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素质教育学导论-素质的基本特性

素质教育学导论-素质的基本特性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素质的形成是基于对掌握的特出的知识体系深刻内化实现的。社会存在的多样性是由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这也增加了素质的多样性。再次,多数素质具有为不同个体平等拥有的可能性。

素质教育学导论-素质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素质的基本特性

“宇宙的每一部分……每一件实物,每一块空间,甚至一星半点沙砾碎石,莫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本性,莫不具有自己独特的形象,莫不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自然界和生物界的每一部分都包含有自己独创性的火花。”[24]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何况人类及其最高的精神品质呢?素质,作为特出知识体系内化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属于人的精神成果的重要标志物。其科学内涵的确定,只是揭示了它的本质属性。要切实把握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全部规律,掌握培养提高素质的有效方法,还须进一步研究它的一些基本特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它。事实证明,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角度的考察,素质呈现各异的特性。这里主要探讨素质的多样、共有、差异、整体、稳定和循环等六个方面。

一、素质的多样性

21世纪,人类正阔步迈入信息科学时代。丰富复杂的知识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基础和宝贵资源。从这个意义讲,科学、知识、信息已成为今天人们的命运主宰。不论你处于何种职业层面,若想幸福生存和顺利发展,都必须科学地获取、加工和利用各种知识、信息。个体素质的形成是基于对掌握的特出的知识体系深刻内化实现的。因此,各种不同的知识以及个体对知识的不同掌握与内化会形成不同的素质。

素质的多样性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素质的社会存在多样性;二是教育培养的多样性;三是人身拥有的多样性。

社会存在的多样性是由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这可以从近年公开出版物上搜集的关于素质表述中窥见一斑(见下附省略表一、二、三)。在摘录的300多种素质中,分类上有交叉、重叠现象,但即使剔除这些因素也足见它的多样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人类知识、技能丰富多彩之外,还有人们对素质认识表述的不同。人们可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素质进行考察,从而以各异的方式进行表述,如以个别、组合、整体、部分表述等。这也增加了素质的多样性。

附表(一)

续表(二)

续表(三)

素质培养的多样性可以从各级各类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中看到。就是说,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学生进行多种素质培养。

人身拥有的多样性,是指人们一旦进入素质形成阶段,每个人身上拥有的素质往往是多样而非单一的。

素质的多样性虽给人们全面准确地认识它带来了不便,但也为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发挥主体的个性潜能,造就各具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方便与可能。

二、素质的共有性

素质的共有性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类的共有性;二是人群的共有性;三是多数素质具有为不同个体平等拥有的可能性。

素质的多样性告诉人们:它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极其宽泛。因此,任何一个主体都不能完全拥有所有的素质。不论他的素质有多高,具有怎样的综合性,充其量只能形成某方面素质。

首先,素质具有人类共有性。人类共有性是指某种或某些素质是全人类人人必须拥有的,不因你所在国家、民族或政治、宗教信仰等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素质的人类共有性主要指那些最基本的素质:如健康素质、学习素质、思维素质、一定的公共道德素质和独立人格素质等。这些素质不因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学历层次、专业岗位或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等不同而不同。它是一切主体在现代社会和谐生存必备的精神品质,是不同阶级、国家、民族、政党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合作的基础,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精神源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遵循的重要准则

素质的人类共有性是客观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尽管漫长而曲折,甚至有过严重的灾难与倒退,但总体是在努力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不懈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精神品质。人类有着超越阶级、国家、民族和政党等限制的共同的精神追求。居里夫人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早已成为全人类的榜样。

我们相信,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作为人类的共有素质必将冲破重重阻力逐步呈扩大趋势,对世界和谐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素质具有人群共有性。素质集合中,有一部分素质虽然不具有人类共有的特性,但它是某类人群中人人必须拥有的。这种素质亦称为“同类素质”。如科学家群体、社会活动家群体、文学艺术家群体等,他们除具有人类共有素质外,还需具有与其职业要求相一致的共同素质。如音乐家群体应有音乐素质;医学工作者群体应有医疗素质;科学家群体须有科学素质……由兴趣相投、相近的个体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除具有人类共有素质外,亦应具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素质。可以说,社会任何一个特殊群体,几乎都有特殊的素质要求,这也是人们划分不同群体的基本依据之一。

再次,多数素质具有为不同个体平等拥有的可能性。任何一个正常遗传、发育的个体,只要他学习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借助一定的环境条件,对掌握的知识深刻内化,一般会与他人一样形成相应的素质。换句话说,先天遗传和环境影响没有明显差别的不同个体,只要刻苦学习并深刻内化相关知识,便可以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素质。多数素质不具有对象的特指性,即只为某人或某些人专有。这里用“多数”加以限制,是因为事实上的确存在某些素质很难为所有个体平等拥有。如惟妙惟肖的表演素质、栩栩如生的绘画素质、优美动听的演唱素质、高难惊险的运动素质……人们要获得它,单靠主体后天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先天遗传作基础。当然,该方面遗传一般的个体并非绝对不能拥有这些素质,只是他们需要付出比遗传条件优越者更多更大的主观努力。值得庆幸的是,这类素质在整个素质集合中只占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

素质的共有性要求:学校教育首先应加强对学生作为人类社会合格成员等共有素质的培养,促进其成人和做人素质的形成;其次是加强作为某类群体成员应有素质的培养;再次才是培养提高每个人的特有素质。素质培养过程应有这种区分。具体来讲,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合格成员的共有素质,同时为独特素质的形成奠定必要的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强调培养学生诸方面素质的主要是共有素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各自特色。就是说,基础教育既要确保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又要为他们成为特殊人才、继续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中、高等教育阶段,必须摈弃单一雷同教育思路。应在适当提高学生共有素质培养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个性特点、优势潜能、兴趣爱好,努力培养他们的特色专长素质,并将共有和特有素质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各自个性特点的优秀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既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又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素质的差异性

素质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素质差别,既包括种类差异,又包括程度差异。

从个体成长发育的过程看,导致素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遗传和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不同,导致形成的相关素质出现差异,俗称“客观差异”。二是个体主观努力程度差异,导致素质形成类型与发展状态出现不同,俗称“主观差异”。

(一)客观差异

首先从先天遗传看,它是个体素质差异的源头。且不说不同亲体遗传的基础有别,就是同亲遗传的子女、甚至孪生子女间的素质基础也会有不同。研究表明,任何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具有与其他个体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潜能等,如做事的专注性、持续性,发育早晚、个性强弱、学习效率、思维敏捷程度,以及对待困难的态度等许多方面,人们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很多是与生俱来或逐步形成的。

再从环境影响看,总会出现诸多不同。这方面内容第一节已有较详阐述,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甚过先天遗传,因为环境条件能使遗传基础发生改变甚至退化。如先天遗传十分相似的孪生子女,如果在不同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成年后的素质差异会十分明显。一位心理学家曾选择一对出生18个月就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进行跟踪调查。这对双胞胎一个一直生活在偏僻的农村,父母知识水平低下;一个一直生活在繁华的都市,父母知识水平高。当他们35岁时,心理学家对他们进行了智力检测,结果发现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其测验成绩差别竟高达24分。[25]虽然这种检测不是素质本身,但客观环境已经使二者为素质形成筹备的客体素材出现不同,最终会导致形成素质产生差别。

(二)主观差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知识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方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时间和数质量差异在逐渐缩小,客观环境对个体素质形成提高的制约作用呈下降趋势。在此情况下,个体的主观努力就成为了他们素质差异的根本因素。

个体主观努力导致素质差异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一个人素质的高低,总是以其掌握知识的数量、质量和深度、广度为前提。因此,个体努力程度的不同必然出现掌握的知识体系各异,最终导致素质形成差异。二是个体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差异,会导致学习、内化知识的类型不同,从而引起形成的素质种类差别。(www.daowen.com)

明确素质的差异性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首先,对个体而言,有利于针对自己的遗传基础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素质追求目标,发展自己的个性潜能,展现自身的特长优势。其次,对教育者而言,有利于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再次,无论是个体还是教育者,在承认素质具有差异性的同时,都应明确主观努力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教育者应在努力为个体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个体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其不断挖掘和发展自身的优势潜能、个性特长,充分将自己具有的素质基础顺利转化成为现实素质,缩小与其他个体的素质差异。

四、素质的整体性

素质的整体性,是指个体素质的构建和作用的发挥都具有整体性,而不像经验、知识或技能常是零碎的。

(一)素质构建的整体性

素质构建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体生理机能要相对完整;二是主体掌握的知识素材要丰富完整;三是主体形成的能力要比较完整;四是主体经历的素质形成过程必须完整。

要形成良好的素质,首先,要求主体生理机能相对完整。经验表明,人们要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就必须通过眼睛观察,获得对事物外形、颜色的认识;通过耳朵聆听,获得对事物声音特点的判断;通过触觉、嗅觉、味觉等器官辨认,获得对事物各方面的印象;最后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将所有这些认识加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印象,纳入记忆。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更何况形成素质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呢?显然,生理机能完整是人们获得对事物独立准确判断的重要前提。个体学习、掌握和内化知识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过程。所以,必须运用身体的整体机能。因此,不难发现那些生理机能非健全者(身体功能障碍或损伤)要想形成良好的素质,就必须外加两个条件:第一,需要他们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主观努力;第二,必须有为之提供更加优越的外部保障环境。只有这样,那些身体整体机能非健全者才有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我国的张海迪、李建军,国外的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素质的形成都证实了这一点。

其次,要求主体掌握的知识素材丰富完整。无论构建单一素质,还是形成综合素质,人们都必须在某方面掌握丰富突出的知识体系。那些只学习、掌握和内化单一知识的人是不能形成任何素质的。古今中外所有高素质者,无不如此。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任何人都不要期望通过对单一知识的掌握和内化形成很高的素质。唯有全面掌握丰富、深厚的知识,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突出的知识体系并深刻地内化它,才有形成高素质的可能。

再次,主体形成的能力要比较完整。在素质形成的整个过程,虽然没有直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绝少不了它。马克思认为,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并形成自由个性,即进入素质形成阶段,不仅要有很强的能力,而且必须形成全面的能力体系。否则,知识是难以直接升华为素质的。同样,只靠单项能力,不具备全面的能力体系,要形成良好的素质也是非常困难的。剖析一位具有较高建筑设计素质的个体,很容易发现其建筑设计素质的形成是建立在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上。即他必须具有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具体操作能力和变革创新能力等,没有全面的能力体系奠基,是不会形成建筑设计素质的。

最后,主体必须经历完整的素质形成过程。从学习掌握知识开始,到亲身实践体验,深入系统研究,再到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然后再把这种判断积淀升华为自己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素质才会形成。整个过程的所有环节一个也不能少。否则,素质是形成不了的。

(二)素质作用发挥的整体性

学科知识是以点状分布,只要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门学问。能力作用的发挥是对应一个个具体事项、问题。

素质作用的发挥,既非对应一个个点,也非针对某个具体事项,往往体现为点面结合的整体性。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形成的各种素质具有彼此关联、相互协调的整体性。如个体最基础的素质——健康素质,一旦遭到破坏损害,他的其他素质作用发挥就会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完全丧失。如果个体做人素质极其低下,其做事素质即便很高,其整体作用也会降低。因为他的做事素质不知会用到什么地方;而且人们一旦失去对其人的信任,也就不敢委以重任。二是在处理问题时,素质作用的发挥往往表现出整体性。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曾谈起自己“文革”下放期间的一个经历。一次他接受一项打猪草任务,此前,他没有任何养猪知识和经验,更不具备养猪能力,但结果他却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打猪草任务。按他的话说,正是素质的整体作用帮了他。他把自己遇到的一个完全陌生的问题——打猪草,转换成为一个他非常熟悉的思维问题处理,寻着猪爱吃的草去打,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了。[26]显然,如果单靠知识或能力,他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类似的例子很多。我国著名导弹火箭专家钱学森教授,并未掌握和内化多少牧草方面的知识,但他在《中华英才》杂志上却被誉为“我国草理论的奠基人”。这完全是他素质整体作用发挥的结果。杨振宁教授并非美学专家,而他1997年在北大所作的《美与物理学》的学术报告,不仅大大拓展了美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美学的研究内容,深化了美的内涵。他的演讲不仅使物理学界的广大学者折服,而且也令美学界人士大为赞赏。爱因斯坦并未用心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但他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深刻、准确程度,甚至超出了一般教育家……所有这些,都是素质整体作用发挥的结果。

认识素质作用的整体性,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只要具备某种素质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误解。应该说,具备素质要比仅具有经验、知识或能力的整体作用强得多。那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通过素质整体作用的发挥,确能较好地解决更大范围的复杂问题。但并非某种素质较高的人就能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尤其那些仅有非常专业素质者,如医疗素质、会计素质、演唱素质等,其素质能解决问题的范围依然是有限的。这说明,个体还要构建合理的素质结构,努力形成较高的综合素质。二是认为只要有了某种素质,不论素质高低,都具有良好的整体作用。这种认识同样是偏颇的。事实上,如果个体素质很低,其素质的整体作用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表明:个体不仅要构建合理的素质结构,而且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以增强它的整体功能,取得更好的整体效果。

五、素质的稳定性

素质是个体通过学习、掌握和内化知识,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所谓“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是指素质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不存在生疏或遗忘问题。东南大学陈怡教授曾指出,素质“似乎是固化在人们的内心,‘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随时会于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27]

素质的稳定性,首先表现为历史的稳定性。即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并由此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具有跨越时空的长期稳定性。孔子的道德思想和孙武的军事理论,都是2000多年前的认识成果,至今仍具有崇高的价值,不正反映他们的素质具有历史稳定性吗?牛顿关于物理学的理论,虽然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创立之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当物质非以光速运动时,他的理论依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005年我国有学者提出,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大师,都有能久远传递的“meme”拟子,似乎我国经济学家缺乏这种久远传递的拟子。这说明真正的经济大师素质是相对稳定的。

其次,表现为主体精神品质的稳定性。无论在什么时间、场合、条件下,那些具备素质者其精神品质都是基本稳定的,轻易不受利害、世俗偏见、权势压迫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如阿基米德面对罗马士兵利剑劈向自己头颈,平静地说:“不要踩坏我的圆。”(当时他正在沙滩上研究圆)布鲁诺在罗马教会宣布“否定日心说可生,坚持日心说判死”的选择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受到全国广泛严厉的批判,但他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仍然决不退缩。马克思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后,不顾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的生活困扰,一直坚持40多年研究撰写《资本论》。古今中外,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唯一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就是素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素质在历史和个体身上具有基本的稳定性,充分说明它有比知识和能力更大的优势、更好的作用。因此,今天的人们在积累经验、学习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对知识进行深刻内化,对能力加以积淀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既为社会做出长远稳定的贡献,又为自己获得更全面、自由的发展。

六、素质的循环性

素质的循环性,是指具有素质的主体随着学习、实践、探索研究的不断拓展和对知识内化的逐步加深,其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趋于全面综合完善。反之,如果主体随着环境条件变化而怀疑或放弃原先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随波逐流,其素质也有降低、削弱的可能。即素质具有向高低不同方向循环变化的特性。俗称素质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一)素质的良性循环

素质的良性循环,是指具有良好素质的个体,通过新的学习实践和探索研究等,其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这种循环,又分为自主型良性循环和外促型良性循环两种。

自主型良性循环。是指那些已经具有良好素质的个体,凭借自己素质整体作用的发挥,能更快捷汲取、深刻内化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综合。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摒弃对己无益、甚至有害的各种影响,或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使自己向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

外促型良性循环。“拥有者获得”是经济学的普遍现象,即社会财富总是向着已拥有财富的人们聚集。这种“拥有者获得”现象同样适用于素质主体。高素质者,无论生活在怎样的社会,往往都能得到环境的积极支持与帮助。素质越高,得到环境保障的条件越优越、及时、周到。特别当他们工作、学习、研究等遇到困难时,社会各界会以积极的态度尽力提供各种支持与帮助,促进他们顺利克服困难实现追求,进而提高素质。

(二)素质的恶性循环

素质的恶性循环,是指素质过低或不具备素质者在求知、工作、生活等各种社会实践中,常因不得要领而到处碰壁,以致造成精神受挫、胆怯甚至障碍,进而越发不愿求知,不敢接受新的工作,不善于研究复杂问题。由此,导致其素质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如那些出现恶劣行为的个体,不仅得不到社会环境的特殊优待,而且连正常的行动自由都会受法纪约束、限制。即使经过改造,他们自己愿意重新做人,有时亦难为社会正常接纳,甚至还会受到歧视。

素质的恶性循环,也有自主和外促两种类型。不过它们与对应的良性循环的情况正好相反。这里不再赘述。素质的良性、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讲,是人类社会“赏优、罚劣”,不断追求文明进步内在规律的一种反映,短期谁也无法彻底改变它。要适应这一社会规律,唯一正确的办法是素质主体加大主观努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不断加深探索研究,深刻内化各种知识,尽快提高自身素质,顺利步入素质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素质的多样性、共有性、差异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循环性等六个方面,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同时,素质的六个基本特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素质除了六个基本特性外,还有一些其他特性,如:素质的层次性、顺时性、内隐性和渗透性等。由于它们属于更细微划分或较难主动调节的部分,故不作为素质的基本特性,不再一一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