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学导论:应有之态度

素质教育学导论:应有之态度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忠诚教师职位,努力献身教育事业,是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施教态度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教法要求教育教学必须确保学生主体受到尊重得到信任关爱。素质教育教法强调充分结合学生主体特征并施以相应教育。

素质教育学导论:应有之态度

第三节 素质教育应有之态度

态度,是指人的举止神情或对事物的看法等。教育者的施教态度,与其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施教态度,就很难产生科学有效的施教方法。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强化教师的思想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培养大批既有学识魅力、又有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29]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施教态度,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其核心包括教育者对从事职业的认识、对学生的情感、对工作的责任和对自身的要求等。忠诚职位,献身教育;深爱学生,尊重信任;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一、忠诚职位、献身教育

忠诚职位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教育作为提升人的全面素质、推进人和社会协调前进的事业,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态度至关重要。忠诚教育职位、献身教育事业是实现教育者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源动力。

首先,只有忠诚职位、献身教育,才能以教职为荣。素质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迄今为止内涵最丰富、外延最广泛、组织实施最困难的教育。要在这样的教育中有良好的教法表现,增强职业自豪感、岗位责任感、工作荣誉感,真正热爱这项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倾注情怀,才能克服素质教育过程面临的各种艰难险阻。

其次,只有忠诚职位、献身教育,才能不断探寻和找到向学生全面传授最有价值知识的途径,承担素质教育光荣而艰巨的责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跨越把教育当成谋生手段的局限,不断创造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科学教法。

再次,只有忠诚职位、献身教育,才不至于把教育工作过程仅仅看成一种牺牲、奉献,而把它视为实现人生崇高理想、更高价值的重要途径。历史表明,孔子孟子、陶行知、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张伯苓等之所以能成就伟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职岗位达到学识、思想和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与日臻完善,努力构建了唯有他们才得以构建的良好的教育体系,所以会培养出诸多英才。

忠诚教师职位,努力献身教育事业,是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施教态度的基本要求。

二、尊重信任、深爱学生

素质教育教法的最终目标是尽快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健康成长。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在实现素质教育教法和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良好的师德、质朴的善心和真挚的大爱发现并引导学生朝着适合他们自己的正确方向前进。

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尊重,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精神、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并非简单强调集中统一。信任,是指相信学生,以激发鼓励其个性思维。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教育对学生爱的付出,但客观上学生往往被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工具,严重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与信任,以至于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经常出现矛盾、隔阂等尴尬局面。素质教育教法要求教育教学必须确保学生主体受到尊重得到信任关爱。

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素质教育教法强调充分结合学生主体特征并施以相应教育。教师和整个教育体系在制定实施教育教法的过程中必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急其所急、帮其所需,真心实意地为学生自主健康成长服务。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个性潜能能否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是衡量教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到充满深爱,尊重信任学生,才能保证素质教育教法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领。

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素质教育价值在于教育本身能否实现为社会甚至整个人类创造价值。教育价值的实现载体是学生。而传统教育中学生却被灌以既定的教育内容、接受固有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忽视。人类的不断创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在激发学生创新素质上,尊重信任学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深爱学生表现如下:一是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所有教师都要从思想上,彻底消除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师道尊严的教学态度;在行动上坚决废除一切轻蔑忽视、打骂体罚、侮辱取笑学生的行为,真正把学生摆到教学主体地位,在知识、学术面前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二是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育的对象是人,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人。”[30]全面深入,就是要从各个方面深入学生之中,深入其心灵,化解与消除年龄与身份代沟,真正使学生向你敞开心扉,透过一切表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智慧潜能,保持师生心灵融通。三是师生互相尊重。不是要他们信仰、服从权威,更不是信奉知识的先知者。而是谁的设想科学合理、谁的理解准确可信,就崇敬尊重谁。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师生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彼此欣赏,不断使双方的素质都达到和谐增长。那种只有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而无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欣赏,是不正常的,也是素质教育不取的。

三、竭力躬行、托以致远

素质教育施教思想中的深爱、尊重信任学生还只是一种美好愿望,它必须依靠竭力躬行、托以致远等实际行动来支撑。

竭力躬行,是指整个素质教育体系和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竭尽全力、一心一意为保障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和其素质形成提高而努力。托以致远,是指教育者应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用知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思维方法的力量把学生托得更高、推至更远、变得更强;以满腔激情、高度责任和令人信服的表率言行,促使每一位学生能顺利内化知识、形成素质。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三点:

首先,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竭诚用一切方法措施,托起明天灿烂的太阳,帮助学生在适合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勇敢地探索前进。周培源先生说过:学生应该超过老师。他经常引用牛顿的一句名言:我之所以看得比前人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前人肩膀上。他经常对学生说:学生在前一辈人基础上往前走,应该超过他们的老师,这样人类才会有进步。不然如果学生不及老师,那就一代不如一代,最后人类就要退步成为穴居人。[31]

其次,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学生从来都是具体的,他们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差异潜能。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必须处处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为他们尽快成才、形成素质和终生发展,设身处地地着想,竭其所能地服务,不遗余力地保障。

再次,教育者躬身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向社会现实环境方向深入,了解它对人才需求的最新情况和趋势,以便培养适应和推动社会健康前进的合格人才。二是向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入,探寻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从前人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中汲取有益营养。三是向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深入,掌握国内外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吸取符合时代要求或本校、本人实际的新鲜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四是向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内心世界深入,准确把握他们的特点优长、个性潜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是向自己所教专业知识、技能深入,切实掌握所教知识的基本脉络和构成变化,把握其实质精髓,以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思路、结构等,有效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前进方向,切实减少他们一切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四、严于律己,铸树典范

素质教育要求从业的教师,首先必须严格律己,在言行等一切方面自觉成为学生的楷模、社会的典范。严于律己,是指自己以严密、严厉、严格的规则、标准对自己进行规范约束。铸树典范,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这既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必须养成的教学态度。只有符合这种要求、具备这种态度的人,才能在素质教育中承担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历史重任。

做到严于律己,铸树典范,首先教师就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必须引导改进学生的智慧思维,要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发挥积极影响。这种职业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灵魂应该纯正洁净,一尘不染。换句话说,教师如果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那他就很难在素质教育中有上佳表现。

其次,要求教师追求目标必须崇高。对自己的一切要用严格的符合社会规范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标准加以约束,时刻自觉地以高素质优秀人才为榜样,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全面完善的人。哈佛大学校长博克认为:“对大学生影响的作用,最大的莫过于老师的人格。做老师的绝不是仅仅灌输一些知识,而是把自己整个的人格和盘托出,做人家的榜样。”[32]时刻注意把自己锻炼铸造成为人师表的光辉典范。

再次,克服阻力、坚持实践。教师是人不是神,自有七情六欲,也有家务琐事纠缠。也就是说,教师的修身过程很难一帆风顺。这就要求他们一方面自觉克服阻力,切实摆正情欲琐事与育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勇于接受别人的监督和学生的批评,改正自己不合规范的行为和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坚决做到不用自己的言行否定自己所传授的科学理论,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应做到,并尽力坚持做好。

【注释】

[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光明日报》,2006﹒8﹒31。

[2]转引自《合肥晚报》,2003﹒4﹒24。

[3]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www.daowen.com)

[4]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11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第5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转引自《教育学》,第1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7]转引自《教育学》,第1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8]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第15页,东方出版社。

[9]《解放军报》,2000﹒3﹒2。

[10]《文汇报》,1999﹒6﹒17。

[11]参见《光明日报》,2001﹒7﹒12。

[12]转引自吴志翔文:《中国青年》,2002(22)刊首语。

[13]参见《光明日报》,1980﹒2﹒11。

[14]转引自《求知名言一千条》,第68页,希望出版社,1985。

[15]参见《光明日报》,1999﹒2﹒5。

[16]转引自《科技日报》,2002﹒6﹒19。

[17][英]伯特兰·罗素:《教育论》,第81页,东方出版社,1990。

[18]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第4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9]参见《光明日报》,1999﹒8﹒2。

[20]参见《光明日报》,2000.7.31。

[21]参见《光明日报》,2001.10.25。

[22]参见《光明日报》,1999.4.16。

[23]参见《光明日报》,1999.1.21。

[24]转引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52。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47页,人民出版社,1979。

[2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偏:《教育学》,第13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7]转引自《高等教育研究》,1999(3)2-3。

[28]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第15页,东方出版社。

[29]引自《中国教育报》,2006.12.1。

[30]陈育辛:《教育学新编》,第4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1]田永清:《将军与大学生十日谈》,第107页,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

[32]转引自《面向21世纪的人才素质》,第26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