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世界语传播120多个国家,国际大会唯一语言

世界语传播120多个国家,国际大会唯一语言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想,他的尴尬也是世界语的尴尬——“我想把这些书放到图书馆去,不知道哪里可以接受”。每年还到全国各地参加世界语交流大会,虽然每次都是自掏腰包,但依然很开心。据说,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国际世界语大会上,世界语是唯一的语言,这种不用翻译的国际会议证明了世界语是一种活语言。我稍微想了一下,也许那些批评的声音都没点到核心,世界语没流行起来的原因其实不难回答。

世界语传播120多个国家,国际大会唯一语言

世界语言的尴尬

根据《三湘都市报》2007年8月27日讯:今天,69岁的长沙市民吴长盛老先生向本报反映,他是一名世界语爱好者,1979年学习世界语至今,积攒下的相关书籍上千册,一直堆放在杂屋间,现在,他想把这些书捐出去,没想到四处碰壁……我想,他的尴尬也是世界语的尴尬——“我想把这些书放到图书馆去,不知道哪里可以接受”。

我想到自己最初接触到世界语的情形,当时看到有的同事在为了评职称考“二外”而选读世界语,于是也跟着拿来教材大致翻了一下,才略知一二。1887年,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Zamenhof)以Doktoro 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为笔名向世人公布了一套人工语言方案(Artificial Language),他希望人类能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消除仇恨和战争,实现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后来人们便把这套人工语言称为Esperanto。由于它以民族中立性、逻辑严密性和科学性为前提,并吸取了印欧诸语言的优点而极易学习,所以被法国科学院誉为“逻辑和简化的杰作”。该套语言方案大约于1906年前后传入我国,当时被音译为“爱斯不难读”,也有叫“万国新语”的,以后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称之为“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

接着文章开头的报道,1979年,吴老先生偶然看到《参考消息》上的招生广告,立马产生了学习世界语的想法。当时他已经42岁,学习一门新语言的确有些困难,但他坚持了半年,每天花1个小时自学,后来就可以给别人上课了。从1985年开始,他还自费主编了杂志《老世界语者》,至今已有36期共计180余万字。每年还到全国各地参加世界语交流大会,虽然每次都是自掏腰包,但依然很开心。“我的生活因此变得好有韵味,每次参加会议,我和世界语的爱好者们一起讨论文化经济、和谐社会,不管是哪国人,我们都能沟通,完全没有障碍……”吴老先生从世界语中收获了这么多的快乐,但他捐书的想法却一直未能实现,这令他很是“郁闷”。我想,类似他这样学习世界语经历的应该不止一个吧,从世界语诞生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语并没有如热心人士所期盼的那样茁壮成长,在世界语言大家庭中,世界语仍然只是一个另类的“试管婴儿”。即便我自己也亲自学了一下想尝试一下“第三外语”的滋味,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怎么热衷了,大家应付完考试之后就对世界语不了了之,“三外”从此没消没息,很少被大家提及。(www.daowen.com)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吸收了西欧多种语言的共同性和合理因素,更加简化和规范化,科学性很强。世界语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书写形式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再加上六个带变音符号的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其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以后,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其词汇尽量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国际化部分,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世界语词汇的粘合性及前缀、后缀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它的构词能力,而且也简单明了,减轻了人们记忆单词的负担。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语法规则只有十六条,但又相当灵活,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据说,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一千多万人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已被应用于政治、经济、科技、出版、文教、邮电、广播、交通、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国际世界语大会上,世界语是唯一的语言,这种不用翻译的国际会议证明了世界语是一种活语言。在国际生活中使用中立的世界语,从而使国际交往变得相对平等,表达理解等都很充分。但问题是,这么好的语言为什么没有真正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真正流行开来呢?通过华盛顿大学Sidney S.Culbert博士的研究,有1,600,000世界语使用者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这个研究是对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所进行的,并不仅仅是针对世界语的,所得的数字也只限于那些“专业精通”的世界语者人群中(拥有实际的除了问候和简单的词组以外的会话能力)。假设这个数字是正确的(因为该数字也被Almanac World Book of Facts和Ethnologue所引用),这就意味着世界人口中,只有大约0.03%的人使用着这种语言,迄今仍远没有达到创立者柴门霍夫的使它成为世界通用语的目标。此外,世界语也收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特别是来自其他的辅助语言团体的批评,比方说,除了对欧洲语言的过分依赖和一大套的词素体系之外,它包含了六个在ASCII编码中没有的字母,这就给世界语在电脑上的输入带来了麻烦;带有男性主义色彩的词缀表达方式;过于自由的语序,等等。

我稍微想了一下,也许那些批评的声音都没点到核心,世界语没流行起来的原因其实不难回答。大概一个语言要流行起来,跟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息息相关,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世界语仍然是一个民间的概念,还没有见到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立法在该国推广世界语,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民族都在学习作为实际上的世界共同语言——英语的同时,也很自然地在捍卫自身的语言,大家都害怕自己的语言被边缘化,更没有一个民族会自愿地让自己的语言消失以便采用一种国际通用语,对世界语这一人工玩意当然更无暇兼顾了。这也许正是世界语的一块“软肋”,作为一种人工语言,使用世界语的人都是后天一个传一个学来的,而不是某个人天生就能在自然环境中使用,这就导致它的使用人口很有限。最致命的就是:世界语没有文化依托。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的流行主要还在于它能携着英美文化在世界上招摇过市,当作为世界语载体的文化都不存在的时候,世界语要载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