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素质的狭义内涵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广义的“素质”已严重泛化。人们把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品位、成就动机、素养意识、潜在特质、能力特性等统统视为素质,由此造成认识上的严重混乱。要走出这种乱象局面,就必须准确揭示“素质”的狭义内涵。这是思维逼近科学的唯一途径。作为狭义的“素质”,不能单从生理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而应站到社会学和人类教育学的整体高度来考察。我们认为,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以掌握的特出的知识体系为客体素材,并把它内化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这个定义主要回答了四个问题:第一,素质是什么;第二,影响素质形成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基础、一个条件、一个关键,俗称素质“211”);第三,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第四,素质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素质形成的两个基础
(一)先天遗传——素质形成的第一个基础
先天遗传对素质形成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先天遗传为后天发展提供了可塑的物质前提,对素质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没有先天遗传,休谈任何素质。“一般说来,遗传基因传递亲体的特性”。[2]人与动物遗传的显著区别“在一出生时就能发现。这种区别在于可教育性与可塑性方面”。“粗略地讲,除人以外的动物的遗传正像一架手摇风琴,它的构造使它只能演奏极少的曲调,你不用训练或只需很少的训练就能一下子奏出这些曲调。而人的遗传则更像一架钢琴,它不是用来演奏几个固定曲调的”。[3]这架钢琴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开发潜能,是那手摇风琴根本无法比拟的。
先天遗传对个体来讲不仅是一次性、一定量的,更重要的是,遗传的保守性特征使它一旦确定就很难修复或改变。如:生而失明,不能发展视觉能力;生而失聪,不能发展听觉能力等。当然这并不排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基因工程研究的突破,人们有可能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调整或改变某些遗传基因。那当属于非先天遗传,且必须在充分认识先天遗传特性、规律之后进行。
二是先天遗传仅仅是素质形成的一个基础。首先,单靠遗传不能形成现实的素质。因为,遗传只给人的后天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非现实性。“自然选择在世界上每日每时都在仔细检查着最细微的变异,把坏的排斥掉,把好的保存下来加以积累”。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4]它表明,所有的动植物,一直都在通过遗传和适应环境两方面不断进化。这种进化至今仍在缓慢进行。为什么人的遗传能带来现成的素质,而其他动植物则不能呢?单从遗传寻找素质形成的答案,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事实上,人的遗传构成的这架“钢琴”,“若不经过训练,什么也演奏不了”。[5]甚至不如那手摇风琴。如行走、谋生等,很多动物出生后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实现。而人独立行走约需一年时间,学会谋生、能独立生活一般要十几年以上。显然这也是遗传决定的。
其次,遗传除有保守性特征外还有易变性。它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产生某些变化。20世纪50年代前,世界中屡次出现的狼孩、熊孩、豹孩等事件表明:那些先天遗传未见异常,但由于出生后就离开了人类社会环境成长的孩子,其人的遗传特性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迅速退化成与之相伴的野生动物状态。他们重返人类社会生活后,教育与心理专家即使加倍努力地对其培育,也很难甚至无法恢复其应有的人的遗传功能。这说明遗传特性在环境变化面前是脆弱的。“人在实践活动中……也改变着人自己的本性……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一定的可塑性”。[6]
再次,教育培养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任何素质都不是单靠遗传直接获得的。人的自然生物属性可以通过基因遗传获得,而人的社会意识属性则无法靠基因传递。它只能借助人脑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逐步衍生。如此界定遗传与素质的关系,可能有人纳闷:社会上有些职业十分注重人的先天“素质”,如运动员,歌唱、舞蹈演员,人体模特儿等。此类职业选择新人,往往用一定的内容、严格的标准和相应的程序逐个考核过关,方可确定。难道被选中人已经具有某些先天“素质”了?乍看是这么回事,其实不然。只要深入观察就能发现:所有被选中的人无不只是具有某些素质基础者(某方面遗传条件较好),他们并未形成现成的素质。为使其具备相应的素质,接下来的工作便是严格、艰苦,甚至长期、系列的专门培训。不经过培养教育这一过程,素质是不会形成的。那些所谓具有某些先天“素质”的人,并不能自然成为特殊职业的合格者,更不是其中的佼佼者。
钱学森教授指出:“有遗传的因素,但不会有很大影响,只要是人类,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过去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夸大民族之间的智力差别,把‘智商’(IQ)测试结果说成是证明了民族智力的不同。现在已经越来越站不住脚了,智商已被看作是教育结果的评定,而不是什么先天的遗传因素了。”“人的才能主要靠后天培养而不是什么先天就有的天才”。[7]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先天遗传是素质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要培养提高素质,不容对其忽视。同时,再好的遗传也只是素质形成的基础,而不是现成的素质,更不是素质的全部内容。马克思说过:“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8]
(二)环境影响——素质形成的第二个基础
环境影响,是指个体发育发展过程中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其素质形成产生的全部作用。事实上,素质形成既离不开先天遗传,更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各种影响。遗传不良,素质形成会受到限制;而成长环境恶劣,即使遗传条件再好,也难以形成优良的素质,甚至有退化的可能。环境对素质形成的影响因素众多、作用各异(附:两种环境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主要影响框图,见下图),在此只就主要影响作些概述。
1.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包括纯自然和人造自然环境两方面。其中人造自然环境(俗称“人类化自然”或“第二自然”),对个体素质形成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由于个体生活接触的人类化自然环境不同,所以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
事实证明,人的发育发展除受人类化自然环境影响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纯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天体运行(太阳表面运动、冲入地球的小行星),地球内部运动(地震、火山),环绕地球的雷电、飓风以及各种物质辐射等。虽然这些影响往往是局部、偶然的,影响的范围、时间、程度是有限的,但不能否认这种影响的客观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某些人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此外,地形地貌、江河海洋、植被气候等对人的性格及胸襟的影响,也是能够察觉到的。
2.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素质形成提高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综合性和渐进性等特点。为研究方便,这里从社会大环境和个体生活的小环境两方面考察。
第一,社会大环境。各国国民素质的形成一般都受到所处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时代特征等大环境的制约。
(1)社会制度对个体发育发展的影响。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开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当时国民发展水平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总体是位于前列的。但到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统治集团关注视野狭隘,过分追求封建制度内部的完善与稳定,导致了内部矛盾不断加深。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和现代科技兴起之时,封建统治者仍然固步自封,致使国家衰落,国民素质的形成、提高受到极大的抑制。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幼学》中感慨道:中国人在西洋留学,才智出众,而在国内则是到处迂腐不堪。[9]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旧中国,不仅国家失去独立、自由,而且从整体上制约了国民素质的形成提高。新中国成立,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短短几十年时间,国民素质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也不断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经济状况对个体发育发展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旧中国,经济状况极端落后,人民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国民素质形成处于恶性循环。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国民身心发育发展迈上前所未有的健康之路。1949~1989年,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差不多每年延长一岁,从建国初的35岁提高到69岁。[10]从而步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与世界发达国家也相差无几。随着人民寿命的延长,国民体智素质等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3)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不仅是国家的重要精神财富,而且是国民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重要物质营养。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由此构筑了中华民族特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始终对整个华夏儿女素质的形成提高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过:“我个人的道德观念和作风,是受到东方传统的影响,因为我是在中国社会长大的,我觉得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熏陶,对他一生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而且也是不知不觉的。”[11]
(4)时代特征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也体现为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又往往与其生活的时代特征相对应。时代特征成为个体素质形成的起点,从而导致个体素质出现时代差异性。不可想象在科技极端落后的时代,社会成员能普遍具有良好的科技素质。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具有良好的科技素质已成为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普遍现象。
第二,具体小环境。影响素质形成的小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经常交往的人际关系等。
(1)家庭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个外部环境,家长是新生儿的启蒙乃至终身老师。健康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家庭小环境对人的身心发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抚育方式、家庭地位和成员关系等。
其一,抚育方式的影响。抚育方式是指父母等长辈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的总和。不同的抚育方式,会对子女的身心和个性发育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的研究证明:父母的抚育态度会影响子女的性格形成(见下表)。[12]
同时,父母的抚育方式对子女成年后的为人处世、人际关系、人生追求等都有重要影响。杨振宁说过:“我本人的个性和作风,受到父母的影响都很大,也许可以说,明显的影响(如学术知识)是来自父亲,而不明显的影响(如精神气质)是来自母亲。”[13]
其二,家庭地位的影响。家庭地位包括家庭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两方面。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在社会体系中客观存在着地位差别。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家庭的社会地位多以经济实力和政治权力区分为严格的等级,从而成为促进或制约家庭成员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打破了这种家庭社会地位的等级差别。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成员身份不同,事实上家庭的社会地位还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对个体的成长发育和素质形成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如家庭社会地位高,一般对外交往层次高、范围广,直接获取的信息量大,对子女入学、就业等较为有利。反之,则可能处于劣势。
个体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对其成长发展影响亦不容忽视。研究表明,一般家庭头生子女备受重视,因而“他们往往更能严肃认真,更有责任心、更勤奋、更富有竞争性”。[14]近年引起我国广泛关注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就是因为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而导致孩子在家庭的地位陡然升高——他们长期得到的关照、抚爱有余,而经受锻炼、承担责任不足。有人总结他们不足的方面有四个特点: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这也将成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隐忧。统计表明,那些“早年丧父(丧母)的孩子要承担起弥补母亲(或父亲)的心理创伤并与独亲建立起相依为命的平等关系而使其素质获得了独特之处……这些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的人,具有较高的创造性”。这一情况对他们的发育成长影响颇大。“有人对31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调查发现,这些获奖者中,74%属于上面列举的在家庭具有特殊地位者。对62位杰出科学家调查发现,76%的人在家庭属于特殊地位者……这似乎表明家庭中的某种不幸对孩子的素质产生一种不可忽视的刺激作用——无论在意志上、心理上还是智能上”。特殊的磨炼也许使他们更发愤、勤勉和成熟。[15]
其三,家庭成员关系对个体的影响。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一是个体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如果这种关系亲密、友善,则个体的发育发展往往表现为良性。相反,如果个体与家庭成员关系长期紧张恶劣,则易使个体健康成长受到限制,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现象。
二是除个体之外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属于间接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易对子女发育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父母关系融洽、相敬如宾、亲密无间,子女一般会对人友善、富有爱心,个性和身心发展较为健康;如果父母之间长期争吵不休、冷漠无情、不负责任等,一般易引起子女性格暴躁、行为孤僻、对人多疑,甚至缺乏爱心等。
此外还有家族文化的影响,家族文化指一个大的家庭长期发展形成的家族历史、文化底蕴、社会背景、代表人物等,如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这类家族传统文化对其后代的成长发展及素质形成亦有重要影响。
(2)学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个体智力、个性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它与先天遗传和其他环境影响相比,对青少年的智能和身心发展起着更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教育、教师、学生和校风等因素。教育因素:指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办学条件等。教师因素:指教师的整体素质,包括品德修养、知识水平、学术科研、教学方法、工作作风等。学生因素:指学生的学习态度、理想追求、交往方式、毕业去向与成功状况等。校风因素:指校规校纪、校园文化、学习风气、学校传统等。
学校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尤其对素质形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杨振宁曾兴奋地回忆当年在西南联大学习生活的情景:“想起在中国的大学生活,对西南联大的良好学习空气的回忆总使我感动不已。联大的生活为我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在物理学里的爱憎主要是在该大学度过的六年时间里(1938~1944年)培养起来的。诚然,后来我在芝加哥接触了前沿的研究课题,并特别受到费米教授风格的影响。但我对物理学中某些方面的偏爱则是在昆明的岁月里形成的。”[16]钱学森教授也曾感慨道:我之所以有今天,与我在旧中国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当时国家多难,但我所受的教育却是较好的。20年代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个特别优良的学习环境,我就是在那里度过了六年,这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当时这个学校学生临考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在理解不在记忆。[17]由此可见,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人生发展,尤其对素质形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3)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影响。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指除家庭成员之外社会上经常接触交往的人际关系。人生在世,因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形成了同学、邻里、部属、同事等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会对个体的发育发展产生多维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孟母三次择邻而居,正是为寻求良好的人际环境,以利于孟子健康成长。当今时代,人要很好地发展,有效提高自身素质,没有一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俗称的“利害关系”)是做不到的。陈定国博士曾总结说:人生要有三万:第一读万卷书,第二行万里路,第三交万人友。[18]读万卷书,表明要广泛涉猎书本理论知识;行万里路,表明要积极接触考察各地的实际情形;交万人友,表明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广交朋友,善于汲取别人成功之经验。这些都对个体素质形成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素质形成的影响是重要而多维的,但个体接受环境影响也并非完全被动消极的。那种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旧唯物主义学说的根本错误在于,“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19]关注环境影响,关键要看环境对个体成长发育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以及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利用乃至改造能力怎样。同时,一切环境影响都只是素质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优良的环境可以保证使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高素质个体。即必要的环境影响固然为素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再好的环境也不能直接决定素质的形成与否。
二、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
同父母遗传并在相同环境里成长的不同个体,其形成的素质往往差异明显,甚至大相径庭。这一现象非常普遍。这种区别通常归因于每个主体掌握形成的知识体系不同。不同的知识体系成为各自素质形成的重要而现实的条件。
(一)知识是构建“素质大厦”的必备材料
若将素质比做“大厦”,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就是它的两个组合根基,而掌握知识则是构建和装饰这座大厦的各种材料。人们要想形成素质,就必须从接受、掌握各种知识开始。这是所有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必备条件和现实起点。一个人要想具有某方面素质,他就必需掌握那方面知识;若想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更须掌握多方面综合知识。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素质不断提升、优化的过程。
人类知识浩如烟海,它是每个主体构建素质的潜在素材。要把潜在素材变成现实材料,唯有努力学习,用心去掌握理解它。“从传统的观念上说,教育注重传授知识,不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的价值观,知识都是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形成、提高素质,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是最基本的条件和手段。没有这个条件、手段,素质形成只能成为泡影。(www.daowen.com)
(二)特出的知识体系对素质的形成更管用
要使素质形成,人们并非随便掌握一些知识就能实现。事实上,它要求主体必须掌握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突出的知识体系。
1.特出知识体系的含义。特出的知识体系,是指一个人在某方面掌握的知识、经验特别出众、格外突出,明显超过了一般人,甚至穷尽了所有前人的认识,并构建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来讲,特出的知识体系起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深广性。主体掌握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范围很宽,明显超出一般人甚至所有个人的水平。这是特出知识体系的基础。二是知识结构整体性。主体掌握的知识在质、量、构、面等方面不是支离破碎、零散堆砌的,而是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这是特出知识体系的关键。三是对知识理解的卓异性。主体对知识的认识明显具有个人经验、独特见解、深刻意境、重要价值,甚至具有超前感悟等。这是特出知识体系的核心。四是获知途径的超常性。在相同的教育、学习等背景下,主体通过个性化努力获得别人常常难以获得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优势。这是特出知识体系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即便是同校、同班、同年级、同专业、同课程、同老师、同试卷,甚至同兴趣、同得分的不同学生,其实际掌握的知识也未必相同,每个学生形成的知识体系更难一致。所以,每个主体掌握形成特出的知识体系,在事实上是完全可能的。
2.特出知识体系的作用。如果单从获得经验、知识甚至技能等素材的角度讲,不同主体完全可以经历相同的过程。这就是经验、知识和技能教育都可以成为一种机械化传授、生产的原因。但每个人素质的形成,却犹如建筑一座个性化的大厦,它很难通过机械化生产来完成。人们在筹集大厦建筑素材的过程中,就需要融入主体不同的思想理念,进行与别人不同的素材储备与组合,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古往今来,凡有较高素质的人无不掌握形成了特出的知识体系。这是他们能够建成素质之厦的成功经验和共同特点。那些学习缺乏主体性,求知满足趋同性的人,基本谈不上形成特出的知识体系,更不用说是形成独特的素质了。
3.特出知识体系的形成。形成特出的知识体系,从来就没有统一固定模式。它有赖于教育体系和学习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独创性。
首先,要靠良好的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对所有学生系统获取知识都具有其他途径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但要使每位学生都形成特出的知识体系,学校教育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其中包括: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知识储备,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即教育教学过程学生有充分的课程选择、自由的专业转换、灵活的方式调整、随机的交流讨论和深入的探索研究等。
其次,依靠主体独特的学习努力。主体在接受教育与学习过程中需要自觉张扬个性,发挥优势潜能,凸显兴趣爱好,不简单屈从任何外在要求、他人支配。即在同一教育环境或学习过程中,不同个体应按自己的特点、个性、潜能构建知识系统,努力争取在同一学校、同一课堂、同一教材的学习中,掌握超越别人甚至所有人的知识内容。如果没有主体兴趣融入、独立个性发挥、优势潜能释放,仅满足于被动接受教育或外在要求学习,人们是很难形成特出的知识体系的,也不会为素质形成创造适宜的条件。
4.特出知识体系的表现。特出的知识体系表现多种多样,理论上很难穷尽。但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方面:
一是掌握的知识内容极其丰富。如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钱钟书等等,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通过掌握古今中外丰富的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特出的知识体系,为其素质形成作好了全面铺垫。
二是掌握的知识范围个人特色明显。被誉为台球天才的丁俊晖,一般学科知识掌握得不多、学历层次不高、理论知识面不宽,但他沿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斯洛克台球这个狭窄的竞技运动领域进行了近10年持续的知识学习和实际经验积累,掌握形成了丰富的台球知识体系。18岁即品尝了名列世界台球顶尖位置的喜悦,在台球这个小小的竞技领域形成了较高的素质。
三是对掌握的知识理解独特深刻。李素丽同志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很多公共服务人员情不自禁地向钱看——为获得更多的直接好处而工作,把服务与直接利益简单挂钩时,却独立特行地深入钻研,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售票服务方面的知识,并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如换车乘客需要换乘车次、上下站点的提示、指导,老幼病弱乘客需要精心照料、热情搀扶,普通乘客需要微笑服务……对这个特定服务领域的知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在这种特出知识体系的支撑下,她形成了较高的服务素质。许振超师傅的情况也相类似。他并非理论大家、高学历人员,但他绝不满足于掌握现代桥吊说明书上的知识,而是深入钻研现代桥吊操作使用的各种相关知识,在这方面形成唯有他才具有的特出的知识体系,最终支持他在该领域形成了很高的素质,不断创造桥吊作业效率与效益的世界领先记录。
(三)素质的载体和研究对象是人
知识的掌握在个体素质形成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因此,素质的主体和研究对象只能是人,不可能是其他任何生物。迄今为止,地球上除人之外的所有生物,都无法将其获得的生活经验提炼、加工成各种知识,以供所有后来者普遍受益。一般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无法超越其先辈或同伴接受遗传和适应环境的本能界限。有些高等动物如大猩猩等,在与自然搏斗、维持生存的过程中,也能摸索获得一些成功、有益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无一抽象、概括成为知识得以长期保存和广泛传递,更难以不断进行改进与提高。它们获得的经验即便再有效,都只能随着其躯体的消亡而消失。它们的所有后代只能简单重复其祖先的一切,其经验始终在一个低层次上徘徊。
而人则完全不同了。今天人类早已不再单靠遗传和各自适应环境来提高自己,而是充分运用世代创造、总结和积累的丰富知识具有的灵活、广泛的传递特性,从中汲取重要营养来提升自己。一个高素质人才,他从同类接受的知识成果要比他从亲体接受的遗传成果多得多。此外,人们还不断探索创造新的知识,总结概括新的经验,从而为素质的提高提供更方便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唯有人才可能形成素质。
三、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具备前面一系列条件后,素质能否当然形成呢?还要看主体对掌握的特出的知识体系是否深刻内化。这是素质形成的关键。
(一)素质形成的一般表现
从普遍的意义讲,一个人具备了两个基础(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如不掌握丰富、特出的知识体系,还是谈不上素质。但是,有了知识也并非一定就有素质。“知识”和“素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同伦理知识广博的人,其道德品质未必高尚一样,文化知识丰富的人未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这是因为,“知识”只反映事物的一般表征,它不能直接转化成为一个人内在稳定的精神品质。素质则不同,它既反映上述一般的认知关系,又反映主体在某一学科领域对被认识客体获得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关系。既要求主体对被认识客体一般表征达到熟识、清楚、明了,又要求他对该事物可能发生特殊变化等广泛深层次问题也能恰好把握。即不是停留于一般认知水平,而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的认识达到独到的、十分精当的、不为其表面变化干扰的、符合其内在规律的准确程度。这种判断既不是也不同于经验、知识和能力,而是同时把握了某个学科领域的一般与特殊本质,掌握了那方面精髓——发现一部分真理,并把这种认识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这是素质形成的集中表现,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2003年对“非典型性肺炎”的科学诊治,就是他在呼吸系统传染病领域获得了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掌握了该领域传染病的一般与特殊本质,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比别人更准确、深刻地看到此类传染病背后的许多东西,不被“非典型性肺炎”病情的表面症状所迷惑,也不受书本知识的局限。尽管他与别人一样先前从未接触过“非典型性肺炎”这种特殊具体的疾病,但他对该类传染病领域具有独到、准确、深刻的把握,从而实现了对“非典型性肺炎”进行有条不紊的防范与治疗,为赢得整个“非典”攻坚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他的独特素质在起作用,不是经验、知识和技能可及的。所有高素质人才都有类似的特点。我国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在鉴定文物时就是凭着自己的眼力,形成一种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在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就能准确判断文物的内在价值。享有盛誉的歌唱大师和声乐教育大家,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强调说:演员歌唱无论是在国际重大比赛现场,甚至是在车间、工厂,还是在农村的田埂上,其要求标准和精神状态都应该是完全一样的,绝不因场合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就证明了她的演唱已经升华成为一种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不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轻易波动。
(二)素质形成过程的关键
人们掌握了特出的知识体系怎样才能内化成为素质呢?概括地讲,它是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再加上三个过程的有机融合与统一,即亲身实践体验、深入系统研究、积淀升华转化。
首先,亲身实践体验。从听知、观知到体验亲知,是深入掌握和逐步内化知识的自然过程。若不经过亲身实践体验,掌握任何理论都可能人云亦云、难辨真伪,未必能准确理解知识的深刻含义及其蕴藏的内在精髓。因此也就难以得到真知。所以,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教育应该是教、学、做合一。即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让他们亲身实践体验,达到知行统一。正是基于把实践看得极为重要,所以他果断地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行知”。事实上,内化知识不可逾越亲身实践体验的过程。强调实践体验是个过程,是因为这种体验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它需要一定的体验广度、深度,才能触及知识的内在价值,把握事物的一般与特殊本质。如一位合格的战场指挥员,他绝不会仅满足于掌握战斗条令知识,而会亲自参加各种战斗指挥实践演练,进而深刻准确地理解战斗条令知识的精髓。古代的赵括等,虽然熟读兵书、诠释兵法,但其不能成为指挥作战的英雄,就是因为他停留于“纸上谈兵”,缺乏独立指挥作战的实践体验,未准确把握兵书知识的精髓。因而他对作战指挥缺乏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不具备相应的素质。
其次,深入系统研究。个体在亲身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一般会形成能力甚至更高层次的能力体系,但未必形成素质。要把知识、能力转化成素质,不仅需要主体拓宽知识广度和体验深度,而且需要在相关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即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实践体验与前人、他人提供的相关知识甚至正反经验进行反复比较、深入思考、全面优化,剔除一切秩序、结构上的紊乱和认识、理解的偏颇,真正把握其精髓,从而在该学科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抓住其中一般与特殊本质,发现事物背后隐藏的规律,把对该学科领域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才能为素质形成打开关键性突破口。深入系统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痛苦艰难的过程,它往往需要主体以超人的时间、精力、智慧付出,否则是不行的。
再次,积淀升华转化。一个人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他在某个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而且要把这种判断积淀升华成为自己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已超越了判断本身,而转化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它往往表现出三种状态:一是环境条件顺逆转换、起伏变化无动于它;二是视品质如命,达到人生豁达、矢志不移;三是对相关学科领域事物处理、协调能够出神入化、预见极佳。
第四,素质形成的过程模型。它是由两个基础、一个条件和一个关键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最终才能转化形成素质。这些要素一个也不能少,而且必须顺序构成,步步深入。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环节,获得的都可能不是素质,而只是经验、知识或能力。
从模型不难看出,素质形成非常不易。在知识教育+能力培养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人才成长需要接受知识和参与实践。进入素质教育阶段,要使素质形成,必须在前面一系列条件的基础上,再加上深入系统的探索研究,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揭示某些真理,并将这种判断积淀升华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这才能走完素质形成的全程。
(三)内化知识过程充满艰辛
1﹒内化知识实属不易。内化知识的目的有三:一是分辨识别。在掌握的特出的知识体系中分辨出真伪、正误、核心一般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相互转换牵引。二是科学汲取。在分辨识别的基础上,科学汲取知识体系中真正有价值的营养,剔除其间的糟粕、错误等容易引偏方向的东西。三是为创造性运用服务。促进主体智慧增长,推动认识前进,为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创造条件。可见,内化知识不是掌握知识,也不是对知识表面含义的简单识记、理解、回答,而是对知识各种内涵意义即内在本质、精髓的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意义包括其基本意义和所有联想意义、引申意义,甚至言外之意。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和原有知识基础有限,所以要掌握某方面知识体系的全部内涵意义非常困难。同时,内化知识相对更难。一般来讲,素质基础易得,知识素材易学。现代人得到正常的遗传和必要的环境影响,甚至掌握丰富而有价值的知识都不是难事。相比之下,内化知识,真正在某个学科领域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突破既有知识的限制就不那么容易了。它不仅过程漫长、范围扩大、要求提高,而且充满了实践体验和探索研究的艰辛。比如王明,可以说他较好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知识,但没有掌握其精髓,更没有内化它,所以不能实现创造性的运用。
2﹒克服内化知识困难。由于内化知识是素质形成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个过程再难也应该克服它。然而事实证明,克服内化知识困难没有万灵妙药,现实办法有三:首先,需要主体在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寻觅、善于挖掘知识创造产生的背景和知识总结概括过程的经验,以及知识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用与变化情景,实现从相关理论到对应事物的无缝链接。其次,需要主体发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作用,反复比较、系统分析、潜心研究和在耐心、意志、毅力支撑下的持续奋斗,即约翰·罗斯金所说的“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再次,需要主体把充分汲取环境智慧和自己独立深入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勇敢执著地直达知识前沿,从认识的荒漠地带探寻到正确的前进路线,从而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实现素质形成。
至此,有必要对一味提倡轻松愉快教育的人们进一言:完全的轻松愉快教育,活泼自由学习,并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和素质形成。了解知识,只要教学方法新颖活泼,教育条件充裕优越,确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达到目的。掌握知识,如果方法得当,组织合适,吸引学习者自觉参与,也能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任务。而要达到揭示真理,并把外在的知识体系内化成主体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单靠轻松愉快教育是不够的。事实上,纯粹的愉悦教育学习与素质形成并不是同程伴侣。对此有四点经验:
第一,辩证看苦乐。内化知识绝非轻松愉快和游戏所为的事。它是真心、苦功、智慧思维的综合结晶。没有对丰富的理论和实际知识的潜心研究和独特把握是不会形成素质的。而潜心研究与独特把握,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浇灌、长期的心血付出和殚精竭虑的思索努力。被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绝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20]显然,造就人才的教育是有乐也有苦。培根说过:“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他还引用卢克莱修的话说:站在高岸上遥看颠簸于大海中的航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垒中遥看激战中的战场也是愉快的,但是没有能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然后俯视来路上的层层迷障、烟雾和曲折更愉快了![21]因为超越内化知识的艰辛,到达素质形成的彼岸,是件愉快的事。这里的“苦”是指内化知识过程艰辛,绝非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压抑学生个性之苦;这里的“乐”是素质形成之乐,并非考取名校,获得学历、学位之乐。
第二,规律不可违。内化知识有艰辛,是否方法不科学、措施有问题?答案:非也!它是人们形成、提高素质的必然规律。马克思早就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顶点,既是科学追求的目标,又是素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庆典上指出: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这一系列的刻苦艰辛,是人们内化知识形成素质的规律体现。
第三,苦乐分时段。强调刻苦艰辛,并非反对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启迪其充分自由发展;也不是要人为地给学生施加压力、制造痛苦。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确需提倡和落实轻松愉快教育。但这仍然只是完整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教育还需有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和支持学生经受刻苦学习和内化知识的艰辛,不应简单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减轻学生负担绝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和撒手不管,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素质教育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更高了,而不是低了。”[22]《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的提法比较准确:现在几乎所有的进步教育家都强调早期教学有必要重新引入充满娱乐的愉悦式教学。曾几时,我国教育正好与之相反——需要愉悦的没得愉悦,不该轻松的反而轻松。五六岁孩子一踏进校门,便被过重的课业负担所压迫,进而失去欢乐。大中专学生应该刻苦学习和内化知识,形成素质,却满足于60分万岁。这种现象必须也正在改变。
第四,目的须明确。愉悦式教育教学很有必要,但它的目的是什么?罗素指出:“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将外部的约束减少到最低程度;但这需要内在的自制力。”[23]显然,减少外在压力的根本目的,是给内在自制力的充分发挥让出空间。学习形式上的宽松自由、活泼愉悦,是让学生顺利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其远走高飞、纵横驰骋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尽可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维方式等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形成素质的目的。永远不要忘记:任何素质形成,无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以超常的艰辛付出和非凡的探索研究为代价换来的。所以内化知识、形成素质的过程难免艰辛。
总之,素质的形成,绝非任何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是人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掌握特出的知识体系,并直接参与实践体验,深入系统的探索研究,在某一个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内在价值判断,并将这种判断积淀升华成为自己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这就是素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与一般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