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罗曼·罗兰及其人道主义思想

罗曼·罗兰及其人道主义思想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80年,为了让罗曼·罗兰这个独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全家迁居巴黎。同年10月,罗曼·罗兰惊喜地收到这位文坛泰斗长达38页的回信。罗曼·罗兰早期文学活动主要致力于历史戏剧的创作。罗曼·罗兰人道主义的思想在这些作品中已显露端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于9月2日在日内瓦发表了《超乎混战之上》一文。罗曼·罗兰把奖金全部赠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救济战争难民组织。

罗曼·罗兰及其人道主义思想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年),法国著名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饮誉20世纪法国与世界文坛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从19世纪末期开始,成就集中于20世纪。他以其一生对自由民主、和谐人道的不懈追求和丰富卓越的文学创作,被称为“欧罗巴的良心”,“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高尔基称之为“法国的托尔斯泰”。他还是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一、生平与创作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出生在法国中部高原小镇克拉姆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公证人。从父亲那里,罗兰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斗争精神与坚定信仰。母亲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酷爱音乐,她教罗曼·罗兰弹钢琴,解读莫扎特贝多芬的乐曲,涓涓的音乐溪流滋润着罗曼·罗兰幼小的心田。1880年,为了让罗曼·罗兰这个独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全家迁居巴黎。1882年罗兰进入著名的圣路易中学读书,这时期,他崇拜文学家雨果莎士比亚,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对他产生着巨大的魔力,人文主义思想的种子融入他年轻的胸怀。1886年7月,罗曼·罗兰考入久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史学系,开始狂热地敬慕列夫·托尔斯泰。当他读了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后,思想上产生了困惑,1887年4月他将一封长信寄给托尔斯泰寻求答案。同年10月,罗曼·罗兰惊喜地收到这位文坛泰斗长达38页的回信。在信中托尔斯泰逐一回答了罗曼·罗兰提出的问题,指出了选择个人道路的原则:“不是对这个职业如何爱好,而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对人类有益”,以及“艺术应当铲除强暴,而且惟有它才能做到。它的使命是要使天国,即爱,来统治一切”的艺术观。托尔斯泰“慈祥”的回答给罗曼·罗兰终生追求真理、遵从博爱、捍卫和平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上大学期间,他就立下誓言:“不创作,毋宁死。”

1889年罗曼·罗兰从高师毕业后去中学任教,同时,他考取官费出国留学,成为罗马考古学院的研究生。在罗马的两年期间,他饱吮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艺术的营养,文学修养得以大大提升。同时,他还与德国思想家梅森堡结为忘年交,梅森堡的理想主义成为罗曼·罗兰思想体系中的主要内容。

1891年罗曼·罗兰回国,1892年结婚,婚后偕夫人又往罗马,完成了论文《现代歌剧之起源》,回国后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一面在巴黎高师和巴黎大学教授音乐史课程,一面开始了文学创作。

罗曼·罗兰早期文学活动主要致力于历史戏剧的创作。这一时期他坚定地认为戏剧是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最有效的手段,因而希望建立“人民戏剧”,于是撰写了一系列戏剧理论文章汇成《人民戏剧》一书。他的戏剧创作有“信仰悲剧”和“革命戏剧”。“信仰悲剧”包括《圣路易》(1897年)、《埃尔特》(1898年)和《理性的胜利》(1899年)等。“革命戏剧”包括《群狼》(1898年)、《丹东》(1900年)和《七月十四日》(1902年)等。比较成功的是革命戏剧,这些戏剧以19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背景,赞扬革命者的斗争精神,肯定人民大众的战斗热情,力图“以共和时代的烈焰重新点燃起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信仰”。〔1〕《群狼》讲述了共和派军官忒利埃因主持正义而失去生命的故事,是对当时轰动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的影射。《丹东》则通过丹东这位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家之口大力宣扬人类博爱的思想。《七月十四日》再现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壮烈场面,歌颂了俄什为民众解放而忘我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罗曼·罗兰人道主义的思想在这些作品中已显露端倪。但是,由于这些剧本服务现实的宗旨意识太强,忽略了戏剧艺术自身的特征,因而未能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真正为罗曼·罗兰赢得声誉的是他创作的传记文学。他创作这些传记文学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2〕面对当时法国工业文明带来的世风颓靡、道德滑坡,物质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的社会危机,罗曼·罗兰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于是,他致力于名人传记的创作。1903年首先发表了《贝多芬传》,一举成功。之后,他又创作了《米开朗琪罗传》(1906年)、《托尔斯泰传》(1911年)等名人传记。《贝多芬传》描述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悲剧人生:童年贫苦,成年失聪、失恋,晚年困窘,一生遭遇坎坷,赞扬了他与命运和苦难斗争到底的顽强毅力,凸显了贝多芬英雄的品格。《米开朗琪罗传》表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琪罗沉重而痛苦的一生。他强烈地热爱艺术,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支配,崇敬试图改变黑暗社会的前行者,他希望世界能和艺术一样纯洁,痛恨控制世界的腐败者,但却无力反抗,在孤独困苦中完成不朽的艺术创作。

《托尔斯泰传》高度颂扬了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具有的坚定信念和不抵抗主义,同时也描写了他因无法实现自己博爱与和平的梦想而深怀的巨大痛苦。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记着力刻画伟人们为追求人类进步、和谐、博爱而历尽磨难的人生历程,突出表现他们与邪恶命运抗争的英雄气概,显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几乎在创作三大巨人传记的同时,罗曼·罗兰在《半月刊》上陆续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1904年2月~1912年10月)。这部小说震撼了当时文坛,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罗曼·罗兰并因之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大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于9月2日在日内瓦发表了《超乎混战之上》一文。随后,他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反战文章,于1915年汇成文集《超乎混战之上》。作者愤怒抨击交战双方的罪恶行径,高扬和平、人道的大旗。

1915年瑞典皇家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罗曼·罗兰,以表彰他在《约翰·克里斯朵夫》和《超乎混战之上》等“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把奖金全部赠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救济战争难民组织。

1919年,罗曼·罗兰发表《精神独立宣言》呼吁全世界文化界人士联合起来,不参加任何国家发起的战争,保持精神独立。他于同年创作的日记体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年),塑造了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一位富有正义感和乐天性格的木刻匠人的形象,作品格调欢快,与20世纪初期颓废的资产阶级文明形成鲜明对比。高尔基评价这部作品是“对战争的高卢式的挑战”。

进入20世纪20年代,罗曼·罗兰一度出现思想危机。一方面,他对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表示敬意;另一方面,他又主张保持超阶级、超党派的“精神独立”,赞同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哲学。但是,无情的现实击碎了他的美梦,催他走出彷徨。1931年,罗曼·罗兰发表自称为“忏悔录”的《向过去告别》一文,表明他在经历了痛苦的精神探索之后,决心与过去的错误思想告别,坚决地站在苏联一边。他积极参加国内外反法西斯活动,成为文化界一位英勇的斗士,并当选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1933年,他公开拒绝了德国政府授予他的“歌德勋章”,表明自己与法西斯势不两立的鲜明立场。1935年,他前往苏联访问,会见了高尔基,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当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领土时,他和爱因斯坦等人发表了同情中国的宣言。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斗中,罗曼·罗兰始终主张和平、坚守正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罗曼·罗兰完成了著名的传记《甘地传》(1924年)及第二部长篇小说《母与子》(又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3年),还有“革命戏剧”的最后一部《罗伯斯庇尔》(1939年)。该剧本塑造了罗伯斯庇尔、圣鞠斯特等雅各宾党人的群像,赞颂这些杰出人物勇敢捍卫人民群众利益的彻底斗争精神。

《母与子》是罗曼·罗兰后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全书共4卷:《安乃德和西尔微》(1922年)、《夏天》(1924年)、《母与子》(1927年)和《女预言者》(1933年)。小说以女主人公安乃德的人生经历为主要线索。安乃德是一个富有的建筑师的女儿,父亲去世后,她继承了大笔遗产。由于从小养成了独立不羁的性格,因而在感到与未婚夫没有共同语言的时候,她决心毁弃婚约,甚至不惜做未婚妈妈,遭到世人的非难和蔑视。不久,她的财产代理人在交易所输光了她的全部财产,一贫如洗的安乃德靠做家庭教师和替人抄写,顽强地把儿子玛克抚养长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安乃德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做出一系列反战举动。进入青年时期的玛克,也由精神颓废、崇尚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转变为积极的反法西斯战士。在一次群众大会上,他打死了一名捣乱的特务,被迫逃亡国外。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他被黑衫党法西斯分子杀害。安乃德坚强地承受了这一巨大的打击,勇敢地继续儿子未竟的事业,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向群众发表演说,以玛克的精神鼓励青年一代斗争的勇气。

小说成功塑造了安乃德这位法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的知识女性形象,描述了她由最初仅仅追求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发展为把个人的力量融入争取进步、民主的人民斗争中,完成精神探索的历程。

儿子玛克是一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这一形象的思想发展过程比母亲要复杂。他从小深受母亲精神独立的影响,不愿参加群众斗争,但他一直坚持正义,后来在俄国妻子阿西娅的推动下,成为一名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反法西斯斗争的勇士。作品描写了他在参加斗争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了自己思想中存在的矛盾,不断完善自我,最终献身正义事业的经历。

《母与子》描写了法国两代进步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和革命意识形成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他们为追求光明与真理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它正是罗曼·罗兰从抽象人道主义向支持人民革命斗争的思想飞跃的具体写照,因而在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因素方面都体现得非常完美。高尔基评价说:《母与子》宣告了旧世界的灭亡,预示了新世界的诞生。有人则称之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法国的早期代表作。

《母与子》在艺术上最常用的手法是内心独白,即通过大量的内心独白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整个作品也因过于追求心理描写的细腻而显得冗长。(www.daowen.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曼·罗兰已重病在床,但他仍以巨大的创作热情完成了回忆录《内心旅程》(1942年)以及《贝吉传》(1944年)、《伟大的贝多芬》(1944年)等作品。1944年8月,罗曼·罗兰欣喜地看到法国解放,同年12月30日他在故乡与世长辞。

罗曼·罗兰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经历了世纪交替、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了世风的颓变、战争的残酷、帝国列强的暴行、人民的苦难,这些原因促使他倾尽毕生精力为实现人类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伟大理想而不懈努力,因而作品中体现了他用英雄人物“伟大的心”启迪人们的灵魂,并冀望借此来变革现实的旨意。尤为可贵的是在西方中心论风靡之时,他能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法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化,关怀全人类的命运,因而被誉为“欧罗巴的良心”。罗曼·罗兰是属于全人类的伟大作家。

罗曼·罗兰自觉承担起架通两个世纪文化的桥梁责任,不但继承了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而且对这一文学思潮有更广泛地开拓与创新。他首创了“长河小说”的体裁和音乐小说的形式,构思布局独出机杼,选材立意遵循表现真理、正义和光明的原则,塑造人物形象注重精神世界的探索。他的这些贡献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1904~1912年),共有4册10卷,长达一百多万字。这部“长河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社会为背景,综合了作者自己和贝多芬以及欧洲其他音乐家的生平材料,描述了一个天才音乐家一生非凡的奋斗史,成功地塑造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一典型形象,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书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有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誉。

该书第1册为《少年》,包括《黎明》、《清晨》、《少年》3卷,描写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他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的一个音乐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穷乐师,这种卑微的社会地位使得这位音乐神童从小就富有平民的反抗意识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他6岁时在祖父和父亲的策划下,成功举行个人音乐会,11岁成为宫廷乐师,14岁担任钢琴教师。他对于上流社会的歧视深恶痛绝,勇于抗争。

第2册为《反抗》,包括《反抗》和《节场》2卷,写天真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横冲直撞地征讨当时德国文化界的庸俗、欺诈和腐朽,结果,他“很快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甚至家人也不理解他,使他倍感孤独。一次他去郊外散步,遇到乡民与士兵的斗争,他因主持正义打死了一名军官,被迫逃亡法国。法国社会并非他想像的人间天堂,而是一片萎靡气象,庸俗腐化的文化艺术瘟疫般泛滥。他再次燃起批判的热情,于是遭遇了异国上流社会的围攻挤压。

第3册为《悲歌》,包括《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3卷,写约翰·克里斯朵夫与外表柔情、孱弱、天真但骨子里却蕴涵着坚定意志的奥里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奥里维的促使下,他开始接近法国下层人民。已经成为伯爵夫人的葛拉齐亚暗中默默地帮助他,使他的作品很快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引起轰动。

第4册为《复旦》,包括《燃烧的荆棘》、《复旦》2卷,写五一节工人罢工游行时,约翰·克里斯朵夫因杀死了一个警察而被迫逃离法国。奥里维也在这次斗争中因救护身体残疾的爱麦虞限而死去。好友的牺牲给约翰·克里斯朵夫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他隐居在瑞士的汝拉山中,意外地遇到孀居的葛拉齐亚。他们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可是不久她因劳累死去。晚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隐居意大利,潜心宗教音乐创作,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

罗曼·罗兰赋予《约翰·克里斯朵夫》以无比深刻而丰富的思想蕴涵,它的主题呈现出多重性。

首先,作品通过对主人公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艰难的心灵探索历程的描绘,广泛地反映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欧洲国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德国贵族阶级及法国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思想文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罗曼·罗兰前期的世界观。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位平民乐师,卑微的出身造就了他倔强、自尊、叛逆的个性。6岁时痛打欺侮他的富家小姐和少爷,标志了他反抗的起点。贫穷的生活使他过早地挑起养家的重担,他到处去演出、做家庭教师,面对上层社会的欺弄,他勇敢地予以反击。为追求精神自由,他与专制的大公爵发生冲突,因而失去物质生活的依傍,这是他反抗的发展。当他怀着一颗纯真的心猛烈抨击德国文化界的不良风气时,竟遭到巨大的诽谤,陷入孤立的境地。他苦闷、挣扎,但从不屈服。为维护下层人民的权益,他打死了一个侮辱乡下姑娘的军官,而不得不亡命法国。至此,他的反抗达到高潮。法国,这个他曾经向往的自由天国,在表面繁嚣的背后,充溢着腐化、颓废和堕落。强烈的使命感和战斗激情促使他再次拿起批判的武器,结果,他同样遭遇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压制和排挤。令人欣慰的是他结识了奥里维,两人一起加入到了工人的游行队伍中,亲身体验了无产阶级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打死了一名警察。到了晚年,先前那种斗争激情已经消亡,他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环境之外,专注于纯艺术的创作领域,追求另一种“清明高远的境界”。罗曼·罗兰通过对主人公一生以个人之力顽强反抗强大社会的英勇奋斗历程的细致描绘,讴歌了他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探索的精神,把整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艺术史来作为这个时代英雄的背景,再现了当时欧洲社会的政治、文化危机,以及人们精神面貌的转化,使作品更具有了反映这个时期历史性的特殊意义。

其次,通过主人公追求高尚理想的精神探索历程,表达了反对战争,希望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大力宣扬博爱主义理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经济阶段,各国列强为争夺利益不断对外扩张,西方国家民族矛盾日益加剧,世界大战的阴霾弥漫在欧洲上空。罗曼·罗兰强烈希望人类和睦团结,因而在小说中,他在继承传统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个体生命及其价值的同时,又为其注入新的人文因素,即关怀人类共同的幸福。他精心安排了德国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和法国诗人奥里维的生死友情、约翰·克里斯朵夫和意大利女子葛拉齐亚刻骨铭心的爱情,三个人物分别象征着德、法、意三个国家,他(她)们之间心灵的契合,形象地表达了西方各民族完全可以和睦相亲的崇高理想。主人公后期创作的代表自己最高成就的交响乐作品中,将“德意志的亲切、深奥和富于神秘气息的思想,意大利的热情,法兰西细腻而丰富的节奏和多层次的和声”融为一体。“不再分什么民族”成为他的信念,这种清明高远的境界显示了鲜明的博爱理想。

《约翰·克里斯朵夫》最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个一生执著追求真善美,个人反抗社会的英雄形象。罗曼·罗兰赋予约翰·克里斯朵夫以纯真、质朴和自然的品格,而这品格却不为世俗所容,德国贵族的傲慢与偏见、法国资产阶级的虚伪与腐朽,挤压着他不得不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虽出身微贱,但从不屈从;虽痛失最亲的家人、挚友和爱人,曾经三次失恋,但从未放弃对人间美好情感的追求。为了追求“真正的艺术”,面对强大的恶势力的围攻,他毫不畏惧,执著地探索和顽强地抗争,最终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事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罗曼·罗兰在塑造笔下的主人公时,不回避其弱点,使得人物性格呈现了复杂性、多重性:他心怀伟大的理想,希望用纯真的艺术来改造黑暗的社会,表现了与腐朽势力斗争到底的信心,但是,他又希望自己的艺术才华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他同情下层人民,但却不愿投身到人民革命斗争的洪流中去,而是思想偏执地独行于以个人意志对抗落后而强大的社会意志的道路上,因而他的人生道路必然由探索—反抗—妥协的三部曲构成,最终与敌人和解,皈依宗教。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世纪之交时期法国相当一部分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经验的反映,具有极强的典型意义。

《约翰·克里斯朵夫》在艺术方面为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典范。

首先,作者开创了“长河小说”这种新的小说艺术结构形式。在这部小说中,他多方位、多层面地诠释“长河小说”的意义。第一,是多卷本小说的形式,全书共4册10卷,一百多万字。第二,是围绕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展开描述。罗曼·罗兰说过:“我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因此,主人公的“生命之河”就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线,漫漫人生路上坎坎坷坷的经历,孤军奋战的个人精神探索,与西欧广阔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宛如长河奔流,波浪起伏,绵延回旋。第三,作者将横贯欧洲的莱茵河作为主人公人生旅程上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的象征体,从出生于莱茵河畔写起,一直到弥留之际耳边回响起莱茵河的涛声为止。另外,作品中所涉及的事物大多以河流作比喻,诸如自然之河、生命之河、音乐之河、心理之河等。这种长河式描绘,既使得作品情节给读者以动感,又可以将与主人公紧密相连的各种事物彼此交融渗透,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其次,是创设了“音乐小说”的体裁范例。罗曼·罗兰凭借自己深厚的音乐素养,创作出一部惊世骇俗、瑰丽宏伟的具有交响乐效果的长篇小说。第一,全书整体结构与交响乐相同。形式上,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活经历分为少年、反抗、悲歌、复旦四个阶段,相当于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序曲、发展、高潮和尾声。第二,内容方面,以人物生命、感情与音乐密切相连为主线,作者将主人公定位为一名音乐家。音乐对于音乐家而言,无疑是其生命与本质。因此,音乐描写成为作品构成的主要元素。主人公的一生与音乐息息相关,他似乎是因音乐而生、为音乐而博、终怀音乐而去。他的人生历程构成这部交响乐的主旋律,不同阶段经历的悲欢离合、情绪的高涨低落,犹如交响乐高低轻重的各种音调交织在一起,形成作品的节奏和旋律。第三,作者善于借鉴音乐中强弱对比、对抗和谐等表现手法来描述社会背景、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对德、法两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比照,特别是对约翰·克里斯朵夫与奥里维形象的比较,约翰·克里斯朵夫粗犷、有力、充满激情,奥里维细腻、柔弱、富于理性,两人性格迥异,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却携手并肩,结下生死友情。这两人个性构成的鲜明的强弱对照,犹如乐曲中的一个长调和一个短调,在变调中奏出和谐曲。两人调出的和弦,显示作者的深刻用意,即以法兰西的自由救济德意志的腐朽,用德意志的力、质朴和英雄意志来救济法兰西的柔弱萎靡,从而达到两个民族文化的融会交流。第四,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格调,贯穿了对音乐无限赞美之情,音乐化的描写洋溢在字里行间。例如:“整个有形的世界都在消耗,更新。不朽的音乐,唯有你常在。你是内在的海洋。你是深邃的灵魂。在你明澈的眼瞳中,人生决不会照出阴沉的面目。”“音乐……含有一切的善,一切的恶,——不,你是超乎恶,超乎善的……”这些对音乐的赞美无疑在服务于性格的塑造,同时,也蕴涵着对主人公的赞美。另外,音乐术语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如“节奏”、“合奏”、“音阶”、“旋律”、“和声”等,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

另外,小说还很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心理描写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人物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使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富有立体感。罗曼·罗兰在本作品的序言中说道:“真正的英雄之所以伟大,由于他具有一颗伟大的心。”傅雷先生在翻译该书的献词中也写道:“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显而易见,作品所要展示的是一部精神发展史,所要礼赞的是一颗“伟大的心”,那么,心理活动描写就成为作者最热衷的表现手法。例如,小说中有一个著名的片段描写约翰·克里斯朵夫童年时被父亲处罚关在黑屋中,又气愤又害怕,当听到莱茵河流水的声音时,引发出一系列的联想:“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的往前冲刺。而多少音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清脆的琵琶,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由气愤到恐惧再到愉悦,心理活动呈渐进式。这些联想都与音乐紧密相关,巧妙地刻画了一个音乐天才的自然天赋,这些音乐化的描写只属于主人公,是他对音乐独特而自然的心理感受。同时,作者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自然景色结合起来描写,相映成趣,优美和谐。还有,很多内心独白对刻画人物性格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写青年时期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面对社会的围攻、毁谤、孤立,感到莫大的刺激,他想到一死了之,但终于克制住了,他在内心对自己说:“受苦,也是生活啊!”由此,一个坚强不屈、吃苦忍耐的形象赫然屹立在读者眼前。另外,作者还刻意追求表现人物精神力量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突出人类顽强蓬勃的生命力。

罗曼·罗兰在这部规模宏大的小说中以叙事见长,还融抒情性、议论性为一体,心理描写和场景描写相互协调。特别是宏大的交响乐式结构和优美的音乐化描写,使小说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为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创作艺术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