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全体学生和国民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学习素质、思维素质抓起。进入信息科学时代,学会学习、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再次,学习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事实表明后两个学习阶段对人的素质形成更重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和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第二节 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全体学生和国民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学习素质、思维素质抓起。

一、学习素质

学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深厚基础。离开学习,人类不会成为崇高的智慧生物。

(一)学习素质的含义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则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广义的“学习”,是指通过感知、实践等对特定对象(知识、技能、情感等)的获得、理解和掌握等一切身心活动。狭义的“学习”,主要指个体获取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

学习素质是指建立在反复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它的最明显表现是主体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传统的学习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学习素质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学习素质与所有素质一样,也有“良恶”、“自主”与“外促”循环等特性。即学习素质越高,越善于学习,越容易获得社会对其学习的积极支持,从而促进其素质提高。反之,学习素质越低,则越不愿不善于学习,越容易导致社会对其学习的限制,以至阻碍其学习素质的提高。

(二)学习素质的地位

今天个人学习速度已远远落后于人类知识创新增长的速度,没有人能仅靠原先掌握的知识而生存。进入信息科学时代,学会学习、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首先,学习素质是成人素质的核心。良好的学习素质,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才能保证主体获得生存的资本,从而进一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并提高人生价值。在现代社会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战争年代需要战斗英雄,工业时代需要制造能手,信息科学时代则需要自由驾驭知识信息的学习高手,如今进入了超越战斗英雄、制造能手,而进入学习英雄辈出的时代。

其次,学习素质是所有素质形成提高的必备条件。素质的科学内涵表明:任何素质的形成都必须建立在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素材基础上。不进行丰富的知识素材积累,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任何素质都没有条件形成。有人指出:一个人是否不断学习,则说明他是否具有合格的现代人素质。[10]一个人素质形成的过程,就是不断从外界获取和内化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形成学习素质的过程。

再次,学习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状态。懒惰、厌学的民族,不仅不会走到世界前列,而且极易被取消“球籍”。一个民族是否能够以知识为荣,具有不断学习的良好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倡导勤奋学习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11]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说过:“只有在掌握现代知识面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12]

(三)现代学习的重点

现代学习内容异常广泛,但其重点也很突出: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找到值得终生追求的学习目标,为共有和特有素质的形成备足素材。从过程看,要持续学习,广阅博览,把握精髓,将传承与变革结合起来。从结果看,不仅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各种能力的形成,而且包括学会追求学问,进行研究创造。李政道先生说过:“做学问,要学问,不会问,无学问。”从内容看,科学学习不仅要大量获取书本理论,更要积极投身实践锻炼。从学习方法看,不仅要深入刻苦地自学,更要主动与他人切磋交流。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

(四)学习素质形成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首先须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接受信息,解决由不知到知、由普遍一般知到专门特殊的知。学习的最初形态是接受前人总结加工的有序信息,解决前人他人知而自己不知的问题。学习的最高形态是获得尚未总结的无序信息,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为社会创造积累新知识,解决所有人尚未知的问题。所谓学问,绝非简单被动地问人、问书,寻求现成的答案,而是积极主动地追问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一切领域的规律、特点。只有学到这种程度才算接触到学问。

其次建构完整的学习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第一阶段“从无到有”,强调学习者从无知无能,通过接受、理解前人总结概括的有序信息,达到有知有能。第二阶段“从有到无”,强调继续前行,把学习触角深入到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前沿,接触无人总结概括的相关信息。第三阶段“从无到有”,强调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创造产生新的知识。事实表明后两个学习阶段对人的素质形成更重要。恰恰是这个关键问题,却被我国学习者和教育者长期忽视。

新世纪提高学习素质,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对现代学习技术的掌握运用。同样是阅读、倾听、交流,仅满足于书本、课堂显然不够,学习者必须善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扩大获知途径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思维素质

思维素质,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它不是思维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思维成果的积淀升华,是人脑活动达到高级阶段的重要产物。

(一)思维素质的地位

思维与思维素质,无论对社会或个人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而是系统整体的。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并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从个人的角度看,思维素质是成就自我的根本条件之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思维的差异导致个人品质的不同。而影响个体思维能力强弱的直接因素就是思维素质的高低。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思维方法支撑着人的整个智慧成长。有人成就伟业,有人碌碌无为。究其根本原因,差不多都能从其思维素质差异上找出答案。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今天看来,双手大脑都重要,但重要程度却差远了。只有大脑思维的灵活周密才能确保双手活动的自如灵巧;更重要的是双手功能可能被替代,而大脑思维只能靠自身达到。素质的形成必须内化知识,而内化知识的每一步都必须靠思维这种“酶”的加入与其作用的发挥。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思维进步史。思维前进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标志。撇开思维,人类就失去了对一切动物的比较优势。高士其说过:思维的每一个发展变化,对当时的历史和社会影响都是巨大的。它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的每一件物质或精神产品都是思维的结晶,思维精神不仅使人类主观能动性衍射出一系列光辉,推动当时社会的进步,而且也为未来新的发展打下升华的基础,今天的人类是处在前人思维的恩惠中。[13]在靠智力与思维取胜的当今社会,面对浩繁复杂的知识信息,人们时刻都会接触到全新而陌生的知识。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才不致被无限扩张的知识信息所窒息,进而迸发不竭的创造活力。

(二)思维的类型、重点

思维的表现很多,如社会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动作思维、创造(创新)性思维;集约、收敛、发散、求异思维等,可谓丰富多彩、不一而足。(www.daowen.com)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与古代思维的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模糊综合性和近代思维的分析性、静态性和机械性相比,现代思维具有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造性等特点。

1.系统整体占主导。系统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局部功能的有机整合。通过对事物实体—属性—关系的把握,使思维由事物的实体质华为关系质、整体质和系统质,实现整体功能的跃迁。思维的综合性,不仅表现为思维内容的综合,而且是各种思维方法、功能的综合,往往表现为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才能解决一个问题。

2.动态开放贯穿始终。现代思维处处体现动态发展和宽广包容的特性,任何僵化、固定、封闭、狭隘,都与现代思维格格不入。现代思维需要主体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不仅把握变化的思维客体,而且要运用思维加工机制和反馈机制,不断对确立的思维目标、程序和方法、手段等进行自我修正与整合。[14]

3.自觉创造成为必然。现代思维必然有自觉创造创新意识,这是实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具体内容就是不迷信权威,不盲从轻信,不固守本本,不人云亦云,不为任何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所束缚,坚持时代变迁的非线性与复杂性。在具体思维中敢于采用新的思维方法手段,不局限于单纯的求同或求异思维,注意在同中求异或在异中求同;不局限于单纯的发散或集约思维,注意在发散中集约或集约中发散;不局限于辩证或逻辑思维,注意在辩证思维中运用逻辑法则或在逻辑思维中运用辩证思想;不局限于归纳或演绎思维,注意在归纳中融入演绎或在演绎中运用归纳。

(三)思维素质的形成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爱因斯坦指出:“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15]钱学森教授不仅带头研究思维科学,而且首倡建立中国思维科学院。素质教育培养人才,不仅要摆正思维素质的应有地位,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通过思维规律研究,把科学思维的原理、方法告诉青少年,使之具备独立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把所学的知识、技能活用到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中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思维的普及决不仅限于青少年,广大的工人农民同样需要。人们从事任何领域的工作或岗位劳动,都需要正确的思维。[16]

第二,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提高思维素质,须双管齐下,既要个体潜心钻研、用心思考;又要运用集体智慧、相互启发。创造提高思维品质的环境相当重要。钱学森讲过:“在国外,哪一个学术中心的学术讨论搞得好,这个中心的学术成果就多。在学术讨论中,不是每个人讲的都是正确的,错了也没关系。我们中国人现在好像错了就下不来台似的。我认为不然。在讨论中,讲错话,提错误的意见的人,对于最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有贡献的。”“在我们国家,不但学术讨论气氛不浓,就是在一个集体当中,封锁、闭塞、闭关自守等现象也非常严重。这是违反社会思维学的规律的。”[17]以爱因斯坦为中心的奥林匹亚科学院,那种充分自由、志趣相投、深入切磋的讨论,为这位科学巨匠的诞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条件。它清楚地告诉人们,学校、社会必须创造有利于思维交流的环境,个人要充分利用这个环境,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第三,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从教育的角度讲,要增设思维科学课程,扩大和打牢思维理论根底。钱教授指出:“人的思维质量的好坏,一是靠社会实践,二是靠知识。”[18]根据学生状况,及早开设自然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形式逻辑等课程,同时增加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加其亲身体验等第一手思维素材的积累。把培养学生思维素质和能力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知识传授、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后作业和考试考查等所有环节,都要把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素质放在首位。这应成为教育者的重要责任,并成为衡量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文化素质是学习素质的必然反映,是思维素质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质的深厚底蕴;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个体的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以及科学素质都很难提高。其次,科学素质,既是文化、思维素质的重要牵引,又是文化、思维素质本身(从历史看,科学就是一种文化,思维与科学难解难分)。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民族振兴和人们成才、成功的根本依靠和关键所在。

(一)科学素质亟待加强

首先,公民科学素质依然偏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科学发展,我国科学事业迎来了明媚的春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事业日新月异。如果与自己的历史比或与发展中国家比,我们的科技进步是巨大而惊人的,但如果与世界发达国家比,差距仍较明显。瑞士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从第48位下滑到第54位,印度则由第50位升至第43位。[19]有的合资企业表示,中国员工对企业科技进步贡献几乎为零。尽管排名和个别合资企业表示有其局限性,但反映了我国发展来自科技进步的因素偏低,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明显。我国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较大。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郝柏林曾发感叹,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年前增大,“这种差距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20]多方情况表明,我国总体科技水平亟待提高。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根据中国科协问卷调查,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指数仅占1.98%,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批准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我国8亿多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科学素质水平只有城市居民的1/6左右”。[21]根据国际科技界的标准,一国在国际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国公民尤其是科技人员总体素质和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标志。《科学引文索引》等世界四大科学文献数据库显示,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在世界各国的排序,曾长期在第15位上下徘徊,与以色列、瑞士、匈牙利等这些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抵不上我们一个省的国家为伍,是美国的3%左右。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引用率,我国仅为20%,而世界论文的平均引用率为60%。[22]事实上,国家早就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近年又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且我国已有众多科研实体和庞大的科研队伍,近年发表论文数量有明显提高,质量也有进步,但总体被引用率偏低依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科学素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

其次,科学价值观念需要更新。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即通过揭示客观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建立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技术,积淀崇高的精神品质。但人们对其认识往往偏重于知识体系,专注或过分崇尚科研结果带来的现实利益,淡化了它的本质,忽略了它的精神要素,甚至在求利的基础上去求真,缺乏对科学本质的深刻整体把握。当年梁启超感叹——中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认为科学不过属于艺和器;只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或把科学看得太势利太俗气,只把科学看做应用的工具,看不到科学的精神实质。这种现象,今天仍有。尤其是在科学建制、方法、生产力要素和精神因素等方面欠科学现象较多,甚至在科学研究上过分看重人们的头衔、身份、地位、名望或从事的专业等,忽略科研本身及其社会价值。以致在科研立项、经费资助、论文发表、奖励评审、交流合作等方面出现过重头衔、名望的现象。这使得一些最具创造活力和欲望、敢想敢闯的年轻科技人员,难以普遍得到科技创新实质的资助。这里有科研体制和机制问题,但根子还是思想观念。王选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做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23]这容易从源头上抑制科技创新,影响科技进步。

再次,科技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国家行政机构对科学事业的具体发展未形成统一领导的格局和法规体系。长期以来,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持一套编制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制定实施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布和奖励制度上也是各行其是。作为国家专门负责科学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国务院科技部,只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不管社会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奖励条例,只奖励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等也如此),而置社会科学于不顾。这些政策作为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些出台时间比诺贝尔遗嘱晚了100多年,但设奖面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偏颇现象。多少年召开的多少届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社会科学工作者群体没有资格参加。这种科技政策和实际运作造成了不同科学部门之间地位不平等,离开具体的科技政策,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是乏力的。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科学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些最终需要落实到国家具体政策上。

科学实践常画地为牢,以各个行业领域限制申报课题,似乎把科研当成了具体单位的工作任务。较长时间看重应用技术,对长远、根本的基础研究却资助不够。建国50多年了,国家对科学著作出版一直缺乏得力有效的支持。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早就说过:“若侧重应用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方法。”[24]毋庸置疑,这样的科学视野很难造就具有世界眼光、影响的科学大师。《大师无界周谷城》一文指出:“周谷城一贯主张不要拘泥于学术本身,更要不分门派不称宗,不要限制自己的创造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共通的,决不可机械地分割开来。”[25]当然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应把眼睛仅仅盯在宏观科学管理体制机制上,但作为国家集体智慧谋划的结果尚如此欠缺,又要求微观个体提高其科学素质势必会增大难度。因为每个个体往往很难超越其所处环境对他的教育影响作用。

最后,科研风气需扶正。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灵魂,是真善美在该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激浊扬清的革命力量,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科学本质反映。竺可桢先生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将科学精神总结为三点:一是追求真理、忠于真理,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依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则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畏强暴,不计利害。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专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相比之下,今天很多从事科学的人,离竺先生当初提出的科学精神依然有差距。科学中失真、掺假、投机、炒作、拔高、腐败等悖逆科学精神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人说:如果社会公众科学素质不高尚可理解的话,那么,科学界内部科学精神不立,科研作风不正,是会贻误国家大事的。

21世纪中国的科学事业,不单是科学家的事业,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否则很难建成创新型国家。通过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每个人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增强科学意识,运用科学方法,参与科研过程,借助科研环境,弘扬科学精神,自觉形成和提高科学素质。

(二)切实提高文化素质

首先,要普遍提高文化水平。人类一切文明进步都以文化成果的积累和文明水平的提高来体现。因此,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都要从提高其文化水平开始。21世纪社会要求每个主体独立步入社会之前都须具有相当的文化起点。否则,只能处于社会的边缘。因此,普遍提高国民文化水平是一项重大、长期和紧迫的战略工程。据“中国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专题报告介绍,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和韩国,25~64岁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者比例分别占87%和66%。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分别占35%和23%。相比之下,我国2000年25~64岁人口中受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者只占18%,受初中以下教育水平的占82%,受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水平者比例高达42%。每百人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不足5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仅接受小学教育的占33%。而接受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者占12.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7%。这种受教育比例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26]

其次,扩大知识覆盖面与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伴随信息科学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各种文化知识极大丰富;另一方面,知识传播渠道、方式、手段丰富多彩。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面、覆盖率在逐年攀升,其影响也不断扩大。“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至于电视文化,虽然覆盖面广,但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功能有待深入开发。近年我国文化事业有了飞速发展,图书市场生意兴旺,每年推出新书都在5万种以上。然而仍然有人感叹“无书可读”,调查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常有阅读习惯的仅占5%。[27]事实表明,喜欢阅读的民族,发展潜力巨大。人们很清楚,在以色列聚居的犹太人曾是一个十分弱小的民族,且历经分割磨难,长期处于受压迫境地。但现代以来,他们迅速在沙漠上建起了现代化国家,这与其普遍酷爱读书密切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各国之首。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报刊多达890种,100多个博物馆,1000多个图书馆。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邮报》每天48版,月定价180美元,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全国每5人就有1份。毫无疑问,从充分获知的角度看,他们走在了世界前列。[28]

再次,科学汲取知识营养。事实上,现代知识像现代食物一样丰富。哪些知识有益于文化素质提高,这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科学选择起码需要把好三关:一是社会主流文化选择。社会一旦缺失主流文化的启迪、引导,大众文化品位就会下降、衰落,甚至走向迷茫。远离优秀文化,很难再谈什么文化素质与修养。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二是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对优秀文化的选择。每个主体都属于一定的部门,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更属于受教育对象。各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把好优秀知识传播关。三是个人精品文化选择。人生短促,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每次阅读必须选择那些最有价值、意义、健康有益的精品文化成果,远离各种文化污染物。这是提高文化素质必须坚持的。如果热衷庸俗,寻求淫秽文化刺激,或在精神垃圾面前甘当俘虏,即使掌握再丰富的知识,也提高不了文化素质。北大有学者指出:虽然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广度、深度要求各异,但人人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把自己锻炼成为不懈追求优秀文化的有用之才,是共同必需的。[29]

切实提高文化素质,在社会倡导的同时,尤其需要主体自觉以提高文化素质为生活的一部分。用所学所悟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进而提高精神境界,具备自觉而独特的文化视野和见解,形成较强的文化抗干扰能力,更是文化素质提高所必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