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20世纪欧美文学史:乔伊斯的人生转折点

20世纪欧美文学史:乔伊斯的人生转折点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98年乔伊斯入皇家学院都柏林学院学习哲学和语言学。乔伊斯在1902年获得了学士学位。1904年是乔伊斯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乔伊斯一家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他始终笔耕不辍。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年)是爱尔兰最著名的小说家,20世纪英语国家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小说大师。

一、生平及创作

1812年2月2日詹姆斯·乔伊斯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他是父母的10个孩子中的长子。他的父亲约翰是爱尔兰著名的戈维家的后裔,因不善理财,使家道中落。约翰后来做过税务官,忠实地追随巴涅尔领导的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母亲玛丽是酒商的女儿,笃信天主教。乔伊斯从6岁起就在耶稣会学校中接受天主教教育,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深受校长和老师的夸赞,1894~1897年间每年都赢得奖学金。他还曾经萌生过当神父的念头,但后来渐渐地对天主教的清规戒律和天主教信仰产生了动摇,于是开始尝试诗歌散文的写作。他很喜欢但丁、哈代、福楼拜、易卜生、托尔斯泰作家的作品,深受其影响。1898年乔伊斯入皇家学院都柏林学院学习哲学语言学。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他有更多的机会反思自己的追求,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天主教教义违反人性,扼杀性灵,只有挣脱宗教的枷锁,才能获得彻底的心灵自由,于是他放弃了天主教信仰。他对耶稣会牧师安排的课程不感兴趣,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没有哪一位19世纪末欧洲重要作家的作品他不曾涉猎。他还试图从易卜生等大师的创作中寻找艺术灵感,1900年撰写《易卜生的新戏剧》一文在《半月评论》上发表,在文坛崭露头角。因为这是一家在欧洲颇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人们不得不对这个戴深度近视眼镜的年轻人刮目相看。随后,他用他的稿费和父亲去了一趟伦敦,眼界大开。也是在这一年,他开始写作一系列他称为“灵悟篇”的散文特写,其“灵悟”论在后来的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乔伊斯在1902年获得了学士学位。这期间,他作为一个无名小辈受到了都柏林文坛大师叶芝、格雷戈里夫人等人的赏识和帮助。之后,他拒绝耶稣会提供的教职,违背父亲让他到酿酒厂供职的意愿,赴巴黎学医,次年因家庭经济拮据而辍学回乡,在一所私立学校教书,继续进行文学创作。母亲去世前希望他重新皈依天主教,但他没有顺从她的意愿。母亲去世后,家贫如洗,他怨恨父亲纵酒,诅咒腐朽社会制度,厌倦都柏林庸俗的生活,决意离开故土。

1904年是乔伊斯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6月,一个叫诺拉的女子闯入他的生活,10月,乔伊斯怀揣着梦想与诺拉私奔,开始了他漫长的自我“放逐”的欧洲之旅,直到27年后的1931年两人才正式办理了结婚手续。他在意大利的的里雅斯特、罗马和瑞士的苏黎世等地居住,当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同时进行小说创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乔伊斯一家过着贫困的生活,但他始终笔耕不辍。1907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室内乐》出版,这是一部象征主义诗集,收有36首抒情诗,都是他在中学大学写的,极富音乐感。此后他的创作激情日益高涨。1914年,他完成了他惟一存留下的剧本《流亡者》的大部分。也是在这一年,几经周折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出版。

《都柏林人》(1914年)创作于1904~1907年,包括15个短篇故事,描写了20世纪初都柏林中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他把都柏林看成是既亲切又讨厌的城市,一个在道德、意识和精神上都瘫痪的城市,因此,小说中几乎没有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没有一篇完整又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表现一种气氛,一种情绪。短篇集基本是从“人生阶段”的过程来表现的:一开始的3篇写人之童年生活;其后的4篇写人之青春期;接下来的4篇写人之成年阶段,主要是人在艺术、政治、宗教等社会生活中的百态;最后的3篇写社会生活。它表明:瘫痪的阴影笼罩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摧残着爱尔兰男女老少的心灵,瘫痪和死亡是贯穿全集的主题。《姐妹俩》和《死者》分别是序曲和尾声,它们成为呈现和深化主题最重要的部分。《都柏林人》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精神瘫痪,而且还从中引出精神上的启迪。那些庸俗、空虚的市民受尽挫折之后,终于在某一关键时刻豁然开朗,获得灵魂上的“顿悟”,悟出人生的本质。在写法上,它沿袭了莫泊桑契诃夫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显示出一定的自然主义倾向和象征主义色彩。

《姐妹俩》写一个孩子得知他熟悉的弗林神父去世的消息后,产生了对死亡的思考。后来他姨妈带他去吊唁,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形又使他陷入沉思。神父生前的生活习惯、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都在孩子的心中产生某种朦朦胧胧的感受。神父因中风而瘫痪,在孩子看来,“瘫痪”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某种罪孽深重之物的名字,让他充满恐惧又渴望接近它,看看它是怎样把人往死里折磨的。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特殊视角,去观察和感悟都柏林的精神瘫痪,耐人寻味。小说低沉的色调成为全集的基调。《死者》被称为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杰出的短篇之一,在小说集中具有总结式的意义。主人公加布里埃尔和妻子格雷塔去姨妈家做客,参加一年一度的圣诞聚会。饭后一位客人唱起一首民歌,勾起格雷塔对一位“死者”的怀念。原来,格雷塔早年在奶奶家居住时有个心上人,他经常唱这首歌给她听。后来他患了肺结核。在她要离开奶奶家的前一天夜里,他冒雨唱歌来看她,结果病情加重死去。后来,格雷塔向丈夫袒露了多年来深藏在心底的秘密,激起了丈夫的妒忌和愤懑。但他终于意识到,和那个死者对格雷塔的感情相比,自己的爱情是那般肤浅苍白,由此,他想到了人生的意义,想到了死亡……结尾处诗一般的语言和落雪的意象,渲染了凄婉忧伤的情调,具有多重象征意味。

1914~1915年间,经庞德推荐,乔伊斯的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在英文杂志《唯我主义者》上连载,并于1916年正式出版。《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创作始于1904年。小说以心理探索的角度和内心独白的方式表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一个有艺术才能和抱负的青年,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探索。斯蒂芬天资聪颖,性格敏感,富有艺术创造力。他从小就生活在宗教气氛浓厚的环境里,曾狂热地信奉天主教。后来,他渐渐地发现自己的这份虔诚情感被玩弄和利用了。尽管他母亲一心希望他接受圣职,学校也因他成绩出众为他提供机会,但他还是放弃了宗教信仰。后来他博览群书,研究中古哲学,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同时,他不满庸俗复杂的社会现状,便打算离开爱尔兰,献身于文学事业,希望通过艺术重塑生活和认识世界。最后,小说以斯蒂芬大学毕业流亡国外而结束。斯蒂芬的内心矛盾与发展变化过程,反映了作者同家庭、宗教、社会日益尖锐的冲突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作品带有很强的自传性。《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创作标志着乔伊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乔伊斯有意将他对客观事物的描写降到次要的地位,进一步将焦点集中于人物的精神世界,出色地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广泛采用内心独白、蒙太奇等技巧,反映人物各个时期的思想感情、精神世界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他还运用不同风格的语言来描摹人物性格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感觉甚至说话方式。此外,小说通过主人公与同学林奇的一段对话,提出了一套影响深远的美学观。他认为在抒情诗、史诗和戏剧这三种历史性的文学形式中,戏剧最有客观性,是最完美的形式;在创作中作家应该隐退到自己的作品之外或之后,使自己升华,而要让作品中的人物去“自我表现”,直接展示其精神世界。从乔伊斯后来的创作中可以看出,这是他始终追求的艺术目标。

1918年,乔伊斯早年创作的剧本《流亡者》问世。主人公如乔伊斯本人一样也是一个孤独的反叛者,在逆境中坚持“艺术独立”的原则。此时,他在英美等国已拥有了一批为数不多但都颇有声望的拥戴者,也得到了一些敬慕者对他的慷慨资助,而且,随着他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初稿的部分章节在《唯我主义者》和《小评论》上陆续刊载,更使世人对他的兴趣大增。乔伊斯从1920年起做专业作家,在庞德的鼓动下迁居巴黎,一住就是20年。在这座人才济济的艺术名城,乔伊斯得到了庞德等众多友人的宣传和帮助,很快名声大震。1922年《尤利西斯》出版,这部毁誉参半的作品使乔伊斯在欧美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喧嚣。1923年,他开始动笔创作长篇小说《芬尼根的苏醒》,这部小说在1939年出版后又引起争议。

《芬尼根的苏醒》是乔伊斯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历时16年才完成,被称为意识流登峰造极之作、梦幻之作。如果说《尤利西斯》表现的是一个醒着的人在一天之内纷至沓来、游移不定的印象和感觉,那么《芬尼根的苏醒》则描述一个昏睡的人一夜之间昏昏沉沉、模模糊糊的呓语与狂想。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清晰的轮廓,叙述的是一场噩梦,主要是以酒店老板伊厄威克一家为中心,分为现在和未来两部分。其中既有伊厄威克的梦,又有芬尼根梦见伊厄威克所做的梦,爱尔兰甚至世界的全部历史似乎在这个梦中缓缓流过。乔伊斯试图以伊厄威克一家人的活动作为他心目中的人类历史活动的缩影,所谓情欲创造人,战争消灭人;又试图借“梦中梦”的内容,暗示人类历史上的死亡与复活的循环不已。乔伊斯认为主宰一切的是神,只有依靠神,世界才能进入新的历史循环,这表现了他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小说的结构也具有循环性,就如圆圈一样,头即是尾,尾即是头,开始的第一个词与篇末的一个词可以连接起来构成句子,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性。他用奇妙的梦的语言和各种难以连贯的语言片断包括许多不加标点符号的句子来描绘梦境,其中夹杂外语达18种之多,加之时空错乱、层次交错、任意联想的意识流技巧,以及旁征博引古代神话的象征手法,使作品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亦常使读者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可以说,“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观念”〔51〕。乔伊斯认为,他的这部小说已充分表达了他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及其艺术风格,于是他发表声明从此搁笔。

乔伊斯从小视力不好,成年后多年受眼病折磨,多次手术但效果不佳,晚年几乎失明;加之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的女儿患严重的精神病,给他打击很大,使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41年1月13日,乔伊斯在苏黎世病逝。

乔伊斯一生不问政治,也不参加任何运动,但他对祖国、故乡总是怀有一份既深厚又矛盾的感情。一方面,乔伊斯对宗教既虔诚又怀疑。在爱尔兰,天主教会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到大,他所受到的教育也与天主教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乔伊斯对爱尔兰民族既爱又恨。他所生活的时代,爱尔兰正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当时兴起的由巴涅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集中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情绪。他就是在父辈的这种爱国热情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但这场运动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又四分五裂,不由得使人灰心丧气。另外,他对爱尔兰的命运既憧憬又悲观。虽然有叶芝等人领导的旨在弘扬爱尔兰传统文化以振奋民族精神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但它一味美化古代文化而脱离现实。而且,“爱尔兰的经济及文化情况不允许个性的发展。国家的灵魂已经为世纪末的内讧及反复无常所削弱。个人的主动性已由于教会的训斥而处于瘫痪状态”。因此,他“从心中摈弃这个社会的结构,基督教,还有家庭,公认的各种道德准则,当前社会的阶层以及宗教信仰”〔52〕。虽然他选择别离,虽然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离开爱尔兰以后出版的,但在异国他乡,他心中始终装着爱尔兰、装着都柏林。他的所有作品都深深地打上都柏林的烙印,渗透了他在生活、思想和艺术领域的探索。

“乔伊斯的杰出,正是在于他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既依赖传统又离经叛道,并以其独特的心灵感悟世界,外面的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或悲或喜,或哀或乐,又反过来通过作品诉诸于读者的感受力,产生了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53〕他的创作深刻地表现了现代西方社会在传统价值观念分崩离析之际人们苦闷而无奈的精神状态。他笔下的人物尽是些痛苦麻木的平庸之辈,而他凭着艺术家的真诚和勇气,让手中之笔触及人类意识的最深处去描摹别人未曾写过也不敢写的东西,展示现代人庸俗、丑陋、扭曲的灵魂。他独辟蹊径,大胆变革,以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运用独特的意识流手法,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彰显现代人的心理真实,既关注人物内心体验和思维的一般过程,又摹写其模糊的感觉、本能的欲望、瞬间的回忆、漫无边际的联想等潜意识或无意识状态,极大地开拓了现代小说表现的艺术空间。不仅如此,时至今日,他仍在向我们对社会及人性的理解进行挑战,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现代人,认识我们自己。(www.daowen.com)

二、《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1922年)是意识流的经典之作,在现代小说中极富实验性,也极具争议,它奠定了乔伊斯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部长篇巨制构思过程长达10年之久(1904~1914年),动笔写作又花了8年时间(1914~1922年),无论是人物情节、篇章结构还是一些具体场景,都可谓苦心孤诣。乔伊斯自信这是一部足以传世的杰作。但小说的出版屡遭磨难。英美两国曾以有淫秽之嫌禁出此书,该书还曾被指控为伤风败俗而两次送上法庭,险些被焚。1922年它首先在法国出版,乔伊斯过40岁生日的当天拿到这部书。它很快在文坛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它是色情之作而予以谴责,有人声称它是颓废小说而予以排斥,也有人断言它是一部旷世奇书而大加赞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都确信它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最有魅力、最有影响的巨著之一,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文学经典。

《尤利西斯》主要写了斯蒂芬、布卢姆和莫莉这三个主要人物一天的活动,确切地说是这三人从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次日凌晨2点45分之间在都柏林的生活经历和意识流程,其中又以布卢姆为中心。小说共有18章。前三章以斯蒂芬为主。斯蒂芬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作者让他在《尤利西斯》中继续他的经历。小说开始时,斯蒂芬因母亲病危刚从国外赶回都柏林,住在一个古旧的塔楼里。这时的他是一个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艺术家,一个愤世嫉俗的虚无主义者,以教书为生。母亲死后,他一直沉浸在悲哀与懊丧之中,为没有遵从母亲的遗言而怨恨自己。他对人生、宗教、历史、哲学、艺术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少年时期他曾因对母亲过分依恋而感到羞愧,现在又因“恋母情结”而对父亲产生内疚,又因在精神上与宗教、国家、家庭决裂而感到无以依托,渴望找到一个精神上的父亲来解脱心理压力。与布卢姆的相遇使他得到了暂时的安慰。第4~17章以布卢姆为主。布卢姆是生活在都柏林的犹太人,在一家报馆做广告承揽人。11年前他的儿子夭折,给他的身心带来重创。他走街串巷,终日奔忙,但常常劳而无获,身处都柏林却总像一个陌生的异乡客般漂泊游荡。再加上自己性功能衰退,妻子又水性杨花,使他蒙羞又无奈。那天早上他预感到莫莉要与情人约会,于是走上街头闲逛。晚上他与喝醉的斯蒂芬相遇,出于一种父性的关怀,他把他带回自己家中细心照料。他们同病相怜,各自在对方身上找到了精神上的儿子和父亲。第十八章以莫莉为主。莫莉是一个歌唱演员,她失去了儿子,丈夫又懦弱无能,于是她就靠寻欢作乐来满足自身的空虚。当布卢姆深夜把斯蒂芬带回家里时,她刚刚送走她的情人。布卢姆把斯蒂芬将要加入他们的生活一事告诉了她,她竟然在朦胧中感到了一种母性的满足,并隐隐约约地萌发对一个青年男子的冲动。在似睡非睡状态中,她的潜意识展开了一系列她与各种男子交往以及与丈夫相关的生活图景。

乔伊斯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示,概括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经历,以都柏林小市民的平庸、无聊的现实,突出他们猥琐渺小、内心混乱的精神面貌,反映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危机。

在布卢姆的塑造上,乔伊斯把他称为现代的尤利西斯,既不是把他写成建功立业、叱咤风云的英雄,也不是作恶多端、卑鄙无耻的小人,而是一个具有典型的现代特征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最最普通的现代人。乔伊斯试图通过他的七情六欲表现最完整的人性、最真实的人格。布卢姆是个每日为生计奔波又一事无成的小人物,在工作、家庭及私生活等方面处处失败,各种挫折使他陷入深深的孤寂和苦闷中。他为人宽厚,甚至显得懦弱,缺乏男子汉的气概,在外地位卑微而经常遭人白眼,在家妻子不忠却只好忍气吞声。他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做了许多好事:慷慨解囊资助刚刚过世的朋友的遗属,搀扶一个素不相识的盲人过街,救助晕倒街头的斯蒂芬回家……身为一个犹太人,他的心灵深处埋藏着对真正的人的生活和人类平等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理想。小说写他在迷迷糊糊的幻觉中成了有权有势的统治者,他发表了这样的施政演说:主张整顿本市的风纪,推行简明浅显的《十诫》;让新的世界取代旧的世界;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与异教徒都联合起来;人人都将领到三英亩的土地和一头母牛;所有的公园统统昼夜开放;一切肺病、精神病、战争与行乞必须立即绝迹;普遍大赦;每周举行一次准许戴假面具的狂欢会;一律发奖金;推行世界语以促进普天下的博爱;自由货币,豁免房地租,自由恋爱……作为一个男人,他又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心隐秘,有时粗俗不堪甚至肮脏下流,如对女性充满渴望,又不敢大胆追求,只是通过偷窥和幻想达到一丝的窃喜与满足:在买东西时,他在邻居家的女仆后面,视线落在她那结实的臀部上,不禁望之出神,想入非非;在海边他偷窥少女的大腿和内衣;他用化名与一个女打字员相互通信调情,一收到对方的情书就沾沾自喜、心花怒放……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一个有着许多缺陷又不失真诚、和善的碌碌无为、既不令人敬仰又不让人憎恨的小人物,一个有血有肉的现代人。作者在布卢姆身上所做的不是价值高低、道德与否的评判,而是对一个具有人性的人的探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正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本身。

另外两个人物斯蒂芬和莫莉与布卢姆既相似又有所不同,他们都是生活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凡夫俗子,都对现实不满,都有着猥琐的念头,精神混乱而又空虚,都怀着郁闷去寻找灵魂的栖息之所。比较而言,斯蒂芬不像布卢姆那样无能、琐碎、委曲求全,他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博学多才,充满激情,勇敢地面对一切,愤世嫉俗,不管是来自于家庭的、宗教的还是社会的,决不妥协,甚至拒绝母亲临终要求他祈祷的愿望。然而,他因屡受挫折而烦躁不安,只好在酗酒、嫖妓、打架中寻求刺激。最后他似乎决定摆脱束缚,割断与庸俗社会的联系,投身艺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说斯蒂芬追求的是理想境界的话,那么莫莉追求的则是现实的生活。我们不排除她意识中不堪入目的本能的欲望以及梦呓般的放荡不羁的痴心妄想,正因为此,她成了一个纵欲享乐的荡妇形象。但是乔伊斯还是执意把她刻画成充满旺盛生命力的人。他说:“这一章也许比前面各章猥亵,但是我认为它是完全正常的全面的非道德的可受精的不可靠的迷人的机敏的有限的谨慎的满不在乎的女性……一个肯定一切的肉体。”〔54〕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莉成了生命冲动或生殖本能的象征,对莫莉的肯定就是对人性的肯定。因此,无论是布卢姆的乐善好施,还是斯蒂芬的蔑视传统,以及莫莉的热爱生活,都是对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的呈现。

乔伊斯运用神话模式创造性地把象征主义与自然主义熔为一炉来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和心理。他借用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结构框架和叙述模式,把现代与古代相对应,用远古英雄的光荣历史和辉煌业绩来反衬20世纪西方人生活的贫乏猥琐和庸碌无为,意在完成一部规模宏大的现代史诗。如同《奥德修纪》一样,《尤利西斯》也分成三部分,斯蒂芬的活动相当于《奥德修纪》的前四章,布卢姆的活动相当于《奥德修纪》的5~12章,莫莉的部分也就是布卢姆回家,相当于《奥德修纪》的13~24章奥德修斯回家。乔伊斯把奥德修斯10年的海上冒险漂泊变成布卢姆一天的大街无聊游荡,把震撼人心的伟大神话变成平淡无味的都市生活,把英勇善战、百折不回、可歌可泣的英雄变成软弱无能、委曲求全、微不足道的庸人。同样,布卢姆的妻子莫莉的纵情享乐也与尤利西斯的妻子帕涅罗珀忠贞不渝相对应,斯蒂芬又同奥德修斯之子寻父相对应……显然,神话与文明的彼此对应与有机结合,不仅使小说取得借古讽今的艺术效果,而且又具有极丰富的象征意义。表面上看,是按现实时序以布卢姆的经历为主线,脉络清晰地叙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过去史诗意义中完整的叙述被瓦解为互不连贯的意识碎片和在眼前漂浮的一幕一幕的都市掠影。18个多小时中的每个细节几乎触及都柏林生活的各个侧面,读者会随着小说的人物看到学校、报馆、图书馆、邮局、仓库、殡葬仪式、城市的供水系统等,也能感受到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物活动以及种种风土人情,甚至还可以看到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和文学思潮之间的冲突和论争……这其中无不寄寓了作者对现实及人的忧患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布卢姆、斯蒂芬和莫莉这三个人物细致入微的内心世界的描摹,为人们展示了现代人全面而真实的人性,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部不甚完美却惊世骇俗的现代史诗。还有小说的18章内容,分别是按着人体的各个部位来划分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躯体,或许“这人体构架的结构一方面述说了现代人的悲剧,另一方面又暗示他重塑现代人的设想”〔55〕

《尤利西斯》最为人称道的成就在于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意识流手法展示现代人丰富多变又深刻细致的内心世界。他全面运用意识流技巧,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时空混淆、幻知幻觉等,并且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各具特色,诸如布卢姆富有人情味的内心独白,斯蒂芬玄妙深奥的自由联想,莫莉突兀跳跃的潜意识流程等都十分细致,又符合人物的思想、个性。斯蒂芬的思维透露出哲人般的玄想和诗人般的浪漫,他常引经据典甚至独创词汇,书生气十足。当他独自一人在海滩上徘徊时,看见一群助产士,瞬间他想起人的降生,想到脐带,想到一代一代的人类,想到人类的始祖,想到上帝造人,想到尘世间人的繁衍,又想到他自己,想到他的艺术追求……布卢姆的思维则是活跃的、漫不经心的,多带有俚俗之语。心事重重又百无聊赖的他走在都柏林的大街上,各种思想游鱼一般掠过脑际,做的事、见的人、闻的味,都能引发他的想法,既与他深藏的意识相关联又伺机浮到意识的表层,如儿子的夭折、父亲的死亡留下的空虚感,妻子的不忠产生的自卑感,犹太人在异乡遭排挤的局外感等。而莫莉的内在活动更加直白、无所顾忌,表现出她生性直爽、毫无掩饰的特点。尤其是小说最后她的那段长达40多页的内心独白,全无标点,信马由缰,恣意倾泄,令人叹为观止。小说写莫莉躺在床上介于睡梦与清醒之间,任思绪自由驰骋,跳跃链接,若隐若现,似断似续。她由黎明将至想起惯于清早起来梳理长长发辫的中国人,由修女们睡眠可以不受打扰想起隔壁人家讨厌的鸡叫钟鸣。恍惚中她试图重新入睡,从心中默数一二三四五联想到星星,又想到星状的花朵,想到隆巴德街住房中的花纹墙纸和丈夫当年送她的一条围裙的图案,继而又想到灯,想到买花,想到收拾屋子,穿衣服……她的漫无边际、毫无头绪的意识闪现出她的许多往事与呓想,最后还是流向自己的丈夫布卢姆,小说以他们当年热恋的情景和莫莉肯定的答复为结尾。在这里,作家把一个女性心中最幽深、最隐秘处飘出的意识公诸于众,任人观览。其实,这种展现人类心灵的独特方式并非乔伊斯首创,此前,欧美一些小说家就已尝试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技巧了。但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把意识流发展为多方位、多角度交错变幻的形式,极力捕捉刹那间感觉和印象,开掘人物精神活动的不同层次,多侧面地表露其身世、性格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而且广泛反映都柏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面貌。不仅如此,他还极力抹去小说叙述人存在的痕迹,让人物在没有作者干预的场景中自由生活、自由呈现,让读者直接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造成意识叙述和行为叙述融为一体又毫无间断的效果,使表现人物各种主观感受、印象和意识包括潜意识的流动过程更加直观、逼真,更强化了人物的内心真实,从而把小说艺术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

《尤利西斯》中,人物意识流程的展现随内容性质的不同语体风格也变化多样。例如,第七章中写布卢姆在报馆的凝思遐想,模仿现代印刷制版排字方式和报刊新闻报道的语言形式,而且每一段前面都加上粗黑体的标题;第十四章写布卢姆去医院探望一位产妇,模仿了历代英语散文文体,以英语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来象征婴儿在子宫中的发育过程以及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第十五章写布卢姆尾随斯蒂芬来到妓院,则全部采用了戏剧形式,充分表现主人公精神苦闷、意识混乱和酒后的幻觉;而第十七章写布卢姆与斯蒂芬深夜进行的一番交谈又别开生面,是以问答形式如同教徒解释教义与教规的小册子中常见的那种机械刻板的文体来表达两人的对话。乔伊斯刻意追求人的意识的真实性,在《尤利西斯》中运用了许多错综、繁复、怪僻、紊乱的语言形式,还有大量的典故、隐喻、反语、双关语等,使小说变得博大精深,当然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这部小说被称为“天书”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使用了30多种语言,还插进一些古语、俚语和作者杜撰的词语,甚至有不少玄奥的文字游戏让人望而却步。

《尤利西斯》在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现代丛书”评出的20世纪百本最佳英语小说中位列榜首,在1999年英国水石书店为今后100年推出的10部最重要的文学名著中名列前茅。在英语世界里,每年的6月16日被称为“布鲁姆日”(Bloom's day),这一天已成为纪念一部艺术作品的国际节日。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尤利西斯》将流传久远的人文传统推展到极致,成为后来的人竞相追随的楷模。”〔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