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塔荟萃
最高的喇嘛塔
在我国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塔院寺内,有一座高56.4米的大型佛塔,这就是我国最高的喇嘛塔,由于该塔气魄宏大,造型优美,已经成为五台山的标志。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原是建于北侧的显通寺的一个塔院,后来由于建造了这座大型喇嘛塔,遂独立成寺,取名为塔院寺,并成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五大禅处为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该塔因通身白色,俗称大白塔。
大白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共分塔基、塔身和塔顶3部分。塔基平面为八角形,正南面有3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石洞有1座小浮雕石像。右边的石洞立有佛的迹像碑,上刻释迦牟尼双足迹像图。脚印“长一尺六寸,广六寸,行辐轮相,十指皆现”。按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代玄奘到西域取经,回国时,随身带了佛足拓印,唐太宗下令将佛足图刻碑于洞内,左边的石洞有清代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塔的北面也有1座石洞,供奉护法佛韦驮之像。塔南面中间石洞,有通往塔心的熏塔用的烟道,目的是防止塔内藏匿蛇、蜘蛛等动物。塔的8个正面均留有烟洞口。塔基4角建有4个小亭、拥簇着大白塔。塔下层建有3间塔殿,内有三大士铜像、瓷质济公像及木雕刘海戏金蟾等珍贵文物。环绕塔基建有长廊,以避风雨。
大白塔的塔身外形像藻瓶,从底到顶,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身上面是塔顶,上面盖有圆盘,围长23米,饰垂带,悬铜铃。圆盘以上是5米多高的风磨铜宝瓶。圆盘上悬挂的铜铃有252个,微风吹过,叮咚作响,令人神往。整个塔周围长83.5米。1952年,当地拨款16万元维修大白塔,塔身全部用米浆拌和石灰砌筑而成,外涂白垩。整个大白塔洁白的塔身配以金黄色的铜质塔刹和圆盘,显得非常雄伟壮丽。
繁塔扬名于世
在塔的大家族中,绝大多数以高耸著称,而河南开封市的繁塔,却以又矮又胖,高、宽比例最接近而扬名于世。
繁塔坐落在开封市区东南3华里处。那里原是一座宽大的土台,后因黄河几次决口,淤为平地。相传殷艮七族之一的繁氏(今薄姓),曾在这一带居住过。因此,人们便把这座土台作做繁台;塔,称作繁塔。
塔6角3层,高31.67米;底层边宽14.10米,向上逐层收缩5%。据《北道刊误志》记载,繁塔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从塔内现存经文刻石和助修碑记等题记得知,塔确切的建造年代是北宋太平兴国20年(977年)。
北宋时期的繁塔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是一座9层高的凌云巨塔。它的名字也不叫繁塔,而叫兴慈塔,别名天清寺塔。
9层的兴慈塔怎样变成了3层的繁塔呢?原来,“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香”,香火盛极一时的繁塔寺院,随着北宋王朝的覆灭,几经兵燹、雷击,到了元代已是“百鸟喧啾塔半摧”。明初,朱元璋为铲掉韩林儿在开封的王气,塔再次遭到摧毁,最后“止遗三层”。清代重修时,在塔顶上建了1座很小的7级小塔,从形式上看,只是繁塔的塔刹,由于这种不同时代的修建,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见到的独特的砖塔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繁塔的这段曲折经历,已很少有人知道了。然而,它别有风格的粗矮体型,却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它的另一特征是:塔身内外墙面几乎全部用约33厘米见方的灰砖镶砌而成,每块砖上都有1个圆形小佛龛,是我国已知最大的造像塔。这些数以千计的佛像,或傲然翘首,或低头沉思,或潇洒自得,或胸怀豁达,……各有神情,栩栩如生,是我国砖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繁塔的攀登形式,也不同寻常。从塔内登至3层后,必须走出塔外,沿壁盘旋而上,才能到达塔顶。
单层浮雕砖塔
在河南省安阳县西北35公里清凉山的山谷中,有1座建于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代宗宝应元年(758~762年)的单层砖砌浮雕舍利塔。这是现今国内仅有的一座装饰华丽的浮雕砖塔。这座方塔,原建在已毁废的修定寺内,叫做修定寺塔。又因为塔身表面遍涂一层橘红色,当地群众也称之为“红塔”。修定寺塔原有塔顶、塔身和塔基3部分,通高近20米。塔顶早年已毁,尚有一些残留的琉璃瓦。塔基、塔身保存尚好。
塔基平面呈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外砌雕砖。图案有力士、伎乐、飞天、滚龙、飞雁、帷幔、花卉等。
塔身也是正方形,高9.5米,边宽8.3米。外壁全用模制雕砖镶拼,内容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铺首、宝象、侍女、飞天、童子、天马、猛狮、花卉、彩带等72种图案,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逼真。四隅有角柱各一,角柱断面为马蹄形,外砌雕砖16块,都是小型团花图案。角柱内侧又有框柱。角柱上端压外圆内方的砖雕龙头。角柱的柱础是石凿的覆莲。塔身雕砖面积300平方米,总共用各种形式的花砖3442块。
南壁开门,塔门拱券形。门额与门券间嵌半圆形青石石雕3世佛造像龛,并有弟子、菩萨、天王像等共9尊。佛像背后有火焰纹背光,具有盛唐艺术风格。石质门框上遍刻牡丹图案等。
修定寺塔的砖砌结构非常严实。外壁的雕砖与内层砖衔接处用榫卯相套和互相嵌筑的方法紧紧扣合,使整个塔身浑为一体,十分坚固。千余年来,虽受多次地震仍没有倾圮。
和尚墓塔群
在河南登封县少林寺西北约半公里的少室山麓,从北魏以后,便成为埋葬少林寺历代住持僧和有地位的和尚的墓地。大约在14000平方米范围内,建立了220多座墓塔,人们称之为少林寺塔林,简称塔林。
在塔林中,每座塔上几乎都有塔铭,记载死者生平,有简有详;也雕刻佛像,有拙有精。塔的造型多样,有的四方形,有的六菱形;有的柱形,有的锥体;有的为直线形,有的为抛物线形;有的像花瓶,有的像喇叭;有的用独石雕刻,有的用砖石层叠。进入塔林,所见形态奇妍,种类繁多,是一处研究和欣赏宗教雕刻艺术的难得的墓塔群。
在塔林中,现在保存下来的塔,最早是唐贞元七年(791年),最晚是清嘉庆八年(1803年)建造的。
少林寺所以成为名扬中外的古刹,不仅因为这是一所最早建起的禅宗寺院(所以也称少林禅寺),而且也以少林武术著称,这派武术在我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少林寺内,过去曾有过一些武艺高强的武僧,并且得到政府表彰。在塔林中,就有两块关于征战有功的和尚的塔铭。一块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都提举征战有功顺公万庵和尚塔铭”,另一块是明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恩祖征战有功大才便公本大和尚塔铭”。还有两块是关于担任武术教师的塔铭。一块是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庄严圆寂亲教师就公天竺和尚之塔”,另一块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授教师武公本乐和尚享寿四十一之塔”。这是由官府授给“教师”的头衔,很可能是替明代政府训练官兵,成绩卓著才刻塔铭的。
据说塔林中现存的墓塔,只抵原来的2/3,其余的1/3,历年来,由于山洪暴发,多被山水冲毁了。
单层圆形唐塔
唐代的单层塔在各地保存下来的,大多是四方形的,如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河南登封少林寺同光塔、法玩塔。而圆形的砖塔,现存的只有山西运城市西北约5公里的泛舟禅师塔了。
泛舟禅师是唐代报国寺的僧人,塔就建在原报国寺所在地。塔平面为正圆形,立面分塔顶、塔身和塔基3部分,高约10米左右,每部分高度约各占1/3,整个造型,显得匀称庄重。
塔基作圆筒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约砌30多层砖。塔身分须弥座、塔室和出檐3部。须弥座从塔基上砌,逐层收进。再上为束腰,周围一圈很矮的蜀柱,柱与柱之间有壶门,成小龛形状。蜀柱之上为上枋,有一层雕刻的图案纹饰。须弥座之上为塔室,正门辟塔门,门作长方形,石制门框不施雕刻。门内是小室,空无一物。塔室外周为圆形,有浮雕的直棂假窗。与塔门相对方向,有高97厘米、宽70厘米的塔铭。塔身之上的叠涩出檐共11层砖。出檐伸出部门很大,其直径不仅远超出塔身,也大于塔基约1/10。檐上的塔顶,又分塔盖和塔刹2部分。塔盖如屋面,塔刹尖端有1颗宝珠。
从题铭所载来看,泛舟死于唐贞元九年(793年),塔铭刻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代常有先建塔、立石、后刻塔铭的习俗,因此,这座圆塔应建在公元793年。
密檐式砖塔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县城西北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矗立着著名的崇圣寺3塔:寺东为千寻塔,即大塔;南、北为小塔,排列成品字形。因为小塔的塔身表面涂了一层白色泥皮,雕有各式花纹,人们也习惯称之为大理白塔。
这3座塔中,千寻塔最高,为69.13米,方形,是一座16层的密檐式砖塔,也是我国现存密檐式塔中层数最多的一座。它比最古老的登封县嵩岳寺塔还多1层。千寻塔内空心,修建似“井”字形交叉的木骨架,可以攀登到塔顶。塔身建在高1.11米的石砌台基上。台基上部是用砖砌成的须弥座,高1.9米,四周围石栏杆。塔身的第1层高13.45米,以上各层逐渐变矮。第2、3层均高12.7米,这两层的塔身和檐最宽。最上层为6.26米。塔的第1层只在西面开1券门。一层以上凡单檐层在东、西两面有券洞,内置石雕佛像,双檐层则在南、北两面开小窗,与塔心相通。各层四面两侧各砌单层小方塔。千寻塔的塔顶为砖砌方形,置铜制覆钵,上有一个相轮。1925年大地震时,将最上部的塔刹震落。
千寻塔的建筑年代众说纷纭,从塔内造像和原崇圣寺铜钟铭文来看,此塔似为南诏晚期的建筑,保持了唐代的建筑风格,造型与西安市小雁塔极为相似。
南、北小塔均为八角形多层式砖塔,共10层。南小塔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从风格上看似为五代(907~960年)时期的建筑,要迟于千寻塔。
最早的琉璃塔
在河南省开封市东北角,有座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的祐国寺塔,因为外壁镶以褐色琉璃砖,远远望去好像铁铸,所以自元代时,民间一直称为“铁塔”。
其实,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宋太宗从吴越王那里取得一颗释迦牟尼的舍利骨,迎至开封开宝寺,为此建造供佛木塔。自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开始到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建成,历时8年之久。木塔8角13层,高360尺。太宗赐名“灵感塔”,因建在开宝寺福胜院内,又名福胜塔。可惜福胜塔只存在55年(989~1044年),就被雷火击毁了。到皇祐元年,宋仁宗下诏重建灵感塔,为了避免火灾,建塔地点改在上方院的夷山上,而且选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材料——琉璃砖。塔平面呈八角形,13层,原高220丈,现高55.881米。塔身用80余种形制的琉璃砖砌筑成各种仿木结构,如斗拱、椽头、飞檐、角梁等,檐上覆盖黄瓦,显得宏伟挺拔。铁塔的面砖上都有纹饰和图案,如飞天、降龙、麒麟、菩萨、力士、狮子、宝相花等50余种。塔的全部104个檐角上,各有人首鸟身的“人面鸟”,振翅欲飞,姿态动人。檐头悬有风铎,遇风叮当,确实是宋代玻璃砖雕艺术的佳作。
最使人感到奇异的是,从外表看,铁塔面面开窗,层层可眺。实际上并不如此。原来塔中心有一根自基至顶的粗壮的塔心柱,塔心柱周围有一层琉璃壁砖,壁与柱之间用仅能容身的梯道连结,各层8面虽都有窗棂,但每层只有一面为明窗可供远眺,其余7面仅作窗形装饰,称做盲窗或假窗。这种做法使塔身更加坚实,所以,千年来屡遭水淹、地震、冰雹、战火等自然的、人为的破坏,依然屹立如故。
最高的铁塔
湖北省当阳县的玉泉寺前东边一座土丘上,建有高约17.9米,8角13层的铁塔。塔基用特制青砖砌成,塔身全为生铁铸造,重达53.3吨。据塔身铸铭:此塔原名“佛牙舍利宝塔”,铸于“皇宋嘉祐六年辛丑岁八月十五日”。嘉祐六年正当公元1061年,距今已有900多年。这是我国现存最高的铁塔。佛牙舍利宝塔,通称玉泉寺铁塔。塔基为双层须弥座,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山、水波、涨藻等纹饰。上下两层,图样各异。底层八角都各铸金刚一尊(有称为托塔力士者),冠胄衣甲,托塔伫立,脚踏仙山,刚健威猛。塔身仿木构楼阁式,每层均设腰檐平座,置斗拱出檐。斗拱下边,有数以百计的小佛像连续排列,组成边缘图案,环饰塔身。斗拱以上飞檐前端铸出龙首凌空,用以悬挂风铃。每层塔的相对四面各设一莲弧门龛,其余四面中央多铸佛像,其大小仪态各不相同。佛帝有6侍,门旁有2卫。安排有度,布局谨严。在二层的南、北、东、西4面,分别铸出塔名、塔的重量、铸塔时间、工匠姓名及有关事迹。
铁塔采用分段冶铸,逐层叠装,不加焊接,形体挺拔纤瘦,稳健玲珑。背衬玉泉山的丛树古刹,显得十分秀丽。
仿木结构石塔
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的紫云大殿前东西两侧,有1对石塔。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两塔相距约200米,全部仿木结构建造,为我国现存最高大的1对石塔。
泉州开元寺是闽南著名的寺院,也是我国南方著名古刹,创建于唐代垂拱年间(685~688年)。到宋代寺院又大为发展,这一对石塔,就是宋代遗留下来的。
仁寿塔修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原为木塔,在绍兴乙亥(1155年)和淳熙年间(1174~1189年),两次失火被毁。于是改换材料,起初用砖,不久又改用石头修建。它的建筑形制与镇国塔基本相同,只是在高度上只有44.06米,较镇国塔低4.18米。而仁寿塔建筑的时间则比镇国塔早了10年。按一寺双塔的制两塔的规划与设计可能同时就决定了,只是施工有先后而已。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木塔,南宋时易为砖建,喜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的花岗石塔。它高48.24米,直径18.5米,边长7.8米。第1层塔身之下有一比较低矮的基座,为须弥座形式。座身上下,刻莲花、卷草各1层,8个转弯处,都雕凿承托巨座的1尊力士像。束腰部分壶门内刻佛故事及狮、龙等动物形象39幅。座上塔基周围有石栏杆。基座的四个正面,各设踏步5级。
塔身分作外壁、外走廊、内回廊、塔心柱几个部分。外壁四正面辟门,其余4斜面设佛龛。门侧刻天王、力士,龛两旁刻文殊、普贤及其他菩萨、天神、佛弟子等。塔身每层转角处雕作圆形椅柱,制作特异,为一般古建筑所罕见。每层塔身之外,均设有平座栏杆,构成围绕的外廊,人们可以走出塔身绕栏眺望。
泉州双塔体形宏大,出檐深远,勾栏环绕,门户洞开,远远望去宛如木构一般,充分显示了闽南地区古代石工技艺的水平。
金刚宝座塔
在北京西直门外一公里处,有1座建筑奇特的塔,这座塔下部是高大的石砌平台,台上矗立着5个形象突出的小塔,这便是我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原是真觉寺的主要建筑。真觉寺创建于明成祖永乐时期,金刚宝座塔则建于明成化九年(1573年)。永乐初年为了放置西域番僧班迪达大国师产的金身五佛像而建立的。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0年)曾进行了一次大修,修缮后改名大正觉寺。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用砖和青白石砌成,内部砌砖,外表甃石。全塔可分宝座和5塔两部分,是仿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建造的。
宝座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15.73米,高7.70米。并以挑出短檐将座身分作5层,每层四周刻佛龛,龛内各刻坐佛1尊。宝座南北正中有券门1道。南门过室的东西两侧,各有石梯44级,盘旋而上,可到宝座顶上台面。台面四周绕以高66厘米的石栏杆。在金刚宝座顶上,有5座小塔,中央一塔较高约8米多,4角建4个小塔,都是密檐式塔。中央一塔自第一层塔身以上刻出密檐13层。4角的小塔,则为11层,高度较中央一塔约低1米。这5个小塔,即是永乐年间西域番僧班迪达进贡的5躯金佛的塔。5塔的塔身全部雕刻有佛像、梵文及宗教纹饰。整个建筑,造型虽近似印度建筑,结构和雕刻手法则具有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创作性作品。
最早的石塔
石塔因是天然岩石凿砌而成,因此我国众多的古塔遗存中,石塔的数量相当多。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山东省历城县柳埠村的四门塔。
柳埠村青龙山麓原来有一座神通寺,后来毁掉,仅剩遗址,四门塔就在遗址的东侧。关于这座塔的建造年代,原来一直难以确定。过去,依据塔内一尊佛像的石座上刻有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的造像题记,有人推断是四门塔建造的年代。1972年,该塔大修时,在塔顶内的拱板上发现了刻写的“大业七年造”的字样,由此确定,四门塔建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
四门塔的结构非常简洁,是一座方形单层尖顶佛塔,因四面各有一座上部半圆形拱顶门,因此而得名四门塔。塔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壁厚0.8米,全部用雕有花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身上用石块叠涩挑出5层作为塔檐。塔顶用23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砌,成为四角攒尖方锥形。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组成塔刹,形制简朴浑厚。
塔内正中有石块砌就的硕大的塔心柱,为方形,四周有回廊环绕,塔心柱与塔墙之间有拱板,塔室顶部以16根三角形石梁接于中心柱与外墙上,托住拱板和塔顶。(www.daowen.com)
四门塔的塔心柱四面,各有1尊石雕佛像,都是螺髻、盘膝、朝门静坐。其中北面的1尊为双手分于两膝,其余3尊均是两手平迭。从造型看,不像同时代的作品,但是都非常细致,保存也基本完好。据记载,杨显叔的一块造像石刻,在清末时被官僚端方勾结奸商盗走,至今下落不明,现存的造像石刻,是近年维修时按照原拓片重刻的。另有唐景龙二年(708年)尼姑无畏等的造像记,也下落不明。
四门塔在建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美术价值,曾受到不少中外学者的赞赏。20世纪20年代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曾对这座石塔给以较高的评价。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夫妇,曾专程来这里瞻仰。解放以后,四门塔几经维修,被作为重要文物保护起来。
四门塔的东北角有一株苍劲古柏,因树上有九根粗大的枝干,人们称其为“九顶松”,因树龄逾千年,又称“千岁松”,现在仍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清代曾有一首诗,把四门塔和九顶松联在一起吟诵:“朗公精舍古神通,劫火烧残五代空,唯有四门古塔下,长松九顶尚葱葱。”
双层塔壁砖塔
我国早期的木塔和仿木砖石塔只有一层塔壁,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使塔身强度大为增加。我国最早建有双层塔壁的砖塔是著名的虎丘塔。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位于江苏苏州虎丘山。虎丘山得名于传说:因有一只虎踞山顶之上,因而取名为虎丘。而虎丘的精华则在虎丘塔。
虎丘塔初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或吴越钱弘俶十三年,即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虎丘塔仿五代、宋等最流行的形式,呈平面八角形,塔高7层,为砖身木檐的仿楼阁形古塔。塔的原高度无从知道,因为据史料记载,从宋代建炎年间(1127~1131年)到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该塔曾遭7次火烧,顶部和木檐均遭毁坏。现存砖砌塔身高为47.5米。该塔重达6000多吨,但整个塔身已无寸木,这在建筑史上是罕见的。该塔塔体可分为外壁、回廊、塔心壁,塔心室数部。砖砌建筑结构比例适度,各层高度并非有规则递减,第6层比第5层反而高出20厘米。第7层为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塔身由底向上每层向内收进,其总高度约为第1层直径的3.5倍。塔身的平座、勾栏等均为砖造。1 至4层檐下斗拱用五铺作出双抄,第5、第6层用四铺作单抄。塔身外部在各层转角处砌有“圆倚柱”,每面以塔柱划分为3间,当中为塔门,左右两间是砖砌直棂窗。塔门至回廊有一走道,廊内是塔心。塔心壁亦为八角形,四面开门正对外壁塔门,是为双层塔壁。各层内部走道已用砖拱券。塔内每层都绘有彩色牡丹花壁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虎丘塔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建筑史上有重大价值。1957年整修过程中曾在塔内2层隔层间发现珍贵的文物藏品。1961年,该塔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大的过街塔
过街塔是建于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是我国古塔中一种较特殊的形式,其建筑造型是与我国古代建筑中城关式建筑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也有不少人把这种塔称为“关”。据佛教的有关记载说,建造这样的塔是让过往行人得以顶戴礼佛,因为塔在上面,佛也就在上面,人从塔下通过,就等于向佛行了顶礼。
过街塔的出现较晚,元代才陆续开始修建,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居庸关内,有一座叫做云台的建筑,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过街塔实物,可惜的是,这座过街塔只剩下塔座,塔身已经毁掉,更像是一座城台了。
据云台下面石壁的文字记载,台上原来并列建有3座塔,塔为喇嘛塔式。元朝人熊梦祥的《祈津志》记载:“至正二年(1342年),今上始命大丞相阿鲁图、左丞相别儿怯不花创建过街塔。”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欧阳玄所著的《过街塔铭》也专门记录了建造这座跨道“为西域浮屠,下通行人”的过街塔的情况。大约在元末明初,台上的3塔被地震所毁,后来在台上建了一个佛祠。明正统八年(1443年),祠又毁掉,遂重建了一座叫泰安寺的庙宇。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泰安寺被火焚毁,仅留下空台,至今已有280多年了。
云台的台座用青白色汉白玉石砌成,高9.5米,下基东西长26.84米,南北深17.57米。台顶四周安设石栏杆和排水龙头。台下正中开一南北向券门,可供通行。券顶的形式为半六边形,像“八”字的形状,还保存了唐、宋以来城关门洞的形式。这种门洞的形式,在宋、元以后,已被拱券所代替了。
云台券门两端券面上和门洞内,布满了精美的浮雕。券洞上雕刻四大天王的浮雕,神情威猛。四大天王像之间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新蒙文)、维吾尔文、汉文和西夏文6种文字雕刻的经文,对研究佛典和古代文字有很高的价值。券顶上满布曼陀罗图样,花中刻有佛像,是典型的元代雕刻艺术珍品。
在汉文《造塔功德记》的末尾,有“至正五年岁次乙酉九月吉日,西蜀成都宝积寺僧德成书”的题记。由此可知,这座过街塔共修了4年,于1345年建成。
嵩岳寺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高层砖石建筑——嵩岳寺塔,是世界著名建筑之一。我国建塔是从佛教传入开始的。南北朝时期以来的历代王朝,建塔工程一直没有间断,并有创造性的发展,保存到今天的数量仍然很多。古塔按构造式样大致分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实心塔,是用砖石等材料砌出的实心体,不能登临远眺,只能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纪念物。实心塔又有四种式样:一是“阿育王塔”,五代十国和宋代这种塔最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二是密檐塔,以辽代最多,它分别建在辽宁、河北以及山西北半部。三是喇嘛塔,从元代到明清各时期都有建造,它大多数都分布在我国西南部、西北部和北部边疆佛教盛行的地方。四是金刚宝座塔,元、明两代都有建造,数量比较少。
第二大类是楼阁式塔,它是继承我国固有的楼阁建筑技术发展起来的,我国古塔大部分都属于这一大类。也分做四种:一是密檐楼阁式塔,从北魏的嵩岳寺塔开始,到唐宋大量发展起来。这种塔内部是楼阁,外部采用密檐结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二是楼阁式塔,内外楼层一致,实际上和第一种同属一个类型。三是砖木混合式塔,基本上都是砖结构,但是斗栱、栏杆等用的是木结构,宋代建造比较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一带。四是砖石混合式塔,宋、明两代发展最多,分别建在浙江和湖南等地。
嵩岳寺塔就是楼阁式塔中最早的一个代表作,建筑在河南登封嵩山南麓。嵩岳寺起初是北魏宣武帝元恪(483~515年)的离宫。孝明帝元诩(?~528年)舍宅建寺,正光年间(520~525年)改名闲居寺。塔就建立在寺院的中心。塔东有千佛殿,塔西有定光佛堂,南边是山门,北建大佛殿。到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年~600年)改名嵩岳寺。今天在塔前有一简单的山门,塔后有大殿,两面回廊,仍然成为一个塔院。
塔的平面呈十二角形,内部建有八角形塔室,塔室宽9米多,砖砌的塔壁厚5米。东西南北四面开门,门口宽2.5米。塔里构造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壁体砌到楼层处,用砖叠涩和楼板相交,楼板架在木梁上。共有十个八角形塔室,上上下下用木扶梯。外部做密檐15层,塔高41米。砖塔第一层塔身特高,上部加一道腰檐。腰檐以上塔身,各角砌出八角形倚柱,采用方墩柱础,束莲柱头。壁面除4个券门外,每面砌有“阿育王塔”的形象作为塔身的装饰。砖塔第2层以上,塔身逐层缩短,每面开一个小窗,各层都用砖叠涩出檐,第15层以上置塔刹,相轮7层以收顶部。全塔外表涂白灰,外型轮廓具有刚柔结合的线条,给人一种轻快秀丽的感觉。
嵩岳寺塔的结构、造型和装饰,是我国古代砖塔建筑的一种开创性的尝试。1600多年以前没有钢筋也没有水泥的情况下,仅用砖结构建成高达40多米的高塔,经受了长时间风雨的剥蚀,依然雄伟屹立,这说明当时我国在高层建筑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嵩岳寺塔以后,我国砖塔建筑有过3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1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唐代。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在商周秦汉国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有了发展。在这一时期选用砖石材料建造了大量楼阁式高塔,平面以方形为主,塔的层数增加到13层,塔高达到50多米,最高的有60多米。塔的内部结构都受到嵩岳寺塔的启示和影响,用黄土做胶泥,四周砌出厚壁,内部成为空心式,各层的楼层地面采用木过梁承担楼板的结构,用木扶梯按层折上,塔室四面开窗。
从唐代开始,在砖塔上逐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第一层塔身直接砌出地面,不做台基和基座。塔身比较高,各层都以素面为主,不作任何装饰,个别的仅在塔檐做出简单的斗栱,各层用砖叠涩出檐。唐代用砖砌塔方法,按长身平砌,每隔5层加1层丁头平砌。砖块尺寸一般长36厘米,宽18厘米,厚7厘米。外形整体轮廓同样收成刚柔结合的曲线,给人以优美的感觉。现存唐代楼阁式塔很多,散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其中西安小雁塔、香积寺塔、大理千寻塔、蒲城崇善寺塔都是很好的实例。
第2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宋代。宋代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建筑方面已经取得很高的成就,宋代砖塔也有重要的发展。宋塔由方形改成八角形或六角形,使平面增加稳定性。外观以楼阁式为主,第一层塔身比各层高,各转角施用倚柱,每层每面为一间,每面中间开窗子,常常用木汞柱,左右施壁带,斗栱比较简单,常做替木檐枋椽飞等。在各层中普遍砌出平座、栏杆。塔身基本上都是用砖雕出木结构的形象,成为宋塔明显的特征。宋代塔砖尺寸一般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5厘米。宋代砖塔内部结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底层辟塔室,上部各层做成空心式;第二种各层都辟塔室,外壁、梯道、楼层三者结合在一起,全部改用砖砌。这样改变了空心式木楼层的结构,是构造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厚壁空心式木楼板,上下13层,中间没有横向的拉力,塔壁极易开裂或倒塌。到宋代开始就有一部分砖塔做了这样改革:在空心之间增加横向结构,使砖塔更加坚固。宋代砌塔使用黄土胶泥,个别的开始使用白灰做胶泥,塔高可达80多米,这又是一个大进步。陕西富县直罗宝塔、东张塔,甘肃宁县湘乐砖塔,山西中条山栖严寺塔,江西庐山东林寺塔,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第3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在明代。明代砖石建筑有大规模的发展。全国凡是包砖城墙,绝大多数都是明代的建筑。这种方法在砖石建筑技术上是一个进步。明代砖塔以六角或八角形为主,高度可以达到88米以上。内部结构主要采取外壁、楼梯、楼层三者相结合,全部用砖砌出一个整体,而且按层建造塔室,取消空心式结构,全部改成“壁内折上塔室式”结构,结构上比唐宋塔前进一大步。明代塔砖尺寸增大,长38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仍用长身平砌,全部改用石灰浆做胶泥,因而使塔体更加坚实。外观方面,常常在下几层的塔身和塔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转角部位施用垂莲柱,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了一些花纹,斗栱的各种构件上的雕刻都很细致。这一整套手法成为明代砖塔的固定式样。山西永济万固寺塔、安徽芜湖东江塔、陕西高陵砖塔、延安宝塔山宝塔,都是这一时期的建筑。
在古代,仅仅使用砖、木材、黄土等简单的建筑材料,建造出大量雄伟的高层古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水平。
山西应县木塔
距今900多年前建造的一座木塔,屹立在山西应县城里。应县原是辽国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近畿地方的应州。塔是当时崇信佛教的统治者辽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年)命令修建的,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落成。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木塔是佛宫寺(原名宝宫寺)的主要建筑物,本名“释迦塔”。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25米。塔身外观是5层6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所以全塔实际上是9层。塔高,从地面到塔尖达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构建筑。这座木塔经受了近千年的雁北狂风雨雪以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还巍然屹立,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佛宫寺原位于辽应州城的中部。现在看到的城墙是经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改动过的,西、北两面城墙向城里移1里许,寺的位置已偏处城的西北部了。寺居城市的中心部位,说明当时它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城市的立体轮廓线上,土红色的释迦塔高高耸立于全城低矮的灰色民居的中央,构成了当时应州城的特殊面貌。
这座木塔是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楼阁形制的塔。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佛寺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区别,具有明显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木塔比较低矮,如《洛阳枷蓝记》所载三国时期建造的浮图祠,就是在汉代所流行的方形重楼上安装塔刹构成的。南北朝时期,随着高层木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加高大。著名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塔,高达几十米,就是这一时期楼阁式木塔的代表作。
现在应县木塔是永宁寺塔的进一步发展。这座木塔改变了隋唐以前的方形平面,作八角形,使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改变了中心柱的做法,采用连结内外槽柱所构成的筒型框架的结构方式,这既争取了中部空间,便于布置佛像等,也提高了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塔身更加牢固。这是古代木结构发展中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木塔的结构、构造概况是:全塔建筑在一个夯土心的砖石基座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在八角形台基座上,布置内槽柱、外檐柱以及副阶前檐柱。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型的框架。塔身底层的内槽和外檐角柱都用双柱,并砌在一米厚的土坯墙里。墙的下部是砖砌裙墙,裙墙和土坯墙体交接处垫木枋一层以防潮。转角增设1柱,既可减小梁枋和柱头铺作(斗栱)交接处的剪力,也增加了构架的隐定性。柱间用厚墙填充,可以防止构架的扭曲,提高了坚固性,保证了结构的稳定。
底层以上设平座夹层,再上是二层,二层上又设平座夹层,这样重叠直到五层。各层柱子都衔接而上,每层外檐柱都和它下面的平座层柱同一轴线,而比下层的外檐柱向塔心退入约半柱。平座层外柱立在下层斗栱所挑承的草袱(梁)上。这样既造成塔身美丽的曲线,又不超过结构的合理限度。从整体上讲,下大上小,也正是结构的稳定性所要求的。至于内槽柱,既没有外轮廓的问题,因此只是根据力学的要求,把上下各层柱都放在同一轴线上,并使八根轴线都略向塔心倾斜。这座塔是把结构和建筑造型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可以给我们今天建筑设计以宝贵的启示。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有榫卯的干阑长屋遗构算起,至少已有将近7000年的历史。通过历代匠师的辛勤、智慧的营造实践,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若干木结构的规律性。到辽宋时期,高层木构的设计和施工已经相当成熟。对于高层木构的设计来说,风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水平活荷载。对于这一点,辽宋匠师是有明确认识的。和应县木塔时代相近的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开宝寺木塔,是当时杰出工匠喻皓设计、督造的。他考虑到西北风比较大,因此使塔身微向西北倾斜,以增强它抵抗相应方向弯矩的能力。像应县木塔这样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建造在蒙古风常年吹过的开阔地带,更不能忽视风力载因素。这座木塔在结构、构造上的最大成功,主要是合理地解决了水平荷载的问题,使它能够经得起这样长时间的自然力侵袭的考验。为了抵制风力以及地震横波的推力,防止水平方向的位移和扭动,卓越的古代匠师使用了大批斜撑固定复梁。这撑杆和复梁的组合体,从性能上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使平座内槽系统和外檐系统各自加大它们的稳定性;另一类是使内外两层系统保持它们的相对位置。由于这些撑杆的连结,构成了整体空间系统,一经受力,各构件就可以联合作用。
平座夹层的结构,就是用斜撑和梁、柱组成的一道平行桁架式的圈梁。在这个圈梁的内环上,又叠置由4层枋子组成的一道井干式的圈梁。整个夹层,实际是一个牢固的刚性的箍,在5层塔身中,间隔均布了这样四道刚性箍。在外观上,夹层巧妙地处理成为各层平座腰檐。
结合建筑处理,在塔的5个正式楼层上,内檐柱里的中央空间供奉佛像,内槽和外檐柱之间是供人通行的空间,因此不设斜撑。塔壁的4个正方向每面3开间,中间辟门。壁外平座设栏杆形成周圈挑台,以供人凭眺。在4个斜方向上,两次间的柱间原有剪刀撑,封上荆笆抹泥墙。这既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同时在建筑构图上和4个正方向的门、窗、隔扇形成虚实的对比,也颇为得体。可惜后和时拆改门、窗、隔扇,严重地损害了塔的结构,以致塔身发生了向东北歪扭的现象。
塔里扶梯的布置,也是既考虑垂直交通的实用要求、又兼顾结构的合理而设计的。因为楼层比较高,为使扶梯坡度不致太陡,每层都分作两折而上,利用平座夹层做休息板。夹层中每在楼梯处都不能安置斜撑,因而造成结构上的疏松,使弱点分散,扶梯每隔一面安置一道,采取沿塔身螺旋而上的办法。
全塔的细部构造处理,诸如构件比例、榫卯搭接等等所表现的优秀手法,也是值得称道的。仅以斗栱来说,由于做了因地制宜的变化处理,全塔采用了60多种式样,看来极其丰富多彩。这表现了古代匠师的技巧的纯熟,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创作方法。他们没有机械搬用前人的成规,而是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构造要求和材料的经济使用,灵活设计和制作的,使这些斗栱不但担负了结构任务,而且也起了装饰美化建筑的作用。
这座塔各层都在中部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并有壁画。为了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底层厚墙仅在南北两面开口。内圈墙的中央,安置1尊高约11米的释迦佛坐像。由于塔的进深比较大,自然光线不能直接照在佛像上,只靠微弱的间接光隐约显示。佛像全部漆金,在暗影中烁烁发光。上面各层4面采光,所以比底层亮些。各层中部都设有佛像群,在内槽柱间设栏杆划分空间,当年信徒、游人可以在栏杆外巡回礼佛。所有佛像大概是辽代原作。但经后世屡次粉妆,表面色彩粗俗,已经面目全非了。
总的来说,应县木塔不愧为古典高层木结构的杰作。它是古代文化的出色遗产,可供我们建筑设计借鉴。我国是使用木材建筑历时最久的国家,在木材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座高大的古代木构,在900多年荷载作用下木板反应的情况,实在是难得的材料力学方面的资料。因此,它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件珍贵的标本。
解放以来,按照党的文物政策,已经把这座不朽杰作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管。
埃及金字塔
在震惊现代世界的7大建筑奇迹中,埃及金字塔是惟一的幸存者,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挑战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摧残,并且仍然以它的雄姿震撼着人们的想象力。
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距现在快5000年了。而仅仅在500年前,它还是完美无缺,它的光滑整齐的大理石表面甚至连钢针都插不进去,如今的金字塔却已是满目疮痍。金字塔所遭受的摧残,主要来自于自中世纪以后人们对法老宝藏的疯狂发掘,附近的居民为了图省事而将现成的石料搬走,也给金字塔造成一定的损失;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给金字塔带来可怕的污染;随着1970年阿斯旺水坝的竣工,尼罗河谷的地下水位陡然升高,使水得以渗入石灰石古迹内部,并以活化盐晶体摧毁它们。然而金字塔毕竟是伟大的,它仍然静静地屹立着,像它身下的岩石一般,以坚定伟岸的体量,默默地与山岳抗衡。在月光下,在玫瑰色的夕阳中,在夏日正午的烈焰或者清晨的迷雾中,金字塔从尼罗河的峡谷中像崇高的山岳一般冉冉升起,主宰着碧空黄沙之间的这片风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古埃及语中,金字塔代表着“高大,升起的地方”。
巨大的金字塔其实是古埃及的统治者法老的坟墓。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逾千年可以复活,所以对死后的世界格外重视,每位法老一登基,就开始为自己修一座金字塔。目前埃及共有大小金字塔共70余座。最大的一座是胡夫的金字塔。
金字塔为三角尖锥的造型,因此在古希腊语中,金字塔意为“一种三角形的面包”。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占地5.29万平方米,正方形的底边长230米,相互之间误差最大为20厘米,小于1/1000;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高度的误差为1.27厘米;金字塔的倾角为51°52′,各倾角的误差亦是微乎其微。这一切使现代人不能不惊叹和疑惑,在那么古老原始的时代,靠什么样的仪器和智慧才能达到如此的精确程度?胡福金字塔的高度为146.59米,相当于现在40多层楼的高度,在埃菲尔铁塔出现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尤其令人惊奇的是146.6米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对于崇拜太阳的古埃及人来说,这个数字是否深具含义?还是纯属巧合呢?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始终是个谜。科学家们用现代工具研究表明,建造如此规模的金字塔需5000万人,而当时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才2000万人。就算当时真的有那么多的人,那230万块平均每块2吨重的巨石又是怎样砌上去的呢?有人认为是利用杠杆原理,有人认为是用作坡法,每建一层修一个大坡,用滚木拉上去。最近有些学者宣布,这些石头根本不是从尼罗河东岸用船运来的,它们是用一种失传了的古代浇制技术创造出来的人造石,他们发现金字塔石块中有中空的气泡,并发现1段1寸长的头发。究竟谁的理论正确呢?
现在,还是让我们返回到胡夫金字塔吧,它的入口在北坡离地18米的地方,往下走通往地下墓室,上行则是国王和王后的墓室。最上层的是国王的墓室,里面有一具石棺,但真正埋葬法老的地方却在地下墓室。皇帝墓室的位置不在中轴线上,也不在塔中心,它的位置一定是有意设计的,不对称的原因却不可知。皇帝墓室垂直上方有5个小墓室,据推测,它们的存在是为了减轻皇帝墓室上岩石的重量,在最上面的两个小墓室中,用红色颜料写着“胡福”的名字,这是目前从金字塔中和塔外能够找到的惟一文字记录。皇帝墓室和皇后墓室还有细长的通气道伸向金字塔的外表,据说,这便是灵魂出游的通道。
如果进入金字塔一游,那将是最令人难忘的:不可穿越的黑暗,终极的静谧,堆积的巨石充斥在你的四周,你仿佛感觉到尊贵的法老踩过这些地面,并且希望永远安息在这个建筑当中。所有的一切使大金字塔成为尼罗河谷中最神秘最庄严的古代建筑。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比萨城内,有1组罗马时期的建筑群,包括大教堂、斜塔、洗礼堂和公墓4部分,人们把它们叫做“奇迹区”,“奇迹区”中又以斜塔最著名,斜塔被称作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1173年,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开始建造作为钟楼的斜塔,动工五六年后,他发现塔身已经开始倾斜,于是不得不停工。90年后,另一位建筑师迪·西蒙内接着建塔,并试图把斜斜的塔身调直,可惜没有成功,而他后来又战死沙场。到1350年,斜塔才由托乌索·皮萨诺最后完成。该建筑的风格是在罗马建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建筑艺术,有精致的柱廊、联拱和壁柱,并且广泛采用各色大理石的镶嵌艺术。
斜塔建成之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600多年来,塔身继续缓慢下倾,从1918年开始测量以来,发现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1毫米。现在斜塔最高点为56米,顶部已南倾5.3米,斜度为5°6′,塔的总重量为1.45万吨,平均每平方米地面要承重50.7吨。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无疑是对这幢古老的建筑的严重威胁,幸运的是斜塔竟然“大难不死”。
斜塔倾斜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据科学家勘察,原来是由于这里的地层是由淤泥冲积而成,土质松软,造成地基塌陷所致。人们也曾试着用先进的技术加固塔基,但也收效甚微。在比萨城,不仅是斜塔,其他一些建筑也不同程度地向某一方向倾斜。
斜塔至今仍司钟楼之职,据说建造这个钟楼,还是意大利人从穆斯林那里受到的启示。伊斯兰教徒每次祈祷前,清真寺的阿訇便站在尖塔上大声呼唤,那呼声回荡荒野,撼人心魄。基督徒们见后为之心动,于是效仿尖塔建了钟楼,不同之处只在以钟声代替了人的呼喊。
关于斜塔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1590年登上塔顶,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从塔顶同时掷落,其结果是两球竟同时落地。由此他建立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定律”,而推翻了长久以来被奉为权威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落下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
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不予置信,而比萨斜塔却因为这一传说更加大名远扬,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争相而至,爬上塔顶,做模仿伽利略的试验。比萨斜塔还能屹立多久?它会有倒塌下来的一天吗?会在哪一天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