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布勒东(Andre Breton,1896~1966年)是法国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及领袖、诗人、小说家。
一、生平与创作
布勒东出生于法国一个小商人家庭。1913年他到巴黎学医,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开始接触潜意识概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他参与达达主义和开创超现实主义的精神支柱。他推崇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并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写诗。1914年《法朗吉》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一批诗作。
1915年他应征入伍,开始在炮兵部队服役,后来转入南特的精神病院,在那里邂逅雅克·瓦舍。瓦舍敢于冒犯一切,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的态度对布勒东影响很大。1916年,他见到了阿波利奈尔,尊阿波利奈尔为“思想导师”,说“结识他是一件罕遇的幸运”。与此同时,他还开始阅读洛特雷亚蒙和兰波的作品,这几个人把他带到了文学的领域。1918年,他和主编前卫派杂志《北方,南方》的立体派画家雷韦第相遇,从此过从甚密,同年他还结识了苏波、阿拉贡。1919年3月,他和阿拉贡、苏波合办《文学》杂志,6月,他把1913~1919年所写的诗集结为《当铺》出版。从此,他毕生致力于文学事业。同年,他还结识了青年诗人艾吕雅。
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主帅,1919年查拉从瑞士来到巴黎时,他已和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等人在巴黎组织起达达运动。在此期间,他还阅读了不少弗洛伊德的作品。1921年,他还在维也纳见到了弗洛伊德,并转而和苏波、艾吕雅、阿拉贡等人一道发动超现实主义运动。1920年5月,他与苏波合作,用15天时间共同写出一部不用主观理性控制、没有提纲、没有主题的作品,于是产生了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法的第一个样品《磁场》。《磁场》篇幅不长,发表在《文学》杂志上。当时阿拉贡刚从前线回来,他看完《磁场》手稿后说:“十分有趣,可以说精彩极了”,因为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下意识创作”。小说的特点是写梦境、幻觉,不要故事情节,不要逻辑性,而且也不要任何“审美监督”〔72〕。《磁场》写的是战后法国青年的“黑暗的绝望”心理。书中写道:“除了死寂的星星,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双唇比荒远的沙漠还要干涸,我们的两眼茫茫,毫无希望……今日傍晚,我们双坐在绝望的河畔。我们甚至于再也不能进行思维。而当我们扬声欢笑的时候,路人惊奇地回过头来张望,然后急忙赶回家去。我们甚至引不起别人对我们的鄙夷。”这是一篇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似乎是一种对话体,两个对话者“听写”了各自无意识中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就“对话”而言,则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荒诞不可理解。例如,一个说:河流不是镜子,他要拿一块石头把全城的玻璃都砸碎,接着说一些比小孩的声音还细小的虫子在挖摩天大楼的基础;另一个说,我们还没有目睹过中心抢劫,如此之类。此外,作品深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论的影响。按布勒东的话来说,《磁场》是从“预先规定好的各种思维和表现方法”下“解放”出来的初次尝试。
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正式成立超现实主义小组,与达达分道扬镳。《宣言》给超现实主义下了定义,说它是“纯心理的自动作用”,还说超现实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梦幻与现实、理性与疯狂、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界线。这样,它把超现实主义的一般思想理论化了。超现实主义是一种“绝对的艺术方法”,要求“心自动写作”,“要摒弃理智的控制,排除一切审美的和道德的考虑”。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存在着一种超越现实之上的东西——绝对现实,而这正是可以解释并改变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同年,布勒东与同伴们成立了“超现实主义研究室”,并创办了《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以取代《文学》杂志。
1925~1929年,布勒东继续和其他诗人共同尝试自动写作及人工催眠,以求解脱潜意识。1928年,他又发表了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娜嘉》。这部小说是真实与幻想凝合的追寻记录,是布勒东的一次文体革命,也是一部体现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创作特征的重要作品。
1927年,布勒东参加法国共产党,但他的根本思想仍然倾向于无政府主义,强调艺术绝对自由,坚持“内心生活经验不受外部的甚至马克思主义的任何控制”。
1929年,布勒东发表《第二篇超现实主义宣言》。这时,超现实主义的顶峰已经过去,内部开始分裂,布勒东与法共决裂,阿拉贡等人退出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团体。
1930年布勒东创办杂志《为革命服务的超现实主义》。1932年,他发表理论性作品《连通器》,强调梦境和清醒状态是彼此相通的,如同两个相连的容器,它们共同的主导力量是人的欲望。1933年布勒东被法共开除出党。20世纪30年代后期布勒东到欧洲旅行讲演,扩大超现实主义的国际影响。1938年,超现实主义在巴黎举行了国际展览会,共有14个国家的70名作家、艺术家参加,影响颇大。二战期间,布勒东流亡到美国,在那里继续进行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1942年,布勒东发表了《第三次超现实主义宣言或并非宣言之绪论》,宣布反对一切公式主义。1946年他回到巴黎,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中心重又移到法国。1952年3月至6月,他在法国电台发表16次系列广播讲话,回顾和总结超现实主义运动,并相继创建超现实主义杂志《霓虹灯》(1948年)、《通灵者》(1952~1955年)、《超现实主义自身》(1956~1959年)、《突破口》(1961~1965年)。布勒东作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帅,始终忠于超现实主义的原则,在超现实主义运动内部发生矛盾出现分裂后,他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新的组合,将超现实主义运动坚持到他1966年去世。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白发左轮枪》(1932年)、《疯狂的爱情》(1937年)、《黑色幽默》(1940年)、《傅立叶颂》(1947年)、《钟里的灯》(1948年)等。(www.daowen.com)
二、《娜嘉》
诗体小说《娜嘉》是布勒东的代表作,写于1928年,次年正式发表。它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理论和创作手法高度融合的范本。只要认真解读这一范本,有关超现实主义文艺的各种精神内核和外在形式,仿佛都会有实际的体验,获得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领悟。因此,该作品在法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在超现实主义流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就小说的结构层面而言,《娜嘉》基本上没有连贯一体的故事情节,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和视角陈述见闻感受,构成了小说的主线。作品的中文全译本只不过70多页,不属于长篇小说之列,但就其提供给读者的信息量之多、思维空间之广,又是通常的长篇小说难以与之比拟的。这正是西方现代主义倡导的开放性艺术结构特性的一大体现。从小说的文本结构考察,全书由三大模块组合而成,前后两大模块是第一人称“我”的沉思和回忆,中间模块为“我”所知晓的娜嘉的故事。
小说以“我是谁”的提问开头,表明这是一部追寻自我、探讨自我的作品。接着作品就按“事情出现的时间先后走笔谈来,不打腹稿,不作构思”。“我”先从先贤祠广场的“伟人旅馆”谈起,1918年前后“我”就居住这里,后来搬到海滨瓦郎热维尔镇的昂戈庄园,直至1927年。“我”以自身为对象,对沉思和梦幻展开几乎是断断续续的实验。紧接而来的,就是“我”对若干往事的记忆。例如,在阿波利奈尔的《时间的颜色》初次上演的那天,一个青年把布勒东错看成是在战争中阵亡的朋友。布勒东把这一现象看成是幽灵的作用,进而又浮现出死于麻醉剂的朋友巴秀,以及巴秀生前在《蒂蕾齐亚丝的乳房》中扮演的角色。又如,“我”在夕阳西下时分在巴黎与人相遇,不出三天,“我”就可以在斯特拉斯堡的林阴道上与他重逢。类似这样的无序回忆与联想,大约有十多个章节,这就构成了小说第一模块的主要内容。
相比较而言,小说的第二模块是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形象的,它以娜嘉的故事为核心。小说告诉我们,1926年10月初,布勒东在巴黎的一条街上偶然见到娜嘉,这个青年女子正处于十分贫困的境地。她衣衫褴褛,身体孱弱,手头拮据;她孤身一人,远离父母和亲友;她3年前来到巴黎,想谋求一份工作,可到处碰壁。但娜嘉并没有屈服于这种现实环境,她与其他过路人不同,因为她的头始终是抬得高高的。她这样对布勒东作自我介绍:“我叫娜嘉,在俄语中这是‘希望’一词的前半部分。”她的父母为人很好,曾发信托人帮娜嘉找份工作,但她从来没有使用这封信件。布勒东一见她,就被她的眼睛吸引住了。布勒东问她:“您是谁?”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一个游荡的灵魂。”次日,布勒东与她再度相见,娜嘉穿着红黑两色衣服,风度翩翩,与昨日相比判若两人。这个女人有满脑子的梦幻感觉,具有非凡的联想能力。她喜欢自言自语地讲述一些怪诞的故事,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她时时都处于一种预知力状态之中,精神绝对自由放松,随时随地捕捉各种奇特的信息。娜嘉渴望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但她却因其疯狂的言行举止最终被关进了精神病院,连她原先有的那点自由都被剥夺了。
小说的第三模块是随笔式的“我”的若干感想。这里,有对娜嘉的追忆,对《娜嘉》一书的插图照片缺陷的思考,对城市形式变幻的妄想,“我”对下意识所作出的贡献的评估,以及对“美是什么”所作的超现实主义式的演绎与探索。“美可能是痉挛性的,也可能不是。”这就是小说《娜嘉》的结束语。
在布勒东笔下,娜嘉形象的内涵是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女主人公娜嘉既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现实人物,又是作者梦幻化、人格化的一个幽灵,也是布勒东借助自我表现、自我扩张、自我追求的一种艺术幻影。从外观看,娜嘉形象的真实性不容置疑。布勒东与她在拉法耶特街相遇,娜嘉衣着寒酸,身体瘦弱得走不动路,她的目光既黯然神伤又傲气凛凛。从彼此交谈中还了解到,娜嘉是几年前从外省来到巴黎谋生的,这个单身女子无依无靠,每天在大街上游来荡去。她被男人爱过,生过女儿,也当过妓女,贩过毒品,坐过监牢,最终被送进疯人院。这一切足以说明,她是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真实可信的现实人物,这在西方社会中可说是屡见不鲜的。倘若从精神上看,娜嘉形象又极具神秘性、梦幻性和虚拟性。她的感官似乎有特异功能,能随时发出遥感信号,预测到常人肉眼难以看到的事物现状。她可以看见旅馆地底下有一条地道,她可以预知窗外在一分钟后将闪出红光,果真言不虚发,一一应验。她有极强的预知力、感受力和联想力。她可以随时接受或捕捉各种奇特的信息。她每天都在自言自语,神秘莫测,似真似假,随处飘零,戏称自己“是一个游荡的灵魂”。体现在娜嘉形象上的肉体与精神、躯壳与灵魂的双重矛盾,正好说明她是作者刻意追求的超现实主义精神的化身。布勒东用“希望”为她命名,刻意描写她的眼睛和双手,又通过对娜嘉的眼睛和双手的描绘,延伸到动物的眼睛、情人的眼睛、蜡烛木偶的眼睛,写到从手套里抽出伸向水面的燃烧着的手,广告牌上的手、娜嘉图画中的手、黎明时分指着路标的一个女人的手。通过眼睛和双手的一系列描绘与演绎,象征性地说明娜嘉精神就是一种无拘无束、激情奔放的自由精神,表明超现实主义追求的是一种既有客观真实性,又有主观虚幻性的超现实存在。
小说《娜嘉》又是布勒东超现实主义美学理念的形象化表达。美是什么?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布瓦洛、雨果、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著名文学家都曾对此作过经典性的阐释。布勒东对超现实主义审美理论的探索,不仅体现在他亲自构建并发表的三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而且也体现在他的小说《娜嘉》里。作者借助对人生的探索,进而提出一种对美的看法。“美从来都被看成是为激情服务的。美绝对不是静止的。”“美是由跳动组成的。美,既不活跃,又不静止。人心就像地震仪那么美。”“美可能是痉挛性的,也可能不是。”正是在这种美的不定型探索中,布勒东为自己的美学理念确立其独特的真谛:“自由即美。”所谓“自由美”就是作家在不受任何外部条件的控制下,使潜存在诗人意识深处的一种原始性的语言,以其本身固有的形态自然地以语言形式或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一种超越任何障碍,处于无限广阔时空之中的纯质状态,这就是一种超级的现实。布勒东美学理念具有三方面的开拓性。第一,美是一种痉挛。这种痉挛之美,既不属于一种自然状态,也不纯属于一种主观意识,它是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超自然、超意识状态。第二,美是一种奇妙。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说,奇妙总是美的,不管哪一种奇妙都是美,甚至可以说,只有奇妙才是美。第三,美是发现。布勒东认为,真正的写作是一种在白色纸页上的提取或发现。
小说《娜嘉》也是布勒东倡导的自动写作方法最成功的一次艺术实践。整部小说带有诗化散文、随笔的风格,虽有时序和场景,但不作构思,信笔所至,皆成创作。正如布勒东自己在小说《娜嘉》开篇中所说:“对我来说,思想上对某些事物的布局比事物的某些布局在思想上的巧合更为重要,而这两种布局是支配着感觉的一切形成的。”作者有意不注重故事情节的有机组合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加工。叙事缺乏连贯性,思绪跳跃,断断续续的潜意识流程支配行文,许多不同意象生硬地相继叠化。凡此种种,既是无意识“自动写作”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显现出超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艺术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