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故宫:中国历史古迹之建筑奇观

故宫:中国历史古迹之建筑奇观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名宫古迹辉煌壮丽的故宫在我国首都北京,有一座辉煌壮丽的古建筑群,它原是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明代和清代的皇宫,现在叫它“故宫”。全部宫殿和庭院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它是封建皇帝向全国发布号令和举行大典礼的场所,建筑形体要求庄严雄伟,富丽堂皇。坤宁宫在后,是皇后的寝宫。

故宫:中国历史古迹之建筑奇观

名宫古迹

辉煌壮丽的故宫

在我国首都北京,有一座辉煌壮丽的古建筑群,它原是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明代和清代的皇宫,现在叫它“故宫”。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全部宫殿和庭院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当时劳动人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创建了这座集中体现中国建筑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的建筑群。从总的布局来说,分前后两大部分,俗称外朝和内廷。前部主要宫殿,以太和、中和、保和3大殿为中心,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这部分宫殿是封建皇帝行使专制政权的主要场所。后部以乾清宫、坤宁宫和东西6宫组成,是封建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区域,在清代也作皇帝进行日常统治活动的地方。前后两部宫殿,按中国建筑以4根柱子当中的空间为一间计算,全部宫殿共约九千多间。宫殿群的外围,用10米高的紫禁城和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起来。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像是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紫禁城的正门叫“午门”,在10米高的城墙墩台上,有1组建筑。正中是9间面宽的大殿,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这种布局,给人以极大的吸引力。登上太和门,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1座大殿堂——太和殿出现在眼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前后排列在一个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这就是外朝的3大殿。基台3层重叠,每层周围都用汉白玉雕刻的各种构件垒砌,造型优美。下层基台最大,通过龙墀走道上达中层,再通过中层龙墀到达上层台面。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雕“御路”,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玲珑秀丽,重叠起伏,像是白玉砌的山峦。这是我国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25000平方米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袱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唇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高35.05米,用72根大木柱支承梁架构成4大坡的屋面。我国古代建筑屋面呈现坡度,这跟建筑技术有关。这种构架习惯上称抬梁式。先在基础上立木柱,在柱上架大梁,又在梁上立小矮柱(瓜柱),然后再架上一层比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而每层的梁却逐层缩短。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而小梁逐层缩短,就构成具有坡度的屋面。太和殿的四大坡顶就是这样构成的。

太和殿殿座南北纵深37.20米,东西横广63.96米。由南北纵深计算,木柱是6根为一组;东西横阔计算,是12根为一组。殿内支承梁架的柱子名金柱,高14.4米,柱径1.06米,都是整块巨材。以每四柱的空间作为一间计算,太和殿是由55间组成的大殿堂。殿里的“天花”、“藻井”,殿外檐下的“斗栱”,都加彩绘,富丽堂皇。“斗栱”是我国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构件。斗的形状像一个小方木斗;弓形又像船形的木块叫做栱。斗在下面,栱安放在斗的上面槽里,总称斗栱。这种构件,装在柱头上的叫柱头科,分组装在外檐两柱之间额枋上的平板枋(又名坐斗枋)叫平身科,装在角柱上的叫角科。像太和殿这样出檐深远的大殿堂,各组斗栱可以重叠挑出多层,术语叫做几跴。檐下斗栱,在建筑上具有两重作用:主要在结构上起到支撑作用,支托屋檐重量通过斗栱过渡到立柱上;另外,由于在檐下重叠挑出,并加彩绘,远望如重峦叠翠,具有装饰作用。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它是封建皇帝向全国发布号令和举行大典礼的场所,建筑形体要求庄严雄伟,富丽堂皇。这个建筑是达到了所要求的效果的。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垂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就是这种造型的大殿。中和殿高27米,是屋顶有4条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保和殿高29米,是屋顶有9条脊的殿堂。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故宫建筑屋顶铺满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他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在3大殿之后,有一片广场,正北是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前金狮金缸相对排列。门里是后3宫。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坤宁宫在后,是皇后的寝宫。在两宫之间夹立着一座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内廷的小礼堂。皇后每年过生日的庆典和所谓亲蚕典礼都在这里举行。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在后三宫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以及管理宫廷日常生活的处所。此外还有左右对称的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隆福门、景和门,通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这种左右对称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叠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上述这些宫殿建筑,都在紫禁城围绕之内。紫禁城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在紫禁城四隅还各有角楼一座,角楼高27.50米,十字屋脊,三重檐叠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面对紫禁城北门,有高耸的景山,是用土、石筑成,满山松柏成林。山分五峰,每峰各建一亭,巍峨矗立。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的创造,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紫禁城里每一块砖瓦,每一座殿宇,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不知又有多少采石和运石民工在采运过程中就此伤残和丧生。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当时劳动人民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随着清王朝的没落,特别是解放前的38年中,故宫建筑日渐破坏,有好多处宫殿群成片倒坍,垃圾成山,高度和紫禁城平齐。

1949年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把故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从此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财富,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世界屋脊上的宫殿

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下,世代聚居着我国的藏族同胞。这里,是一片神秘诡异的土地,悠远而凝重,旖丽且浓郁,豪迈无羁却隐含悲伤。拉萨,是西藏的首府。在拉萨盆地的玛布日山上,矗立着举世闻名的琼楼玉宇——布达拉宫。这里是西藏过去的最高统治者达赖喇嘛居住、念佛以及处理各种宗教和行政事务的地方。这座建筑在山峰上的宫殿无疑也是西藏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以浓烈夺目、气势磅礴的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弦,同时成为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重要象征与标志。

布达拉宫的修建年代,相传始于公元7世纪的唐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后,由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拜木沙公主,开始信仰佛教,每天焚香静坐念佛。为了避免被打扰和防御敌人,开始在他所住的山上修建宫寨、高墙以及壕沟,后代又屡有加建。到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封后,由当时的总管桑结嘉木错主持,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参加的工匠除藏族工匠7000名,画师281名外,还有清朝派的工匠114名,以及尼泊尔等国的匠人。整个工程历经50年之久,最终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规模。

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和宫前建筑3大部分组成,这3部分都布置在玛布日山的南坡上。整个宫殿四周有几米厚的石墙和3座城门围绕着。

从山脚开始,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白色阶梯延伸至宫殿底,从大阶梯到达的白色大门到第6层房屋,全部涂着白色,称“白宫”。从第7层到第13层殿堂,正中刷着红色,叫“红宫”。为什么会有红、白之分呢?原来这是根据喇嘛教义的规定,凡经堂和塔必须刷成白色,佛寺必须刷成红色,白墙面上必须用黑色的窗框、红色的木门和棕色的饰带;而红墙面上则必须用白色和棕色的饰带。屋顶和饰带上的重点部分必须镏金。有了这样的常识,我们无需导游介绍,一眼便知某某建筑,是属于藏式建筑的何种类型了。

当然,像布达拉宫这样使用最强烈浓重的颜色效果,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标志,从更直观的角度来说,它更多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的欢乐与享受。只有在高原,在最清新的空气中和没有一丝碴尘污染的蓝天下,才会看到那般美丽绚烂的颜色。

站在布达拉宫的脚下赞叹,陶醉之余,如果我们走进这座宫殿,还会有不少新奇的发现。在白宫的最高处,有一座日光殿,清晨它第一个迎来朝辉,迟暮它最后一个送走晚霞,从早到晚,总是阳光灿烂。红宫内的灵塔殿可以说是最神秘、而又最华丽考究的地方。所谓灵塔,就是达赖喇嘛死后遗骸安葬的地方。几乎每世喇嘛死后,都要修一座灵塔,存放在灵塔殿中。最高的灵塔是五世达赖的,有14米高,塔身全部用黄金包裹,仅此一塔就用去黄金近12万两,此外还镶嵌有珍珠宝石15000多颗,塔的上方还悬挂着华盖和丝绸纬缦,真可谓极尽奢华了。

关于布达拉宫,还有许多奇趣的传说。据说,宫殿的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砌造的,墙角尖若刀锋;西墙由后藏石匠砌造,讲究圆滑。于是民间传言,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羊就被劈成两半了;而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地面还会完好无损。

布达拉宫的垃圾,也是闻所未闻的一大奇观。这些垃圾和宫殿的历史一样久远,340多年来,宫内的垃圾从来没往外倒过。原来,出于宗教的缘由,人们认为如果随便往外倒垃圾,就会“倒运”和带来“晦气”。人们还盛传在这些历史垃圾里混杂着无数的珍宝。最近,为了维修布达拉宫,30个人花了8个月的时间,共清现出2345吨垃圾。这些垃圾真的像传说的那样“一把值千金”吗?其实除了大堆鸽子粪和无数虫子外,里面并没有多少值钱的宝贝。

布达拉宫,是几千年藏族文化的缩影,就像那高原的雪山奇峰,就像那阳光下灿烂的金顶和长明的酥油灯,闪烁着永恒不灭的光辉异彩。

最大的皇宫大殿

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建有规模宏大的皇宫建筑,如汉代的长乐宫、唐代的大明宫等。为体现皇权的尊贵,主要殿宇都造得高大雄伟,但因年代久远和战乱,大多已无存,现存最大的皇宫大殿是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太和殿位于故宫的前半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登基、大婚及举行其他重要庆典的地方,因此地位极为尊贵,建筑也特别高大。这座大殿俗称金銮宝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奉天殿,嘉靖时改为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始称现名,寓意皇权至高无上。这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大殿,高26.92米,面宽11间,63.96米,进深5间,37.17米,总面积达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大殿内有72根楠木大柱,其中有6根蟠龙金漆柱。菱花格的门窗在边缘接榫处都有镌刻的精巧花纹,以鎏金铜叶加固,门的裙板上雕有金龙图案,这就是历史文献上常说的“金扉、金锁帘”,是我国建筑宫殿的传统装饰之一。室内净空达14米,中部藻井离地16米,为常人高度的8倍以上,藻井为金漆蟠龙吊珠式,制作极为精细。藻井下方就是皇帝的专座——金龙宝座。宝座镂空金漆,设在7层台阶的高台上,后面是7扇雕龙涂金屏风。殿内的梁、楣都有贴金双龙和玺彩画,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逼人。大殿的墙柱用较深的朱红色,基座是晶莹的汉白玉,屋檐下则用青绿的冷色,这不仅在色调上与屋面的暖色形成对比,而且在视觉上增加了出檐的深度。

太和殿与故宫另两座——中和殿、保和殿共同坐落在一个高8.13米,平面形状呈工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非常宽大,达25000平方米,每层都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护着,计有透雕栏板1414块,雕刻出龙翔凤舞的望柱1460根,构成重重叠叠和白玉雕成的山峦,雕工非常精致华丽。在龙凤纹饰的望柱下面,伸出排水的龙头,共有1142个,排水孔内侧口开在望柱下部、出水口巧妙地设计在龙头唇部,每当下雨时,雨水从排水口中流出,看上去如千龙喷水,十分壮观。整座台基从高度和气氛上,加强了太和殿的威势。台基上陈列有汉白玉精雕的计时仪器日晷,象征性的量器玉石嘉量,鼎式铜香炉、铜鹤、铜鹿等。古代遇有大典时,台基下还设有一品到九品的品级山,用以指导各品级的官员各赴其位向皇帝朝贺。清代时,品级山由石质改为铜质山形。从太和殿前到太和门止,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院子,空旷而严整,也起着烘托太和殿主体地位的作用。

最早最大的九龙壁

中国建筑布局中,一般喜欢在庭院、府第的门前设照壁,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照壁的形式很多,因建筑的功能、规格和模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其中比较高级、讲究的,并且有较高建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是九龙壁,我国现存有3座九龙壁,分别在山西大同、北京的北海和故宫,其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是大同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3个儿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建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府在明代末年毁于兵火,而九龙壁却完整地保存下来。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内东大街路南,全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体积相当庞大。整座照壁共分4部分,最下部是须弥座,上面是壁身,再上是斗拱,最上面是琉璃瓦顶。壁身以6层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腾云驾雾,中间一条是黄色的主龙,龙头向前,成正面列罩。其他龙分列两边。九龙中,有的伸爪抱珠,有的喷须拂云,有的昂首雾中,有的翘尾探海,有的搏风弄雨,有的腾云欲去,姿态各不相同,颜色参差变化,雕塑十分雄浑、粗壮、有力。其施工工艺,包括画面安排、雕龙、绘画、分块、配料、调色、上釉、烧制、装配等,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历经600余年而仍然巍然屹立。

九龙前面还建有汉白玉石栏杆和衬壁的壁池,池中泉水清澈,风清日朗之时,九龙壁上的龙形云影倒映池内,犹如活龙嬉于水中,体现了高超的融景构思。

1954年,鉴于壁身局部倾斜和破损,同时为适应城市规划,龙壁向南迁移了38米,按明初式样和风格重新砌筑,使九龙壁焕然一新。

双面九龙壁

我国现存的三座九龙壁中,仅有一座是双面的,这就是北海的九龙壁。在北海公园的北岸,著名的五龙亭后面,清代时曾有一组叫做大圆镜智宝殿的建筑,殿前真谛门的照壁就是这座九龙壁。1919年,庙宇被焚,仅剩九龙壁,成为遗留至今不可多得的建筑工艺品。

北海九龙壁传说是万历时仿照大同九龙壁建造的,经专家考证,实际上建造于清代前期的康熙二十一年(1756年),其建筑造型和艺术风格与大同九龙壁迥然不同,具有明显的清初琉璃制品的特点。

北海九龙壁比大同九龙壁小得多,长25.86米,厚1.42米,高6.65米。壁体可分为4个部分,最下部是青白玉石砌成的台基,其上是绿色琉璃须弥座,再上是九龙壁面,是壁体的主要部分,最上面是庑殿式壁顶。整个龙壁结构匀称,造型舒展秀丽。

壁面由七色琉璃砖砌成,两面各有蟠龙九条。这座龙壁的九龙安排很有特色,正中是一条坐龙,中黄色,头向东扭,与东侧龙共戏一珠;西侧一条青色龙与一条浅黄色龙共戏一珠;再西是一条紫色龙和一条深黄色龙共戏一珠;东侧剩下的一组三条龙;因是单数,设计者就势安排为一龙戏一珠,龙的颜色与西侧对应,这样,就突出了龙壁的变化,更觉生动传神,九龙的背景为海水波涛,流云叠嶂,旭日明月,峭立山石,与九龙相映衬,勾勒出一幅活生生的多层次画卷。九龙采用高浮雕作法,使各龙更加生动逼真,呼之欲出。

全壁是由424块琉璃砖,以整幅图案分块烧制,然后再精心拼砌而成的,壁面的图案连成一气,几乎看不出拼砌的痕迹,施工水平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整体两面的各部分安排了大大小小共635条龙,大脊上有九条小龙与壁面上的大龙两两相对,其余在垂脊、筒瓦、陇垂、斗拱等各个部位均有龙形,但丝毫不冲淡壁面上大龙的主体地位,相反,使整个龙壁主题更加突出,布局更加和谐,表现了很高的总体设计水平。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雄踞于我国北部河山,它的走向由西向东,跨过黄土高原,沙漠地带,崇山峻岭,河谷溪流。它雄伟壮观,工程艰巨,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万里长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200多年以前。最早修筑长城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了。那时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城市,例如秦国的咸阳、赵国的邯郸、燕国的下都、魏国的大梁等,北方的大平原成了北部游牧民族猃狁(xiǎn yǔn)、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的统治者向南争夺的对象。同时,各诸侯国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也达到非常频繁的地步。起先,为了防止来自北方的突然袭击,各诸侯国在北部修建了长城。后来,各诸侯国之间也筑起了长城,进行自卫。保存到今天的有燕、赵、魏、齐各诸侯国长城的遗迹。燕国长城西起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境内),东到辽东,用它防御匈奴和东胡。赵国长城西起内蒙古临河,东到河北蔚县,主要防御林胡和楼烦。魏国长城北起黄河后套,直达陕西西北方,南边接华山,它的防御对象是匈奴和秦国。齐国长城西起山东境内黄河,沿泰山到诸城,主要防御吴国和楚国。(www.daowen.com)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制的大帝国。为了防范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袭,秦始皇把燕、赵、魏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用30万人力连续修了十多年,这项工程才初步完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万里长城。秦代的万里长城西起甘肃临洮(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古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代县、河北蔚县,接燕国北长城,经张家口东达燕山、玉田、锦州延到辽东。

以魏长城为例,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长城的构造。陕西韩城南马陵庄附近遗留的魏长城,南北平行有两条,相距160米。南长城基部宽7米,顶部宽4米,残存高度4米;北长城残存体型略小,城墙下部宽5米,顶部宽3.5米,残存高度约3米左右。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烽火台建在南长城的南面,距城墙约250米左右,也全部用黄土筑成。平面呈方形,每边7米,总高度9米,台子做出收分。烽火台自地面4.5米高的部位,每面露出方木3根,头端向外,这可能是防止坍塌的“纴木”。

秦代的长城,就甘肃临洮那一段来说,全部用黄土筑成。城墙下部宽4.2米,上部宽2.5米,残存高度3米左右。有的地段用黄粘土夹杂少量的碎石筑成,用夯头紧密捣固。夯窝比较小,可能用夯杵施工。

汉代万里长城从遗物的尺度和烽火台的体形看来,都远远超过前代,城墙和烽火台都保存到今天。汉代重修秦代所筑的万里长城外,还修筑“朔方长城”(今内蒙古境内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大修“凉州西段”长城,建立河西四郡凉州(今武威)、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和沙州(今敦煌)。当时用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筑“凉州西段”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西走廊的畅通,维持对西域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同时又能切断匈奴和西域的交通联系。“凉州西段”长城在甘肃境内,北端自额济纳旗居延海开始,向西南方向经过大方城到金塔是北长城;从金塔经破城子、桥弯城到安西是中长城;从安西经敦煌城北直达大方盘城、玉门关进入新疆是南长城。这三段长城是汉武帝时开始修筑的。《居延汉简》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的记载,据现场调查,实际上三里左右就有一燧,几十里就有一城。

汉代长城和魏、秦长城构造不很相同。从敦煌西南玉门关的一段长城看,墙身下部宽3.5米,上部宽1.1米,墙身残存高4米。墙身筑法,自地面50厘米开始,每隔15厘米铺芦苇一层,做防碱夹层。芦苇摆法纵横相交,厚6厘米。芦苇至今保存完好。墙身夯土用当地的土,土中夹杂一些细小石子,全部用夯筑实。汉代长城的烽火台都建在长城边沿,有的建在长城外,也有的建在长城里,遗留到今天的数量很多,不下几百座,仅在甘肃金塔、额济纳旗就存留200多座。烽火台平面呈正方形,每边17米,高25米左右,4个壁面有明显的收分,有的用夯土筑成,有的用土坯砌筑,也有的用夯土和土坯合筑。土坯尺寸长38厘米,宽20厘米,厚9厘米。土坯砌法,每隔三层土坯夹一层芦苇。目前各烽火台除四角被剥蚀外,其余都还完好。施工中采用芦苇,可使城墙坚固不易坍塌。从烽火台留下的洞眼来分析,城墙和烽火台施工时都采用“夹板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例如金塔一个烽火台的壁面上,保留洞眼两排,每排四个,第一排距地面高14米,两排间的距离80厘米,洞眼间距1.2,可见墙面土坯砌筑采用了“插杆单排脚手架”。在那千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搭盖临时住所,解决食宿,运输材料,兴建巨大的工程,显然是非常艰巨的。特别是西北地区风沙漫天,气候变化无常,寒冷天气占一大半,可以想象施工时的艰苦状况。这更说明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

今天,我们在北京居庸关、八达岭等地所看到的雄伟的长城,是明代重新修筑的,前后经过100多年才完成。

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达山海关,总长6350公里。当时分段进行防守。起初设立四大镇。辽东镇,设在辽宁辽阳,管辖范围南起凤凰城,西达山海关,共长975公里(1950里)。宣府镇,设在河北宣化,管辖范围东起居庸关,西达大同市,全长511.5公里(1023里)。这一段地处北京外围,为了加强防卫,筑造长城九重。大同镇,设在山西大同,管辖范围西起山西偏关,东到山西天镇,全长323.5公里(647里)。榆林镇,设在陕西榆林,管辖范围东起内蒙古清水河,西达宁夏盐池,全长885公里(1770里)。后来为了进一步加强防卫,又设立三镇。宁夏镇,设在宁夏银川,管辖范围东起宁夏盐池,西达甘肃靖远,全长1000公里(2000里)。甘肃镇,设在甘肃张掖,管辖范围东起兰州,西达嘉峪关,全长800公里(1600里)。蓟州镇,设在河北蓟县(今属天津市),管辖范围东起山海关,西达居庸关,长达600公里(1200里)。蓟州镇的城墙非常坚固,靠近居庸关一带有长城三重,用意在保卫北京。此外偏关、宁武关、雁门关是外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是内三关。

明代长城又分东西两大部分。山西以东是东半部。东半部长城都建在崇山峻岭间,随山势曲折延伸。城墙下部宽6米,墙顶宽5.4米。墙顶外部设立垛口,高2米;内部砌女墙,高1米。城墙总高8.7米。墙身每隔70米左右设敌楼一座。敌楼建筑有两种:一种内部可以住人,进行防御;另一种是实心体。墙上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口。墙身内部每隔200米建石阶磴道,供上下城墙用。城墙全部用砖砌筑,内部夯土。当年施工时在集中点建窑烧砖,就近搬运。高山顶上用砖,采取人力运搬,很不容易,特别是八达岭和它以东长城的有些部位,用大石条砌筑,在地势不平的条件下施工,砌筑大型石条18层,是相当困难的。山西以西的明代长城是西半部。西半部长城全部夯土筑成,墙面没有包砖。墙身下部宽4米,上部宽1.6米。墙顶设有敌墙,垛口高80厘米。墙顶通道宽1.2米。城墙总高5.3米。城墙采用夯土版筑,每版长4米。烽火台建筑在长城两侧,独立建在高山上,也有和城墙接连的,平面呈方形,每面8米,总高12米,四个墙面做出很大收分。长城所用的土,就地取材。夯筑采用“夹板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一米长的城墙用土量就要80立方米,一个烽火台的用土量就得800立方米。可见万里长城用土的数量有多么大!土的运输量又有多么大!施工时按队按工来计算。据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嘉峪关北墙出土的“第一工起石牌”记述,一工是一队,以6队作为一个施工单位,按段施工,前后用了100多年。

明代长城的关城很多,都选择在地势险峻的重要部位。著名的关城有嘉峪关城、山海关城等。嘉峪关城是明代长城西端的起点,建在酒泉西35公里通往新疆的大道上。关城平面方形,城周660米,东西两面有城门,门外各设子城一个。城墙高12米。四角设有角楼。南北设敌楼。城门上建楼,有光化门城楼、柔远门城楼、嘉峪关城楼,威严耸立。关城的墙顶、女墙、垛口和马道都用砖砌,其他部分全是夯土墙。万里长城的起点从祁连山下经几百米和关城相连,形势极端险要,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的终点,建在河北、辽宁两省的交界线上,西部是高山,东临大海,中间建立山海关城。长城自山上而下和关城相连,构成险要的关隘,成为通往东北三省的咽喉要道。山海关城平面方形,东西南北各开一个城门,仅东门外建立子城。4个城门都建有城楼。城高12米,墙内用土夯实,外部包砖,非常坚固。登上城楼北望,万山丛叠;东览大海,气象万千。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号称“天下第一关”。

万里长城这座雄伟的军事工程,它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每当我们登上万里长城,都要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创造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最早的古建筑群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儒家的创始人。在世时社会地位并不太高,但因其学说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死后地位日益提高,历代都有封号。在他死后的第2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把孔子的住宅改建为庙,岁时奉祀。之后,历代都有重建和扩建,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形式壮丽,历史久远的古建筑群,被古建筑学家称为“世界上惟一的孤例”。

现存的孔庙占地约22公顷,有5殿、1阁、1祠、2庑、1坛、2堂、15碑亭、53座门坊,共有房屋466间,主要建于金、元、明、清各代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孔庙建筑群有着严格的中轴线规制,左右建筑基本对称,前后共有9进庭院,前3进是引导性庭院,正中是贯穿重重大门的甬道。第一道门是棂星门,比喻祭孔如祭天。第二道门叫圣时门,是孔庙的大门,为城门式三券拱门洞,前后铺设石雕龙阵。由此再过两道门,就进入孔庙的第4进院落,开始出现殿堂建筑。院内的中轴线建筑是奎文阁,三层飞檐,四重斗拱,全木结构。此阁始建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楼阁。

奎文阁后是十二碑亭院、院内按南八北五的配制,分两排矗立着13座黄瓦红柱,重檐八角的“御碑亭”。内有唐、宋、金、元、明、清6代石碑53通。碑亭南排正中2座建于元代,再外2座建于金代明昌六年(1195年),是孔庙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

碑亭院北五门洞开,把孔庙分为3路,中路是大成门和左掖金声门,右掖玉振门。西边是承圣门,院内祭祀孔子父母。东边是崇圣门,院内供奉孔子的上五代祖先。大成门为龙柱龙陛,黄瓦飞檐,门内有一如盖树亭,亭中原有孔子亲手栽植的桧树,但早年已死,现树是清雍正十年(1732年)萌发的新条。树旁有碑石以志。大成门后的甬道中间矗立着一座方亭式建筑,即为著名的“杏坛”,相传是孔子生前讲学的地方。宋初时孔庙正殿北移,利用殿基除地为坛,环植以杏,以示纪念。金代在坛上建亭,明代重修。亭为重檐16柱,十字结脊,上覆盖黄琉璃瓦,施以间金妆绘,小巧玲珑,精美异常。亭内有两通古碑,分别是金代党怀英的篆书“杏坛”碑和清高宗弘历的“杏坛赞”碑。

杏坛后面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

大成殿后是建于北宋的寝殿,是祭祀孔子夫人的专祠。最后一道大殿是圣迹殿,其中有介绍孔子一生主要活动的石刻“圣迹图”120幅,以及历代名画家绘制的孔子像石制。

孔庙内还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2200多通,有许多名家的作品,价值极高。两庑存有汉代画像石100多块,涉及神话、音乐、舞蹈、杂技、楼阁、宴饮、渔猎、车骑、医疗等众多题材,雕刻手法多样,非常珍贵。

悬柱建筑

柱子是各类建筑物的骨架,必须固定在坚实的地基之上。但我国却有一座柱子悬起于地面的建筑,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的真武阁。

真武阁位于容县县城东门外人民公园内,最初是一座建于唐乾元——大历年间(公元758~779年)的古经略台。用于操练军士、朝会习仪和游观风景用,后来台废,建有武当宫,是为真武阁的前身。经历代兴废,到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出于迷信,为奉祀真武帝以镇火灾,建成3层楼阁。坐北向南,而且对着奇峰参天的都峤山。当时阁楼周围还有廊舍、垣墙、钟磬、鼎炉等附属建筑和设施,现已无存,仅剩真武阁巍然屹立,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真武阁通高为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外形呈塔状,是一座独具风格的木构建筑。全阁用近3000条大小不一的坚如石质的铁黎木(俗称格木)构件串联吻合,相互制约,彼此扶持,合理而协调地组成一个十分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全阁不用一件铁器,2层楼有4根支柱,承受着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屋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这是全阁结构中最奇特、最精巧的部分。它的方法是在悬空柱上,分上下2层用18根枋子(拱板)穿过檐柱(即底层内柱的上部),组成两组严密的“杠杆式”的斗拱,拱头托承外面宽阔的瓦檐,拱尾托起室内悬空柱本身,以檐柱为支点挑起来,这样2层楼上这4根内柱就悬空了。当初在设计和施工中为了使结构各部分均匀对称,受力平衡,需要有精湛的力学、数学、物理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工艺技巧,足见难度之大。

真武阁这种独特的“杠杆结构”方法,在建筑史上是一个罕见的例子。这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在漫长的400多年历史中,曾经受了多次风暴的袭击和地震的摇撼,始终巍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技艺上的卓越才能和智慧,是我国古建筑中优秀的杰作。

精巧的全木结构角楼

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城墙的4角上,有4座一模一样的角楼,建造于明永乐年间,整个楼身坐落在紫禁城之上,连城台在内高27.5米。建筑平面为十字曲尺形。台基上下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石栏杆。楼身所用大木均为上等楠木,制作异常精细,一榫一卯,一升一斗,都严丝合缝、刮光刨平。立面体型为三屈出檐,共出角28处,窝角16处,檐角起翘,参差错落,远远望去,层层叠立,高低起伏,蔚为壮观。楼顶为十字交叉大脊歇山式,上披各种特制的异形黄色琉璃瓦件,中座一个鎏金大宝顶。其建筑形式在我国现存古代楼式中极为罕见。

建造角楼,民间有着不少动人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鲁班爷下凡设计角楼的故事。

据说明代有个皇帝,一天晚上梦见一座9梁18柱72脊的别致角楼。第二天,他就传旨造办处,要他们9天内照样设计角楼1座,否则杀无赦。8天过去了,符合皇帝旨意的角楼还丝毫没有着落。匠师们一个个心急如焚,不约而同地聚到了茶馆里。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忽然从外边进来一个卖蝈蝈笼的老头儿,他走到一个老匠师面前问:“你不买个蝈蝈笼?”那个老匠师叹了口气说:“脑袋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心思买它!”老头儿微微一笑说:“我扎的蝈蝈笼可不比一般,保准你喜欢。”说着就把一个蝈蝈笼举到了老匠师的眼前。老匠师举目一看,果然扎得精巧玲珑,高高低低有好几个屋顶,枝枝丫丫有许多柱梁。他想也许对设计角楼能有点用处,于是就买了下未。老匠师和其他几个人围着蝈蝈笼,按梁、柱、脊分门别类地一数,恰是9梁18柱72脊,而且式样也颇为新颖。大家顿时喜出望外,赶紧出门追赶老人,但早已不知去向。于是,匠师们都说,一定是鲁班爷特地化身来救我们的。

这个故事虽属虚构,但它却说明角楼的设计、建造是颇费了匠师们一番心血的。

古老的石阙

阙是建立在宫殿、庙宇或陵墓甬道、神道两旁的一种表示官爵、功绩的象征性装饰建筑,其式样和牌坊相似,只是没有横梁。阙有木制,也有石制,木制易朽,难于长久保存,现存比较古老的阙都是石阙,其中年代最久的是河南省登封县的汉代三阙。

汉代三阙分别叫做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位于登封县嵩山南麓,是著名的嵩山中岳庙的建筑之一,三阙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阙由正、副阙组成,各阙又分为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都仿照砖木结构的形制,四壁浮雕有不同内容的画像。

太宝阙是嵩山中岳庙的象征性大门,建于东汉元初五年(118年),是用雕琢整齐的青石块垒砌而成的。主、副阙成东西排列,相距8米。阙高约4米,宽约2米,厚约0.7米。顶部各有石刻屋顶,压以脊兽。阙身刻篆体铭文和浮雕。铭额题为“中岳太室阙铭”。浮雕内容是车马出行、四神、树木、禽兽及各种花纹。图案大方,简练朴实,富有生活气息。这座石阙是三座阙中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

少室阙在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的少室庙遗址前,建于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其式样、尺度和太室阙相似,西面阙上有6字篆体铭文:“少室神道之阙”。阙身前后分别有浮雕狐追兔、赛马、踢球、射猎、角力以及山水等图案。

启母阙在峻极峰下的启母庙前,与少室阙同时建造,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母阙”。阙上篆书阙名为“开母庙神道石阙”。铭文主要内容是叙述怕鲧、大禹治水的事迹和赞赏启母的功绩。启母是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阙上浮雕的内容,大致与少室阙相同。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是我国素负盛名的古建筑,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濒临洞庭湖,风景优美。

相传三国时东吴鲁肃曾在此设阅兵台,训练水兵。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修楼,正式定名为“岳阳楼”。自唐至清1000多年中,岳阳楼屡遭水患兵灾,几经兴废。现在的主楼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气势雄伟,建筑精美。楼为3层3檐木结构,总高18.72米,顶层为黄色琉璃瓦盔顶,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盔顶下的蜂窝斗拱,富有湖南地方风格。楼层腰檐设有平座,可凭栏远眺。

岳阳楼地势高峻,下瞰洞庭。登上岳阳楼,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景物宽阔,气象万千。唐、宋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陆游等都先后登楼赋诗。李白诗句:“楼观岳阳尽,川回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杜甫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至今脍炙人口。

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了有名的“岳阳楼记”。文情并茂,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从此岳阳楼声名益振。现楼内存有木屏6幅,刻写着这篇文章,是清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手笔。

岳阳楼两侧有三醉亭、仙梅亭等附属建筑。三醉亭的取名是由民间传说:“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来。湖边还有“怀甫亭”,为纪念杜甫而筑,亭上题字是朱德同志手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