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普鲁斯特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普鲁斯特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03年和1905年,普鲁斯特的父母相继去世,这对他的生活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到1922年去世为止,普鲁斯特陆续写出了7部15卷本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1918年,小说的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发表,并获得1919年度龚古尔文学奖,从此普鲁斯特名声大震。1922年11月,在完成《追忆似水年华》全部内容之后,普鲁斯特与世长辞,终年51岁。

普鲁斯特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年)是法国20世纪初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既代表了20世纪初欧洲文学的辉煌成就,也开启了现代小说变革之门,他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被奉为当代法国文化的崇高典范。

一、生平与创作

普鲁斯特1871年7月10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医学教授,曾任全法卫生总监,心地善良,治学严谨。母亲出身于富有的犹太家庭,秀丽温柔,情感细腻,极有教养,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在童年的普鲁斯特眼中,她是十全十美的形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普鲁斯特自幼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形成了高雅的趣味和对真善美的敏锐感受力。普鲁斯特是家中的长子,他聪颖、俊美、敏感,但体质羸弱,从小就患失眠症,9岁时更是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哮喘病。由于疾病,他得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而对母亲特殊的依恋亦使他的情感世界更为细腻丰富。童年时代,普鲁斯特经常跟随家人去父亲的家乡伊里耶度假。那里古老的教堂以及钟楼,外省方言和神秘风俗、美丽景色,姑母家的住宅以及生活在小城中的人家,许多年后成为《追忆似水年华》中贡布雷的原型。对那里乡村生活和趣闻逸事的回忆也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1971年起,这座小城正式更名为伊里耶—贡布雷。

1882年至1889年,普鲁斯特在巴黎贡多塞中学读书,贡多塞中学的学生多数出身于贵族及大资产阶级家庭。虽然由于身体原因缺课较多,但普鲁斯特学习成绩优良,在作文、修辞、哲学等方面收益颇多,而且,他通过同学介绍进入圣日耳曼区一些贵妇人的沙龙。中学毕业后他曾应征服兵役,随后又按照父母的意愿进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学,在1893年、1895年分别取得法学士、文学士学位,并被录用为马扎林纳图书馆馆员。但实际上他一生从未真正从事过任何职业,羸弱的身体和富裕的家庭背景使他可以一直过着悠闲的生活,也使他以后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文学创作和批评研究。

1896年,普鲁斯特自费出版了第一部文集《欢乐与时日》,其中收录了他青年时代所发表的随笔散文、故事和诗歌。这部文集版本华丽、售价昂贵,由法朗士作序,玛德莱娜·勒梅尔设计封面,风格细腻优雅,但并未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同时,普鲁斯特还计划撰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让·桑德依》。这部未完成的作品直到1952年才正式出版。作品描写了主人公让·桑德依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虽然这同样不是一部成熟的作品,但是这部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可以看做是《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个版本。普鲁斯特另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是《驳圣伯夫》,这部作品阐述了普鲁斯特的美学思想,为日后兴起的法国新批评开创了道路。尽管《驳圣伯夫》作为一部作品直到1954年才正式出版,但应该说撰写此书使普鲁斯特完成了从一个批评家到小说家的角色转换,并重新唤起了他创作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的激情。

1899年至1906年,普鲁斯特潜心研究英国美学家、文艺批评家约翰·罗斯金,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罗斯金的作品风格,那种细腻的笔触,在回忆中重塑时间的方式,以及优美绚丽的散文体深深地影响了普鲁斯特。与此同时,普鲁斯特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书评和杂记,后来在1919年出版为文集《仿作与杂记》。

1903年和1905年,普鲁斯特的父母相继去世,这对他的生活和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母亲曾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培养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和支持他从事文学的探索,因此,母亲的逝世使他失去了童年的天堂,并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但同时,母亲的去世又使他在情感追求上获得了自由。他觉得,从此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能够在以后的创作中以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我。

从35岁开始,普鲁斯特的过敏性哮喘病更加严重,他的感官也敏感到极度病态的程度,以至于终日蜷缩在与墓穴相仿的寂静、黑暗的卧室里,过起一种闭门不出的隐居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1907年起,普鲁斯特开始酝酿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到1922年去世为止,普鲁斯特陆续写出了7部15卷本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让人遗憾的是,小说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被多家出版社拒绝。1913年,普鲁斯特自费出版该书。之后,《在斯万家那边》逐渐获得文艺界赏识,“法兰西新评论”出版社负责人安德烈·纪德在给普鲁斯特的信中承认,“拒绝出版该书是《法兰西新评论》最严重的错误,也是我的终身憾事”。各大出版社竞相与普鲁斯特签订出版合同,以求取得出版其余几部作品的权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出版事宜暂被搁置,这使得普鲁斯特有时间重新构思全书,将篇幅扩充。1918年,小说的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发表,并获得1919年度龚古尔文学奖,从此普鲁斯特名声大震。1920年至1922年,他又先后出版了《盖尔芒特家那边》和《索多姆和戈摩尔》。从1921年开始,普鲁斯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自感来日无多,于是半卧在床榻上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写作。1922年11月,在完成《追忆似水年华》全部内容之后,普鲁斯特与世长辞,终年51岁。《追忆似水年华》的后三部《女囚》、《女逃亡者》和《重现的时光》后来由伽里玛出版社(即前“法兰西新评论”出版社)出版。

二、《追忆似水年华》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最主要的成就。这部小说长达15卷,共7部,300余万字,是真正的鸿篇巨制。《追忆似水年华》的法文原名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法语题目的字面意思是“寻找失去的时间”。对这一书名,国内出现过多种译法,比较常见的是《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中,除第一部第二卷用第三人称描写斯万的爱之外,其余部分均采用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叙述。小说是从在病榻上的不眠之夜开始的。叙述者“我”名叫马塞尔,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巴黎一名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由于病痛折磨,他常彻夜难眠,因此用大部分时间来追忆往昔的岁月,包括在贡布雷度假,在巴尔贝克、巴黎、威尼斯以及其他地方度过的日子,追忆他所到过的地方、所认识的人以及所见所闻,许多往事都连绵不绝地涌现。后来,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促使他投身到写作中去,以探寻心灵深处的奥秘,并实现心中多年的夙愿,寻回失去的天堂。

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由三部分组成:一、贡布雷。写马塞尔童年时代在外省小城贡布雷的外祖父家的幸福时光。每当他难以入睡时,母亲的亲吻就会抚慰他。在贡布雷,全家出去散步时有两条路,一条途经斯万家,另一条则通往盖尔芒特公爵家。这两条路所代表的两个社会,即资产阶级的和贵族阶级的社会,是童年时代马塞尔的梦想。二、斯万之恋。这是全书中惟一不用第一人称来写的部分,叙述斯万与奥黛特的恋爱过程。此事发生在“我”出生之前。三、地名。背景为巴黎,因健康原因不能远行的马塞尔,只能在想像中遨游,在寓所中“旅行”。后来他结识了斯万与奥黛特之女希尔贝特,并留下了深刻印象。数年后,马塞尔在巴黎香榭丽舍公园再度巧遇希尔贝特,二人的友谊逐渐发展。

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分两部分:一、斯万夫人周围。这部分写斯万与奥黛特终成眷属后,斯万夫人以及她周围的各种人物。马塞尔和希尔贝特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得以进入斯万家的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逐渐了解到了斯万家庭的秘密。由于误会与负气,马塞尔与希尔贝特的恋爱宣告终结。马塞尔渴望尝试文学创作,却屡遭挫折。二、地方。写几年以后,马塞尔与外祖母在海滨避暑胜地巴尔贝克疗养时的种种发现。马塞尔结识了终身挚友、属于盖尔芒特家族的青年贵族圣卢,此外还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少女中间爱上了相貌酷似希尔贝特的少女——阿尔贝蒂娜。马塞尔为她的神秘而着迷。

第三部《盖尔芒特家那边》。由于巴黎新居与盖尔芒特府第相邻,马塞尔成为盖尔芒特公爵夫人的房客,并为公爵夫人的风姿所吸引。在圣卢等人的引荐下,他终于得到公爵夫人的晚宴邀请,最高级的贵族沙龙向他敞开了大门。不过,一次晚宴令他大失所望,马塞尔了解到贵族沙龙中的庸俗与无聊,笼罩在“盖尔芒特家那边”的光环在他心目中渐渐褪色了。

第四部《索多姆与戈摩尔》。马塞尔在盖尔芒特府第院中无意间发现了上流社会绅士淑女们的真实面目:原来许多人都是性倒错者,比如夏吕斯男爵就是个地道的同性恋、恋童癖和受虐狂。马塞尔还发现,公爵夫妇貌合神离,老盖尔芒特是个纵情声色的无耻之徒。然而,贵族们遵循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将斯万夫人和希尔贝特拒之门外,身为犹太人的斯万在贵族面前处境尴尬。此时,对阿尔贝蒂娜的爱情成为马塞尔生活的核心,当他发现对方是个同性恋者后,时时处于妒忌、猜疑、愤怒之中,却又不能自拔。重游巴尔贝克,弯腰脱鞋的动作引起马塞尔对外祖母的回忆。为了改变阿尔贝蒂娜的生活态度,马塞尔决意娶其为“妻”,以纠正其扭曲的心态与反常的生活方式

第五部《女囚》。乘母亲外出之机,马塞尔将阿尔贝蒂娜软禁于巴黎家中,二人开始了隐秘的同居生活,然而马塞尔得出的结论却是“爱情即相互折磨”。正当他欲摆脱女友时,阿尔贝蒂娜已不辞而别。

第六部《女逃亡者》。马塞尔在失去阿尔贝蒂娜后失魂落魄,悲痛万分,正当他在打听阿尔贝蒂娜的下落时,忽然传来阿尔贝蒂娜骑马摔死的消息,这又引起他对爱情、妒嫉、伴侣生活的重新思考。马塞尔雇用侦探调查阿尔贝蒂娜昔日生活的轨迹。有一天,他在路上偶遇希尔贝特,她已经成为法国最有钱的女继承人,在嫁给圣卢成为圣卢侯爵夫人后,又继承封号成为新的公爵夫人。马塞尔从此恢复了和希尔贝特的交往。(www.daowen.com)

第七部《重现的时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贡布雷成为战场。马塞尔一直居住在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靠阅读龚古尔的日记消磨时光,从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多年以后的一个下午,他去参加盖尔芒特亲王府的聚会,看到盖尔芒特亲王夫人、希尔贝特、斯万夫人(现福什维尔男爵夫人)。从她们的身上,颇感无奈与惆怅的马塞尔领悟到:随着年华流逝,一切东西都会被时间销蚀并最终灰飞烟灭,只有感觉到了的、经历过的才是真正的存在。艺术创作正是昔日复活并为人了解的最佳手段。于是,历尽悲欢离合、备尝人间甘苦的马塞尔决心投入文学园地的耕耘之中,去创作一部恢复生活真实面目的、关于时间的书。

有人说,普鲁斯特忽略了现代社会生活几个最重要的方面。他只描写了旧时代几乎不值得描写的残余,一种即将消亡的遗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普鲁斯特的小世界很快就离我们远而又远。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辽阔的世界却一天比一天更像他那个世界了。背景不同了,范围不同了,但是结构没有变。〔38〕在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里,有的是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它展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与历史变迁,对昔日荣华的阶级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小说中也有对人类状况的忧虑,对生存意义的怀疑,由于个人事业和爱情幻灭后内心产生的矛盾和苦闷,它成了“我”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内心经历的记录。《追忆似水年华》所展现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同时也是一种意识的历史。这种双重意义以及二者结合在一起,恰恰就是这部作品所具有的深刻的独创性。

今天,世人对这部巨著的思想内容仍然见解不一。但不管分歧有多大,他们对《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评价却趋向一致。作为现代小说的先驱之一,普鲁斯特为他身后的几代作家开辟了新的创作途径,显而易见,《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思想内涵深厚、有着多重交叉主题的作品。

《追忆似水年华》是以时间来命名的。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安德烈·莫洛亚在巴黎伽里玛出版社出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序》中曾说:该小说的“第一主题,是时间”〔39〕。“除了第一主题:摧毁一切的时间而外,另有与之呼应的补充主题:起保存作用的回忆。”〔40〕在小说中,“两个主题——毁坏一切的时间和拯救一切的回忆对峙着”〔41〕。保尔·利科把书中“失去的时间”和“寻回的时间”置于椭圆形的两个焦点上,于是诠释《追忆似水年华》的努力就成了穿越两个焦点间距的一种尝试〔42〕。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无时不为时光的消逝而困扰,他的小说写了昔日荣华的贵族阶级如何衰败、如何没落,也写了一个神经过敏的孩子怎样步入生活,步入上流社会,成为作家。普鲁斯特的美好时光不在现实中,也不在未来,而在他的心里,在他的记忆中,在他的童年时代。正如柏格森强调的那样,只有通过记忆才能把握时间的这种内在性、永恒性与主观性,只有通过记忆才能追回那已经失去的时间。记忆又是一种创造力,它的特性像滚雪球一样积累起往事,在绵延的每一瞬间,把作为实在创造的某种新东西同往事组织在一起。记忆不是前后相继的各个部分简单的排列,而是在其中没有重复的、不可分割的过程,是自由和创造的活动。当我们寻找失去的时间时,重要的并不是回忆的内容,而是回忆的方式。普鲁斯特在小说的结尾处通过叙述者之口表示,人在空间中所占有的位置是狭小的,而在时间中的位置却是无限的延续。这一时空观念就来自柏格森的哲学思想。

普鲁斯特持有与柏格森同样的观点。柏格森把空间看做是外界物体赖以存在的场所,属于物质世界,它是间断的、可分割的。而时间属于心理意识,呈现出一种川流不息的绵延状态,也就是体现世界本质的“生命之流”,具有不可分割的无限性。普鲁斯特的全部创作旨在编织起一张密密麻麻的记忆大网,然后循着这张记忆的巨网去追回那已经失去的时间。“因为记忆把过去不加变动地,像当初它尚且在进行的时候那样把它引入现在的时候,它所抹掉的恰恰正是那个时间的巨大的维数,就是生命据此得以发展的巨大的维数。”〔4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回忆都能编织在这张巨网里,在普鲁斯特看来,那种试图借助智力,通过推理、文件和佐证而重建过去的努力将会是徒劳无益的,因为它决不可能使我们感到过去突然在现在之中显露,而正是这种突然显露才会使我们意识到自我的长存。因此,回忆便可以分为自主回忆和不自主回忆,并且,只有那些不自主的回忆,才能找回失去的时间。而这种不自主的回忆只有同某一特定的感觉偶合之后才会重现。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随着年华流逝,一切物质的东西都要在空间消失。然而,那些曾经经历过的如烟往事,那些曾经令人怦然心动的直觉感受,却不会随着年华流逝而消亡,而是以新旧叠加的方式,积淀在时间长河之中,保存在人的意识深处。因此,我们的过去便存活在各种滋味、气息、音响,以及各种具体的感觉之中。当我们寻找失去的时间时,重要的就并不是回忆的内容,而是回忆的方式。在某种外界感受的激发下,有朝一日它会从意识深处浮现出来,从时间长河里召唤回来。一段“无意的记忆”,就能够重现昔日的时光,让人重新体验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小说的书名,既点明了作品的中心题旨,也表达了作家的创作思想。而《追忆似水年华》的最伟大贡献,就在于探索到了这条通向被遗忘的“真实”世界的艺术之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部关于这部小说怎样出现并存在的书。主人公开始写作这部书时,实际上它已经写完。我们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回忆的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关于“小说”的小说。

在“无意的记忆”方面,典型的例子便是小说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中关于玛德莱娜点心的描写:

有一年冬天,我回到家里,母亲见我冷成那样,便劝我喝点茶暖暖身子。而我平时是不喝茶的,所以我先说不喝,后来不知怎么又改变了主意。母亲差人拿来一块点心,是那种又矮又胖名叫“小玛德莱娜”的点心,看来像是用扇贝壳那样的点心模子做的。那天天色阴沉,而且第二天也不见得会晴朗,我的心情很压抑,无意中舀了一勺茶送到嘴边。起先我已掰了一块“小玛德莱娜”放进茶水里准备泡软后食用。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腭,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了全身,我感到超凡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所谓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那情形好比恋爱发生的作用,它以一种可贵的精神充实了我。也许,这感觉并非来自外界,它本来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到平庸、猥琐、凡俗。这股强烈的快感是从哪里涌出来的?我感到它同茶水和点心的滋味有关,但它又远远超出滋味,肯定同味觉的性质不一样。那么,它从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哪里才能领受到它?……回忆却突然出现了:那点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贡布雷时某一个星期天早晨吃过的“小玛德莱娜”的滋味……〔44〕

普鲁斯特正是通过这些具体细微的形象来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认为:“由智慧直接地从充满光照的世界留有空隙地攫住的真理不如生活借助某个印象迫使我们获得的真理更深刻和必要,这个印象是物质的,因为它通过我们的感官进入我们心中,然后我们能从中释放出精神。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是涉及如马丹维尔诸多钟楼的景致给予我的那种印象,还是如两格踏步高低不平的感觉或玛德莱娜点心的滋味给我留下的模糊回忆,我都必须努力思索,也就是说使我所感觉到的东西走出半明半不明的境地,把它变换成一种精神的等同物,从而把那种种感觉解释成那么多的法则和思想的征兆。而这种在我看来是独一无二的方法,除了制作一部艺术作品外还能是什么呢?”〔45〕这便是普鲁斯特在文学创作中独一无二的方法,类似的情况还表现在凡特伊奏鸣曲上。它最初出现在韦尔迪兰的沙龙上,引起了斯万极大的兴趣,因为他听到的乐曲勾起他的联想,使他回忆起一年前在一次晚会上听到的另一首奏鸣曲,于是过去的情景潮水般地涌现了,从知识性欣赏到感情性欣赏、认识性欣赏,人物的内心世界逐渐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从叙述的风格来看,普鲁斯特创作了20世纪最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即把叙述的效果、视觉的效果和音乐的效果配合在一起,使时间与空间融合到了一起。

爱情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普鲁斯特通过斯万之恋和主人公马塞尔的情感经历,对爱情心理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细致入微的分析,准确地阐述了贯穿恋爱全过程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萍水相逢的快乐、彼此的迷恋、等待的焦虑、相聚的烦恼、离别的痛苦、嫉妒、猜疑、感情的冷淡和最终的遗忘。他笔下的人物从切身的感受中领悟到爱无平静可言,它包含着持久的痛苦,而爱得最深的人最易受伤害。小说作者还分析了夏吕斯男爵、青年军官圣卢、昔日做背心的裁缝絮比安、军乐队员莫雷尔、音乐教师之女凡特依小姐、主人公的女友阿尔贝蒂娜等男女同性恋者的性心理特征,试图对这些行为作出解释,并把他们的境遇与遭到排斥、生活于社会边缘的犹太人相比:这些人一旦原形毕露,就会为社会所不容,被人类群体所唾弃。普鲁斯特是个极为敏感的人,对爱有着难以满足的渴求。

作为一部风格独具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多姿多彩的意识流手法更是历来为人所称道。萨缪尔·贝克特在其《论普鲁斯特》(1931年)一书结尾时指出,普鲁斯特笔下的男女人物“似乎在吁求一个纯粹的主体,以便他们从一种盲目的意志状态进入一种表现的状态”。在贝克特眼中,普鲁斯特已成为这一纯粹的主体:“他几乎脱离了任何不纯洁的意志。”我猜测贝克特这里指的既不是叙述者,也不是马塞尔,而是马塞尔·普鲁斯特,他深受哮喘之苦,阅读叔本华的作品,挣扎着要到达音乐的境界。沃尔特·佩特所说的“受恩时刻”是一种世俗化、唯物性的顿悟,而这正是普鲁斯特笔下满心嫉妒的情人们——斯万与马塞尔——在急切地对过去的情欲作历史的和学术的探索时所寻求的东西。连普鲁斯特本人也认为,《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对斯万嫉妒之苦的非凡描写。在这一卷里,斯万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妒火中烧的苦狱。〔46〕普鲁斯特对人的意识与无意识的描摹细腻深刻,就像在显微镜下解剖人类的内心世界一样,无论是意识中最微小的感触,思想上最细微的波动,还是回忆的纵横穿插、爱情的复杂况味,皆得以细致展现。除了斯万,像马塞尔对阿尔贝蒂娜的苦恋就写得真实动人。从理智的层面,他知道与阿尔贝蒂娜在一起简直是一种疯狂,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刀两断。但是从情感的层面,他又无法割舍这种迷恋。于是,在前一个晚上还对母亲信誓旦旦要了断关系的他,会在第二天痛哭流涕:“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因为我再也不会改变主意了,因为我不这样就活不下去了,我一定一定要娶阿尔贝蒂娜。”普鲁斯特注意到了人类意识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且善于捕捉泄露心理秘密的一刹那,从而为文学走进人类的心灵世界作出了极大贡献。

在结构上,普鲁斯特将《追忆似水年华》当做一座大教堂来加以设计,“斯万家那边”和“盖尔芒特家那边”是对称的两翼,两个部分通过人物的活动逐渐联系起来,特别是希尔贝特与圣卢的联姻组成巨大的圆拱。许多篇章貌似独立,但其实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物身份的互换和对位,以及伏笔的跳跃性展开,既为情节增添了戏剧性,也使整个结构日益清晰。比如:小马塞尔在叔祖家曾经见过的神秘女郎,就是奥黛特,后来的斯万夫人;维尔迪兰夫人摇身一变成了盖尔芒特亲王夫人;阿尔贝蒂娜的同性恋情人安德烈,后来成了希尔贝特的情人;马塞尔起初是因为爱希尔贝特而移情阿尔贝蒂娜,后来却又因为失去阿尔贝蒂娜而对希尔贝特有好感,到最后得知希尔贝特其实从少女时代就爱着自己,却已经无法破镜重圆。小说中,人物关系、人物地位时时处于变化当中,遥相应和地将作品联缀成一个整体,尽管是精心设计,却又浑然天成,极好地体现出世事难料、沧海桑田的时间主题。

普鲁斯特最杰出的一项才能就是刻画人物,20世纪没有一个小说家能像他那样塑造出一长串栩栩如生的人物来。乔伊斯笔下仅仅产生一个震撼人心的角色波尔迪,普鲁斯特则创作了一个肖像画廊:夏吕斯、斯万、阿尔贝蒂娜、布洛克、贝戈特、戈达尔、弗朗索瓦斯、埃尔斯蒂尔、希尔贝特、外祖母巴蒂尔德、奥丽阿娜·盖尔芒特、巴赞·盖尔芒特、叙述者/马塞尔的母亲、奥黛特、诺布瓦、穆瑞尔、圣卢、维尔迪兰夫人以及德·维尔巴里西斯侯爵等人,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那个故事叙述者及其早年自我的双元形象,即叙述者和马塞尔。〔47〕与结构相适应,普鲁斯特在刻画人物时往往采用反复观照的方法,让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出现,从而像一幅反复着色的油画一样,逐渐形成完整的形象。比如盖尔芒特公爵夫人,在剧院出场那一幕风华绝代、和蔼可亲,当马塞尔苦苦期待一见时却又冷若冰霜,在晚宴中则显得庸俗刻薄,到冷淡斯万的那一幕更是显得势利冷漠。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不仅能塑造立体多维的人物形象,尤其能反映人性的深度与神秘莫测。从深层来说,它所折射的是人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现实、修正偏见、解除误解的过程。

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也相当独特。作者不再像传统作家那样,采取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扮演居高临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上帝”角色,而是尽量退出作品。小说中的叙述者采用的是个人叙事,从两种或多种叙事焦点与叙事角度,自由、随意地叙述“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中存在着三个主体,即叙述者、主人公和作者,他们都叫“马塞尔”,象征了三者之间一种微妙的关系。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视角,被追忆的主人公“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视角,以及偶然出现的“我”的替身——窥视者,即作者的视角,这些交替的视角洞察着“我”个人在不同时期对事件的不同看法和感悟,从而更随意、更自然、更直接地接触和展示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世界。

普鲁斯特是一个透镜,他的——或说是它的——惟一目的就是将景物缩小,并通过缩小景物的方法重新创造出一个回顾中的世界来。〔48〕《追忆似水年华》的内容跨越了巨大的时空。从时间上看,包括“我”的大半生,从童年一直到老年。从空间上看,包括了贡布雷、巴黎、巴尔贝克、威尼斯,以至整个欧洲。但作者打破了时空延续的方法,没有贯穿始终的、环环相扣的中心情节,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叙述点——人物、地点、名字、感觉等,以通感、联想为方式,呈辐射状拓展,描述与这个叙述点相关的时空、事件和人物。在这里,回忆与梦想交叠,现在、过去和未来任意组合。作家采用了诸多高超的叙事技巧,诸如倒叙、插叙、夹叙夹议、预示、悬念、场景描绘、故事套故事、仿作和对比等,收放自如地重组了笔下的时空。

普鲁斯特还是语言大师,《追忆似水年华》的文体风格精致优雅。他惯于使用长句,有些句子长达十几行乃至数十行,这些长句繁复重叠,相互缠绕,往往包含数个从句和大量的分号。由于容量巨大,这些长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杂陈乃至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

曾遭多家出版社退稿的《追忆似水年华》终于征服了法国以及全世界的读者,历史将一部相对晦涩的著作,变成了一部明晰的著作。批评家们注意到是小说自身培养了它的读者,逐渐扩大了理解之光照耀的范围。法国评论家安德烈·莫洛亚是这样评论的:“对于1900年到1950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他像同时代的几位哲学家一样,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49〕德国文学家库齐乌斯则评价道:“在伟大的法国小说史上,这是普鲁斯特开创的一个新纪元……对于我们的智能和我们的欣赏力来说,他无疑是最伟大的大师之一。”〔50〕《追忆似水年华》的确不再晦涩难懂了,但是它是否得到了更准确的理解,却很难说。其实,要想全面去评价普鲁斯特和《追忆似水年华》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只有缺乏理解力的人才会摆出一副道德家的面孔去指责普鲁斯特和他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伟大和其中的讽喻不会为愚蠢者知悉。《追忆似水年华》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部巨著所蕴涵的一切,独特的标题、时间的含义、模糊的主线、新颖的手法,确实都证明了它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