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的研究员——王非
王 非
王非,河南内乡县人。1965年出生。1982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1986年7月,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考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1996年,考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97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学习。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并于1999年10月被聘为副研究员。2000—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2004年,赴台湾大学访问学习。2005年,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实验室主任。2009年,赴澳大利亚Curtin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学习。
工作业绩
出版专著1部,题为《年轻地质体系的年代测定——新方法、新进展》。
发表SCI文章19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文章11篇,列举部分如下:An 40Ar/39Ar geochronology on a mid-Eocene igneous event on the Barton and Weaver peninsulas:Implication for the dynamic setting of the Antarctic Peninsula;40Ar/39Ar analyses on Quaternary K-Ar standard BB-24:Evaluations;Post-collisional,potassic monzonite-minette complex(Shahewan)in the qinling mountains(central China):40Ar/39Ar thermochronology,petrogenesis,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ynamic setting of the Qinling orogen;Late Mesozoic volcanism in the Great Xing'an Range(NE) China:Tim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ynamic setting of NE Asia;Petrogenesis and magma residence time of lavas from Tengchong volcanic field(China):Evidence from U series disequilibria and 40Ar/39Ar dating;Intercalibration of internatioal and domestic 40Ar/39Ar dating standards;Laser step-heating 40Ar/39Ar dating on young volcanic rocks;Late Quaternary downcutting rates of the Qianyou River from U/Th speleothem dates,Qinling mountains,China;Onset timing of significant unroofing around Qaidam basin,northern Tibet,China:Constraints from 40Ar/ 39Ar and FT thermochronology on granitoids;Downcutting and uplifting in the middle part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High-precision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dating of young volcanic rochs by using U-series method;Unroofing around Qaidam Basin of northern Tibet at 30 Ma:constraints from~(40)Ar/~(39)ArandFTthermochronologyon granitoids;等。
获2010年度国家人才基金;获杰出青年称号。
西大精神永存
我的大学教育是在西北大学完成的,在这里奠定了我一生的人生方向。屈指算来,离开西大已20年有余。前几天接获母校约稿通知,要求为母校110周年校庆写篇稿子,不胜惶恐之余,又勾起了20多年前在母校生活学习的记忆,那段快乐的时光,那些酸甜苦辣的往事,那些同学,那些老师们……
1982年8月底,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独自来到古城西安,奔向我的大学,那年我17岁。从做着大学梦的高中生突然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我一时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要知道,那时的高考是一种淘汰率极高的竞争,是人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成为一名大学生已是佼佼者了,更何况成为像西北大学这样重点大学的学生了。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一遍一遍地想象着我的大学的模样。记得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雨不算大也不算小,街上人来人往,有人打着伞,也有人不打伞在雨中穿行。8月的西安湿润闷热,按现在的话说叫“桑拿天气”,街道繁华而拥挤,高大威严的古城墙巍巍壮观,没入远处,和墙下低矮的民居形成强烈的反差。我背着大包拖着小包,雨水夹杂着汗水使得我浑身湿透。经过半日的折腾,终于乘公共汽车来到了西北大学的西门。后来知道,这虽不是西大的主校门,但却是西大最热闹的校门。门外商铺林立,市场发达。望着人流穿梭、宏伟的大门,和门左上方那巨大的、白底黑字的门牌,上书草体“西北大学”几个字(说是鲁迅的墨宝),遒劲有力,心里涌出甜丝丝的感觉——这就是我的大学。当我从公共汽车上下来时,一脚踏到地面上那一层湿漉漉的、黄绿色的苔藓上,脚底一滑便四脚朝天,几个包裹摔出去了老远,坚硬的地面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爬不起来,污泥遍身。这一摔将我的好心情跌得精光,我感到自己狼狈极了。当时,一个胸前挂着西大校徽的学姐走过来将我扶起,帮我把散落的行李捡起来,好心地告诉我这种地藓非常滑,要特别小心。直到现在我还一直感谢这位学姐,是她让我当时孤独、糟糕的心情有了一丝温暖。她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和胸前佩戴的白底红字的校徽是我对西大的第一个感性认识。
初到西大,对什么都感到新鲜。独自转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仰望每一幢建筑。看着在这些青灰色、有沉重历史感的建筑中出没的人们,满怀敬畏,想象着他们是学问高深的大学讲师、教授,我对每一个人微笑着,他们也回报我一个个优美的笑容。穿梭在校园中的林荫道上,两边高大、茂密的梧桐树显示出一种庄重感,似乎还是在梦寐中的感觉。之前无数遍想象我的大学,突然之间就来到了眼前,她所显示出来的凝重感、历史感、书卷感,使我有点手足无措。(www.daowen.com)
我最喜欢校园里的两个地方是:水泥地板的篮球场和环境幽静的老图书馆,我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两个地方度过的。虽然不像现在那些塑胶地板的篮球场,当时西大光洁的水泥球场在西安的高校中还是不多的,我常常自豪地带领那些来看我的高中同学去“欣赏”这十几个连成一片的篮球场。和同学们光着膀子在这里打篮球的照片,直到现在还常常翻出来看。晚自习后我也常和同学在球场上散步,谈天说地。
当时西大的图书馆并不大,是一幢四层的建筑,虽然后来很快就盖起了气势宏大的“逸夫楼”图书馆,可我更喜欢老图书馆。这里幽静、肃穆,窗外树木葱茏,夏天知了声声的鸣叫更显得室内的安静。图书馆对面是一个葡萄藤园,水泥廊柱上缠绕着簇簇茎藤,园内花巷幽径、百草争奇、竹林绵密,一个巨大的水坛中游动着几条金鱼。在这里我曾围观过电影《东陵大盗》的拍摄。
在图书馆里我通读了西大的校史,知道了许多曾在此任教的大家学者,许多成就卓著的学长们;我感叹于这所中国西北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艰苦曲折的奋斗史,为她近百年来的多灾多难而难过,为她的坚忍不拔而欢呼,为她的辉煌成就而自豪。虽历经多次战乱、分解、停办、搬迁,但百年西大最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从“文革”中浴火重生,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展开了翅膀,焕发出新的生机,而我幸运地身在其中。
我是地质系的学生。地质系大楼位于西门不远处,是一幢掩映于一片小树林的四层建筑。西北大学地质系当时在国内外已颇有名声,张伯声先生曾经就任过系主任。我就读的时候张先生已不在西大,而是任职于当时的西安地质学院,任院长。张伯声先生是我国地质界的泰斗之一,创立的“波浪镶嵌构造”理论,是国内五大构造理论之一,鼎立于国内地质界。我们都以能在这样的地质系中学习而感到自豪。
当时西大的地质学是校内力量最强的学科之一,师资力量强、学术地位高,特别是在油气勘探领域,有着“中国石油地质之母”的美誉。在构造、地球化学、矿物学、古生物、石油地质等领域具有一批责任感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霍世诚、张国伟、赵重远、薛祥熙、张长年、黄月华、白学让、程琳等,他们的知识传授是我终身事业的起点。后来无论我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无论是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还是南极大陆,每当我来到野外,我的眼前总闪现着大学老师们站在岩石上讲解的身影。我知道,自己的学术生命中流着西大的血。
地质系的学生每年都有一次野外实习的机会,这也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一到野外,同学们就像撒缰的野马,自由驰骋,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精华。课堂上那些枯燥无味的文字在大自然里变得如此生动,断层、褶皱、地层……四年大学期间,我们踏勘了秦岭的许多地方——铜川、安康、汉中等。那时的地质踏勘,全凭两条腿,不像现在,越野车可以开到山脚下。几次的地质实习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永久的记忆,有美好的、有趣味的,还有悲痛的。
1986年7月,我毕业了,带着这些美好的、苦涩的记忆离开了我的大学。当我孤独地徜徉在荒无人烟的羌塘高原上时,抑或是在冰天雪地的南极雪原上时,在西大的所学指导着我,老师们的音容笑貌鼓励着我。虽然常年在多地奔波,但我知道自己的根在西大,始终关注着母校的近况,欣喜于西大近年来的巨大进步。记得刚进校门时看到的迎新标语:“今天你以西大为荣,明天西大以你为荣”,从那时起就盼望着有一天能为母校添砖增瓦。自此不敢有丝毫的怠倦,牢记母校的期望,不敢忘记“公诚勤朴”的校训,始终谨记老校长的告诫:“不管你们身处何处,都应该铭记这四个字的校训,发扬我们西大艰苦奋斗、胸怀天下的精神,为国家、为民族兴盛作出自己的贡献,那样你选择了西北大学,对人生才是一种无怨无悔……”
今天,我想对母校说,我很自豪我选择了您,我很感激您选择了我!
今天,在母校110周年华诞之际,祝愿母校风骨永驻,精神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