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高层管理,主要指国家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等对素质教育体系实施的宏观控制与方向引导,其基本管理依据是法律、法规。其核心是掌握重大方向和把握关键质量。
一、掌握素质教育总体发展方向
素质教育高层管理,首先是为素质教育体系健康发展把关定向。
(一)素质教育性质确定
我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决定》都明确指出:我国整个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绝不例外。换言之,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必须满足和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决定》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明确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江泽民同志在“全教会”上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的精神实质。[2]
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常重要,它表明我国现阶段已经不是教条或僵化的社会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积极运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认真总结国际,特别是我们自己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教训,科学确立的国家发展目标与道路。这是一条充满生机活力、健康和谐、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之路,是保证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复兴的唯一正确途径。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促进和推动国家走这样的道路。这是素质教育高层管理把握的根本方向。
(二)素质教育思想确立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素质教育高层管理,主要有教育地位思想,教育施行思想,教育目标思想等。
1﹒素质教育地位思想。在我国全面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处于什么地位呢?这是带方向性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3]江泽民同志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4]他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5]强调“任何一位有远见的、成熟的、合格的领导,必然是重视教育的领导”。[6]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7]
素质教育是深刻改变国运、有效增强国力的重大现实举措,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石工程,是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成为高素质人才优势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引领我国教育由长期跟进而走向世界教育前沿的良好切入点,是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先决条件。这是它在国家事业中的基本地位。对此,不能单从教育本身来理解,必须站到整个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也就是说,不能尽快普遍提高全民素质,中国的一切发展都是不可靠的。任何一级党委和政府,如果忽视素质教育发展,就等于丢掉了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就难以成为合格的领导者。反之,领导干部要想称职,就必须重新规划自己的全盘工作,切实把素质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既努力为之服务,又切实做好教育的表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和管理者,更须积极肩负责任,勇于贯彻素质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地位思想,竭尽全力为之努力。
2﹒素质教育施行思想。要使素质教育得以顺利推进尤应做好以下四点:一是不断拓宽教育思路。《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受教育者应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二是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决定》指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三是明确素质教育适用范围。《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层面。四是选准突破口。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素质教育要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突破口,进而全面实施。
3﹒素质教育目标思想。一是全面奠基。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努力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在顺利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十一五”规划后,教育部决定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实施好发展中西部农村教育的重大工程项目,确保2007年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到2010年,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8]同时坚持攻坚和巩固相结合,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全面奠定国民素质基础。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报送和实施《中国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9]
二是全面发展。《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决定》的这一要求极为科学、全面,它包含了三层意思:首先,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不论这个部分多么优秀或落后。其次,素质教育注重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素质教育必须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促进他们自主健康、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通过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统筹协调,全面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效益和科技创造力,以利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和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三)素质教育结构功能调整
素质教育高层管理,很重要的是构建和优化整个教育格局,消除和化解各种教育失衡现象,这是取得系统整体成效的基本途径。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教育存在六个严重失衡现象:
失衡一:学生分布——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相对于中等学校增长速度过快,研究生相对于高校大学生增长速度过快。1980年至1998年,高校在校学生增长了2倍,研究生增长了8倍,中等学校在校生增长29%,其中普通中学,反而有所下降(这一现象部分可能是教育结构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失衡二:学科结构——高等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各学科在校学生数的分布严重不平衡。普通高校中,经济学科在校学生占总在校学生数的比重,1980年仅为3.2%,而1998年高达14.9%。中等专业学校中,1998年高达24.3%,而农科、医科、师范学科的学生比例却连年下降。
失衡三:课时分布——中国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其学习外语课时数,本科生为300,硕士生为200,博士生为150,大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15%,如果考虑到课外用于学习外语的时间,则中国学生总学习时间的20%~30%都用于学习外语。
失衡四:教师配置——师生比例严重不均衡。首先,从每位教师负担学生人数看,1998年普通高校是8.4人,中等学校是17.0人,小学是24.0人。这是一种倒金字塔形结构。实际上,中小学未成年阶段更需要与教师的直接接触。
失衡五:财力分配——不同学校之间财力严重不均衡是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最严重问题。世界银行专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最大不平等是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不公平,少数人占用了过多的教育资源,培育了少数尖子,但损害了全民素质。
失衡六:高考招生模式——仅以总分作为录取唯一标准埋没具有特长的人才。比如两个学生,一个总分是161分(其中数学80分,语文81分),另一个总分是159分(其中数学99分,语文60分),假如录取标准是160分,后者必然名落孙山。这就偏离了高校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二是目前高考录取标准在不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更严重的是,教育条件好的大城市录取分数线反而低,比如上海、北京。[10]
以上一系列教育失衡现象,无疑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和质量效益的普遍提高。它表明我国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专业设置,还是学生分布、招生模式等都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现象,要使素质教育健康发展,教育高层管理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调控,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逐步改善这种宏观失衡现象。
一要全面提高教育层次。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原有的教育层次结构、规模比例,已明显不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在近年国家大幅度扩充高校、高中阶段招生规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教育结构改革与调整。“十一五”规划指出: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进一步鼓励各种方式办学,创办各种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层次,组建职业技术学院,实行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通、衔接的教育体制,把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社区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远程教育规划、普及等,列入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布局,从根本上扩大国民受教育数量,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为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二要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教育部很快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周济部长指出:“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遍布乡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面向全国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统筹区域教育,实现各地区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步伐,加强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支持,大力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以及职业教育的对口协作,积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努力缩短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统筹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加大对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不断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大力促进区域内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11]
三要不断追求教育整体长远效益。近年进行的素质教育探索和决策规划,充分表明教育界对教育效益的追求有了根本性转变,不再只重视教育短期和局部效益,集中关注教育的整体和长远效益。
首先,从对学生个人发展要求看,不仅要具备知识、能力,而且要形成提高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德、智、体协调发展,而且要求他们在美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等方面全面提高,同时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即教育不再局限于学生某时段学习成绩的优劣,而是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和长远发展负责。自2000年以来,教育部不断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尽管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但其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有益保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为其参加多方面活动、尝试创新实践创造条件,不再把学生长期困于巨大的考试压力之中,有益促进其全面发展。
其次,从学校教育体系看,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鼓励师生大胆开拓创新,多出科研成果,而且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使教育直接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产品;不仅注重一次性学历教育,而且重视对各类人才进行非学历的继续终身培养;不仅重视传统的理工科专业,而且重视人文社科专业以及农林、师范等专业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
再次,从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看,尽管素质教育高层管理要把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世界一流的名校、名学科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为了实现我国教育的整体跨跃式发展,教育部主要领导指出:“在管理和监督方面,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在经费投入方面,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城市教育附加费要优先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在师资力量方面,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12]总之,我国教育已开始摆脱以往注重个别、阶段成果或单一质量的现象,正步入整体质量和全面效益提高的科学发展之路。
(四)素质教育体制改革与计划修订
党的“十一五”规划确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教育体制改革在整个教育发展中,是有方向性影响的大问题。《决定》和《规划》都对教育体制改革做出明确规定。《决定》指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教育体制。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制,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继续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布局调整,形成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新体制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办学体制。逐步实行国立、公立和民办私立相结合,以前两项为主的体制。二是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由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地方分级管理。三是经费筹措体制。政府教育拨款主要用于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和承担高等教育的部分经费;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加大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本分担机制,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四是招生就业体制。高等教育实行扩大招生和自主招生,改变年度一次性招生,逐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等;就业实行自主与双向选择;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普及教育和就近入学;高中扩大招生;各个职业岗位人员,由职业技术学校实行普遍培训。五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扩大自主权和自制权,基础教育学校,加强民主管理监督。六是教材体制。创建国家统编教材、地方特色教材、学校自选教材等多种结合,改变全国统编教材的一统单一局面。
与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相适应,全国高校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严肃认真地进行教学计划修订。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体系。包括:扩大高等教育中选修课种类与数量,适时适度放开专业及专业方向选择,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学位、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机会,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创造条件,促使个性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同步提高;增强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并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等。
(五)完善素质教育内容、方法
传统的教育内容,主要指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除此以外,还包括为学生创造内化知识、激活个性潜能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全面全程教育机会和直接参与各个学科领域探索研究实践。因此素质教育要求,首先,全面更新教材内容。目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深入发展,基础教育从2000—2002年,教育部投资1亿元在西南师大等8所师范院校进行课程设置改革试点,形成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相结合的格局。小学开设语文、数学、艺术、生活、体育与健康等5门基本课程。初中课程进行大的整合,即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整合为综合理科,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整合为综合文科,美术、舞蹈、戏曲等整合为综合艺术,另开设语文、数学、科学与技术、健康与体育等共计7门课程。小学和初中都要使用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13]从以上教学内容的调整不难看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课程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结合,课程设置具有综合化、社会化、生活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从“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向“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广泛探索体验、创造性学习)发展,同时注重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等。这是符合世界教育发展方向和潮流的,也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形成与提高的。
高等教育,由教育部直接组织领导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全国几百所高校、数以万计的教授、专家的艰苦努力,到2002年出版1000本左右“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目标已经实现。其中有些课程教材如赵凯华、罗蔚因合著的《新概念物理》等面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改革力度较大的换代教材,是建国以来一次重大的课程教材体系创新。这些课程教材除具有一般教材体系科学、内容翔实、概念准确、易教易学等特点外,还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状况,内容体系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14](www.daowen.com)
其次,注重提供研究方向、机会、方法,并具体组织、引导、实施。这是促进学生素质形成的关键。人的素质不能直接给予,而是在先天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通过主体掌握丰富的知识素材,参与符合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的学科领域深入系统的研究内化知识获得的。因此,为受教育者提供研究方向、机会和方法,组织、引导和勉励他们参加各种科研探索,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重要内容。提供研究方向要关注三个方面:即学校培养目标、学生个性潜能、社会需求趋势。培养目标是基础,个性潜能是关键,社会需求是牵引。提供研究机会与方法,是教育教学的有机部分。
再次,完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法,实质就是以什么方式向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和研究方向、机会。《决定》要求,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的能力等。[15]同时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合作型学习,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和研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强调一定共性的基础上,允许并鼓励学生凸现个性潜能,坚持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
(六)素质教育教学手段先进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手段不断翻新,素质教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从教育方面看,《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有限教育资源作用,把它作为我国办好大教育的一项战略措施。主要工作是充分利用现有“中国教育科研网”,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使之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远程教育网”等连成一体,运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满足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教育需求。[16]
从课堂教学看,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都要从“讲稿+粉笔”的传统授课模式,转变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研成果进行教学。如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局域网配合教学,利用模拟、仿真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继续实施国家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成果评比。在整个教育界,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中积极推广先进教育技术和优秀教学软件。
二、把握素质教育关键质量
就素质教育本质来讲,素质教育不是简单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提高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共有和特有素质。因此,素质教育高层管理,在切实管住素质教育正确方向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控制素质教育各环节的关键质量。教育质量,历来是个复杂的系统,牵涉面很广。素质教育高层管理究竟应控制哪些方面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学校质量、师资质量、校长质量、教育科研质量和学位质量等方面。
(一)学校质量——素质教育质量的基础
学校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阵地。它的质量包括多方面,但重点是学校的软、硬件质量能否满足师生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为确保学校质量,国家应制定、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质量建设的基本标准,明确质量建设与保障责任,通过检查监督与宣传表彰,促进质量建设不断提高。
近些年来,为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促进素质教育落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特别成立专家组,根据总体任务和目标,研究制定了具体测试标准,遵循相应的指导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对全国主要高校(约600所本科学校)的建设情况,分类进行了整体性评价。如对“文革”后新建的200多所学校,进行合格评价;对进入211工程的重点大学(约100所),进行优秀评价;对介于两者之间的300多所学校,进行随机性的水平评价,促进了学校全面建设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教育部把专家们长期研究并通过测试的院校质量指标体系化,正式下发各院校。各院校再根据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和自我评价,最后结合本校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建设,以求达标。这种做法,是国家高层教育管理机关探索出的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建设水平的一条成功之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事实表明,如果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再好的理论也很难从普遍意义上推动学校建设,特别是促使学校所在地方政府认真扎实地为普通院校建设尽力服务。有了严格的评价标准,可以说各方面的潜力都容易被调动和挖掘出来。有利于广大院校明确建设目标,迅速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利于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学校整体建设上层次、上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应推广到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基础教育学校中去。对素质教育高层管理可以适当进行抽查与评估,以切实促进基础教育学校也能借助类似于优秀、合格和随机评价,激发、调动各个学校和所在地政府积极抓好学校的全面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办学质量水平。
(二)师资质量——素质教育质量的根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根。师资质量是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得以全面落实,教材建设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质量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力量。
关于师资质量对教育的影响,北大许渊冲教授回忆说,西南联大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府。”[17]由此推论,有大楼而无大师,难以成就大学。推行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大学有大师,而且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有专家型教师。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为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院校的灵魂。名师出高徒,是教育的一般规律。
关于师资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有明确规定,近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规定:一是制定前瞻性发展规划。《决定》和《计划》,以及教育部有关会议,都对教师队伍建设,作了长远发展规划。如: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使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职业学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型大学,到2005年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应占60%以上。
二是实施系统培训计划。《决定》强调对教师实行多渠道综合培养。在师范院校层次、布局调整的同时,鼓励综合性非师范院校参与师资培养。《计划》规定在三年内,对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其他各层次教师提倡在岗培训提高,注意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是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决定》指出: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公开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四是对教师队伍。进行综合考评。素质教育高层管理,通过各种教育法规,对教师聘任标准、平时考评、职称评定、待遇确认和编制管理等各方面,既有一些具体明确的规定,又有很多原则性要求。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和各类学校都要认真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三)校长质量——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
从一定意义讲,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古今中外凡是名校,无不是从某位优秀校长的开创性工作起步的。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办学思想,校长的志向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的综合素质决定学校的发展前景。任何一所名牌院校建设必然凝结着优秀校长的心血与创造性劳动。可以说,校长质量是保证学校发展规划科学、贯彻实施顺利和管理质量提高的关键。
素质教育探索实践证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校长(往往是学校班子),是不可能科学规划好学校长远战略目标和正确发展方向的,也是难以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最大智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素质教育顺利前进的。所以,要保证学校素质教育质量,必须选好高素质的校长。
《决定》指出:学校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
素质教育高层管理对校长的管理,主要是四项工作:一是明确校长的总体条件和评价标准;二是规划、完善各类校长培训体系;三是制定、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四是组织名优校长评比奖励。
研究表明,高素质校长不仅要符合一般校长特征,而且要满足优秀校长条件。一般校长特征:一要忠诚热爱教育事业,正确理解和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二要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作风深入、扎实、民主。三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管理原理,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四要考虑问题全面客观,有正常良好的人际关系。五要身体健康,适应校长工作需要。
优秀校长条件:一要具有战略头脑、眼光,坦荡博大的胸襟,深远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不懈的开拓精神。二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品德修养。三要谙熟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的方法,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和协调控制能力,实行科学管理。四要具有崇高的威望、魄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五要善于对外交往、沟通和吸取最有价值的资源、信息,掌握现代获取信息的方法手段。
标准不是绝对的,各级各类学校现实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具体校长的质量标准并非完全一致。这里提供的仅是一种参考。
(四)教育科研质量——素质教育质量的核心
教育科研是端正教育思想,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过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手段。实施素质教育,如果没有教育科研水平的极大提高,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因此,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开始,就积极部署、带头实践,不断加强素质教育探索研究力度,积极拓展研究的广度、深度,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从国家领导人,到教育主管部门,近十多年来,无时不在进行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与此同时,不断规划引导和积极组织全国素质教育研究,把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都吸引到素质教育探索研究中来。素质教育科研范围之广、层次之深,在我国教育史乃至世界范围都是空前的。研究的问题涵盖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素质教育思想观念、功能作用、体制机制、内容目标、方法手段、组织领导、投入条件、教育评价、办学特色等等。此外,研究还涉及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时代特征、教育与国家振兴、教育与人类生存、教育与国际合作、教育与各行业协调、教育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等方面。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对教育本身研究,而且必须提高整体科研水平,以全面优质的科研,提升教育层次,开扩教育思路,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使我国教育尽快走向世界教育前沿。
在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百花齐放的同时,教育实践领域的探索也如火如荼。各级各类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和科研机构)都展开了素质教育实践探索活动。尤其是一些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更是充当了素质教育实践探索的先锋。在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国家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社会舆论给予的关注、支持程度,教育科研对教育质量提高的贡献率,都是空前的。可以说,一个涵盖全国、影响深远的素质教育研究氛围已经形成。
(五)学历学位质量——素质教育质量现实体现
素质教育质量包括一系列指标体系。但就素质教育根本追求而言,是提高受教育学生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质量建设,必然紧紧围绕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准确衡量学生质量,素质教育高层管理确定了一些原则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两重”、“四有”、“两全”。所谓“两重”:一是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二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全”:一是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完整的教育过程,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突出学生个性潜能,实现自主健康成长,防止千人一面;二是全员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教育机会均等,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培养,都能走向成功。
对以上学生质量标准应全面正确地理解,其中“两重”是保证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进入新世纪,走出校门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素质形成提高的根本目的。“四有”,既是中国特色要求,也是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如有理想——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内驱力;有道德——是优秀人才正确前进的风向标;有文化——是支撑人才发展的深厚底蕴;有纪律——是避免人才越轨的控制线。“两全”,全面发展是保证学生良好生存和适应社会变化需要的应有准备;全员发展则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此外,学历学位质量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素质,但它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而现实的质量节点,具有国际可比性,也是能够控制的。尤其是重要学历学位,往往具有国际通用性。实施素质教育,这些基本质量节点不能放松。素质教育高层管理,既要防止各种学历学位质量滑坡,又要坚决打击各种制造虚假学历学位行为,保证我国颁发的学历学位在国际上的信誉,不断提高我国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绝不能因推行素质教育使学历学位贬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