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中的大目标牵引方法

素质教育中的大目标牵引方法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教育过程运用启发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大目标牵引透过素质教育目标分析使我们知道,任何人如果视野狭窄,那么无论他作何种努力,都很难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所以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大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中的大目标牵引方法

第二节 教学方法运用

具体施教方法,异彩纷呈,实难穷尽。虽然每种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真正有益于学生素质形成的还是深刻的启发。素质教育过程运用启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目标牵引

透过素质教育目标分析使我们知道,任何人如果视野狭窄,那么无论他作何种努力,都很难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所以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做自己最高的人生问题。”[11]素质教育过程要尽一切办法激发、引导学生确立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什么学历、文凭。

目标是人生努力和追求的重要方向。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创建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启发引导他们对人类、人生的理想追求和对所学知识内在价值的深刻把握,使之充分拓展思维探索空间,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大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所谓“大目标”,一般是指自然、社会或某个学科领域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或社会发展的新趋向。以此牵动受教育者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索研究,才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扩大关注面,从而行至高远、赶超前人,激发强烈的奋斗欲望。

大目标牵引首先是牵引目标的确立。是启发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还是启发对新生事物的探索;是启发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还是启迪对人生目标的设定;是启发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跟进求知,还是启迪自我发展完善、服务人类社会等,素质教育的教法显然选择后者。这种目标往往成为学生自主健康成长的根本出发点,如探索揭示宇宙奥秘,关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协调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解决国家、民族现实难题,填补某个学科领域研究空白等。从一定意义讲,只有在大目标的牵引下,才能激发人的最大潜能。

“一事当前,首先想到国家利益,并自觉地把社会需求作为己任,是江泽涵、程民德、丁石孙等北京大学老师,传播给青年王选的”。[12]大目标牵引,并非靠简单的说教,而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或学校实际生活以及参与社会实践中,以教育者的言行来引导。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教育系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现实途径,引导学生走出关注个人追求的小圈子,积极投身于各种理论或现实问题的探索研究之中,确实把为社会服务看做自己最高的人生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中国的实际而言,在清王朝封建统治衰败时,如何加速这种衰败的结束,使国家重新开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如何使国家获得独立、自由、解放,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在现阶段,如何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在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这些都是大目标。

作为教育者的大目标首先应遵循韩愈当初提出的师者传道之说。所谓道,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一切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人类之所以比一般动物高明,正在于掌握并运用了各种事物发展演变的规律。所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重要方法。

道非师所设,而需师有指。作为教师不可能把人生、社会和宇宙各种变化规律尽收眼底。所以,师传之道,只能是人生通行之道,是自然、社会演变的一般规律和每位学生相应成长阶段走向成功的个性化要求的有机结合之道。因此,素质教育中的教师,既要研究人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所教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特点,然后才有传道之可能。无道为师,必然后患无穷。

传道需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各种道的关系。一是自然之道与社会之道。总体而言,人类进入高度文明阶段,社会发展与自然演变需要密切协调,不能互相矛盾。尽管人们不断改造、改变自然,但任何改造、改变都只是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的加倍惩罚。

二是社会之道与个人之道。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有各自的规律,而且不完全一致。但后者必须融入前者之中,正所谓“社会之道千万条,每个人成功皆不同”。只有把个人成长自觉融入社会发展之道,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潜能,才能事半功倍,获得成功。凡事先替个人打算,而置社会利益于不顾,则很难真正获得个人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崇高目标。

三是长远之道与一时之道。任何发展都是一个过程,长远是由时段堆积而成的。长远之道虽然很难靠某时之道来实现,但时刻保持正道发展,永远是走向成功的可靠保证。所以,应以长远发展时刻校正眼前行动,以每时发展保证长远目标实现,减少和克服两者的矛盾。

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都要运用大目标启发引导学生。国内外这方面成功范例不胜枚举。美国哈佛大学校门题词:“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同胞走出去。”黄埔军校校门的对联云:“升官发财请走别道,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是“精忠报国”。微软中国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博士说:“我进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系主任曾对我讲,当你拿到你的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这句话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简直高不可攀,但也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经过五年寒窗、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13]

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浙江大学对新生讲话中郑重提出:“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讲话快结束时他又指出:“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服务,而不在享受。”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主要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并提出领导人才须具备的五个条件:①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②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③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④深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⑤健全的体格。他还要求学生毕业之后,“不谋地位之高,不谋报酬之厚,不惮地区的辽远和困苦”。[14]高素质成功人士,都是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人生价值体现的。

二、新思路构建

教法太死是我国教育久存的通病。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出:“学校每年民意测验,学生和老师都反映教学方法太死,部分教学内容太陈旧。”[15]素质教育作为科学教育,对此不能等闲视之,而应积极采取鲜活的教法,坚决摒弃“灌输式”、“填鸭式”、“保姆式”等窒息学生思维、弱化其兴趣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行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激活学生能动性新教法,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试验,探索智慧教学、情感育人、释疑授课,改变讲得过细、过多、过全的习惯,提倡讲宏观、思路、方法、要点,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研究的空间。

新思路构建,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的途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今天如果教育者抱定以往的教法不变,不仅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养成,而且会使他们无所适从。新思路构建没有任何固定模式,最根本的是内容鲜活、教法灵活、效果激活,使学生思维认识加深,积极主动地探索前进。

第一,教的内容鲜活。素质教育中,教育者无论从事任何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都应力求创新,以活取胜。

实现教的内容鲜活,首先必须从学科(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和相关知识中搜集那些具有较好成长性和鲜活应用前景的知识。其次,要掺入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结合的鲜活情况。再次,要尽可能融入教育者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新鲜经验。教育者要将这些综合起来,以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不能满足于那些成熟、定论的单一理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致力于把现成的原理公式等一大堆死知识灌注给学生,强迫死记硬背。结果只能使学生成为书呆子,不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和生产上的革新能手”。[16]

教材当然是素质教育施教的基本依据。但在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中,它并不是唯一依据,应当鼓励学生全方位涉猎课外知识,经受广泛的社会实践锻炼,不断扩大知识面。同时,知识传授要与实际技能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当然,知识的鲜活性,并不简单等同于知识的全新性。事实上,那些古老的基础知识,与新近的自然、社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也会变成鲜活的。有些新知识,如果呆板、僵化地理解、传授,也可能变成死知识,从而失去鲜活性。

周远清强调:“按道理我们的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思路讲给学生,并且提出问题与学生讨论。”可事实上“教师讲课总希望课程完完整整、严严密密,过于系统、过于完整,不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没有困惑,学生需要往哪里探索前进呢?[17]

基础教育教学内容改革,不仅同时推行教育部统编的国家教材、省编地方教材和校本补充教材等,而且鼓励学生和家长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选择课外读物。有些教育领先的学校在此基础上,还为学生提供更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如湖北黄岗中学为高三学生开设有阅览角,向学生提供有关社会、科技方面热点和前沿知识;校电视台辑录中央电视台的《时事纵横》、《科技博览》等电视片,以供学生选择收看。这些做法不仅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使之从自然和社会现实中获得鲜活的内容,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实践能力,有利促进他们学得更深、更宽、更活。

从教学内容组织来讲,要保证教的内容鲜活,需要鼓励、引导学生走出单一课堂,涉猎大千世界,了解社会百态,亲自感受生活实际,了解各种现实需求,以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把各种实际知识学习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完整、准确地理解知识内容,有利于促进他们对获得知识的内化。

第二,教的方法灵活。人类创造积累的教法丰富多彩,素质教育施教具体该用何种方法,必须根据具体对象和环境情况灵活掌握。那些把素质教育说成是“固定不变模式”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有利于学生素质形成和我国原有教育教法运用情况看,素质教育施教应特别重视以下方法:

一是演绎、归纳并用。我国传统教育比较重视演绎推理,有些教育家把数学物理等称为“纯推理学科”,往往轻视或忽略用广泛的事实归纳总结。这是有偏颇的。素质教育中,不能简单放弃或否定演绎法,需要发扬和善用它的长处。但同时不要完全依赖它,应大胆使用归纳法,发挥它在整个教学中思路视野宽,容易触及最新现象和知识前沿,使用灵活方便,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共鸣等特点。具体教学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杨振宁教授对西南联大和芝加哥大学的教学都非常感激。这两所大学是把两种方法、两种风格教给了这位物理学家。西南联大传授的是演绎法,即从大的原则开始,从已经了解了的、最抽象、最高深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推演下来。而芝加哥大学传授的是归纳法,把他们眼光中随时注意到的东西,常常是当时最新的现象抓住,然后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其中的精神。[18]

二是强化学生前进动力。胡锦涛强调,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9]爱因斯坦结合在德国和瑞士学校的切身体验,认为学校强化学生前进动力的方法有三种:威逼,利诱,理性、真诚和趣味的吸引。教师既不能用“权威”的棍棒压制学生,也不应用金钱、荣誉的诱饵引导学生。教师的职责是鼓励学生对自己和社会负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向他们展示知识和科学的无穷魅力,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心灵挣脱权威的影响,摆脱各种利益的诱惑,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在真理的追求中兴趣盎然。不断在自然、社会的大千世界中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于三种动力的比较,爱因斯坦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在工作和工作的结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些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引导出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富——知识和艺术技能。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当然不像使用强力或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更有价值。”[20]

三是提升“人、情、行、环”教的地位。言教是所有施教的基本方法,但在素质教育中,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扩充施教方法,坚持和提高“人教”、“情教”、“行教”和“环教”在教育中的地位,真正使师生更融洽地互动起来。

“人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每一位教育者必须明白:面对学生,自己就是一本始终敞开的活的教科书,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品读着你。教师教学不仅传授知识、技能,而首先是在传递一种人生信仰、精神追求和社会价值观念。同时,教师还是先哲、伟人与求知者之间的“二传手”,是学生走向崇高目标的引导者。

“情教”,是指教育者施教必须充满爱心、激情,注入对学生的深厚情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心、关怀、负责;对学科专业知识无比热爱,以极大的热情和刻苦钻研精神,剖解各种理论和现实难题。而不是机械、冷漠、干瘪地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与技能。

“行教”,是指用教师的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学生。教师做人,无不通过日常工作、生活等现实行为表现出来。尤其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行为已不仅是个人行为。这就要求他们举手投足都应让学生从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启迪。徐特立先生面对日寇大举入侵,为向学生表明自己坚决抗战的决心,当众用菜刀剁指明志。在素质教育探索中,有位一米八的年轻男教师,在参加班级小学生联欢晚会过程中,面对学生们热烈欢迎他来个节目,含着微笑感谢并接受孩子们的盛情,同时要求学生们答应他一个条件:他要和曹小缓同学一起演唱。那个曹小缓女孩,个子比较矮小,貌不出众,在孩子中常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老师的提议令她激动得满脸通红,出人意料,她唱得非常好,同学们报以异乎寻常的热烈掌声。类似做法,那位老师不止一次运用。完全可以相信,那个曹小缓同学从这位老师行动中得到的教益,对她重新认识自我、增强信心乃至顺利成人,比任何具体知识、技能都更宝贵、中用。[21](www.daowen.com)

“环境教育”,是指创造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实现教育、管理、服务、保障综合育人。素质教育整个施教过程,时刻都应让学生那种出于真诚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微弱幼芽得到环境的滋润、呵护,鼓励任何有普遍社会价值的独特愿望的萌生。教育者不以任何权威定论、个人好恶或传统观念简单扼杀学生的求索激情,要积极支持和促进学生在风雨中接受洗礼,在实践尝试中充分自由生长。

四是鼓励探索实践交流。探索是追求学问的基本行动,实践是获得一切真知的重要源泉,交流则是智慧火花碰撞的极好途径。爱因斯坦指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22]任何人任何一种素质的最终形成都不是直接教出来的,而是自己不懈探索研究、努力实践的结果。

素质教育主张“授之以渔”,激励学生积极探索行动,支持他们广泛交流讨论。社会、学校、家庭和每位教师,都要善用这种方法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选择探索领域,寻找创造实践的机会,充分、深入、广泛、真诚地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扩大认知面,提升人生境界,促进兴趣爱好扩大,使其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进。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培养一个杰出的科学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停止当学生,直接成为研究者。”[23]

五是营造发挥“教学场”效应,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信情理趣气”互动,激活教学。信——信仰、信念、信心等。教师的信仰,确信的看法,对追求理想实现的信心等,时刻在感染和影响学生。教师应用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教育打动学生。情——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真情流露与情感交流。人是灵性动物,“情来神往”、“心领神会”是重要特点。教师以真情、深情调动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稳定的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而且能充分激发心理潜能,提高智力活动水平。因此,教师应寓教于情。理——教学过程是讲理、说理、析理过程。理越正、越透,越能慑服感染人。教师思路越清晰、推理越严密、归纳越准确、阐述越透彻,就越能说服和感染学生,增强教学效果。趣——培养学生兴趣、情趣,有益提高“教学场”效应。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乐观愉悦的气氛,对于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意义重大。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能在师生间产生强大的磁力,这种磁力会向心凝聚,牢固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记忆。气——乃气势、气度、气氛。它对调控学生学习情绪,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至关重要。优秀成熟的教师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保持在理想、稳定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以信慑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趣引人、以气束人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更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教的效果激活。经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奋勇向前、一马当先,积极运用个性特点、坚定兴趣爱好、发挥优势潜能,通过探解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争做对社会最有价值的人。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出人才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24]在素质教育培养人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符合不同学生个性特点、优势潜能的独特方法、内容施教,才有望保证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顺利成长。

素质教育施教的结果绝不能是死水一潭,将学生的认识、理解、行动限制在任何固定的层面上。“活”的施教内容和施教方法的最终效果是:激活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兴趣和上进心,激活个性优势潜能发展,使学生视野拓宽、思维延伸和前进信心坚定,对探究情有独钟,自觉承担重大的社会历史责任,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价值,真正达到离开了教,也能自主健康地成长。

现代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这为达到效果激活创造了条件。他们渴望教师了解他们的心声、兴致,采用新颖的教法为他们揭示科学的奥秘,带领他们走向各个学科前沿。教师要善于诱导、鼓励和启发学生。《学记》提出启发、诱导的三原则,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并强调:“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融洽;激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走,学起来才更容易;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25]

素质教育方法重在打开学生的思路,“授之以渔”,给他们以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鼓励他们善于寻找和发现问题,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以至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还要启发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思维,学会科学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优势潜能,不懈地对各个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尝试,力争在某个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从中得到乐趣,并不断丰富人类知识宝库。

三、高质效传递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这既是信息科学时代对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又是教育效益学、教育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体现。其总体要求是:课堂授知质效高,各种信息交互好,重复交叉耗损少。

高质效传递知识信息的具体方法丰富多彩,要做的主要工作:

第一,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技能)传递的基本要求。传授知识高质效,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善于选择丰富而更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进行快速传递。另一方面,要以各种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对接受知识的充分掌握、理解和消化。这一要求不仅体现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而且要通过相应的方法措施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讲,要求教师更新知识传授观念,扩大自身知识内涵,掌握快速传递知识方法,善于运用高效传授知识信息的先进手段。

第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知识信息的沟通和图书资料的保障。高质效传递知识信息,并非单靠课堂教学,还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广泛深入联系,打破学校院墙壁垒和呆板固定的教材局限,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沟通融合,快速将社会创造积累的各种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传授给学生。为开扩学生知识视野,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内化提供高质量和丰富的素材。高质效传授知识信息,还必须依靠学校、社会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如果图书资料匮乏,而要实现高质效传递知识信息也是困难的。世界上所有优秀学校和教育发达国家,无不拥有良好的图书阅览条件。

第三,加强互联网络建设,实现整个知识信息便捷沟通和快速传递。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信息科学时代,网络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一手段充分运用,很可能产生具有革命意义的教学新方式。它能保证师生知识信息沟通交互自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依托网络条件,利用人类无限广阔的信息资源宝库。这是信息科学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最深刻的改变。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努力创建有利所有受教育者尽快获取知识信息的网络环境,保证各种知识信息便捷沟通、流动,有效保障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得各种有价值的知识信息。

第四,压缩、减少知识信息重复交叉等无谓损耗。素质教育教法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用快捷的方式方法教学,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压缩、减少知识信息重复交叉传递带来的无谓损耗。快捷,是指素质教育教法要尽可能便捷、简洁,切忌繁琐累赘。这不仅是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基本要求,而且是适应信息丰富多彩的有效措施。快捷的方法没有统一标准,主要应从内容简约、途径简洁、方法简便、手段简练、思路清晰、语言精练等方面努力。具体讲应注意三点:

首先,使经典内容更加简练。所谓“简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删繁就简”,更不是降低课程的基本要求。而是一方面通过贯通、融合,以及相互渗透的方法,大大减少相关知识之间的过多重叠;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大大减少讲授时数、压缩教材篇幅。“简练”的另一层含义是对经典内容不断加以补充完善,推陈出新,使之富有时代气息,与新的实践挂起钩来。

其次,搞好各种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教学内容重叠交叉,提高知识的传递速率、效益,尽快把学生领到各个学科领域的前沿。同时,减少复习巩固时间的消耗。赞可夫认为,传统教学多次、单调的复习,“把教学进度不合理地拖得很慢,是滥用复习的结果”。他说:“滥用复习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损害。”他提出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是:为了辅助高难度教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质量得以提高,通过多方面理解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那些不必要的重复;使教材的难度范围和传递速度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实际相适应。他说:“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就有可能揭示所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加深这些知识并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一原则与其说具有量的特征,毋宁说主要是具有质的特征。”[26]他提出的高速度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学到了更广泛深入的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的“一般发展”。

丁肇中教授说过:现代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不要围绕分数转。考试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在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我们认识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获诺贝尔奖的,几乎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几名的倒有几位。由此可见,单纯考高分并没有多少长远价值和实际意义。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所有学校几乎都挤出一年时间(高三)纯粹用于复习迎考。而同期,美国高中学得较好的学生,却已经在选修大学相关课程,并把所修学分带进大学。这样就有利于他们尽快进入学科前沿,探索解决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而我国高中生整整用一年时间,在旧知识堆子里磨蹭、煎熬、绕弯,给学生增加许多不应有的压力。最终考试是相对得了高分,但很多人却因此消磨了个性特点,丧失了学习兴趣,也丢掉了进取锐气。而高校招生,完全是按水涨船高的标准选人,总体上与每位学生具体考分高低不相干。钱学森教授谈过:20世纪2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每次考试前是不做准备的,大家都重在理解。班上学得好的学生一般每门课考试得80来分。这个分数足以支撑他们的成长进步和后续学习。而他到了上海交大,每门课再考80分就不行了,那里的风气需要得95分。这使他耗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用于复习——死记硬背,虽然考分提高了,但他最终感觉:这所学校使他得到的教益远不如北师大附中,四年就学只有两年收益较大,另外的两年基本浪费了。[27]

四、最佳点对接

最佳点对接,是指教育者传授的知识信息,应与受教育者眼前迫切需要和长远根本需要对接起来,实质是因材施教的深化与发展,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最佳点对接,要求教育教学应有确实的针对性。换言之,所教应是所学最渴望、缺乏的东西。具体实现这种对接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要求施教者提供的知识信息,不仅是自己眼中最有价值的,也不仅是一般受教育者眼中最有价值的,而是不同个性特点、优势潜能学生眼中最有价值的。其次,不仅提供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而且提供的方式、方法,与学生的摄取时机、吸收容量、消化速度等,都是恰好适宜的。再次,它不仅包含一般意义的因材施教,而且更体现长善救失,做好每位学生重要人生转折关口的教育引导和转化工作。只有把这些综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点对接。

(一)最佳点对接是客观需要

首先,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能晓得要教他们什么和怎样教他”。[28]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寻找学生成长的最佳对接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墨子提出“量力之所能致”的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教法寻求与学生成长的最佳点对接,必须以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重。

其次,最佳点对接是适应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知识及教法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素质教育施教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客观情况。如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这只是普遍而言,具体到每个学生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最佳点对接必须切实兼顾学生整体和个体差异两方面,特别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超越教育阶段,忽视阶段特点;二是照顾了阶段的普遍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这两种倾向都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最佳点对接。

(二)最佳点对接的目的

第一,最佳点对接,是克服“千人一面”的有效方法。例如某理工学校的教学改革,“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据此,改革后的力学系列课程拟由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块组成,即基础型模块、扩展型模块和研究型模块。基础型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扩展型课程为高等工程力学的理论问题,例如高等工程力学,高等工程力学实验、工程结构中的力学模型等;研究型课程为工程力学的最新进展,例如动力学中的混沌,动力学中反问题、多体系统、损伤力学、细观力学等。其中基础型模块面向100%学生,为必修课程;扩展型模块面向50%左右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型模块面向10%~20%有很大潜力或对力学有特别兴趣的同学。”[29]这样,才有益于各类学生学业成长和最终顺利成才。

第二,最佳点对接,是促使个性化学生走向成功的可靠保证。李月池(李时珍父亲)和李时珍有段关于教育的对话,较好地体现了最佳点对接。李时珍考八股未果后面对父亲的问话,痛苦地答道:“是的,爸爸!我很难受!……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的,偏偏八股这个玩意儿我就是钻不进!”李月池对儿子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要是你念这个,没有念本草经那么得劲,那么,我逼着你走这条路,就糟踏了你这一辈子,是错了的!”并自语道:“现在我算想透了……你要是觉得学哪样好,你就学你的去吧,只要你能发奋成人!”[30]显然,李时珍的最终成功,与其父亲不强迫他继续读八股,并同意他转而研究本草经的宽容和正确指点是分不开的。

(三)最佳点对接的实现

“京剧对人才的培养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孩子学戏的时候,要根据他的扮相、嗓音、秉性来选择学哪一个行当——生、旦、净、末、丑,同是学旦角,又要分是学青衣还是学花旦,同是学青衣也要分析适合学哪个流派,扬长避短,使他迅速成才”。这里的最佳点对接体现得非常明显。[31]

最佳点对接,具体方法丰富多彩、因人而宜,没有统一固定模式。教育部王建国、靳诺两位原司级领导,在接受中央教育电视台专访时说,同一门思想品德课,对不同层次学生,讲授内容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小学讲故事,中学讲历史,大学讲理论。最佳点对接的实现,可与学生兴趣爱好、潜力特长等可塑基础对接;也可与学生前进方向目标选择对接;还可以是消除学生发展路上出现的严重偏差困惑对接等。

最佳点对接的实现对教师要求更高。他们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坚持竭力、深入和托起的教学理念,不断加大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力度,对学生实际状况的深入调查力度,对所教知识内容的准确把握力度,并找准对接点,方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