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甘肃藏族宗教信仰和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藏族宗教信仰和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甘肃藏族的宗教信仰(一)藏族的原始信仰与风俗当你行走在藏区,有一种符号你触目可见,那就是“卍”,“卍”,梵文作rivatsa,其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我国古代译为“吉祥海云”,它在苯教的世界里是太阳和光芒的象征,因而隐喻了苯教如太阳的光芒照耀四方之意。

甘肃藏族宗教信仰和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六、甘肃藏族宗教信仰

(一)藏族的原始信仰与风俗

当你行走在藏区,有一种符号你触目可见,那就是“卍”,“卍”,梵文作rivatsa(室利靺蹉),其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我国古代译为“吉祥海云”,它在苯教的世界里是太阳和光芒的象征,因而隐喻了苯教如太阳的光芒照耀四方之意。

1.苯教的形成历史

苯教作为藏族的原始宗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早期高原先民的信仰观形成年代非常久远。苯教相信万物有灵,以崇拜天、地、日、月、星辰、雷霆、雪、雹、山川、陵谷、土石、草木、禽兽,乃至一切万物等幽灵巫鬼,为人祈福禳灾。 《新唐书·吐蕃传》中记载:古代西藏“重鬼右巫,事羱羝为大神。 ”羝是一种高原羊,肉可食,皮可衣,毛可编织,又是运载工具。 “苯”是指人对于自然万物最初的较为朦胧的认识总和,其核心内容包括“鬼、神、精灵、魂魄、命数、运道”等,一切与精神灵幻层面相关的东西。苯教没有独特的教义、典籍、庙堂及系统理论,其观念及内容通过苯教巫师以占卜、祈祷、咒语、幻术以及各种特殊的仪轨加以表现。

苯教传入甘肃的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而苯教史书中最早记载苯教事件的是在止贡赞布时期。这一时期,止贡赞普发起的灭苯事件迫使很多苯教徒来到多麦(今安多藏区)。松赞干布以后,随着吐蕃对外扩张,苯教巫师也随军来到各地,他们举行各种仪式以激励士气,达到攻城夺地的目的。而这些仪式则成为一种习惯,至今还保留在一些藏区,继续履行着苯教上敬神灵、中调家事、下伏鬼神的神圣职能,而这种苯教在藏区被称为思巴苯教。思巴苯教发展到后来就被雍仲苯教所取代。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苯教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佛教在西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身也是和苯教斗争、融合的结果,因而当苯教难以继续扩张的时候,也就开始改变自己,一方面从佛教的学说中引入大批的佛教教义以充实自己的理论,故而使其和佛教更接近。而另一方面,则出现大批苯教徒改宗佛教,大量的苯教寺院也随之改信佛教的情况,在甘南地区有数座苯教寺院先后改宗为佛教萨迦派和格鲁派寺院,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天堂寺也同样改宗为格鲁派佛教寺院。

苯教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笃苯、恰苯、觉苯三个发展阶段。“笃苯”时期,应该是苯教的萌芽阶段。其时间大概是从藏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约公元前4世纪)到第八代赞普止贡赞普(约公元前2世纪)为止。其主要特点是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关于这一时期,有一个传说认为:卫藏地区有一个少年,13岁时被魔鬼附体。又经过了13年,他走遍康(西康,现今四川省甘孜州)和藏的全部地方后,复原了,并得到了制服各种魔鬼的法力。因而学术界把这种原始苯教称为“笃苯”,俗称“黑教”。从藏文典籍中的记载来看,“笃苯”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只是做下镇鬼怪,上祭天神,中兴人家的法术之事,可见其带有较原始的巫术性质。

“恰苯”是苯教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大约从吐蕃王朝第八代国王止贡赞普(约公元前2世纪)至松赞干布(公元7世纪)前后。这一时期是苯教发生质变的重要阶段,可谓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在止贡赞普时,他从克什米尔、勃律、象雄等三地请来三位苯教徒,举行超荐凶煞等宗教活动。其中一人依凭除灾巫术、修火神法,骑于鼓上,游行虚空,发掘秘藏,还以鸟羽截铁等显示诸种法力;一人以色线、神言、活血等作占卜,以决祸福休咎;一人则善为死者除煞,镇压严厉,精通各种超荐亡灵之术,从而使苯教开始结束原始的巫术形态,走向引进高超实践法术的新时期。

苯教凡间的创始人一般被认为是辛饶米沃且。传说这位祖师以五色光的形式从天而降,借凡间父母之体受孕而生。长大后成为苯教的创始者,并为苯教制定了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教规,不断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经典、庙堂等。区别于早期的苯,辛饶所创的被称为雍仲苯教。

“觉苯”,从藏文的字面来看是“被翻译过来的苯教”或“经过改造的苯波教”之意。苯教发展的第三阶段,大约形成于吐蕃王朝的中后期,是苯教在与佛教的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重要特征就是将佛教中的一些经典、仪规加以改造,变成苯教的经典和仪规,因而也是佛教化的苯教,故而习惯上也称这一时期的苯教为“白苯”。

2.苯教的神灵世界与风俗

苯教认为世界是由一个或几个巨大的卵演变来的。苯教经典《什巴卓浦》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名叫赤杰曲巴的法师收集五种本原物质,并将其放入他的体内,轻轻地“哈”了一声,吹起一阵旋风,因而就出现了火。而火的热气碰到风又产生了露珠(水),露珠上产生了一些微粒,这些微粒又被风吹落,堆积成大山。法师又从五种本原物质中产生出一只发光的白色巨卵和一只无光的黑色巨卵,然后法师用光轮分别敲击白卵和黑卵,其中白卵放出光明,出现了人类和天神的共同始祖什巴桑波奔赤,而黑色巨卵爆炸后跳出一个满身黑光的人,名叫门巴塞敦那波,他是虚幻邪恶之王。后来又由水珠形成大海,而海面上被大风吹起的一个巨大的气泡撞到一只蓝色的卵上,卵破裂后出现一个青蓝色的女人,什巴桑波奔赤给她起名为曲坚本杰莫。 “他们没有点头,也没有触鼻就结合了,生下了野兽、牲畜和鸟类。他们低下头,互触鼻子结合,就生下了9个兄弟和9个姐妹。 ”9个兄弟分身出9个女伴做他们的妻子,而9个姐妹也分身出9个男子做她们的丈夫。就这样天地形成,人类诞生,我们生存的世界被创造出来了。

苯教也把世界分三界,即天空为神界,中间为赞界,下面为龙界,这三界中都有神灵居住。

天神高居天界,最大的天神是“斯巴”。天界又被分成七层,有天父六君子和聂赤赞普的父亲赤顿止居于其中。聂赤赞普与他之后的六代赞普合称为天赤七王,居住于七层天。藏族史书中有他们“在其子能骑马射箭之时,就沿着天绳,如同彩虹一般向天空飞去”的记载。藏族巫师作法时,身上都要缠上五色丝带象征彩虹。唐卡神像的两侧挂有红、黄色两根绸带,其意也在使神灵驾虹飞上天界,或天神顺虹桥降下人间。我们在藏族地区的祭仪和风俗中普遍可以看到的五色彩箭、五色经幡、五色毛线等也与此有关。

苯教祭扫天神的主要形式是焚神香煨桑,即烧起一堆柏树枝(也有用松枝和艾蒿等代替的),其内洒入乳汁、奶酪、酥油等神灵喜欢的“三乳”和砂糖蔗糖蜂蜜等“三甜”以及糌粑和其它一些香料药物,再洒少量的头道青稞酒和洁净的茶水等。其意有二:一是让天界的神灵乘着浓浓的白烟自天而降吸收桑烟;二是通过桑烟和祈祷把人间的信息送到天界报于神知。那么怎么才能知道神是否接受这些供养和信息呢?一般认为,如果煨桑冒出的是浓浓的白烟,并能缕缕不断随风而升,则意味着神已欣然接受;如果冒出的是黑烟,且在长时间内被风吹得散乱无序,则意味着遭到神的拒绝。煨桑的地方一般都在当地最高的山顶上,或者在隘口、险关、桥头、山脚等处。在自己家中煨桑,则在房顶或院落的洁净之处置一香炉就可以了。

中层为世界众象,掌管自然灾害和瘟疫念神居于其中。念神往往以山为载体出现,和人类最为密切,有念神居住的山即神山。西藏最著名的神山有四座,即东边的雅拉香波山、南部的孤拉噶日山、西面的诺金岗桑山、北方的念青唐古拉山。传说念青唐古拉山威力最大,莲花生大师曾将其收归为佛教护法神,成为“世间大护法”,而冈仁波齐神山则是苯教的世界中心。

除了念神之处,中层还是游魂“赞”的世界。藏谚曰:“人死而赞魔生。 ”苯教认为,人活着时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远游,并能寄附在某种物体上,由此而产生了西藏一些得道高僧举行灵魂转移的所谓“夺舍”法术。藏族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郑宛达娃》,就是反映大臣的儿子为篡权,利用王子灵魂迁入杜鹃鸟去密林游玩的机会,把自己的灵魂迁入王子的身躯而回宫冒充王子继位的故事。但是,在人死后灵魂却变成一种赞魔。

藏族的地方保护神,一般都是当地熟悉的人死后变成的赞。因为苯教的观念是,人死后灵魂并不能下地狱,也不能升入天界,特别是四死之魂,只是在中界徘徊、游荡。据说赞穿着红袄儿,内有铜甲,骑一匹栗色灰斑皮毛的马,经常出现在日落时分,手持一把半月形镰刀和一条套索。因而苯教经典中描绘的赞,往往是一身红焰,居于高山之上。据说,我们常说的主宰人寿命的阎王就是赞神之一。它的居所“魂城堡”“坐落在一块红铜平原上,周围的铜岩刺向天穹,红褐色的兀鹰在天空翱翔,赞魂在天空四处飘荡,毒蛇攀援,红色山岩中央是一座沸腾的血海”。后来赞神被收为西藏桑耶寺的护法神,寺旁建有他的一座魂房“赞康”,外面始终盖着红布。因而如果你看到藏区山顶的玛尼堆上插着涂红色的羽箭,那说明这也是火神赞的居处。

下层的黑暗世界由掌管人间疾病的龙(泛指一切水生动物)神居住,而有龙居住的湖就是神湖,著名的四大神湖为玛旁雍措、纳木措、羊卓雍措和青海湖。

苯教的《十万龙经》中记载,龙居于大海、湖泊江河沼泽瀑布水池、山岩、土地、树林等地上水下的所有地方。龙,藏语音译,是苯教九位创世神之一。 《十万龙经》中有“母龙生万物”的神话传说,可见在藏族的观念中龙都属阴性。在龙神仪轨及其画像中,龙的形象被描绘成穿一身羽毛长袍的水质丝绸长衫,乘骑一匹带白色水纹的蓝马,手捧一只装满宝石水晶花瓶。龙的职能很复杂,它们既可以掌管善恶,也可以做水神,主管水旱灾害,还可以是财神,所以每逢藏历新年,人们都要在灶后被烟熏黑的墙上,用糌粑面点画一只蝎子和一个雍仲符号,在其旁还要点画上酒壶或茶壶以及供奉食品,以祭祀财神。

(二)藏传佛教信仰与风俗

1.藏传佛教的形成和发展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支系(巴里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之一,简单地说,藏传佛教是以藏语为传播工具、融合了藏族传统文化的佛教。藏传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西藏佛教史籍对佛教如何传到西藏有一个神话记载。传说大约在公元5世纪,吐蕃先祖拉托托日年赞在雍布拉康屋顶上晒太阳,忽然天上掉下来四件佛教宝物,但拉托托日年赞并不认识它也不知道这些物件的用途,正在它疑惑时,就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在你五代以后将有一个懂得这些东西的赞普出现。因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又有这样的预言,因而,拉托托日年赞就把这些物件当做宝物供养了起来。当然天降佛宝只是个神话,但在公元7世纪初,佛教的确传入了西藏,这是学术界一般认可的佛教传入西藏的起点。

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的松赞干布,在平定了内忧外患之后,一方面创立文字,制定律法,统一官制兵制,划分军政区域等,积极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极力结好周边邻邦,其中主要的是与唐朝和尼泊尔修好,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联姻,随着这两位公主入藏,佛教的因素也就随之而来。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释迦牟尼的8岁等身像(也称“不动佛像”)。文成公主带到拉萨的是释迦牟尼的12岁等身像(又称“觉阿佛像”)以及360卷经典。在松赞干布积极支持下,两位公主入藏后先后建起了两座佛教寺庙,即大昭寺小昭寺以供奉佛像举行简单佛事活动,这些佛事活动对于佛教在西藏的流传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后来,到8世纪初,赤德祖赞(704-755)继赞普位后,大力促进佛教的发展。他修建了不少的寺庙,也翻译了一些佛教经典。 710年,赤德祖赞从唐朝迎娶金城公主,这对汉地佛教在吐蕃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把文成公主带去的佛像迁到大昭寺供奉,安排随行僧人管理寺庙,主持宗教活动。金城公主还成功地劝说王室接纳从西域逃出的僧人,为他们修建了7座寺庙。可见随同金城公主到吐蕃的还有一部分汉族僧人,此外还有在动乱和战乱中逃跑到吐蕃的僧人,使得佛教在吐蕃得到一定的发展。也正因为此,一些苯教大臣不满佛教的发展,就借蔓延天花之机,宣扬这是本地鬼神对外来僧人的愤怒,于是爆发了驱逐僧人,封闭寺庙的灭佛事件。

公元755年,赤松德赞(公元742—797)即位后,准备联合崇佛大臣以打击苯教势力,但因出现雷击、洪水和瘟疫等自然灾害,遭到苯教势力的强烈反击。之后在印度高静命的建议下,赞普迎请了莲花生大师入藏征服苯教,并于公元766年建成西藏第一座正规佛教寺院——桑耶寺,剃度了7名吐蕃青年出家为僧,他们在史籍中被敬称为“七觉士”。开始翻译了显密典籍,传播密宗修习法等,使佛教在吐蕃有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公元798年赞普赛纳罗执政时,佛教继续得到发展,他明令僧人不受奴役,不征重税,不从事体力劳动,并让僧人参政给僧人以崇高的社会地位,这对后期的藏传佛教发展方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公元815年赞普热巴巾即位,崇兴佛教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不仅让僧人从自己的头巾上踩过去,以示虔诚尊崇,顶礼僧人,还规定“七户一僧”制,供给寺院以庄园、土地、牧场和牲畜等。这些措施引来崇信苯教的贵族权臣的强烈反对,并最终把热巴巾灌醉缢死。公元838年,达玛赞普(公元838-842)即位后,大事灭佛,佛像被埋,经典被焚,僧人或者大量外逃,或者被迫还俗,寺庙遭破坏,使西藏境内的佛教几乎灭绝殆尽。至此佛教在吐蕃的发展进入一个低谷。因而史学界把从松赞干布兴佛到达玛灭佛这二百年间称为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前弘期”,而达玛灭佛标志着“前弘期”的结束。

从吐蕃王朝崩溃到元朝统一西藏这400年间,西藏地区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这是西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10世纪下半叶,割据一方的新兴封建主已经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成为左右一方的政治势力。各地区虽处于分散状态,但政治上比较稳定,一些在达玛灭佛时逃往康、青等地区的僧人开始继续进行宗教活动。卫藏地区的吐蕃贵族后裔,为了寻求出路,稳固自己的政权组织,也前往康、青等地求师学佛,以建立自己的新型的上层建筑,所以从公元10世纪后期起,佛教又开始在西藏弘扬。

达玛禁佛以后,佛教僧侣组织解体,学经活动停止,寺院或封或毁,使佛教在吐蕃本土遭到了严重破坏,坚定的佛教僧人们也被迫外逃。据说,当时有三名僧人藏饶赛、约格琼和玛尔释迦牟尼在山中修行得知禁佛事件,携带戒律、论书等,先后逃至今西宁等地传教。不久之后他们收当地苯教徒木苏撒巴为徒。后来木苏撒巴在丹斗地方建立寺庙,招徒弘法,成为藏传佛教“后弘鼻祖”,故而木苏撒巴也被后人尊称为喇钦·贡巴饶色(意为明白佛教教理的大师)。 10世纪初叶,吐蕃王室永丹后裔意希坚赞出资派卢梅等卫藏十人前来向贡巴饶色学法,后回卫藏地区建寺授徒,从而使藏传佛教在卫藏地区再度复兴,这就是藏传佛教史上所说的“下路弘法”。

吐蕃王室欧松后裔在阿里南部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古格王朝,至意希沃时,也开始大力发展佛教。他一方面从其属民中挑选聪明睿智的青少年到迦湿弥罗一带去学习佛法,其中著名的仁钦桑布和玛雷必喜饶二位大译师就是其中的两个人。另一方面他又派人用重金请来印度超岩寺主持阿底峡入藏,对在西藏流传的佛教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统一;并著《菩提道炬论》,规范了“三士道”的修持次第,即一个佛教徒从最初拜师学佛到最后修成佛果的整个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说,要求学佛应循序渐进,沿着他所说的阶梯逐步攀登。这在西藏佛教史上叫做“上路弘传”。

这样经过上、下路弘传之后,佛教的复兴势力再度进入卫藏地区,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其在与苯教长期的斗争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佛教流派,即藏传佛教。其主要标志就是在11世纪左右开始,逐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不同教派,主要包括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噶当派和后来形成的格鲁派等教派。

2.藏传佛教诸派别

西藏佛教有许多教派,其中主要有五大教派。

一是“宁玛派”,俗称红教,源于吐蕃时期从印度来藏的莲花生,创立于11-12世纪,兴盛于17世纪。宁玛派,即旧教派的意思。藏传佛教在显教方面无新旧之分,而密教则分新旧。宁玛派传承的是莲花生的旧密咒,有别于后弘期仁钦桑布等人所传的新密咒。它是传入西藏的密宗吸收了当地笨教内容而形成的最早教派。由于宁玛派在早期采取秘密单传,所以没有寺院僧侣组织和构成教派的系统教义。到了11世纪后才开始有了红教寺庙,并逐步整理宁玛教派经典,也才正式形成为一个教派,尊莲花生为祖师。宁玛派在创建过程中,曾派人和元王朝联系被元王室尊为法师。但由于该派的政治影响作用较小,故始终未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和扶持,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

二是“萨迦派”,因其主寺萨迎寺建在后藏萨迦地方而得名,又因萨迦派的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俗称“花教”,是藏传佛教中有较大影响的教派。萨迦派始于11世纪,创始人是西藏昆氏家族的后代昆·贡觉杰布,他是吐蓄贵族昆氏家族中最早剃度出家的“七觉士”之一的后裔。后在萨迦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251)的努力下,西藏地方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成为元朝的行政单位之一。从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的100多年间,该派在西藏地方占据统治地位,并在元朝的支持下建立萨迦地方政权,管理全藏事务。萨迎五祖罗追坚赞(1235-1280)是萨班·贡噶坚赞的侄子,从小聪慧,故称“八思巴”(圣者之意)。1253年,忽必烈召见八思巴,并受密教灌顶。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封八思巴为“国师”(后封为帝师)。 1264年(至元元年),元朝中央设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方行政事宜,命八思巴为国师兼领总制院事,协助中央王朝对西藏的管理。 1269年,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创制“蒙古新文字”有功,被封为“大宝法王”,名声显赫一时。

三是“噶举派”,“噶举”意为教谕或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相传该派远祖马尔巴、米拉热巴等人修法时,穿白色僧衣,故俗称“白教”。噶举派是11世纪形成的以密宗为主的大派别,支系繁杂,僧徒众多,且下属的宗教政府势力曾先后两度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对藏传佛教乃至藏区社会影响很大。噶举派一开始就形成两个派系: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香巴噶举的创始人是琼波南交(1086-?),他是一名大瑜伽师,传徒不少。后来他的弟子们修建了甲寺和桑顶寺,分出“甲”、“桑”两派。到14、15世纪就销声匿迹。达布噶举的创始人为塔布拉吉·索朗仁钦,他生于西藏隆子县涅区,是宋代西藏著名的佛学家。他师承米拉热巴,广收弟子,并最终形成达布噶举派。他的最著名的四弟子在前后藏建寺收徒,形成四大支系:噶玛噶举、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帕竹噶举,其中帕竹噶举一系又分出八个小系,总称噶举“四大八小”系。

四是“噶当派”,是以教法特征来命名的一个教派。噶当,意为佛的教诲或教诫,即用佛的教诲来指导人们接受佛理的意思,所以意译又称“教诫派”。它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 1045年,仲敦从阿里迎来高僧阿底峡,并拜他为师。阿底峡死后,仲敦于1056年倡建热振寺,以该寺为基础逐渐形成噶当派。故其祖师可追溯到印度高僧阿底峡。在格鲁派的发展过程中,噶当派的寺院和僧人融入格鲁派,对格鲁派的迅速壮大起了重要作用。到明末时,热振寺和纳塘寺成为格鲁派的重要寺院,噶当派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教派存在。

五是格鲁派,藏传佛教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也是最后一个教派。15世纪初,宗喀巴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吸收其它诸派的经典教义而创立的。该派势力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并论的,达赖转世和班禅转世系统都出于该派。藏区五大寺庙,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省的塔尔寺、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均属该派。该派的形成使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臻于系统化,在政治上,促使西藏“政教合一”,此派占据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由于该派僧人戴黄帽,俗称“黄教”。(www.daowen.com)

除了以上的五大教派以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教派,如希解派、觉城派、郭扎派、夏鲁派、觉囊派,等等。

3.藏传佛教在甘肃的传播

甘肃所处的河湟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的历史舞台,因而也是我国古文化的聚集地之一。早在唐代随着吐蕃王朝的兴起和发展,其地域不断扩大至现在的甘、青一带,佛教势力也随之而来。在《洮州厅志》“重兴寺”碑文中就记载,在现在的临洮地区唐代就有个名叫“竹当恰盖”的藏族寺院存在,而且“自唐而宋,千年有余,其名不替”,后改名为“重兴寺”,可见唐代时吐蕃佛教已传入甘肃。而达玛赞普灭佛后,大量僧人逃祸甘青地区修行建寺,发展佛教。宋初,河湟地区统一于藏族建立的唃厮罗政权。唃厮罗出身于吐蕃赞普之后,据史书记载这一地方政权所控制的地区,大致包括宋代的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湟州(今青海乐都)、廓州(今青海尖扎北)、叠州(今甘肃迭部)、宕州(今甘肃宕昌县)和积石军(今青海贵德县)。唃厮啰政权建立后就着力弘扬佛法,建立寺院。根据史料记载,唃厮啰政权的政治中心青唐城(今青海西宁市)佛教更为盛行,“城中之屋,佛舍居半”。而除在青唐城修建大量佛寺之外,还在河州建有积庆寺,在甘南的临潭建有侯家寺,等等。可见,自唃厮啰政权建立后,藏传佛教在甘肃境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以后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进入到西夏时期,佛教更是在甘肃有了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是寺塔遍及全境,而其中著名的有兴州的戒坛寺、高台寺、承天寺,凉州的护国寺、圣容寺、崇圣寺,甘州的卧佛寺、崇庆寺等等。

1247年初,蒙古王子阔端与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在今甘肃武威的白塔寺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达成西藏归顺中央王朝的各项条款,由元朝中央政府对其实行管辖,“凉州会晤”不仅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史的新篇章,而且也为藏传佛教在甘肃的传播翻开了新的一页。“凉州会晤”结束后,在阔端的盛情挽留下,萨班·贡噶坚赞在白塔寺驻讲经法,并以自己的精湛医术为百姓治病施药,被当地人尊为“圣僧”。这期间,阔端为萨班·贡噶坚赞扩建白塔寺,使之成为了古凉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其规模与青海塔尔寺、甘南拉卜楞寺相媲美。公元1251年,萨班·贡噶坚赞圆寂,阔端王为其在白塔寺修建了一座灵骨塔,即萨班灵骨塔。之后,八思巴继承法位,成为萨迦派著名的第五祖。在金末元初时,忽必烈邀请被尊为帝师的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 1295年,八思巴途经甘肃省甘南州的卓尼沟时,因该地风景优美,就命其弟子喜绕益喜在此地改建苯教寺院为萨迦派寺院,萨迦派的势力也迅速在这一地区发展起来,该寺也发展成为现在著名的禅定寺。

在公元1360年,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代黑帽系活佛若贝多吉路经天祝在当地修建108座镇龙塔,为民除害,降伏恶龙,此地就以“却典堂”为名,意为宝塔滩,该地的苯教寺院也改宗为藏传佛教噶举派所属。从此,藏传佛教噶举派逐渐在这里兴盛起来。明朝中期,格鲁派在青藏高原迅速兴起,并扩大到整个藏区。清顺治四年,青海湟源东科寺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呼图科图,应邀到天堂寺担任了住持,并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金强河时,为寺院赐名“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意为宝塔滩吉祥振兴洲。汉译音为“朝天堂”寺,后来就演变为“天堂寺”。 1709年的格鲁派一世嘉木样受青海蒙古和硕特部之请,在甘南夏河县修建拉卜楞寺,历经280多年的修建、扩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

4.甘肃藏传佛教的名刹古寺

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你不仅随处都可见到旋转的嘛呢经轮,而且几乎到处都可见到寺院的金顶红墙。因为,藏传佛教寺院不仅是宗教伴侣修行学经的地方,而且是众多信仰者甚至是无宗教信仰者的一个净化心灵之地。因为无论你是否信仰它,它都无私的为你开放,当你疲倦了,当你烦恼了,当你开心了……,你都可以随时进入它的怀抱,与大家一起分享它为你提供的精神财富,从中获得信心、获得希望,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因而甘肃藏区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寺院存在,藏族主要聚居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共有140多所藏传佛教寺院,加上其他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有近200座。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甘南夏河的拉卜楞寺、甘南卓尼的禅定寺和天祝的天堂寺,正式出家修行的僧侣上万人。藏传佛教文化已深深的植根于信仰者的生活之中,须臾不可离开。

(1)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拉卜楞镇的西边,背靠坚实宽厚的卧象山,面对松林苍翠的曼达拉山,寺前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蜒而过,呈现出一方半圆形开阔平坦的河谷台地,形如右旋海螺。因而,拉卜楞寺藏语称“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意为“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简称为“拉章扎西旗”。据资料记载,一世嘉木样活佛受青海和硕特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1709年来到夏河县时,选定这儿为寺址。佛宫修建成后,为表示对大师的尊崇,在寺名前冠以“拉章”,称“拉章扎西旗”,久而久之“拉章”转音为“拉卜楞”,且广泛使用,于是拉卜楞既成了寺名,也成了地名。拉卜楞寺发展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目前寺主是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在历史上拉卜楞寺占地80余公顷,号称有108座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 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下设六大学院,一个显宗学院,五个密宗学院。一世嘉木样时建有闻思学院和续部下院。二世嘉木样建时轮学院,且所属寺院和部落急剧增加,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强化,学经制度也日趋完善,确立了以教授显密二宗为主,医药、历算、词章、音韵、雕版、印刷、绘画、歌舞等为辅的学习体系。三世嘉木样时建成医药学院。五世嘉木样时又建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并扩建各种佛殿。现在的拉卜楞寺成为一个具有6大学院,48座佛殿和囊欠,500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整个建筑群形式有藏式、汉宫殿式和藏汉混和式。分为石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类,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显得气势雄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列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 1985年,拉卜楞寺成立了甘肃省佛学院。

六大经堂中最大的是闻思学院,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3000僧人诵经。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闻思学院属于显宗,主要学习五部大论,即因明部、般若部、中观、俱舍部、律学部等。闻思学院设有3种学位,然坚巴、尕仁巴和多仁巴。

续部下院位于大经堂东北,初建于公元1737年,系藏式建筑,殿顶法轮、幢幡俱全,内供密集、怖畏、胜乐等密宗佛像,后殿供奉着一世德哇仓等7位活佛的灵塔。专修密宗,设初、中、高三个学级,每年农历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通过密宗教义的辩论考试后可取得俄仁巴学位,每年只取1名。

时轮学院坐落于大经堂右侧,建于1763年,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内供时轮金刚佛铜像。后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奉着堪布仓、贡唐罗智仓、旦巴嘉措等活佛的灵塔。时轮学院除学习有关的时轮密乘外,主学时轮天文历算。

曼巴学院建于1784年,正殿南北6间,东西5间,殿内供奉药王佛、药师佛和拉科仓的舍利塔,殿前厢廊内绘有人体脉络图18幅。主修藏医,也分三个学级。主学僧《皈依经》、《绿度母经》、《观音心经》、《不动佛经》、《根本续》、《后续》、《释续》、《药王经》、《马王白莲经》、《四部医典》及《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经典。现今该学院生产的“洁白丸”、 “九味沉香散”、”九味半黄散”三种药物已被列入国家药典;还有18种成药单方被列入西北五省(区)地方成药,拉卜楞寺还成立有藏医研究所。

喜金刚学院建于1879年,仿拉萨布达拉宫的南杰扎仓样式修建。1957年失火烧毁,后由国家拨款按原式重建。主要研究喜金刚的生起和圆满次第之道。分三个班级,年限无定。

续部上学院位于喜金刚学院的西侧。建于1941年,正殿高达三层,顶层为宫殿式,绿色琉璃瓦覆盖,故称绿瓦寺。后殿内供有弥勒佛铜像和十六罗汉像,左为八大药师佛和35尊忏悔佛,右为五世嘉木样大师父母的骨灰塔及21尊度母佛像,两侧有铜质无量寿佛1000尊。续部上学院是仿拉萨续部上学院修建的,主要研究密宗生起和圆满次第之道,分三个学级,年限无定,修习经典基本上相同于续部下学院。

除各学院的经堂外,拉卜楞寺有众多僧众诵经和信徒朝拜的佛殿,较为著名的有宗喀巴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白伞盖菩萨殿、救度母殿、白度母殿、寿安寺、悟真寺、普祥寺、图丹颇章和护法殿以及藏经楼、印经院、夏丹拉康、菩提法苑、嘉木样别墅、铜塔、厨房和牌坊等建筑。

每年拉卜楞寺有7次规模较大法会,其中以正月祈愿法会和七月敦白日扎法会(也称七月“说法会”),声势最为隆重。正月祈祷法会,藏语称为“毛兰姆”。每年自正月初三晚开始到正月十七日止。其间,出僧人们除了每天在大经堂诵经外,正月初八还要举行“放生”仪式,给准备好的马、牛、羊洒上净水,在耳朵上系上彩带后放走,凡是被放生的马、牛、羊,不允许任何人猎取。正月十三日举行“亮佛”仪式,寺内僧众将数十丈长的绣制佛像,展挂在晒佛台,僧众诵经,群众跪拜,场面非常盛大。十四日举行跳法舞会。十五日晚间举行酥油花灯会,僧人们将制作的酥油花陈列于大经堂周围,并供上酥油灯,供信徒和游客展览,最后还要互相评比并排列名次。十六日“转弥勒”,僧众抬着弥勒佛,在乐队伴奏下,绕寺一周,以示未来佛弥勒将要治世。

七月法会。自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止,正式会期是七月初八,其规模仅次于正月法会,僧众每日集会7次,主要内容是辩经。七月八日,是米拉劝法会,演出圣僧米拉日巴劝化猎夫贡保多杰的故事。

拉卜楞寺活佛众多,最为著名的是嘉木样活佛系统和“四大色赤”活佛系统。

拉卜楞寺可以说是安多藏区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现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2)禅定寺

被称为安多古刹的禅定寺,坐落在甘南卓尼县城北端的阿乃日扎大山神的怀腹中心,背依阿米日公大神山,俯临洮水,隔洮河与古雅川静修院相望,坐北朝南。禅定寺是甘南乃至安多藏区藏传佛教的发祥地之一,始建于公元1254年,在金末元初时,忽必烈邀请萨迦法王八思巴去内地讲经传法,途经卓尼沟时,就命其弟子喜绕益喜在此地改建苯教寺院为萨迦派寺院,广收僧徒,宣扬佛法,从而使得萨迦派的势力也迅速在这一地区发展起来,该寺也发展成为现在著名的禅定寺。据文献资料记载:萨迦法王以稀有的蛇心檀木雕刻之释迦站像一尊赠献该寺,作为奠基纪念,世代相传,至今珍藏。曾是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全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并因曾涌现出过许多佛教名僧,以及珍藏有许多珍贵的宗教文物而闻名于世。

禅定寺因得卓尼杨土司先祖的支持而得以发展。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杨土司先祖些地因献地内附而被明王朝封为卓尼土司,总领地方政教大权,并恩准世袭,从此开始了“兄为土司,弟为僧纲”的历史,使禅定寺发展为卓尼宗教、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明朝景泰初年,禅定寺堪布仁钦龙布因学通宗喀巴的显、密两宗教义后将寺院改宗格鲁派。寺名亦改为“噶丹谢周林”(译为兜率论修寺),自任赤巴,并制定了严密的寺规,使格鲁派教义发扬光大。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更寺名为“当增达吉琅”意为“禅定兴盛洲”。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之弟阿旺臣来嘉措被康熙皇帝召见并封为“大国师”,受僧纲爵,是洮州五僧纲三土司之一,并赐“禅定寺”匾额,从此卓尼大寺改称禅定寺,寺名亦沿用至今。

禅定寺最盛时有僧侣5200余人,改宗格鲁派时有僧侣3800多人,占地近百亩,大小建筑物170多幢,并拥有众多的属寺(据一些资料记载也有大小属寺108座之多)。寺内原收藏着许多精美的佛像、数不清的经卷,还有许多珍贵的宗教文物,如有龙树菩萨塑造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八思巴所赠的释迦牟尼站像、龙树绘在菩提叶上的释迦牟尼像、五世达赖泥塑阎魔护法、大明宣德钹、康熙赠给阿旺赤烈的兰疏琉盘,等等。 1982年,班禅大师视察卓尼时,对这些珍贵文物有过极高的评价。

禅定寺和其它藏传佛教寺院一样,一年里有许多宗教节日法会。其中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是正月祈愿大法会,为期15天。正月十四日跳法舞,十五日给佛尊献酥油花,十六日跳法舞,密宗院诵“吉卜尔”经,送“施食”,举行镇魔驱邪仪式。每逢节日,附近农牧民群众盛装艳服前往寺院,或烧香、点灯、叩头,或手持念珠转经轮还其心愿,虔诚之心世所罕见。

(3)天堂寺

解放以前,天堂寺是甘肃天祝县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位于天祝县西部的天堂乡,东、西、北三面环山,金瓦红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门前大通河蜿蜒而过,与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遥遥相望。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汉语译名“朝天堂”,又名天堂寺。它的建成比拉卜楞寺还要早八百多年,其前身是唐宪宗(公元806─822年)时所建的藏族苯教寺院,当时称阳庄寺(雍仲寺)。相传,五百年后,到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世葛玛巴若贝多杰奉命进京途经此地,接受当地群众的请求,降伏大通河中的“毒龙”,在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该地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后转音为“朝天堂”,最后直称“天堂寺”,并沿用至今。噶玛噶举红帽系也在大通河南岸建琼擦寺,与黑帽系竞相弘法。使得噶玛噶举派在此地逐渐发展起来,古老的苯教寺院遂变为噶举派佛教寺院。明朝中期,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兴起,开始广泛的替代宁玛、萨迦、噶举等诸教派。到明朝末年,格鲁派证空高僧旦玛次成嘉措,改天堂寺为格鲁派寺院,并招徒授学,使天堂寺转为格鲁派寺院。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格鲁派大德四世东科呼图克图多居嘉措受信众之邀来主持和扩建了寺院。据说东科活佛刚到此地时,碰见一位背空桶的妇女,他高兴地说:“此地建寺将来会有许多悟空高僧。 ”寺院落成后正式命名为天堂寺。清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进京途经该寺时赐名为“扎西达吉琅”,意为“吉祥增长洲”。

据史书记载,天堂寺极盛之时,有1000余僧人,俗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因而,历史上又号称“黄河北部地区五大古寺”之一。乾隆皇帝的国师章嘉若贝多吉和土官却吉尼玛,都曾在此寺受启蒙教育。有趣的是民间传说:文革前,供养在该寺的释迦牟尼佛像双目流泪;骡子天王殿中供奉的骡子天王也离开了天堂寺,还在门口的砖上留下了骡子的蹄印等,所以随后天堂寺被陆续破坏,变成了一片废墟。 1980年重新开放。在原先的旧址上恢复修建了一座释迦牟尼殿,一座时轮经堂,现有僧人50人。 1984年9月17日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莅临该寺说法讲经。第二年春天,就在大师说法讲经的地方,神奇地长出一棵菩提树,更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传说,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如果您幸运的话,还可看到寺院上空有神晕佛光出现。 1992年修建了时轮大殿,由贡唐大师开的光。1996年,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著名的藏传佛教活佛多识仁波且,接受天堂寺僧众的请求,主持天堂寺的工作。 1998年,多识活佛发宏愿“要重修天堂寺”。并由其弟子出巨资修建宗喀巴大殿。其宗喀巴大佛高23米、宽9.52米,木雕鎏金,属世界上最大的宗喀巴木雕像。

5.悠悠“古拉”情——藏族的六字真言信仰

“古拉” ,是藏语音译,也被称为“玛呢古拉”,在民间又被称为“玛呢磨儿”。 “玛呢”即为六字真言,“古拉”意为转动的轮子,“玛呢古拉”即为转动的玛呢经轮,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器物。它形式多样,造法各异,普遍存在于甘南藏族人民的生活当中,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拉呈圆柱形,中有轴可转,内装玛呢经文及其他经文。外或镌红底黄色经文,或镌黄底蓝色经文,或镌黄底黄色经文并衬以白色线条等。所镌经文,或为梵文,或为藏文,但都是六字真言。经文下部饰以莲花状图案,象征脱离尘垢;上部饰以云状图案,清新飘逸。整个布局,和谐、优美而又庄重、肃穆。寺院中的玛呢古拉多置于经堂外围的走廊内,它们的高度从一尺至丈余不等,数量从数十至百余不等,主要是根据寺院的大小而定的。寺院古拉的转动方式,主要是手推式的,即由转动者握住古拉的手柄,沿顺时针方向推转。因为古拉的尺寸有大有小,所以转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1.手摇式。这种古拉一般较小,高约三寸,径三寸半,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有柄。大部分老人喜欢随身带着它,在坐、立、行走之时边摇边诵,怡然自得。 2.手搓式。这种古拉大小类于手摇式或略小一点,形似陀螺。一般置于专用架上,用手指搓捻而转之。3.手拉式。这种古拉高一尺左右,多置于家中佛堂或正屋的墙壁上,用一长皮条(绳)挽系转轴。使用时,不停地拉动长皮条即可。 4.水推式。这种古拉多建在寺院或村落附近的溪流之上,一般有一间专用的小屋,屋中置以玛呢古拉,利用水力推转古拉,其转动原理同于水车,时时不息。 5.风推式。这种古拉多置于寺院或房舍的屋顶上或周围的山头上,用风力来推转之,其转动原理与风车相同。6.热力式。这种古拉多置于人家厨房的“天窗”(留在屋顶上以通风散热的洞)处,做饭时,屋内热气升腾,从“天窗”涌出,从而带动玛呢古拉。同时,这种形式的古拉,也有将其置于煤油灯上方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出现了电动式玛呢古拉,即用电力来推转玛呢古拉。

img10

据有关资料介绍,古拉源于“法轮”。“轮”原是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后为佛教所用,象征一切俱足,对外道邪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另一说认为,“轮”是一种运载工具,犹如现在所说的飞碟,可以载人去想去之处,而且心之所至,身即所处,象征佛法无所不在,威力无穷。总之,随着历史的演进,“法轮”或“轮”便逐渐演化出玛呢古拉的形式。内装玛呢经文的数量,少至百千,多则数亿不等,也有同装其他经文的。佛教认为,经可诵亦可转,即转一遍古拉相当于诵一遍其内所装的经文,二者的功德是相同的。藏传佛教的信仰者背经卷而转神山的宗教活动,可说也是这一说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转古拉者自己的认识来说,这一活动至少有两种功用:一是度众,二是利己。一方面,信教者时时推转玛呢古拉,念诵玛呢经文,祈求佛祖佑护世间生灵。同时,也让水、风等这些自然流动且生生不息的事物,携带佛法,为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传送佛之妙音和智慧,从而达到教化有情众生的目的。另一方面,信教者绕佛而转,默思佛祖大德的神圣功业,用坦诚的方式念诵玛呢经文,以神圣的极富乐感的声音,唤起自己内心对佛的深沉情感,唤起自己超乎异常的勇气和力量,走向佛祖指引的道路。概言之,转玛呢古拉这一宗教活动,既具有佑护众生、教化“有情”的利众功德,又具有礼敬佛祖、积累善行的利己功德。而对于转古拉者来说,也许,转动的古拉就象一条感情深沉的大河,把对生命无限的热爱、对生活无限的热情,绵绵不绝地传递给了每一个转动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