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Erich Paul Remarque,1898~1970年),德国现代著名的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一、生平和创造
雷马克1898年出生在奥斯纳布吕克市(威斯特伐利亚)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在当地普雷勒工厂当书籍装帧工人。全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雷马克青少年时期一直在天主教会学校念书。从1912年起,雷马克读了天主教会办的师范预备班,1915年正式进入当地的初等师范学校,1916年11月在校读二年级的雷马克在教师的鼓动下并非自愿地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长达三年的战壕生活中,他5次负伤,死里逃生。特别是最后一次在佛兰德战役中,他去火线搭救一位受伤的战友,在英军的突袭下,他被好几颗手榴弹炸伤,伤势相当严重。1918年停战后,他进了魏玛共和国政府专门为退役士兵开设的教师进修班。毕业后,他在靠近荷兰边境的一个村子里当了小学教师。但他感到长此以往,接触面比较窄,因此一年后他辞去了教职。在战后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的艰难时期,雷马克干过各种各样的营生:在商店做职员,在城市公墓打石头,在精神病医院的教堂弹风琴。1922年秋,他担任汉诺威《大陆回声报》的编辑,开始笔耕生涯。1925年在柏林他被聘为《体育画报》的编辑,并成为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此期间他游历意大利、瑞士、土耳其以及巴尔干诸国。1928年在报纸上他发表了成名作《西线无战事》,第二年普罗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在德国以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引起轰动,被誉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但是小说触怒了法西斯分子,1931年雷马克被迫移居瑞士。1933年法西斯分子公开烧毁雷马克的作品,随后因为他拒绝回国而于1938年褫夺了他的德国国籍。二战期间,雷马克创作了两部描写德国流亡者遭遇的长篇小说《爱邻人》和《凯旋门》。1970年9月,雷马克因病逝世。
雷马克是个多产的作家,一生写有11部长篇小说,1部戏剧和1部电影剧本。他的小说题材多半是反战内容或者反映流亡生活。这样的主题也使雷马克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西线无战事》之后的重要作品中,许多是写流亡者的生活和命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45年以流亡者复仇为题材在美国出版的长篇小说《凯旋门》,它使雷马克再次轰动世界文坛。该书英文译本出版在德文原著发行之前,其销售量与《西线无战事》相近。小说描述一个德国外科医生逃亡到巴黎,偶然碰到曾在德国审讯他的纳粹军官,经过不断追寻,最终将这军官杀死的故事。小说通过德国流亡者在巴黎同德国法西斯分子的斗争和命运,不仅反映了流亡者的艰难生活,同时表达了他们强烈的爱与恨。以流亡者为主题的作品还有《流亡曲》(1941年)、《里斯本之夜》(1962年)及《天堂里的阴影》(1971年)等。
反战是雷马克一生文学创作的另一个基调。1936年,经过三年多的修改,雷马克的长篇小说《三伙伴》出版了。小说描写了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在通货膨胀后的困难处境。
1952年,他描写纳粹在德国一个集中营所犯罪行的长篇小说《生命的火花》问世。这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一幅可怕图景:一批批无辜者和反法西斯战士被屠杀,成千上万的人们慢慢饿死。但是无论纳粹党卫军如何残酷暴虐,都摧毁不了牺牲者内心的反抗和愤恨。不足的是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试图揭示纳粹的实质,而是将它作为“恶的因素”。这就淡化了作者所持的立场。
《生死存亡的年代》(1954年)及《黑色方尖碑》(1956年)描绘的则是德国的本土。前者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带来的灾难和青年一代对生活道路的探索。这部小说揭示了德军在东线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借主人公回乡休假,在废墟中寻找亲人的故事,反映了德国所发动的战争大势已去。小说还通过主人公与女友的对话探讨了个人在战争中的责任问题。作者在这部作品中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得更为成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描绘出前线和后方的截然不同的生活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人称这部作品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所出现的最有力量的反战小说之一”。
《黑色方尖碑》是《西线无战事》和《归来》的续篇。小说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通货膨胀时期德国某一个小城的风貌,揭示了小资产阶级中纳粹的早期征兆,意在呼吁人们重新认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从而告诫人们警惕新的战争危险。
二、《西线无战事》(www.daowen.com)
《西线无战事》与雷马克的其他作品一样,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记叙了一批年轻的德国士兵在西线前沿战壕和后方的军旅生活以及对这场战争的感受。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同班同学米勒、克罗普、勒尔在有沙文主义思想的校长坎托列克的煽动下,一起去地区指挥部报名参了军。入伍后,保罗和他的同学们与钳工恰登、矿工海伊、鞋匠卡特、庄稼汉德特林被编排在一个班,并且结成好友。起先,他们接受了10个星期的所谓英雄主义的军事训练,但是却发现在军营里,一个军士可以折磨一个小兵,一个少尉可以折磨一个军士,一个上尉可以折磨一个中尉,军旅生活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浪漫。开赴西线战场后,保罗在地狱般艰苦的前线才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保罗所在的全连150个人到前线调防14天,在最后一天突遇英军重炮的袭击,生还的只有八十几个人。保罗的同学克默里希大腿中弹,最后因病情恶化,结束了19岁的生命。后来保罗他们的连队被调到前沿构筑堑壕工事,连续两次遭遇了敌军的炮击。第二次遭到炮击时,保罗等为了掩护自己躲进了坟坑,在绝望中寻找棺材和尸体作为遮蔽物。这次短促的炮击,又夺走了5个人的生命。在前线,保罗和他的伙伴们又遇到在新兵受训期间折磨他们的军士,那军士仍想作威作福,于是保罗等人在夜里用被单蒙住他的头将他痛打一顿。很快,保罗所在的部队重新开上前线。敌军的军事力量有所增强,而德国士兵的士气与日递减。接连几天,炮弹不断地落到德军的战壕里,保罗等人坚守壕沟,进行殊死的抵抗,才保住了性命。一仗打下来,150人的连队仅剩下32人。幸存者被送到比较偏远的后方兵站进行改编。这期间,保罗和他的伙伴曾带着面包和香肠作为礼物,趁夜偷偷游到河对岸与饿坏了的法国姑娘寻欢作乐。接着,保罗接到回乡休假两周的通知,然而战争的经历已经摧垮了保罗,使他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尽管家里的一切陈设依旧,一家人都热情地欢迎他回家,但他的表现却令人吃惊。他闭口不提战事,中学校长对他缺乏爱国热情感到失望。战争的经历已经把这个青年摧垮了,使他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后方善良的人们对战争的虔诚和狂热,又使他感到痛苦和悲哀。休假结束后,保罗先去了野外驻地的临时营棚看守俄国战俘。保罗很同情那些战俘,觉得是因为政治问题使他们成为仇敌的。他认识到,俄国人并不比折磨人的德国军士坏。偶尔,他也将自己的食物和烟分给那些战俘。4个星期后他重返前线,保罗得知以前连队剩下的人已经被改编成突击队,随时会被派往最危险的地方。他和同伴们感到,如果不去想战争,那么它的恐怖还能忍受,于是他们再也不愿意对战争多想。有一次,保罗奉命侦查敌军兵力,却因为跑到了正在进攻的敌军的散步线后面,而陷入危险境地。为了保命,他用匕首刺死了一个跌进弹坑的敌军士兵,事后他感到很内疚,许下帮助死者家属的诺言。在又一次的激战中,保罗左腿受伤,克罗普大腿上中弹。后来,保罗痊愈后重新奔赴火线,克罗普则因病情恶化做了截肢。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德林特因为思念家乡在潜回德国时被宪兵抓住送交军事法庭,米勒也阵亡了。1918年卡特与保罗也先后在前线倒下。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中,先后有5人阵亡,一人被截肢后回乡,一人在潜回德国时被宪兵抓获送交军事法庭。只有一向乐天的恰登活到了最后。
《西线无战事》中作者将描述的重点局限于战争中的一个小片段,只写一个兵种——步兵,只写一个战场,只写8个士兵。小说所发生的时间仅是战争最后两年中短短的几个月。作者关注的重心不在于战争的时间及其本身,而是对他笔下的,譬如保罗这样一些年轻人的影响。这代人直接经历了战争,他们直接面对的是恐怖、杀戮和死亡。这些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厮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雷马克有意识地描写18岁的本来应该面对生活的青年却突然遭遇死亡,他们的命运是如何被推上一条不归路。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的前言里阐述道,“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在战争中,人一旦上了战场,就变成野兽,你不杀敌人,敌人就杀你,为了生存就要杀人,这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的事实。这群18岁的青年,上战场前从未有过职业,对于他们来说第一份职业就是杀人。他们的命运正如保罗所说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也是多余的,我们的年龄将会一年年增长,一些人将会适应,另一些人会顺从,而多数人将会束手无策;岁月流逝,他们都终将走向毁灭。”尽管如此,被战争毁掉的这一代人身上仍有难能可贵之处。在雷马克笔下,主人公心里、军大衣下面,我们依然能看到隐藏的纯朴的人类情感——爱、信任、友谊,在可怕与阴霾间往往也能看到欢乐和喜悦的情节,有时甚至是滑稽可笑的插曲。他们都能相互关心,团结友爱,一人危难,其他人都乐于帮助。例如当克默里希受伤被截去一条腿时,保罗等同学都去看望他,给他安慰,让他在死亡面前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恰登、克罗普因为对可恶的军士进行报复而被关禁闭,保罗和卡特冒着被枪毙的危险偷军官的鹅,并带着烤鹅肉去看望他们。在天主教野战医院里,有一个清早病员还在睡觉,护士们却已经早早地在走廊上做礼拜,而且大开病房的门,说是要让病员分享到福音。因为病友认为修女们早晨的祈祷吵得人心无法安宁,阿尔贝特也在呻吟,一个病员要护士把门关上,护士不愿关,于是保罗往楼道里摔碎了一个空瓶子,医院监督员来病房查问的时候,持有精神失常症官方证明的哈马赫尔承认是他干的。莱万多夫斯基两年未见的妻子到野战医院来看望丈夫,同病房的人齐心协力帮助他们夫妇在病房里做该做的事情。这些都充分地显示了这种在绝望的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伙伴友谊。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主人公们纯真烂漫的本性。他们本是一群有感情、有人性的年轻人,然而在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中,那些虚伪的、陈腐的口号便随着火焰和弹片被炸得粉碎。青年们的理想主义抵挡不住连天的炮火、野蛮的杀戮和血淋淋的现实,战争将他们变成了魔鬼。他们的幻想破灭了,惟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在前线共同命运中形成的永恒的友谊。
小说告诫人们,是战争教会人类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的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因此,小说获得的巨大成功首先归功于作者清醒地、如实地反映了战争的荒谬、残酷及其恐怖。作者以他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在战火下,人是如何从善良的天使一步步变成野兽和魔鬼被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每个人都由于恐惧而更加疯狂,为了求生而拼命搏杀。通过对被毁掉的一代人的描写,揭露和谴责了德国纳粹鼓吹的“钢铁青年”、“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等一整套的欺骗宣传,表达了饱尝战争苦难的人们的愿望和心声,同时表明了作者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立场。不仅如此,他通过保罗的话更进一步将自己的思想直接表达了出来:“既然这样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那么所有已经写出来、做出来的和想出来的一切是多么没有意义啊!既然几千年的文化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阻挡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的存在,那么一切必定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野战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随着战争的推移,保罗他们对战争的性质逐步有所认识,甚至发出了“该死的卑鄙的战争”的恶劣诅咒。
其次,作者令人信服地刻画了德国的青年当时的心态和情绪。《西线无战事》是一战中整个西线残酷战争的小小缩影。雷马克正是怀着灼痛的心情写出了一群困惑的年轻德国士兵在一战的决战阶段绝望而残酷的搏斗中的每一瞬间——恐怖和残暴、肮脏和卑鄙、野蛮和温柔、怯弱和崇高。小说中所写的8个士兵的痛苦经历和悲惨结局深刻地反映了德国一代人的命运,因而引起了千万人的共鸣。
在小说的结尾处,雷马克用这样简洁的几句话结束全书:“他脸上有一种沉着的表情,几乎像是满意的样子,因为事情终于这样结束了。”这种冷静的对主人公死亡的描写显得如此压抑、深沉,还有隐隐的悲哀。这里我们似乎看到雷马克写这本书是满怀深情的,他同情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他把这部书献给被战争毁掉的那一代人,希望他们能重新认识自己,放下多年来郁积在他们心头的思想包袱,振作起来。
在艺术表现上,小说的叙事风格冷静而客观,文笔简练,描写逼真。小说“以最简洁的方式描写了战壕里生活的人在人性方面的伟大和软弱”,用近乎冷峻的态度把战争的无情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我们,同时作者对战斗场景的描绘,也令读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对年轻的士兵在战场上恐怖心理的描写也震撼人心,尤其是保罗的内心活动和恐惧的心情被描写得尤为真实、细腻和感人。
小说的写作风格有着一种近似海明威的硬汉子的冷峻色彩,淡化了个人的形象刻画描写,而突出了战争和它的罪恶。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深深的悲哀和悲凉。小说虽然没有主情节,结构也比较松散,有许多章节都可以独立成篇,合在一起又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小说的结构类似于戏剧剧本,一个场景紧接着另一个场景,扣人心弦,同时张弛结合,紧张的战斗场景中往往穿插较轻松的场面。
雷马克的文笔通俗流畅,比起海明威那种跳跃的思路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更能让人融入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体验感受。《西线无战事》一书中把战争比喻成“战争是一种死亡的原因,如同癌症和肺结核,如同流行性感冒和痢疾。只是战争中死亡的发生频繁得多,式样多得多,残酷得多”。“要是皇帝说了声‘不’,是不是战争就不会发生了?我相信战争还是会有的。”小说中没有虚假的激情,也没有空泛的道理。士兵们对战争都有一些看法,乍一读来,他们的语言和看法似乎并不是非常透彻。但是若进一步思考,把战争比喻为癌症等致人死亡的病症,就很具体、很生动,令人一目了然。而这也恰恰符合这些士兵的文化水平,给人以真实感,更容易让读者贴近这个陌生的群体,去感受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小说语言客观,叙述准确,对白通俗,格调明快,故事风趣、幽默,批评辛辣、犀利。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士兵间的俚语俗语,读起来使人爱不释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