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20世纪欧美文学史: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20世纪欧美文学史: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广义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欧美各种以反传统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思潮流派的总称。本节介绍的就是狭义的现代主义文学。世界文学史上把这种反现实主义、主张非理性和自我表现的文艺现象,笼统称为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代主义文学全面反映和表现了这种异化现象。

20世纪欧美文学史: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从广义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欧美各种以反传统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思潮流派的总称。它孕育于19世纪下半叶,在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流之一。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专指20世纪上半叶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由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和意识流小说等组成。本节介绍的就是狭义的现代主义文学。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现代主义中的“现代”(Modernus)一词,最早在5世纪末的拉丁文中出现,是与“古代”相对而言的“最近”、“现今”的意思,含有“衰颓”之意,以指责古罗马文学兴盛后的衰颓倾向。“现代主义”一词是斯威夫特发明的,他在给蒲伯的信中说:“骚人墨客们给我们送来了乱七八糟的诗文,带着可憎的省略和奇怪的现代主义。”这显然是在18世纪的古今之争中,对反古派的一种嘲讽。现代派、现代主义从一出现起就与“颓废”相连,人们把19世纪后期出现的颓废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及一切与传统观念不相合的作家作品,统称为“颓废派”。拉美理论家卢本·达里奥最早用“现代主义”一词称赞文学运动中的一种反传统倾向,把19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代主义看做是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新精神”。20世纪后,现代主义成为与现代派相通的一个文学术语,包含了“最新的”、“先锋的”、“现代的”、“创新的”的内涵,在西方广为流行,代表了20世纪文学的主流。世界文学史上把这种反现实主义、主张非理性和自我表现的文艺现象,笼统称为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引起强烈震动,“自由”、“平等”、“博爱”在战争中灰飞烟灭,几百年来西方社会的精神支柱丧失,人们失去了信仰。传统价值观审美观、伦理道德观丧失,而战乱的灾难、经济危机、劳资冲突、核恐怖以及各种社会矛盾接踵而至,给人类带来了新的精神危机,给那些既敏感又正直的作家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使他们产生种种怀疑和忧虑。“上帝死了”,人们处于迷惘和困惑之中,灾难感、恐惧感、孤独感、忧郁感到处蔓延,现代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另一方面,在科技发展、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人性异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在物质面前,人成为了非人。从19世纪末的资本垄断到20世纪的高科技电子时代,不正常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进一步异化扭曲。西方社会的异化现象,反映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尖锐矛盾冲突。科学技术上的乐观主义和社会生态上的悲观主义之间的矛盾、物的独立性和人的被奴役性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欧美社会十分严重的问题。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代主义文学全面反映和表现了这种异化现象。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哲学基础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唯心主义,主要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克罗齐的直觉主义、胡塞尔现象学萨特存在主义等。这些理论相互交融、承接演化,汇合成现代主义反理性哲学体系,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叔本华(1788~1860年),德国哲学家,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先祖。他认为自然界只是现象,“意志”才是自然界的本质,创立了“世界就是我的意志”的唯意志论。他所强调的这种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意志,不受理性制约。由于其基本特点是探索生存状态,故称“生存意志”、“生活意志”或“生命意志”。叔本华在阐述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同时,宣扬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不过是意志的幻影,是空虚的,没有价值。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悲剧,充满噩梦和痛苦。人生要解除痛苦,就要抑制欲望,否定生命,否定意义,进行哲学研究、艺术直觉和人生涅槃,进入虚无之中。

尼采(1844~1900年),德国哲学家,是德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帝国主义时期的哲学家。尼采继承发展了叔本华哲学体系,把叔本华那种无目的、无意义的单纯的生命意志,赋予了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即渴望权力。“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释放自己的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他的权力意志论认为,一切有机界到无机界,从动物植物以至人,都是以一种权力意志去侵占、征服另一种权力意志。强弱权力意志之争构成了生物界全部历史的内容,也构成了整个宇宙的历史过程。尼采进一步从权力意志引申出超人哲学。权力意志并非对一切人一视同仁,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去发挥自己的权力意志的,只有等超人出现来拯救人类。所谓超人,就是超乎一般人、普通人的上等人,权力意志、天才达到顶峰的人。现实的人卑微懦弱,超人则超越人类,重新估价和创造一切价值。超人哲学为垄断资本主义的代表者、为法西斯提供了理论,并为其弱肉强食、暴虐专政蒙上了一层“天赋”、“天才”的面纱。

柏格森(1859~1941年),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是意志的创造过程,其中,生命冲动是惟一的实在。生命是一个不断地实现着的“生命冲动”的洪流,并在生命冲动的“绵延”(即真正的时间,心理时间)中得以表现出来,它是惟一的存在。这种生命冲动或绵延是随生命而来的,不能靠理性去认识。他的直觉主义理论则提出,理性和科学无法把握实在,认识生命,只有直觉才能把握这种不可言传的内心体验。它使主客体融为一体,是非理性的。直觉“能够朝向事物的内在生命的真实的运动”。直觉的过程是一个超越感性、理性、实践的过程。

弗洛伊德(1856~1939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精神分析引论》、《创作家与白日梦》等。弗洛伊德发展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并使之具有具体的意识内容。他的理论对文学及其作家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意识的三层次。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进一步细分为显意识(意识)、前意识(下意识)、潜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他十分注重人的潜意识。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说:“潜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欲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它的特有的精神机制。”有意识的心理现象往往是虚假的、象征性的,经过“化装”“扭曲”的,其真面目、真原因、真目的、真动机,须经过精神分析法求之于潜意识领域。第二,人格的三重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看成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结构组合而成。本我(“伊得”):人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本能,遵循实现生命的最基本原则,“快乐原则”。本我是人的潜意识的表现。自我:为使生命适应环境而得以生存,就须考虑外部现实,即环境,或适应、或成为环境主人,从社会获得所需要的一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需要具备一个新的心理系统,即“自我”。自我是有意识的认识过程,有理性,有逻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超我:由理想和良心组成,代表人的道德标准,代表着理想而不是现实的东西,要努力达到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外部权威的内心化”,遵循“至善原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混合、相互转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精神疾病。第三,创作的三动因。首先,创作是白日梦,“自我”是作品中的主角。现代小说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自我”分成许多个“部分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的身上得到体现。把梦中的自由联想与艺术的想像联系起来,强调表现无意识部分。其次,创作源于游戏,是孩提时游戏的延续。再则,创作动因不是现实对人的作用,而是“里必多”,即性。本我追求“快乐的激动的目的”,然而本我在现实化了的“自我”和道德化了的“超我”的抑制下,就不得不被压抑到无意识深处。要想让这种被压抑的欲望(主要是“里必多”)释放出来,就得找一种合法巧妙的途径。文学作品是这种纯属本性冲突的“升华”的结果,这样,被压抑的本能冲动改变发泄途径,转向社会所允许、所不厌恶的活动中去得到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主人公的形象并非来自对社会生活的深入、体验和观察,而是通过其自我活动和升华得到塑造的。升华是一种本质的转移,即本能的发泄由生物性转移到社会及现实中去,使之得到一种补偿。如果这种转移在一般领域中进行,叫“转移”,转移到比较高级的文化领域中,叫“升华”。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尽管流派纷呈、手法各异,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各个思潮流派所共有的特征。

从哲学思潮、社会思潮看,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反理性主义、非理性化特征。20世纪文学以非理性和反理性为基础,与传统文学有着重大区别。19世纪及其以前的文学,是以人道、人文为主理性地、逻辑地展现生活、人生。文艺复兴以人反对神,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的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古典主义时期、启蒙主义时期更是张扬理性,19世纪的浪漫主义对生活的追求,自然主义对自然表现的偏重,现实主义对社会的揭示,也是以考证人的理性、弘扬人道主义为中心展开的,具有写实主义、理性主义特征。现代主义作家深受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反对用理性来认识事物,主张靠一种直觉,即排除分析的不可言传的内心体验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依据理智的分析,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真理和真实。作家们公开宣称,只有人的直觉,即具有直觉性的本能,才能认识真理和真实,理性是没有意义的。现代主义作家所热衷的潜意识、性本能、梦境幻觉,不受理性控制的自动写作,意识流方式展示内心心理等,无不具有非理性特征。

从文学表现的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性异化、非人化现象。文学艺术是一种人学,不可能不写人。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的自然派,人的形象是正面的、具体的。无论是英雄还是小人,都是完整的、与自然相对而言的自然人形象。现代主义作品中,人物常常是抽象的人,不是典型环境中的人,不是性格典型,是人的原型,非典型化的。卡夫卡笔下的K,可用于一切人。同时,人还可以表现为非人,可以变成物,变成牛、椅子、甲虫。克伦威尔说,传统派与现代派文学二者的区别在于“人是人还是虫”。从人物造型看,现代主义作品中人物的崇高地位、巨大作用消失,人物与世界是隔绝的,对世界是无能为力的,人物形象是不完整的,举止言谈充满荒诞性,性别混乱,外表不清,较多表现白痴、罪犯。如拿莎士比亚剧中的哈姆雷特贝克特《啊,美好的日子》中的维妮进行比较,哈姆雷特充满忧郁却依然思考如何承担重整乾坤的重任。维妮土已埋身,每天却仍在说,“啊!又是一个美好的日子”。现代主义文学揭示现代社会使得人性异化,人对社会和环境的荒谬已是麻木不仁。虽是人,却如同昆虫一样。

从作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态度看,传统作家与现代主义作家都要反映现实描写社会,但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传统作家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写,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人的立场来批判社会,目标具体、明确。文艺复兴对神学封建的批判,莫里哀对伪君子的鞭挞,启蒙主义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鼓吹呐喊巴尔扎克对金钱的批判,都有破有立,其中蕴含着作家的理想和追求。现代主义作家则是从个人角度,以局外人身份,对社会作笼统的攻击,不知批判什么,又什么都批判,是一种笼统、抽象的批判,否定一切,给人以无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同时又是对社会全盘否定的感觉。在现代主义看来,社会人生虚无如梦,仅仅是一个“白日梦”,什么结果也没有。作家们将梦境、错觉、幻觉、记忆、潜意识内容当做生活真实加以展示描写。

从文学艺术观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论为基础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注重表现。传统文学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反映论开始,强调文学要再现和模仿生活。塞万提斯就说“愈真实愈好”,达芬奇认为“艺术是第二个制造”的现实,司汤达说“小说是镜子”。生活是文学的基础,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列宁都将文学艺术当做社会的镜子,恩格斯则强调,“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论代替镜子说、反映论,认为外观、外部世界的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寻,文学作品反映的不应是详尽的外表。他们不承认客观外在世界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只承认“内心的现实”,“心理现实”,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真实”或“最高的真实”。在深刻的精神危机和广泛的心理异化、社会现实与人性人情严重的脱节面前,现代主义作家对外部世界充满了迷茫与失望,他们不再像传统作家那样去关心、反映、描写社会现实,转而注重对内心心理的表现。袁可嘉先生指出:“所谓‘表现法’是指现代派作家主要用歪曲客观事物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像浪漫主义那样描写客观事物或直抒胸臆,更不像现实主义者那样忠实于客观世界的细致描绘。”二是主体客体化的表现论的艺术观,它直接导致了现代文学艺术的内倾性特征。基于表现论的“现实”和“真实”的观点,把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摆到了客体的地位,这样,创作主体变成了与外界事物一样的客体,即主体客体化。这种观点认为作家除了表达作为客体的自我以外,就不需要再反映什么了。作家把表现人的主观、内在的情绪、感受作为自己的目的,“我即世界”。一部作品,只要唤起某种情绪,引起对于某种感情的想像,目的也便达到了。主观性、内倾性就是要变抽象为具体、变感觉情绪思想为意象。

从文学的表现手法看,在表现论的统领下,现代主义文学既不像浪漫主义在描绘客观自然基础上直抒胸臆,更不像现实主义忠于客观世界的精确描绘,而是以歪曲客观事物的方法来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手法各有不同,每个流派都有自己所提倡的表现手法,但从整体取向看,主要是象征、意识流和荒诞。

象征意象的暗示性、朦胧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尤为明显。它直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不注重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意蕴丰富深远,其艺术表现也更为灵活多样。现代象征常常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彼此间的沟通,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感。在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可见的事物与不可见的精神之间是互相感应契合的。现代象征强调以隐喻暗示来识读生活的奥秘,即用象征性的物象来暗示主题,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暗示其他特指的事物等。奥尼尔笔下的毛猿,象征现代人非人的、异化的境遇,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丧失了主人翁地位,无所归属,导致人性扭曲变异。运用象征法创作的作品,其表现的重点不在作品所描述的事实本身,而是作者通过整个作品,从主题题材到结构形式及内容表述的象征性描写,来传达作者的外在于所叙事情本身的主观意图和观念倾向,使得象征的含义更内在、更深刻,也更含蓄深广。

意识流作为一种作家创作的心理定势和审美思维模式,作为一种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为不同的作家作品所广泛运用,被写作界誉为“不朽的詹姆斯的不朽的表达方法”(劳伦斯)。意识流所强调的是表现人物内心真实,展示人物的主观感受、印象和各种意识流动过程,注重显示人物的潜意识内容,常常表现出跳跃无序的自由联想特征。自由联想最能表现出人物意识流动的自由性、客观性,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真实”的自由展示过程,它通过絮语不止的内心独白显现出来。内心独白作为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思维和文学表现模式,在意识流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成为意识流的代名词。弗洛伊德说:“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现代派作家认为要表现现代人的现代意识,就必须竭力挖掘和发现人的潜意识、下意识,创立了“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错乱”三大创作手法,把直觉幻觉、想像回忆甚至梦境与现实结成一体,使人物的意识活动具有更大的跳跃性和随意性,有利于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扩大心理描写的范围,便于再现变态心理。意识流渗透在各个现代派文学流派的血管里。运用意识流手法的共同特征是:情节结构服从于意识流动,不求情节故事的完整性、丰富性、连贯性。乔伊斯《尤利西斯》中莫莉的长达40多页的不用标点的意识流表现,就是其典范。(www.daowen.com)

荒诞是贯穿现代主义所有流派与作品的又一大特色,从某种角度来说,荒诞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代名词。现代主义作家通过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极度夸张、变形,采用魔幻和寓言的形式,来表现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他们认为荒诞就是真实,就是本质,就是现实,于是以虚幻怪异的荒诞方法,将梦幻与真相、神话与现实、客观内容与主观想像混淆在一起,以表现世界的荒谬、人生的痛苦以及人性的异化。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荒诞是与夸张密不可分的。现代主义作家运用夸张,并非仅仅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是要将描写对象作超越常理的过度夸张,使之达到荒谬怪诞的地步。马尔克斯的《家长的没落》,其极度夸张令人惊叹。一个独裁统治者竟活了几百岁,指甲已变成了化石,100岁时居然还在发育,150岁时长出新牙,他有5000个儿子,都是怀胎7个月便出生的“七月子”。这种极度的夸张,寓意深刻,它象征拉美专制统治时间漫长,长得令人无法忍受。卡夫卡的《地洞》,描写小动物鼹鼠惟恐受到外界生物的袭击,到处打洞,处处设防,惶惶不可终日。这种夸张的表现写出了现实生活中毫无安全感的小人物的精神特征,写出了西方文明异化中人们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心理。作家们还常常借用古老的神话、寓言、传说来表现现实的荒诞,以达到以古喻今、以古讽今的目的。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就是以希腊神话传说西绪弗斯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西绪弗斯受神的惩罚,将石头推上山顶又滚下来。他不辞劳苦地循环往复地推,无休止地承受这种苦难。在这种寓言式的表述中,暗示人生的意义也许就这样荒谬,而且还要保持这种荒谬状态。

三、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现代主义诗歌。

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诗歌创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具有了多元化的创作倾向。象征主义诗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后期象征主义继承并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传统,使象征主义更趋完美,内涵更深广,更富有现代主义的特征。它仍然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反对过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免走向过分抽象化,也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同时又反对前期象征主义的隐晦艰深,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后期象征主义跳出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其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后期象征主义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英国的托·斯·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最高成就的代表。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年)是爱尔兰诗人。他在继承前期象征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将民族性与现实性带进了象征主义诗歌领域。他成熟时期的诗歌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哲理诗三种因素。叶芝的著名诗作有《茵纳斯弗利岛》(1890年)、《基督重临》(1921年)、《丽达与天鹅》(1923年)、《驶向拜占庭》(1927年)和《拜占庭》(1930年)等。《驶向拜占庭》一诗以游历拜占庭来象征精神的探索,表达了对物质文明的厌恶与对西方世界精神与理性复归的企盼之情。诗的象征意象坚实而明朗,物质意象和观念意象和谐统一,富有哲理性。保尔·瓦莱里(1871~1945年)是法国诗人,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他早年崇尚爱伦·坡和马拉美,并深受二者影响。他在诗论著作《纯诗》中主张诗的极致是思想而不是物象。他的诗歌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的主题。长诗《海滨墓园》(1920年)是他的代表作。诗中写诗人在海滨墓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得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把握现在、面对未来的结论。长诗巧妙地运用海、太阳、白帆、涯岸、铁栅、风等象征体,表达神秘与静穆、绝对与永恒、圣灵与信徒、生与死等多种哲理性概念。诗作采用古典形式,格律严整,音乐性强,显得含蓄隽永。这是瓦莱里最富有哲理、最充满抒情性的诗篇。此外,《年轻的命运女神》(1917年)也是瓦莱里的著名诗篇,《幻美集》(1922年)是他的短诗集。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年)是奥地利诗人。他在注重诗歌的哲理性、音乐性的同时,引进了刻画精细的雕塑美,他的创作从单纯直接的主观抒情转向重视对客观事物的精确观察,从中获得直觉形象,借以象征人的主观感受。他的代表作是诗集《杜伊诺哀歌》(1922年)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2年)。这两部诗集在许多隐晦离奇的客观物象中,交织着诗人的探索、失望、恐惧、忏悔等内心感受,哲理性很强,且具有雕塑美、音乐美。

意象派诗歌从意象所具有的象征含义来看,是对象征主义诗歌的一种变种。然而从其短小精悍、注重情感和理念的直接呈现角度来看,意象派诗歌又是和象征主义有着极大差异的、完全不同的一种诗歌形式。埃兹拉·庞德(1885~1972年)是美国意象派诗人。他早年对中国古典诗歌十分推崇,并深受其影响。他主张以客观准确的意象代替主客之间的情绪表达,认为“准确的意象”能找到它的“对等物”。如他的短诗《在一个地铁车站》(1913年)就是这种理论的最好例证。组诗《休·赛尔温·莫伯利》(1917年)是庞德的重要作品,诗集展示了1919年英国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作者采用旁征博引的方法,表达丰富的内容,意象新奇,语言自然流畅。此外,长诗《诗章》(1917~1959年)在庞德的创作中拥有重要地位。庞德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推动了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俄国的勃洛克、巴尔蒙特(1867~1942年)和勃留索夫(1873~1924年)也是后期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勃洛克的《十二个》(1918年)以象征手法抒写了崭新的主题。

表现主义诗人有德国的约翰尼斯·贝歇尔(1891~1958年)、格奥尔格·海姆(1887~1912年)、高特弗里德·贝恩(1886~1956年)和奥地利诗人格尔奥格·特克尔(1887~1914年)等。《人类朦胧时代——最新诗歌交响曲》和《人类之友——世界革命的诗歌》(1919年)诗集中收入了他们的诗作。贝歇尔代表作《绝望与岛屿》借用礁石渴望沉没于大海表现了人类渴望远离战争的感受。贝恩的《停尸房及其他》(1912年)、《肉:诗集》(1917年)等诗集,表现了对变态社会的内在体验。

超现实主义诗歌在诗歌创作形式和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超现实主义文学一般具有下列一些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超现实主义对后来的荒诞派、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保尔·艾吕雅(1895~1952年)的活页诗集《义务与忧虑》、《和平颂》(1917~1918年),他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诗集《为了不死而死》(1924年)和《痛苦的首都》(1926年)等,给诗歌创作带来一股清风。路易·阿拉贡(1897~1982年)诗集《欢乐之火》(1920年)、《永恒的运动》(1925年)等,表现出浓郁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极端反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叛逆精神,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规则,在诗歌创作的形式上进行新的探索。

安德烈·布勒东(1896~1966年)与苏波合写的《磁场》(1921年),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更像是率性写来的诗句,是将作者从“预先规定好的各种思维和表现方法”下“解放”出来的初次尝试。

未来主义诗歌着眼于科学技术未来,歌颂现代机械文明。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未来主义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意大利的菲利浦·托马佐·马里内蒂(1876~1944年)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在1909年发表的论文《未来主义宣言》是这一流派诞生的标志。他提出了一整套反传统的理论,还在文学创作的方法与技巧上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主张,如“毁弃句法”、“消灭形容词”、“消灭副词”、“消灭标点符号”等,还主张在文学中模拟音响,插入数学符号,引进“声响、重量和气味这三要素”,尽情发挥“自由不羁的想象”等。在马里内蒂的倡导下,意大利未来主义迅速发展。马里内蒂的诗集《扎—勃—土勃》(1914年)是典型的未来主义实验作品,快速跳跃的节奏,摒弃传统诗歌的韵律规则,绝对自由地表现直觉感应、联想想像,诗歌多用名词,甚至不惜用数学符号堆砌而成。法国的阿波利奈尔(1880~1918年)是一位从浪漫主义转向未来主义的诗人。他尝试把诗歌创作同绘画、音乐、声响结合起来,并借鉴立体主义绘画的技法,创立了“立体未来主义”。他的代表作《醇酒集》(1913年)努力摆脱传统诗律的束缚,重视诗歌内在的节奏和旋律。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年)的一些早期创作也属于未来主义的作品,如《穿裤子的云》(1913年)等。赫列勃尼科夫(1885~1922年)也是俄国未来主义的重要诗人。

2.现代主义小说。

表现主义小说是20世纪小说创作由外向内转向的一个标志和旗帜。表现主义文学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表现主义文学善于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事物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表现主义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拨,它的反叛精神对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的弗兰茨·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变形记》(1912年)、《审判》(1918年)、《城堡》(1922年)等将表现主义小说推向高峰。奥地利的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1914年)、弗朗茨·韦尔弗(1890~1945年),捷克的卡莱尔·恰佩克(1890~1938年)等的创作,都极大地丰富了表现主义文学。恰佩克是一位科幻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善于用虚构的情节和戏剧冲突,揭示现实中的矛盾,通过动物或某种幻想的形象来讽刺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科幻小说《鱿鱼之乱》(1936年)运用虚幻、讽喻、象征等多种手法,描绘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和鲜明的反法西斯立场。小说把幻想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讽刺性的夹叙夹议中阐发主题。他的《万能机器人》(1929年)也是表现主义小说的著名作品。

超现实主义小说始于布勒东与苏波合写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的散文化诗体小说《磁场》,作家探索了“自动写作”的经验与方法。他们用15天时间共同写出一部不受主观理性控制、没有提纲、没有主题的作品。小说深受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潜意识”论的影响。布勒东1924年发表《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提出了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他提出的所谓“自动写作”,就是在创作时排除一切理性的道德考虑和审美选择,不受事实、逻辑的约束,记录下头脑在自在状态下的感受、幻想和直觉,使潜意识摆脱现代文明和传统的束缚随心所欲地外泄出来。其代表作《娜佳》(1928年)就是按照超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小说写作者与娜佳相遇,向“我”揭示了超现实世界,这个超现实世界就是作者浮光掠影地写出的一些记忆。作品中没有连贯的情节、鲜明的形象,充满了意象与文字的自由组合,思绪跳跃,集中体现了“自动写作”的特色。

意识流小说既是一种思潮流派,也是一种新的心理描写的创作手法。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手法,在语言、文体和标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后被现代作家广泛采用,成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创作方法。美国的威廉·福克纳(1897~1962年)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年)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普鲁斯特从他的老师柏格森那里接受了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的观点,形成了“主观真实论”艺术观。他认为,“描写事物”的传统现实主义离现实甚远,“因为它粗暴地切断了以下三者之间的沟通:我们现时的自我;保留其本质的过去的对象物;鼓励我们再度寻求其本质的未来的对象物”(普鲁斯特:《重现的时光》)。他把“真实”分为外在的客观真实和内在的主观真实,而后者是“唯一的真实”。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2年)是普鲁斯特的代表作。全书共7部15卷,通篇以回忆联想的方式表现主人公马赛尔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我”30年“流水年华”中的悲欢苦乐。小说把“消逝的时光”与“重现的时光”交织在一起,将人物的主观意识、印象、感觉乃至潜意识活动连成一体,传统的物理时间被心理时间所取代。小说摈弃了传统小说的结构形式,没有完整的情节发展和典型人物性格,主要以回忆和梦幻的表现方式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部小说是普鲁斯特“主观真实论”最成功的实践。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她致力于小说形式的革新与探索,认为文学应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感受。她在运用第三人称的间接内心独白表现人物意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墙上的斑点》(1919年)是她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作品写一个妇女把趴在墙上的蜗牛当成一个斑点,并由这个斑点产生了种种联想。《达罗卫夫人》(1925年)和《到灯塔去》(1927年)是她成熟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全书以“窗”、“时光流逝”和“灯塔”三部分再现了作者双亲的形象和自己童年的生活情景。小说用象征手法表现人物的深层意识。“窗”是人物意识显现的窗口;“灯塔”是希望、理想和信仰的象征。这个作品的深度在于深入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活动。爱尔兰的意识流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年),他的《尤利西斯》(1922年)是意识流的经典之作。小说不再以人物的物理时空为描写对象,主要写了斯蒂芬、布卢姆和莫莉这三个主要人物一天中的内心意识活动。小说被称为意识流小说的百科全书,成为意识流小说的顶峰之作,奠定了乔伊斯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芬尼根的苏醒》(1939年)描写人物临终前的梦境幻觉,小说的内容由心理意识的描写转入了纯粹的梦幻描写,被称为意识流登峰造极之作,同时也标志了意识流小说走向衰落。威廉·福克纳(1897~1962年),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领袖,同时也是意识流小说大师。他的《喧哗与骚动》(1929年)具体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将美国南方的颓败历史,即一个旧制度和旧秩序的瓦解和消亡过程,通过不同人物的内心意识流动表现出来。小说将现实的描写与人物意识的流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福克纳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标志了意识流小说被文坛认可接受。

3.现代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从总体上来说,没有获得像诗歌和小说那样的巨大成就,但是戏剧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却是一直在进行着,为后现代主义的戏剧尤其是荒诞派戏剧的成功出现,奠定了基础。象征主义戏剧因为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1862~1949年)在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名声大震。他的代表作《青鸟》(1908年)通过兄妹俩寻找青鸟的故事,表现了对现实与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美好憧憬。青鸟既象征大自然无穷的奥秘,又象征人类的幸福。全剧借助象征手法,将抽象深奥的观念在美丽的梦幻仙境中得以铺展和阐释,具有童话的优美。

未来主义戏剧一反传统戏剧的手法,马里奈蒂提出了“未来主义合成剧”的理论,并在剧本《他们来了》中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全剧无情节、无人物、无高潮,总共才几百个字,三四句台词。该剧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有较深影响。

表现主义戏剧是现代主义戏剧中最为成功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年)作为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他的创作从现实主义走向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走向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到大马士革去》(1898~1904年)是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该剧通过主人公内心独白、梦幻与现实的混合表现人物内心精神的发展历程。《鬼魂奏鸣曲》(1907年)让死尸、鬼魂和人一起登场,以荒诞的情节、离奇的舞台形象,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巨大隔膜和欺骗性。表现主义文学最初从艺术领域进入文学界,首先受其影响的是戏剧。德国的剧坛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主义戏剧。卡尔·施特恩海姆(1878~1942年)著名的喜剧《裤子》(1911年),格奥尔格·凯泽(1878~1945年)的《从清晨到午夜》,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9年)的《转变》(1919年)等,极大地丰富了表现主义戏剧。美国的尤金·奥尼尔(1888~1935年)的表现主义戏剧,代表了表现主义戏剧的成熟及其最高成就。他的《琼斯皇帝》(1920年),全剧的重点不在人物的生活经历和事件的冲突上,而是在人物被部落人追杀过程中的心理回忆与恐惧感受上。他的代表作《毛猿》(1921年)淡化了主人公杨克的生活事件和戏剧冲突,而着力显示人物为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归属与地位,所表现出来的人与社会的抽象意义上的矛盾冲突。奥尼尔在传作上颠覆了传统的舞台规则,不再将戏剧局限在传统的人物和事件的冲突上,而是表现人物对生活的感受,作品富有象征内涵和表现张力。演出中通过使用面具、独白、多重布景和分割演区等手法,来有效地表现人物的内在心理真实,从而体现剧作家对荒诞人生和异化社会的哲理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