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死了都要歇斯底里:透视摇滚心态的文艺评论

死了都要歇斯底里:透视摇滚心态的文艺评论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死了都要歇斯底里听“信乐团”已经是很后面的事了,在这个团队出道很久后直到解散了我才想到去品评一番。当那么多人为摇滚疯狂,其实或多或少影射了他们的一种想要发泄的心理,而当大街小巷想起了《死了都要爱》的时候,是否正在替许多无从发泄的人“歇斯底里”了一番,而发泄过后,就是冷静地各自过起自己的生活了。

死了都要歇斯底里:透视摇滚心态的文艺评论

死了都要歇斯底里

听“信乐团”已经是很后面的事了,在这个团队出道很久后直到解散了我才想到去品评一番。其实,我在刚开始听说这个乐团时是有点抵触的,认为他们的歌有点噪,让人心情烦乱,我本能地觉得自己应该不怎么喜欢这样的歌和演唱风格,直到我认真地听了,并听出了一些味道时,才发现原来本是同类人,他们歌里有我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一种演绎方式,其核心词“投入”和我的音乐观是一致的,它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歇斯底里,什么叫做放声高歌,什么叫做情绪发泄,什么叫做信仰挣扎。那种激荡人心,让人心潮澎湃的唱法,绝决又空旷,夹带着一种彻底放声的声嘶力竭,是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男人的真诚……

闲话少说,先听《死了都要爱》,这个歌最早是通过我的一个朋友在K歌的时候进入我的耳膜的,当时觉得很好笑,后来就认真看着听了一下,其实这是一个挺不错的乐团,完美而不做作。主唱者的声音刚柔相济,有高音的尖锐和低音的温柔,他在这首歌里声音带着浓浓的哭腔,将后现代青年们那种敢爱敢恨诠释得贴切而到位,这在那些在什么方面都不怎么顺心的人们听来,可以说是彻底“爽”了一把,让人们在听惯当今越听越悲的靡靡之音时,突然间猛醒了一下。也许它最早没有进入我的耳朵,是因为我最先听的版本是一个网友的视频,很不好的演绎使得我连去看原唱的欲望都没有,这让我不禁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港台歌星开演唱会的场景,或者说他们在舞台上那种投入极大地震撼了看惯了大陆歌手规矩呆板的演唱方式的听众,但在那阵风影响下成长的某些中年人在K歌的时候却呈现出一种不那么贴切的面目和成长背景的重现,他们的唱歌没有技巧,只有肆情的乱吼,怎么开心怎么唱,拿着话筒感觉似乎要将它吞掉,有的还会配合着面部狰狞、全身痉挛、躬腰跺脚等症状,将平日温文尔雅或深情款款的一面丢到无尽的咆哮里,进入一种完全发泄的真我状态,似乎即便是“死了”,“也要歇斯底里”一番。

后来看到采访,我发现“信乐团”的成员都已经不再年轻,都经历过许多沧桑的岁月,他们说的话很真实,不象某些善于做秀的明星,而看他们的演唱会,可以带来一种震撼,一种只有经历过很多事,看清很多事后才会有的感悟。他们关注的东西,也是很多成年人所关注所要面对的东西,比如现实的无奈、生活压力、个人的渺小、朋友的关爱,等等。很多人听了他们的歌觉得这就是摇滚,但我觉得这与单纯的摇滚不太贴边,似乎还在流行处徘徊。当然这种归类的讨论或许是毫无意义的,唱摇滚的人需要愤怒,或许几个成员也曾经年轻过,也愤怒过,也一样留长发,一样喝酒,然后发泄自己的醉意……信乐团却似乎并不很愤怒。可能年纪大的时候就会知道,生命如果不符合他们的梦想,他们也只有自己去改变,去默默承受,去努力改变,其他的都是无用的。那一次看到“信乐团”上综艺节目,在电视上讲笑话、包粽子、吻毒蛇、做水果拼盘、被主持人恶搞……他们都毫无个性地忍了,似乎明白自己还是得坚持的做下去。我听到信乐团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们知道在台湾做摇滚很艰难,但是他们依然不死心,觉得自己可以慢慢的来,把摇滚的感觉一点一点的渗透下去,令人颇感欣慰。

然而这样坚持似乎很快地到了头,据说“信乐团”已经解散了,很多人觉得可惜,但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有生命力的乐团需要有创作,信乐团却似乎志不在此。没有创作的乐团想要长久地占一席之地似乎有点艰难。“信乐团”的歌是那么富有穿透力,那种狂野和豪放真的有一种直上云霄的感觉。有这样好的声音,如果还能有打动人的歌词或旋律的创作配合,肯定会一路红到底的。我们是否可以说,这样的音乐也许只是为了宣泄一种情绪而已,所以注定是短暂的。当那么多人为摇滚疯狂,其实或多或少影射了他们的一种想要发泄的心理,而当大街小巷想起了《死了都要爱》的时候,是否正在替许多无从发泄的人“歇斯底里”了一番,而发泄过后,就是冷静地各自过起自己的生活了。(www.daowen.com)

这或许有点类似“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人不喜欢信乐团的歌,可能是那种歇斯底里的“死了都要爱”让他们觉得受不了;而有人喜欢信乐团的歌,就是喜欢那种歇斯底里的嘶喊,喜欢那种把自己心里的悲伤畅畅快快的喊叫出来。听《死了都要爱》也让我开了些眼界,原来表达哀伤和郁闷不一定只是浅吟低唱,有时候我们也要声嘶力竭也要歇斯底里,如果有悲伤有难过就把它们通通拿出来晒太阳,然后放一把火点燃了算了……

这里顺带提一下另一个叫“五月天”的组合,因为两者同是当红的来自台湾的摇滚乐团;同是五个男人的组合,连主唱的名字都一样;同样都称自己摇滚的风格不太吵;……由于两支乐队有惊人的相似点,经常被拿来对比。“信乐团”和“五月天”的歌迷之间的争执,有点类似当年香港曾有过的两派歌迷,互相攻击,各不相让,在我看来,这种矛盾有点令人费解,因为各自的听者定向非常清楚,“信乐团”和“五月天”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五月天”显然是一个男孩子组合,而“信乐团”是一个成熟男人组合,这表现在宣传照上便是“五月天”的五个成员都穿着式样颜色花俏的衣物,而“信乐团”则一概是黑白衬衣;访谈节目上“五月天”调皮活泼,而“信乐团”则成熟稳重得多;“五月天”总是互相斗嘴搞怪,大暴彼此的猛料,而“信乐团”基本上是一派“详和”……

因此,作为一个沧桑成熟的男人,笔者更偏好哪一方,也就不言自明了,当然,我也不是什么高人,不过在听了“信乐团”的《北京一夜》,那些所谓的“高亢妖娆缠绵悱恻”和陈升厚实的原唱一比,就相形见拙了许多,无论是配乐还是演唱方式都令我苦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