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素质不是孤家寡人,无论其形成还是提高都与周围的事物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影响素质的相关事物主要是经验、知识和能力,也有人认为还包括智慧。但我们感到前三个因素更重要。关于智慧,现代辞书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而真正形成了素质,在其涵盖范围必然具有很好的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甚至能料事、料敌如神。所以,可以认为素质与智慧是无本质区别的同类物。素质的内核是一种高级经验——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的经验。将这种经验积淀升华之后,就形成了品质。就实质而言,素质的形成已完成了从初级简单经验到高级独特经验的一个完整大循环。
下面着重讨论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因为这与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有更紧密的联系。
一、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区别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指出:“知识的多与少,能力的强与弱,都不能完全表明素质的高与低。”知识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能力是素质形成的中间环节,素质是知识、能力转化的结果,三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这不仅表现为它们的定义不同,而且还表现为获取途径、存在形式、作用特点和传递方式等诸多不同。
(一)获取途径不同
知识的获取途径极其丰富,既可以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中总结、概括获得,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从间接的经验中获得,还可以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中兼得。现代文明社会,第二种获知方式,成为了人们掌握知识的主要形式。
能力的获取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从大量、反复的同类实践中直接获得。二是在获得一定知识(间接经验)之后,在知识的指导下结合一定的实际锻炼获得。后一种途径,是今天人们获得能力的基本方式。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人任何能力的获得都不能从完全间接的经验中获得。因此,能力比知识的获取途径减少了许多。
素质的形成途径,与知识、能力都不同。研究表明,素质形成只有一个途径: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通过主体掌握丰富的知识(间接经验)和广泛的直接经验(亲身体验、形成能力)等突出的客体素材,并借助主体个性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多维、反复、长期的深入系统的探索研究达到深刻内化知识,才能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然后将这种判断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才能形成素质。这是所有素质形成的唯一途径。可见,素质既不能从间接经验中获得(有别于知识获取),也不能从直接实践中获得(有别于能力的获得)。
(二)存在形式不同
知识可以在主体头脑中或暂时或长期地隐含存在;也可以离开人脑在各种载体中或显或隐、或久远或暂时地保存。知识一旦离开人脑在其他媒介中存在,就可以呈现各种具体形式,如以书、画、图、表、符、绳结或磁粉、磁鼓、磁盘、胶片、芯片等。研究表明,知识一旦存在于各种载体中,只要处理得当,一般都有较好的稳定性,能长期保存。但存在于主体头脑中,如不经常使用巩固,其稳定性反而较差,容易遗忘。一旦遗忘,往往要重新学习、掌握才能再次获得。即便那些记忆很牢的知识,也会随人脑记忆功能的减退或躯体的消亡而丧失。
能力的存在方式都是隐含的,其表现形式是直接现实的。能力的存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存在于人脑中,如思维、分析、判断、记忆、想象能力等;二是存在于人脑与身体某部分器官以及运动器具的结合中,如驾驶能力、表演能力、操作能力等。能力与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存在相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任何能力的存在都不能离开人。能力亦有转化方式存在,如武术、运动技能可用挂图分解展现。但一经转化,它就不再是能力本身,而变成知识存在了。此外,存在于人体身上的各种能力仍有生熟之虞。“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是对能力需要不断巩固的一种描述。可见,能力的存在并非是基本稳定的。
素质作为人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只有一种存在形式——集中隐含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表现于各种复杂的言行中。尽管素质需要通过个体各种行为活动表现出来,但所有表现都不是素质本身,这与知识、能力根本不同。能力的行为活动是相对单一的,而素质的表现形式则是复杂多样的。如离开双眼就失去了观察能力。而拥有良好素质的个体则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观察信息,以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特为例,没有正常人的观察能力,却通过自己的触觉感知获得了一般人无法达到的观察体验。所以,素质的存在完全是隐含的,其表现很难是直接的。所有素质要表现出来,都必须转化成为其他形式,如理论的阐述、能力的展示等。正由于素质存在的隐含性,所以使人们对它的认识远远晚于对经验、知识和能力的认识。素质一旦形成,在主体的头脑中存在是基本稳定的,不易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素质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具体人脑而独立存在。所有素质的传递,都是其转化形式。
(三)作用特点不同
知识的基本作用,是解决“知”的问题。人们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能懂得前人、他人在自然探索中的收获,在生产、生活中的经验,在思维发展中的结论。然而,体系化的知识虽能帮助人们描述活动的过程,但若知识主体自己不具备辨别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光靠知识是难以获得正确判断的。知识就是力量,只对具备能力或素质者有效。因为,从知识到能力需要转化过程,而转化则离不开相应能力的支撑。
能力或能力体系的作用,是解决“行”的问题。那些具备各种能力的人,可以借助能力提供的方法、途径,较稳妥地解决面临的相关问题,并取得预期效果。能力解决问题,一般在其对应范围内。当问题超出能力范围,它就难有解决办法。即使运用能力的迁移特性,也未必能达到理想效果。在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今天,仅仅具有能力的人依然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可否认,具备较强甚至全面能力体系的人,确能才华横溢、娴熟应对社会的各种复杂局面,但仍未必能独立解决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所以,能力的作用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素质的作用是揭示某一学科领域新的规律,提供优秀文化积淀。即主体运用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开辟新的认识或前进路线,为人类文化大厦添砖加瓦。素质作用的突出特点是其创造性。高素质人才会在其素质对应的领域应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常于疑无路处踏出柳暗花明。那种料敌、料事如神,便是例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发展道路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之后,无论面对多么复杂艰难的土地革命、残酷长期的抗日战争,抑或是重大的解放战争,他都能应对裕如、胸有成竹,拨开迷雾,指挥人们走向胜利。周恩来在人际交往关系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之后,无论处理国家、军队内外关系,还是派往蒋统区处理错综复杂的敌我关系,抑或是处理亚非欧美等国际关系,都能抓住本质、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是由于素质在某方面揭示了真理、规律,所以不管情况发生怎样的复杂变化,主体一般都能自如应对,顺利前进,免入歧途。这是知识、能力不可比拟的。
所以,素质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知”与“行”的问题,而是在这个基础上促进他们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发现新的真理。因此,相对于知识、能力的作用,素质的作用则要大得多、强得多、灵活得多,整体效果也好得多。
(四)传递方式不同
知识的传递方式异彩纷呈、从不固定。可以直接或间接传递、集中或分散传递、适时或超时传递、急速或缓慢传递,也能压缩或扩张传递、清晰或模糊传递等等。今天的人们之所以优越于祖先,正是依靠世代祖先探索积累的丰富经验创造总结的智慧成果,以知识的形式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了我们。进入新世纪,随着网络传媒的深度开发和迅速普及,人类知识传递正以前所未有的快捷、灵活方式发展着。人们要想成为高素质者,既要充分运用传统的知识传递优势,更要适应现代知识传递的发展变化。
能力的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传递。一般外显性能力,可以通过直接表演、展示等形式进行传递,以供他人进行学习、模仿。二是半直接传递。外显能力可以部分动作演示、部分语言说明方式进行传递。这种传递效果虽不及直接传递,但对传递者掌握能力程度的要求大大降低。当然那些内隐性能力(如思维、分析、判断和想象能力等),无法实现直接或半直接传递。要传递这些能力,只能通过知识描述形式进行,不过此时传递的已不再是能力本身。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能力传递要比知识传递方式少得多,所受制约也大得多。
素质与知识、能力的传递方式都不同,所有的素质都不能直接传递。不论一个人的素质有多高,具有怎样的综合性,他都无法将其素质保持原样地直接传递给他人。也就是说,谁想拥有素质都必须靠他自己完全从头开始——认真掌握和深刻内化知识体系,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舍此别无他路。事实上,所有高素质者都想把自己最为宝贵的真理性认识和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直接留传给继任者,但遗憾的是,无论他们作怎样的努力,最终都无法如愿。
素质为何不能直接传递呢?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其次,它是整体性东西;再次,它具有个性化特征。显然,要把同时具有内隐性、整体性和个性化的东西,由一个主体直接传递另一个主体,是不现实的。
那么,素质绝对不能传递吗?答案:非也!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从多方面受到高素质者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一种传递。只不过它不是素质原样的直接传递,而是其转化为知识或能力的间接传递。具备素质、特别是高素质主体,将素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传递,不仅可能而且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知识传递对应的只能是一个个知识点,只要说明每个知识点,其传递任务就算完成了,所以传递本身比较枯燥。能力传递要求接受者反复机械模仿练习,所以传递亦很刻板单一。而主体将其素质转化为知识、能力传递,因为他自己理解准确、掌握深透,传递过程往往自由灵活、妙趣横生,甚至能因人而宜。所以经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正因为素质转化后的传递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所以,高素质人才不论从事何种领域的工作,一般都能得心应手地从事教育工作,并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中科院曾有院士质疑全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顾明远教授:你们需要搞什么教育研究,只要把物理学好、研究好,照样可以当教育家。并举例蔡元培、竺柯贞等都不是搞教育研究出身的,他们不照样都成为优秀的教育家了吗?那位院士的话对错参半:对的是——所有高素质人才,几乎都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错的是——不能因此否定教育需要专门深入的研究。
以上四个区别,导致知识、能力、素质型人才特点迥然不同。知识、能力型人才走向成功必须有待环境出现良好机遇。素质型人才走向成功,虽然不能离开必要的环境,但他们往往善于主动、甚至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环境条件,调控自己的拼搏努力,从而走向成功。他们不是被动地等待或依赖环境。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联系
知识、能力和素质,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就整体而言,进入素质形成阶段,它们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周远清曾指出:“当然素质与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28]
(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递进深化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指出:“没有渊博的知识,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没有很强的能力,不可能有良好的素质。”[29]知识处于底层,是能力的基础,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能力处于中层,是知识到素质的中介,它和知识共同构成素质的基础;素质处于高层,它依赖知识和能力的共同支撑。就是说没有知识和能力,素质就无法形成。
马克思在论述人类发展时指出,社会的最初形态,“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30]这时人们首先需要的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以突破狭窄范围和孤立地点的局限。当人类发展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时[31],第二个社会形态,“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32]这时的人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各种能力。当人类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形成时,人就成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体。关于这一阶段的形成,马克思强调:“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程度和全面性。”[33]综上,整个人类发展,正是从最初获得经验,到获得知识,再到获得能力,最后形成素质这样演变过来的。这也符合人类对经验、知识、能力和素质认识的过程。人类产生之初,探索的是经验,接着是知识;进入工业时代,人们在需要知识的同时,迫切需要各种能力;当人类进入信息科学时代,素质培养才被提到普及的议事日程上。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人们必须明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层次构成,了解其递进深化规律。否则可能产生疑问:既然素质比知识、能力更重要,为何不直接培养素质,还要费时掌握知识、能力干吗?只有认识三者的正确关系,才会自觉按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普通社会成员素质形成是在信息科学时代。但这并不排除个别优秀的社会成员,其素质形成远远超越了历史阶段性,像我国2000多年前的思想家孔子等。虽然他们的素质形成很早,但其形成过程并未偏离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形成素质这样的层次递进性。
(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逆向反哺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不仅具有从低级到高级递进深化和融为一体的关系,而且还有从高级到低级的逆向作用和向基反哺关系。所谓“逆向作用”是指素质对能力和知识,具有反向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所谓“向基反哺”是指素质越高,越容易汲取和扩充知识,增强和锻炼形成新的能力;能力越强,同样越有利于扩充知识,打牢知识根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素质的循环性使然。素质的循环性告诉人们:一个人一旦形成素质,他就能利用素质的自主和外促良性循环,不断加速对丰富知识的获取,锻炼形成各种复杂的能力。首先,素质高、能力强,更能促进人们对新知识的有效掌握,不断加深对它的深刻理解,有益汲取知识的精髓。而素质低、能力弱,往往会阻碍、制约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消化吸收。这是素质对知识、能力具有的逆向作用和向基反哺的表现。其次,素质高、能力强者,更容易正确把握时代发展变化趋势,准确判断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状态,适时对学习努力方向、目标追求等进行自觉调节、科学规划,有效地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从而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钱学森教授当年在美国留学时“仅用四年就获得一个硕士学位、两个博士学位。但那时他发现自己的基础与自己的高目标之间存在着差距,于是他竟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加强基础,当时的美国同事们对此大惑不解”。[34]再次,世界教育的“累积现象”非常明显,就是受教育越多,却越想接受教育,汲取更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35]反之,受教育越少,对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反而较低。
第二,素质的创造性使然。素质形成表明个体在某一学科领域已经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往往能成为该学科领域某时段认识的高峰,并且一定会通过必要的形式反映出来。于是就会创造产生新的知识或新的能力。这对整个社会知识基础和能力体系会产生逆向作用和向基反哺。正因如此,凡是高素质人才占优势的国家、民族,在知识创新上总会走在别国前面,不断丰富其国家、民族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素质人才对整个社会知识和能力基础产生逆向作用和向基反哺,人们应注意两点:第一,社会应为高素质者或强能力者提供其创造才能充分发挥的环境条件,使之更容易实现知识创新。第二,高素质者或强能力者自身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努力:首先,在素质或能力对应的领域,加强知识创新,把自己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尽可能充分地总结概括出来。其次,要从一般意义上总结概括自己走向成功的经验。高素质人才往往承担繁重的科教任务,他们的精力大都用在完成各项具体工作上,而对自己独到的收获经验、人生体会、方法创新等具有普遍社会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提炼概括、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在人生成功历程和价值观念方面著述偏少。这些东西恰恰是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后高素质个体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归纳总结,尽力为人类知识基础做更好的铺垫。
(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存兼备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是兼容共存的。人类从不断总结概括经验产生知识,到创造形成巨大的知识宝库,再到锻炼产生能力和形成全面的能力体系,直至深刻内化知识、积淀升华成为各种素质,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这个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是多少代人的探索实践的结果。到最高阶段出现——素质形成时,必然是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同时兼备、融为一体。就是说,素质阶段的到来时,并不简单否定知识、能力的存在与发展,而是三者谁也不能缺少。从知识的角度看,素质形成时代到来,知识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加速创新、不断增多。如今,人类知识成爆炸式增长就是明证。从能力的角度看,它的出现、增强和全面能力体系的形成,不仅不会失去其存在价值和意义,而且还会继续发展和不断丰富。从素质的角度看,情况也一样。素质的普遍产生和形成,它不仅不会限制知识、能力的产生,而且必然与之共存,继续从中汲取营养以支撑各种综合素质的形成,这些是同时发生的。(www.daowen.com)
从个人的角度讲,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同时共存的。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位高素质者身上,必然同时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他们首先是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其次是阅历丰富、才华横溢、能力很强;再次才是实现了对知识的深刻内化、能力的积淀升华,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了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形成了很高的精神品质。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正是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融为一体、同时兼备。北京大学彭锋博士谈道:因为人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是整体地起作用的。[36]反过来看,个体身上只要形成素质,知识和能力必然包含其中,三者同时具备,共存于一体。因此,人们在追求素质的过程中,只要确保素质形成,便无需考察他是否获得了经验、知识和能力。所以,素质教育阶段,人们获得任何知识和能力,都已经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为素质形成奠定基础。对此,应该十分清楚。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4页,人民出版社,1979。
[2][英]伯兰特·罗素:《人的知识——范围与限度》,第44页,商务印书馆,1985。
[3][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第11页,华夏出版社,1989。
[4][英]达尔文:《物种起源》,第98页,商务印书馆,1995。
[5][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第11页,华夏出版社,1989。
[6]南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第8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7]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第450~45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8]转引自陈育辛:《教育学新编》,第5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参见费英秋《素质的透视与测评》,第49~50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10]参见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第506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11]《杨振宁演讲集》,第190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12]费英秋:《素质的透视与测评》,第29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13]《杨振宁演讲集》,第189页,南开大学出版,1989。
[14]费英秋:《素质的透视与测评》,第30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15]费英秋:《素质的透视与测评》,第32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16]《杨振宁演讲集》,第75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17]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第4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8]国家科委企业管理研习班讲演。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9。
[20]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第35页,东方出版社,1996。
[21]《培根随笔录》,第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2]转引自新华社北京2006年9月8日电。
[23][英]伯兰特·罗素《教育论》,第50页,东方出版社,1990。
[24]王永生:《用人方略论》,第70页,人民出版社,1993。
[25]参见费英秋《素质的透视与测评》,第49页,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
[26]参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第114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7]陈怡:《也谈素质和素质教育》,《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4)。
[28]见《中国大学教学》,2001(1)5
[29]见《高等教育研究》,1998(1)。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9。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9。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9。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8页,人民出版社,1979。
[34]参见林毓锜《大学学习学》,第175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5]参见《光明日报》,1999.2.24。
[36]参见《光明日报》,1999.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