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的浪漫或快乐
某日看电视的音乐频道,听到了郑中基和陈慧琳合唱的这样一首歌《制造浪漫》,不由得有点纳闷:浪漫原本是属于心灵的感性派生出来的,也是要由心灵和感性去捕捉。如今居然可以“制造”了,如果真能这样也好,人们全部让理性、让模式化的流水线来生产快乐吧。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快乐还有什么人性和人本的意义?
也许一个感官时代已到来,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我们生活在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人们不知不觉就背离了古典的浪漫主义,给“浪漫”蒙上了一层现实的外衣。时下年轻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是“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这句话道出的是“体验主义”的实质。人的感官体验跻身到了时代的核心,这种“体验”已经远离浪漫主义,大大地打击了超验主义,更是突破了现实主义的范畴。它倒是有几分伊壁鸠鲁享乐主义的色彩,有几分存在主义的痕迹,渐渐崭露出感官主义的轮廓来。
我正在感叹不已的时候,又看到一个朋友所引用的一个关于“制造快乐”的有趣报道。据说,英国广播公司在最近公布了一条信息,向公众传播十条快乐的“秘方”。该“秘方”是基于六名专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研究得出的,这六人专家组包括心理学家、精神治疗师、职场专家和身兼哲学、经济、公共政策的专家。他们对五十名志愿者进行三个月名为“将逆境变成快乐”的研究。最后他们得出以下十条“秘方”:
每天最少向陌生人微笑或打招呼一次。
每天为自己做一件开心事,并真正享受其过程。
每天最少开怀大笑一次以上。
每天为身边人做点好事。
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减少一半。
每天睡觉前数算最少五件值得感恩的事。(www.daowen.com)
多做运动,每星期三次,每次半小时。
每星期与喜欢的人最少聊一个小时。
打电话给久未谋面的朋友聊天,有可能并相约见面。
栽种及培植植物。
上述的快乐秘方原本公布不是这样,它们的排列经过刻意的安排。重新安排后,所谓的秘方很明显呈现出“量化的要求”。其中前面的几条是每天必须做的,后面的几条要求每星期必须做的。“一次”、“一件”、“一个小时”、“一半”,以及“最少”、“每……×次”等数量和程度限定词的出现,每天做什么,达到怎样的度才能发生效用,该“处方”亦都做了一定的要求和严格的量化规准,而量化的标准是典型的西式科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物理、化学、医学、工业制造等等,现实中到处渗透着量化的科学魅力。为了达到快乐,研究并制定快乐的处方,然后将这些方法量化到日常中。这个过程,犹如为了医生治愈病人,让病人每日按时、定量服药。快乐的得到,如果真的也可以用量化的行为来实现,那真是科学已经交渗进人的灵魂深处。
快乐居然也可以依据量化的方法“制造”出来,这是量化规则下的产物,也是科学和理性的又一同化物。这些方法不仅在数量上进行一些要求,而且在具体的事项上也有特殊的规定。看了这些条目,很容易让人想起宗教仪式。比如叫人每天为身边的人做好事,每晚临睡前回忆感恩的五件事,就是类似某些宗教的教义。世界四大宗教都是倡导教徒从善,也都呼求信众应虔诚、感恩、忏悔等等。这些专家研究出来的快乐方法,得出的结论竟是如此接近于宗教修行的行为,不免让人惊奇。并且,虽然只有十条方法,但实际上要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执行之,绝非易事。这个坚持的过程,也就更似于修行的过程了。
因此,我们可别看扁了这个简单的小“处方”,里面可尽渗透着生活的大哲学。为别人做好事、向陌生人微笑,这是舒缓、融洽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也在提醒人们要自己的目光转移向人群,不要过多地沉溺于个人世界。减少看电视时间,也有这方面的用意。电视和电脑都是潘多拉盒子,潜藏着伤害人身心健康的诸多坏处。开怀大笑和投入地享受做自己开心的事情,也是自我调节、梳理的有效方法。打电话给久违联络的朋友,是借用友情的力量来调适情绪状态。运动,也有利于放松情绪。栽种植物,建立一个与自然沟通的管道,实在是件安全又怡情的事。
我们这个时代也许真的变了,假如那些先哲们还能活到现在估计也会目瞪口呆了,因为那种古典的浪漫主义,那种源自悲剧精神的快乐,都可以制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