节有关内容)。

在选配好校长的同时,应配备好学校班子的其他成员。配备其他领导成员须注意学历、经历、能力、专业、年龄和个性等优势互补,促进学校班子真正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以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带领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地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推行校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任期考评制等,既给职权待遇,又加责任担子。同时,完善和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相关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素质教育始终健康顺利进行。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我国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个别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相当严重。这种情况还将长期存在。它会从各个方面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有效运行。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办法,一是靠素质教育高层管理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支持力度等。二是靠素质教育中层管理,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对有限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包括师资力量配备、学校规模布局调整及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

第一,师资力量配备。师资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靠,是所有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对师资力量调配使用,首先,明确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质量选拔标准,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化人才结构。其次,改变师资管理模式。制定和推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名师终身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再次,在一定范围内,鼓励教师在学校之间流动、调换、兼职,既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更大效用,又能提高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准。对于转变薄弱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素质教育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安徽省铜陵市委市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在师资力量优化配置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改变教师一校教学终身制,对教师在辖区学校间进行合理流动,使各校师资力量优势互补,促进了学校均衡发展,扭转了学生家长择校风。

第二,重构或调整学校规模、布局。保证素质教育的健康有效实施、全面顺利推进,必须适当改变学校布局、扩大单校规模,增强学校整体实力,以使每所学校都有能力独立开设较为丰富的课程(必修、选修、研究、活动课程),提高总体办学效益和质量。尤其基础教育学校每个教学班都应适当压缩规模,以便师生充分深入地相互了解、交流、沟通,切实开展因材施教。具体工作主要有:对困难学校、薄弱学校和规模过小的学校进行改造,并结合本地经济、交通等实际,考虑学生上学、住宿条件可能,调整甚至重构学校整体布局,使之趋向科学合理。如果学校规模太小、班级学生过多、学校布局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成效。

第三,制定、完善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标准。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因类型、规模、专业、历史和所属等等不同,其基本标准不宜统一、固定,但均应参照教育部相关要求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搞好建设。这里讨论的学校基本标准,主要是承担基础教育任务的学校。(www.daowen.com)

新世纪基础教育学校的基本标准(主要指硬件部分),根据一些地方实践探索的经验,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的基本设施条件:一般应有“十室一场”:基本教室、阶梯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微机室、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和一个综合体育运动场。二是辅助教学设施条件,主要是“六个一”,即:一旗(标准国旗和比较标准的旗杆)、一站(广播站,有条件的可设立计算机网站)、一景(校园内至少有一处美观别致的景点)、一廊(文化艺术展览或宣传长廊)、一台(文娱表演活动舞台)、一个基地(学生参与校外劳动、了解社会和进行实习的基地)。以上标准虽然不算高,但要在我国整个基础教育学校普遍推行并建设配套好,目前仍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中西部边远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更为困难。但只要真正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理解意义、达成共识,都从提高学生素质和适应国家振兴、推动当地发展需要出发,各级政府确实重视并负起责任,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规划、善于协调,再加上各个学校自身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大多数学校实现上述基本标准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对那些原本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学校,完全不受以上标准限制,理应追求更高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大各种教育教学软件建设,使之与硬件相配套。

三、加强管理培训、提升素质教育层次

素质教育中层管理,不直接担负素质教育教学任务,要切实加强对辖属范围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本级管理职能,必须深入素质教育一线,搞好调查研究,加强和完善有关制度建设,加强督导检查与评价,狠抓各项素质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落实。与此同时,强化服务职能,搞好本级管理机关的各项保障,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和深入进行。关于督导任务和要求,主要应按《督导条例》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素质教育管理必须转变观念,回归自然,走向科学。即管理机关不能一味发号施令,需要通过管理观念创新,思路方法调整,强化服务保障职能,通过管理服务,培养和提高被管理者的素质与水平。

第一,创造有益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搞好所辖各方面的协调联络,争取本级政府和其他行政职能部门从各方面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当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中贯彻始终的一件大事,按照《决定》精神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位置,使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亲自关心、带头落实素质教育各项举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素质教育开展做好榜样。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首要任务是落实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学校改造建设和正常运转经费得到切实保障等,使素质教育成为当地全面发展的重点。

另一方面,在本级教育系统内,挖掘各种潜力,调动各方积极性,修订完善本级服务保障素质教育的有关措施、制度等;制定鼓励、支持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实践探索研究的奖励表彰实施办法,尊重教师、学生的首创精神,积极总结推广素质教育成功经验。

此外,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吸引和号召社会各界各阶层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支持、配合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应积极组织和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保证素质教育的开展。宣传表彰配合素质教育开展好的单位、家庭和个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们积极投身并支持素质教育的开展。

第二,对从事素质教育的重点人员加强培训。素质教育的重点人员,主要包括院校长、校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教师队伍中的骨干等。他们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坚力量。所以,必须对其做好预期培训、重点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深刻掌握素质教育思想,从而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和有效实践者。对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指定内容自学。选择有价值的管理学、教育学(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法律法规等内容,由他们自学,以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武装头脑。二是组织他们到名优学校甚至国外优秀学校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学习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与做法。三是实行对口交流和个案讨论。四是聘请名优学校的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直接传授办学经验,进行教育理论研讨与交流。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把自学理论和外出参观实践,以及广泛研究讨论结合起来,真正从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提高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对素质教育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对骨干教师培训,主要有四种办法:其一,集中培训。对教师普遍实行假期集中培训,主要是为了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等知识和技能,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使之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其二,走出去与请进来。即把有发展前途的教师,分批选送到先进学校学习调研和代职锻炼;同时请外校的优秀教师,到本校传授素质教育教学经验。其三,在岗锻炼。在现有教学岗位上,通过特级教师、教育专家和学校领导查课,以及组织开展优秀课程设计和优质课竞赛、评比和优秀教师示范课、公开课观摩等活动,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四,对那些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年轻有潜力但学历偏低的教师,送学深造,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

教师培训,应落实6—8年定期休假、考察制度。对在同一学校任课满一个完整周期以上的教师,最好安排半年至一年时间外出考察学习。这对开阔教师视野、反思教学得失、吸取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往师资力量不足和教育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教师不经休整、考察,连轴任课似乎正常。但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特别在师资力量逐步充裕的情况下,这项措施应逐步加以推广。这一做法也是英国著名教育家罗素早就提倡的。

第三,组织开展各种素质教育研究活动。素质教育作为科学教育,其全面推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科研支撑。中层管理组织开展素质教育科研活动,主要包括:组织所属教育科研机构、各级各类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科研,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以及本级机关自身参与素质教育科研。作为一级教育管理层次,要真正取得素质教育工作调控、领导的主动权,就必须把素质教育科研始终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做,特别要通过全面搜集和积累开展素质教育的各种信息,切实针对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加强对策研究。此外,要善于组织协调各种素质教育力量,发挥整体最大功效。科研工作的具体开展,详见本章教育科研质量等相关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