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眼神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有时候比话语更能传达出一种真实的情意。作为所谓的“灵魂工程师”,在传道授业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生投射过来的眼光。在课堂上,我喜欢面对那样的一种眼神:坦荡无辜,纯洁而无心机,让我想到例如真诚、善良、灵性、纯真等等一切美好的词语。那是一种来自青春和朝气、充满求知和探索、没有被世俗生活浸染过的眼神,我常常在这样眼光的关注下觉得惶惶然,怕愧对或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待,这也鞭策着自己在业务上不断地充实,用自己的专业感去示范和感召,并期望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涉猎,以便让学生能从自己身上切实地获取到什么帮助或启示,不至于学无所成。我想,这大概也是作为教师的最重要的工作成就感(Job satisfaction)之一。
有一次我百无聊赖地翻着歌本,突然发现一首多年前的老歌《你的眼神》,我留意到它很适合吉他弹唱,里面唱的是一种和友情爱情有关的眼神,但却让我想到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回忆自己多年来在教学生涯中所遭遇的那些难忘的眼神。我首先想到一个十多年前的目光,一种包含着爱与羡慕的眼神,那种会说话的目光最有杀伤力也最令我着迷。那时候我初为人师,有着初出茅庐的牛犊般的热情,我常常在课上从一个语言点讲开到文化现象(Cultural notes),旁征博引,天花乱坠,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为了获得那样的目光的注视。我想她大概是迷恋上了那时的我,她向我吐露了那种说不清的情绪和困惑,那也是很多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可避免的困惑和迷茫,她说她甚至有点无法面对上课时的我。为了让她好好学习,我也责无旁贷地负起了教书兼育人的双重任务,在我成功地化解了她的困顿之后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充满了感谢之语,让我倍加珍藏。还有一次,我在介绍精读课文后面的一首Emily Dickenson的小诗时,就顺带多讲了几句,是关于这个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生前几乎从未发表的作品的独特之处以及她传奇般的人生故事,我看学生们对这些很兴趣,也突然有了灵感,课后我把那个小诗改写并扩充成一首英文歌教他们唱,但并没有告诉他们那是我谱写的,看他们很认真地在学在唱的时候,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在他们的眼神里找到了一种类似自己从前做演唱会时的感觉,唱歌的人在台上倾情演绎,台下的人听得很专注,在他人的眼里寻找自己的感受,眼神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那种沉静的共鸣和专心的注视让双方都穿越了那些浮光掠影的浮躁。
如此说来,教书的工作其实是一种很值得珍惜和自重的职业,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其所能获得的来自社会和外界的尊重,而是出于自身作为教师在长期的教书生涯里,对本职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氛围的一种审视结果。我的这种观察是出自本身对所打交道的对象的审视,对工作氛围的审视以及对工作意义的审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也经常看到社会中的人被世俗生活蒙蔽或污染的眼神,看的人越来越多,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发珍惜自己面对的眼神。毕竟,我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有青春有活力,大部分人也都很懂事,会思考,愿意与人为善,这是一个美好的年纪,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眼神交流会越来越少的,但不管以后将如何改变,至少现在他们是单纯而真诚的。我有时会为自己的学生们一些理解的目光或亲切的问候所感动,甚至久久地沉浸在一种很好的心情状态中。(www.daowen.com)
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东西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打交道的对象,作为农民,整天要和土地、作物、草、肥料等打交道,而工人呢,机器、材料、程序、流水线等则是不可避免的,大海航行的水手则面对着的是浩瀚的海水、咸涩的海风和无边的孤独等,这就往往容易造成“干一行恨一行”(get fed up with)的倦怠。从普通英语到商务英语,从国内生到境外生,一晃十来年的教师生涯过去了。一级又一级的学生来了又走,工作也许难免单调繁复,日子也似乎没什么新意,但我仍然很庆幸能处在这样的一个圈子,与那些各不相同的正在成长的学生打交道,也因此我的青春心态似乎在容颜褪色后依然留了下来,我想我会把这样的一种心态一直带到退休以后。因此,从某个意义上说,当教师是最不单调的工作,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是年年在变化而必须因人而异的人,这样的对象和氛围传达了一种别样的丰富多彩。
我曾经在通往学校附属小学的路上看到天真可爱的小学生,恭敬地在和他们的老师打招呼,可他们尊敬的老师却爱理不理的“酷酷”的样子,令我觉得不可思议,不胜感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许他们当老师久了,受尊敬久了也就麻木了,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take for granted)。这也许不能全怪他们,职业的性质也许该负主要责任,长期沉浸在平淡烦琐的说教生活,被教育的对象是无足轻重的,这种看法必然影响到从业者的性格,当然也就写在面部表情上。但我从不认为尊重是必须的(Must),而是需要靠师德和专业去换取来的,用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去面对学生的眼神,这和一个与疾病死亡打了太多交道后的医生麻木冷漠地面对病人的苦痛一样,都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在我看来,教师的眼神不应该是闪烁着对物质的贪求,不应该是势利和麻木,而应该是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光芒,并且有洞察人世百态的安详和坚定,才能“传道解惑释疑”,从而感染学生,做一个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不久前,一位学生课后偶然和我聊天的时候,谈到学校的一个老师,她说他们都很讨厌他认为他很“色”,在我诧异不解时她加了一句:“你不觉得他的眼神很猥亵吗?”我觉得有点偏颇,就说不可以随便冤枉人家,自己也顺便恍然大悟一下,原来为人师表的眼神也是众多眼神关注的对象。作为青年教师,刻意避开某些眼光的探索也许是一种必要的回避,然而在专心听讲时的注视下,这又是一种多么微妙而怯弱的回避啊。你要怎么处理才能不至于含情脉脉,不至于秋波横飞,不至于麻木空洞,不至于轻佻委琐,这都是一门艺术,大有学问可为。我想到那样的话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断提醒自己应当保持一种坦荡的眼光,和适中的热情与学生的眼神交会,也许其中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戴个度数不是很够的眼镜,那样子eye contact就比较空洞、柔和而茫然,应该就不会那么有灵性,也安全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