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甘肃回族丧葬风俗-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回族丧葬风俗-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甘肃回族的丧葬风俗死亡对于人来说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之中人与其他的生物一样,有生必然有死,而生者对亡者的态度和行为便逐步形成了丧葬风俗。回族的丧葬风俗也同样表达了亲属、邻里乡亲、朋友等对亡者的深切怀念,是回族风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三)净尸体用清水洗净亡人的尸体,这是回族丧葬风俗的第一道程序,称之为“抓水”或“着水”。回族俗称“缝卡番”。

六、甘肃回族的丧葬风俗

死亡对于人来说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大千世界、茫茫宇宙之中人与其他的生物一样,有生必然有死,而生者对亡者的态度和行为便逐步形成了丧葬风俗。这种风俗的目的,既要在生者的观念中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丧葬的过程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连接这种对话的是生死两者之间的一个坚韧的结——对亡者的无限怀念。回族的丧葬风俗也同样表达了亲属、邻里乡亲、朋友等对亡者的深切怀念,是回族风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回族群众认为,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结果。世人无论其地位有多高,钱财有多丰,寿命有多长,都会有死亡这一个不可抗拒的结果。因而对于亡者,不论其贫富贵贱,也不管是子孙满堂,还是鳏寡孤独,都要由生者尽埋葬的责任,以礼葬之。

伊斯兰教把人的死亡当作是“嘎来布”(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一个人生命的必然归宿,回族人也把它称之为人生的“复命归真”,因而,在人离世后都要举行一系列丧葬仪式和活动。其过程和内容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要“口唤”、念“讨白”

回族把死亡称为“归真”,称死者为“埋体”或“亡人”。在一般情况下,回族对年迈或病危的人都会提前准备后事,首要的就是通知远方的儿女和亲朋好友,以便于他们见最后一面,回族把这一仪式也称为要“口唤”。它是生者对将要离世的亲人的一种告慰和告别仪式:平时接触的所有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如果平时与其有过什么大小矛盾,这时便要先向即将离世的人说“色俩目”,然后主动说明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以便于消除两人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从而达到互相容纳与谅解的目的,同时听取他对后人的遗嘱。在此期间,还要举行“讨白”仪式,即阿訇对将要过世者念诵经言,主要目的:一是祈祷真主饶恕他生前的所有罪过;二是要求病人反省自己生前所作之事,并对所犯罪过进行忏悔。所以,在这样的时候,不管是阿訇念“讨白”,还是众人要“口唤”,都要求生者必须保持环境的安静与干净,绝不允许乱哭乱喊或者嬉笑吵闹。

(二)停尸

人去世后,首先要停尸和报丧。一方面由守候在身旁的阿訇或者亲人开始给亡者瞑眼、合口、顺手足、理发须、整尸体,使亡者的尸体保持干净整洁的样子。然后在客堂大厅或正屋的地上安放一张停尸床,将亡人的尸体依头北脚南的方向放置在停尸床上,使其面略向西方,在尸体上盖一条洁净的白布单。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将丧事通知给本坊的教长以及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在亡者的直系亲属中,选出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人,处理治丧过程中的一切事宜。

(三)净尸体

用清水洗净亡人的尸体,这是回族丧葬风俗的第一道程序,称之为“抓水”或“着水”。这一仪式可以在清真寺也可以在丧主家举行,如果在丧主家净尸体,离寺较近的都要从寺里担水来净身。担水也有讲究,可以多人轮流替换担水,但水桶不可以着地。

净尸体一般由三人承担: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手套一般要准备两副,洗上身时用一副,洗下身时用一副,洗时不许汤瓶落地。如果亡人为男性,由亡人的男性亲属为其抓水;如果亡人为女性,由其亲属中的老年或中年妇女为其抓水。但不管怎样,抓水的人首先要给自己净身,然后再为亡者抓水。抓水时要先小净,即按自右至左、先上后下的顺序清洗亡者的口鼻面颊、臂和下肢,再进行大净,即清洗亡者的全身和脚,并用浴巾擦干净。洗下身时一般都要注意遮掩住羞体,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回民,给亡人洗下体时用布覆盖下体,自脐至膝都不能外露,洗时一手支布,一手擦洗。回族给亡人净身,除了洗涤的三人以外,其他人一律不得观看。(www.daowen.com)

(四)穿尸衣

穿尸衣,也称为“穿卡番”,即用白布裹尸。穿卡番不是用一片白布将尸体一裹就了事,而是很有讲究的。回族俗称“缝卡番”。 “卡番”本身必须是白色的,不能用其他颜色的布料;而且亡者无论贫富贵贱,一律是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其他质料的布匹。亡人净身后将其移到预先洒有香料、冰片、樟脑水、香水等防腐驱虫物的“卡番”上,同样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层层包裹,先裹“格米素”(衬衣)。长自下颌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肩上要开缝,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再裹上小卧单,也叫“二单”,长短要合身,但上下两头留余地,长约七尺,宽约四尺五寸。第三步裹上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下各余出六七寸,最后加冠,并将腰、头、足用白布带子扎紧。女亡人还要裹上裹胸(裹胸长三尺左右,宽一尺左右)和盖头(盖头也叫包头,长三尺左右,用以裹发,并用布带束着)。

(五)行站礼

行站礼也叫“折那孜”,即殡礼仪式。这一仪式是把穿裹好的亡人抬到院内或清真寺内,由亡人的亲朋好友及邻里乡亲和穆斯林们排成班次在阿訇的带领下祈祷三五分钟,为亡人赎罪,用《古兰经》或一定数量的现金或实物,向亡者举行“转费达”仪式,替亡人赎罪。具体做法是由前去送亡人的阿訇和亲友邻里站成一圈,按一定的仪规与亡人年龄和现金数额(实物要折合为现金数额)计算出需要转多少圈数、人次,才能表示赎完他一生的罪过。然后由亡人的亲人将这笔现金或实物,递给站在圈子中的人来回传递,直到达到计算出的圈数和人次,“转费达”仪式即告完成。也有用《古兰经》行“转费达”礼的。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无价之宝,不管亡人有多大的罪过只要用《古兰经》转,都可以为其赎清一生的罪过。在行完“转费达”仪式后,将亡人放在塔木匣子(底层可以抽出的一种无盖的公用抬尸木匣)里,入匣时用布单和其他物品遮住太阳,亡人要头北面西朝向伊斯兰教的圣地克尔白的方向。主持殡礼的阿訇靠近亡人站立,其他人随其后,面西而立,行“太克比尔”(对真主的赞词),念规定的祷词,最后说“色俩目”、做“杜阿”(即祈祷),殡礼即告完成。回族人的殡礼一般不在日出或日落进行。妇女不参加殡礼,不送葬。

(六)坐夜

回族实行速丧,一般当日亡故当日葬,讲究送亡人不过夜,但若亡于傍晚以后,可等到第二天中午午祷时埋葬。因此,回族在人亡后若当天未能埋葬,还得“坐夜”,须请一位深明伊斯兰教义的长者看守亡人。 “坐夜”者要洗大净,停尸的屋子要通宵点上香烛。坐夜的人不能睡觉,除了由两三人轮流值守或一起守外,为了消磨时间,“坐夜”者要给丧主家的人讲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讲穆罕默德的智慧故事,劝人要行善事等等。在我国东北和其他一些地区,回族人“坐夜”时,还请教长给亡人的眼、鼻、嘴、耳等“念七窍米”,表示亡人不空见真主,这种风俗是回族对亡人表示的一种怀念,是代亡人祈求真主饶恕生前罪过的一种善良愿望。

(七)下葬

《古兰经》认为,人最初是由真主用泥土创造的,人死后只有归还泥土,才能从泥土中再次“复活”。因而,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者一般都实行土葬,回族也不例外,其丧葬风俗的特点是速葬、薄葬,主张“入土为安”,而且越早越快越好。回族的墓穴一般都坐南向北,深约七尺,长约六尺,宽约三尺。墓底西首一尺处要挖一个偏洞,洞如弓形,上圆下方,深三尺,长六尺五寸,高二尺。起灵时由四人或六人抬起。抬木匣子的人中途累了可以换人,但匣子不许落地。回民反对雇人抬灵,一般都由直系亲属担任。亡人抬出木匣后,即放入墓底转入偏洞,仍然保持头北脚南面向西的姿势,解开卡番带,之后,先用土坯垒好小洞口(忌用火烧的砖),然后填土掩埋坟坑。填土过程中,如果谁干累了把锹扔下,另一人拾起来再干,不能接着锹干。坟墓堆起来,外形犹如鱼脊形或凸形,有的在坟墓上压上些土坯,有的压一些石子,防止风雨侵蚀。同时阿訇、满拉要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其他送葬者跪听祈祷。接着做“杜阿”,然后由亡人的家属散数十元、百元不等的“乜贴”,葬礼即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