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提高

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提高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促进所有学生共有与特有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提高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第一条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承担着促进这两方面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的双重使命。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进行全程教育——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持续推进,才能逐步实现学生共有和特有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

第五节 促进所有学生共有与特有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提高

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第一条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事实上,无论是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促使知识深刻内化,抑或是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共有和特有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一切活动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目标。理解它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把握学生素质和谐的一般要求

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共有的精神品质(素质教育任务讨论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特有的精神品质(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并将这种判断积淀升华成为自己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素质教育承担着促进这两方面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的双重使命。这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受教育者共有和特有素质达到什么状态才算基本和谐呢?我们认为至少表现为四点:身心和谐、主体和谐、全面和谐和整体和谐。身心和谐,是指每位学生形成的共有素质和特有素质,应该是身心平衡、心智协调的,较好符合并反映每位学生的身、心特征,达到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没有身心扭曲现象。主体和谐,是指每位学生形成的共有和特有素质,都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自由个性,即最大限度地体现、反映和发挥他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经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都应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和主体优势的有用人才。全面和谐,是指每位学生形成的共有和特有素质,既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基本方面,又确实能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从而真正成为具有自由个性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整体和谐,是指每位学生形成的共有和特有素质,不仅与他直接生活、工作、学习的组织整体和谐,而且必须与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

虽然不同的素质教育阶段,对个体素质培养重点与和谐程度的要求会有不同,但就整个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而言,必须促使每位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素质和谐统一。毫无疑问,个体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是一个渐进、连续的过程,不同的和谐状态,往往标志着个体素质发展的不同时期,各个时期之间又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进行全程教育——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持续推进,才能逐步实现学生共有和特有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

二、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全程教育培养

人们向往素质教育,不仅因为它追求的根本目标崇高,更重要的还是它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全程的教育培养。那么如何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全程的教育培养呢?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教育总体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短短50多年,使一个科学文化极端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科学文化比较繁荣昌盛、在国际上已有相当重要影响的国家。但伴随以信息科学社会为本质特征的新世纪的到来,参考国际通行的各项主要教育指标,全面科学地总结我国教育现状,不难看出,我国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基础教育普及率虽然不断提高,但尚未完成全面普及,也未完全杜绝基础教育过程学生中途辍学的现象。高等教育刚刚步入大众化阶段的初期,整体教育质量仍不尽人意。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与新世纪社会科学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与支撑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崇高目标相差较远。素质教育作为科学的教育方式,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积极努力加以解决。

(一)全面教育与偏重教育

全面教育可能有多种解释,但起码应有四层含义:一是指受教育对象全体接受教育,即受教育对象的全面性。二是指教育过程的完整性。每个人都应经受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或高等专业(职业)教育这样一个完整的培养过程。三是指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每位学生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都要涉猎;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具体职业与高深学问(科研学术)等都应有所接触、了解甚至掌握。四是指教育方式方法的全面性。每位学生不仅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而且得到家庭、社会广泛有益的教育;不仅接受课堂老师教育,而且找到实际工作、生活中的指导老师;不仅接受本国教育,而且接受或了解国外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

按照上述标准分析,我国原有教育的非全面性较为普遍,甚至更多体现的是偏重教育。进行宏观考察不难发现,从受教育对象看,原有教育是偏重于有学上和上得起学的那些人;对无学上或上不起学的那部分人,学校教育基本是不管不问的。从教育过程看,是偏重于适合考试的那部分学生,明显淘汰或放弃不适应考试要求的那些人。从教育内容看,是偏重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偏重纯理论知识教育,轻视社会实际生活知识和学生直接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培养,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从教育方式看,是偏重单一课堂讲授灌输,忽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验,特别是社会生活尝试。从教育管理看,是偏重教师等外在强制、主导,轻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偏重硬性统一规定约束,轻视内在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的激发调动。从教育方法看,是偏重逻辑演绎推理,忽视灵活归纳总结等。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的教育资源、机会不均等,教育发展也不平衡。所以,我国原有的教育多表现为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偏重教育。

用微观标准具体分析,我国原有教育偏重状态依然严重。党和国家正确的教育方针,在相当程度上还没能充分贯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整个教育过程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能力,重传袭、轻创新等现象。基础教育往往存在重智、轻德、疏体、忘美等。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专业口径狭窄,学生知识面单一等现象。

用素质教育标准来审视,原有教育的偏重现象更加突出。如原来所重视的“智育”往往是一种表面文章。教育出来的学生,总体情况很不理想。最突出的例子集中反映在学生的创造智慧、自主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建国50多年了,纯粹由我国自己培养的各类大师、特别是世界级大师乏人。教育过程把学生的主要智力集中用在了背记课文和应试作答上,真正促使和保证他们能有效应对社会现实的复杂变化,发现特别是独立发现和主动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智能水平并未得到极大开发与有效提高。受过完整教育过程(包括大学毕业)培养的那部分人,在各种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方面,素质不尽如人意。在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显然,作为承担新世纪中国教育基本任务的素质教育,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中华民族科学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对上述存在的教育偏重问题应当系统解决,真正全面、准确、深刻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整个教育系统全面科学发展,促进每位学生共有和特有精神品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是素质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完整教育与教育断层

教育断层是指那些只经过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未接受任何专业培养,没有经历一个完整教育过程就走上社会专业岗位的那些学生所受教育的状况。它是诸多教育偏重中的一个具体表现。用全面教育必须让学生人人经历完整的教育过程(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三部分)的要求来看,我国原有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为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不妨浅析一下各主要教育阶段的核心功能。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进行“高精尖深”(高——文化层次和专业层次高,精——接受人类知识精华,尖——接近各个学科领域前沿、顶端,深——构建相对宽厚深邃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促使学生深刻内化知识、提高能力,成为具有比较全面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它的实质是培养具有较高层次和比较完善的人。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一定的专门知识、技能传授,增强绝大多数学生生活自信,使之具备适应一定社会岗位需要的专门技能。当然今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仍有接受高等教育继续深造的可能,这一点,“中央素质教育决定”有明确规定。从功能上讲,中等教育是进行做人和做具体专门事的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作为合格社会人需要的最基本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传授,普遍不带有专业特性(劳动技能、生活课程,只是常识介绍和简单练习体验,并不要求学生成为该方面专门人才)。它培养学生的是成人、做人等共有素质和奠定接受更高层次、类型院校继续教育必需的基础,并为后续教育实现对学生合理分流创造条件。

那么,没有经历完整的教育过程——缺少专业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行不行呢?今天的回答:肯定不行!高等教育向学生传授的主要是“高精尖深”知识,近年又不断提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打牢基础的要求,但没有任何一所高校敢在今天的教育改革面前宣布他们可以放弃专业培养,也能保证其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很强的专业竞争力。可见,所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都不能缺少专业培养这个重要方面。那么,怎么可以想象让那些只受过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培养的人能有良好的社会专业、职业适应性呢?李岚清同志指出:“如果普通高中毕业生考不上大学,他有一点文化,但没有技能,因此必须经过继续培训,才能适应社会需要。”[12]所以专业培养对今天所有学生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原有教育出现断层的责任不在哪个人,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主要表现于三方面:首先,人们对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定功能的认识存在局限。人们长期以来对整个教育系统功能存在笼而统之的简单认识,往往只看到中小学生受过教育,但严重忽视了他们所受过的只是基础教育,并不能保证他们形成专业技能以适应社会现实生产、生活需要。客观地讲,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促使与保障每个学生成人和做人等共有素质的基本形成(明显缺少做事等专业素质培养),某些学校的特长技能培养也主要是发展学生兴趣,为他们接受更高层次、类型的学校教育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他们向有关学校科学分流提供依据。仅此而已。那种以为通过基础教育就能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认识,显然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如果基础教育真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那么中、高等教育还有存在、发展的必要吗?所以,必须转变观念,确实认清只经过基础教育的学生(包括高中生在内,因为在英国、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都把高中称为大学预科教育,仍属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才是分专业的教育),直接走向社会参加各种专业工作是存在明显缺陷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尽管也有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知识传授,但那都是生产、生活常识性知识与技能介绍。仅具备这些知识、技能的学生,与社会实际专业岗位的需要是不相称的。

其次,全国教育保障条件困难。我国经济文化长期以来比较落后,人们为了实现生活温饱已经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能够投入教育的力量、资源非常有限,竭国家、集体、家庭和个人的共同所能,主要是力争普及基础教育(仅此目标至今仍未完全实现),中等以上职业教育普及率很低。由于上述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长期停留在百分之几的水平(近年有了很大改观,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中等专业教育入学比例不高,广大农村各种中等以上专业教育学校更是少得可怜,致使广大学生接受完基础教育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各种专业工作。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局面。

再次,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要求普遍较低。教育断层的出现与社会职业长期以来对人才专业素质要求不高直接相关。国家在未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以前,我国社会的主要行业——农业、工业、社会服务业等,多数岗位主要从事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劳动,对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的人是基本认可与接受的(企业内部稍微进行补课培训)。但随着国家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都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科学社会的到来,所有行业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了。那些只受过基础教育、只能从事简单劳动而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人,几乎面临就业无门的局面。所以,近年全国对高等专业教育和各个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攀升,关注热情渐趋旺盛。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重要而深刻的社会原因。目前,人们解决下岗职工问题的基本办法是对他们进行新的专业培训。没有这项措施,他们仍然难以实现再就业。因此,怎么可以指望只经过基础教育而没有经历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专业岗位的需要呢?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断层近年有了明显好转。高校扩招,社会大量创办各种职业、专业学校和专业培训班,为解决教育断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该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是新世纪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构建全面、共通的教育体系

真正有效解决偏重教育和教育断层问题,必须重构完善教育体系,以保证全面教育的落实。这是新世纪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促进学生共有和特有素质的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www.daowen.com)

一是坚定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受教育对象讲,要积极创造条件全面贯彻落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杜绝没上学或过早辍学的新文盲出现。对此“中央素质教育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都已明确,关键是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消除教育断层。积极运用一切社会力量(包括受教育者家庭出资和学生本人出力,各种资源包括私营资本投资教育等),创办各种类型的中等和高等职业(包括技术学院)学校,保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使所有未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人人都能受到专业培养,尽力让每位学生都经历完整的教育过程。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专门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11月上旬,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推行贯彻该决定。同时,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出台劳动用工预备制度,这些都是解决学生受教育过程不完整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三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教育教学内容讲,坚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重,理论知识传授与实际知识传授互补,课堂教育与学生直接参与探索、研究和操作实践并举,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从教育组织讲,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把握各种教育比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优化整体教育结构,不断注重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建立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完整教育网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从教学形式讲,改变单一大班教学制,提倡个性化指导,增加师生共处的时空,增强他们相互了解的深入性和相互切磋、交流的方便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各种教学之间合理流动,不再局限于单渠道受益。

从教育管理讲,改变重外在约束、规范的管理方式。在运用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保证基本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动力,不简单地用各种外在约束(包括图书馆开放时间限制、专业固定限制、一次性上学必须读完全部课程和不准跳、留级限制等),来抹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切实为他们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生动活泼地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

三、努力探索学生优势潜能、素质教育功能和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

影响乃至决定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个体的优势潜能、素质教育功能和社会的现实与发展需求。个体的优势潜能是主体素质和谐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先决条件,它从一定意义上制约着个体素质最终达到的高度与和谐程度。素质教育功能是促使、保障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条件,它需要充分开发和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适宜每位学生素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的良好环境。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是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依据,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最终决定个体素质与社会的适应性。

促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以上三个方面,努力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与最佳结合。首先,各级教育部门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清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谐发展的要求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教育计划,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把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方向及时引导到社会需求上来。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看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和谐要求从来都是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融合。在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共有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个性和优势潜能的激发、挖掘,使其不断发展,努力培养具有独特个性和创造才能的优秀人才。再次,各级教育部门和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善于在素质教育活动中,积极摸索和探寻将社会需求与学生优势潜能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例如通过终身教育顺应社会对个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超常教育或特长教育满足不同优势潜能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课程、教材改革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学科更贴近社会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研究,不断开拓其首创精神。总之,学生的优势潜能、素质教育功能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应该并行不悖,在整体上全面协调、动态统一,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与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促使知识深刻内化,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个性潜能发展,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等四个方面是顺序构成、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素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离开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或某个环节顺序颠倒,都会影响整个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的揭示,突破了人类所有传统教育理论认识境界的局限,把教育学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从逻辑学角度看,它证明了素质教育不仅能用邻近属加种差的方法下定义,而且是十分科学严谨的定义。从方法论角度看,素质教育没有简单否定传统教育,而是继承与创新并举,以创新为主,把教育推向前进。从价值观角度看,它不仅有益破解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疑难问题,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而且为整个教育未来的前进开辟了广阔空间。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注释】

[1]褚平:《素质教育与科学和人文教育》,《光明日报》,2001.1.4。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85。

[3]马寿成:《日美高中教育不同在哪》,《科技日报》,2002.11.20。

[4]李亚婷:《关注“超常儿童”》,《光明日报》,2006﹒9﹒13。

[5]王天一等编著:《外国教育史》,第38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3。

[6]爱因斯坦:《论教育》,第102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7]胡适:《防身的三味药方》,引自《世界名人校园演说精粹》,第47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8]孟凡俊:《没有一位在编的教员——英国皇家国防研究学院侧记》,见《解放军报》,2001﹒6﹒13。

[9]杨福家:《关于科技发展与经济转型》,2001﹒11﹒4于安徽省委小礼堂演讲。

[10]杨福家:《成就创新人才三大关键词》,2005年11月27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演讲。

[11]吕日明:《每块金牌献奶奶刘翔腾飞路回望》,《东方体育日报》,2004﹒8﹒28。

[12]《人民教育》,1996(7-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