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殊途同归:文艺评论之盖头揭秘

殊途同归:文艺评论之盖头揭秘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掀起作者的盖头来买书的时候我通常不怎么看前言,因为往往感觉比较假,客套与虚伪并存,特别是那些请别人代作的序言,有时候更是牛头不对马嘴,按道理写在最前面的文字,我想大致应该交代些诸如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之类的话。从后记入手,有时候你能够取巧地先掀起作家的盖头来,从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和揭幕之后不满意所带来的无尽的追悔。

殊途同归:文艺评论之盖头揭秘

掀起作者的盖头来

买书的时候我通常不怎么看前言,因为往往感觉比较假,客套与虚伪并存,特别是那些请别人代作的序言,有时候更是牛头不对马嘴,按道理写在最前面的文字,我想大致应该交代些诸如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之类的话。在我看来,那种请名人代序,这样的出发点和动机本身就有问题,冷暖自知,有谁能比作者本人更清楚一本书的来龙去脉和本身所蕴涵的创作磨练的历程呢?其实只有作者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作品,最有义务做这样的事情,在前面对整本书的脉络向读者作一个整体交代,但由于出版业的规矩,这样的文字常常会被放在最后。很多作者习惯在后记里,把为什么要写交代清楚,这似乎成了一个不能绕开的问题。

因此,我更喜欢一下子翻到后面,在作者的背影守候,对他们的后记文字往往更感兴趣,我还有个爱好,在查阅长篇论文的时候,品读一下那些后记文字;有时候逛书店,就专门挑那些后记来阅读或比较,无论是出自学者还是作家,结尾的文字通常都是一些感性的抒发,是一些肺腑之言,尽管都免不了要客套一番,但是那种作品完成后的放松也感染了我。他们谈写作的心得,说感谢的话,这有点类似一个演员在表演完毕之后,在后台对采访的记者所说的话,书本的后记就是作为演员的作者在离开舞台(即书的正文)后的访谈录。因此,即便是一本不那么真诚的书,后记也是值得期待的真诚流露。可以说,这是通往作者真相的最快捷径,也是进入作者不被了解的另一面的最佳起点,并可以一起享受一下作者的创作乐趣,那种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之后终于有所成就,令读者也心有戚戚焉。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个刚跑完马拉松全程,在冲破42公里后的终点线后,满头大汗地接受着采访,我想一个累坏的人大概没有什么心思去说假话大话,那种感言听起来最朴素最实在。

比如我看过一本由周海波和杨庆东合作的著作,后记是这样写的:

能凑成这样一本小书出版,我们实在是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它既不成规模,也不成体系。……我们共同拜师于朱德发先生门下,三年读博士的时间里,我们相互间曾有过无数次美好的谈话,谈学问,谈人生,谈家庭,谈事业,也曾有过数不清的打牌、喝酒。现在不经意间出版了这样一本小书,也可以作为我们博士生活的一种纪念吧。

当然,也有的书干脆就没有后记,和读者玩起虚的,有的书更“酷”(特别是小说),什么序言后记,通通没有,在选择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于是读者只好快速地去选择读或者扔。正如一个蒙着盖头的新娘,在经历了婚礼的那一道道烦琐的程序之后,终于人潮散去,坐在床头,等着最关键的那一幕出现。从后记入手,有时候你能够取巧地先掀起作家的盖头来,从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和揭幕之后不满意所带来的无尽的追悔。掀起作者的盖头,无不一目了然,细心的读者也得以从文字中勾勒出作者的思想和品味的真面目,即便是编故事的小说家,他讲故事的能力和品味如何,躲藏在文字后面的感想也不再高深莫测,思想是否深刻是否有趣,或者是虚伪的作家,话多了也难免流露出率真的一面。(www.daowen.com)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往往就可以很感性地决定要不要买书,从这个出发点再去品读作者,不管是聪慧的、痴傻的、大气的、无聊的、高洁的、媚俗的、宽容的、刻薄的、崇高情操的、低级趣味的、才华横溢的、灵气枯竭的,无不一目了然。尽管文字的表露也有可能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作者自己,但凡话说多了,真相也都会慢慢浮出水面,于是,我们读才子的文章,看的是风趣和眼界;读诗人的文章,看的是艺术意境;读小女子的文章,有时候可以看到幼稚和杂碎;读学问家的文章,往往可以看到渊博和积累……也正因为如此,我比较欣赏那种能甘于寂寞,持续而专注地做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的人,在那样的作者写出的文字里,我往往能欣赏到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厚积薄发的深刻,和一种启迪思考的收获。当然,书看多了就忍不住要比较品评一番,按理说学者的文字,往往可以更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品位、情趣、真实的内心世界等,然而我经常可以从他们的文章读到一种狭窄与乏味,即便偶然间买到了不错的书,还是可以在鸡蛋里挑出一些骨头,比如我最近买了几本赵鑫珊写的《天才与疯子》、《人·屋·世界》等等,不禁为他的文字和做学问的劲头所吸引,然而,我还是看出了他在所难免的偏见,我比较不理解的就是他对流行歌曲的理解也是如此的狭窄和先入为主。

英国散文家兰姆在说到读书的时候,把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等都嘲笑了一通,说这些思想家们的文字缺乏美感。叔本华则更为挑剔,他对同时代的德国学者、作家都表示不屑一顾,无论从思想还是文字本身。我深信,一本真正的书就是一个作者的个人隐秘世界的暴露,作者的思想品位随着文字走到不同的书架或床头而被公之于众。我想我不能绕开自己的写作只说别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的写作就是我精神内在的曝光,自身的思想状态与智力状况,都因此得到充分的揭示。因为这的确需要一点勇气,读者很容易在那些文字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作者,或才华毕露的,或高洁亮丽的,或大方豁达的,或小家子气的,种种不同的人格跃然纸上。尽管我在日常生活里很不爱袒露自己的矛盾或焦灼,但在文字里我可能藏不住,我的不足就是容易露出的马脚或狐狸的尾巴。让别人读这样的文章,其实也是一种冒险,明智的人也许可以一眼就看出我的性情和品味的底蕴的同时,读出我在某些时候所表达出的焦虑和失落。

我常常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效率其实很差,这是因为我们的表象生活里充满了太多表象的错觉和谎误,它们妨碍了我们走到另一个很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你无法快速地拨开那些不着边际的迷雾,找到与你最心灵相通的人。当你在书店里逛,偶尔看到某本书,那其实纯粹是一种偶然,就如同那些偶然闯入你生命里的缘份一样。然后你不经意地把书拿了起来,翻开看了看目录,你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时候你也许会看看定价,想想要不要买它,这是一个知识爆炸资讯发达的时代,书倒不一定非买不可,有时候书买多看多了反而把自己弄得一团糟。也许这个世界信息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于是你开始掂量文字的价值,毕竟这个时代耐读的文字不多了,有收藏价值的就更是寥寥无几,能碰到就是一种幸运。

我对自己的文章不想评价,也许你不知所云,也许你会对这样的东西喜欢得不得了,我期待的当然就是后面的结果,我期待这些文字能够走得更深远些。此外,我习惯在文章书本的末尾,表达一下自己这样那样的一些小小的渴望,我希望这些文字,能代替我去说点什么,因为我已经懒得去解释和表白了。我感觉自己似乎一直活在一个众人的假象和误解里,也许在文字里我反而很真,但这不是我的错,我也管不了那么多,毕竟我不需要承担宣传自己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