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明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明袁明袁明,198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聘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二级教授。工作业绩兼任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科学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植物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Intergrative Plant Biology编委,等。西北大学的老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明

袁 明

袁明,198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5年,分别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英国John Innes Institute以及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7月回国。1998和1999年,两次赴香港大学植物学院进行合作研究。2001年,聘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2007年,聘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二级教授。

工作业绩

兼任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植物科学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植物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Intergrative Plant Biology编委,等。

发表论文多篇,列举部分如下:Microinjected profilin affects cytoplasmic streaming in plant cells by rapidly depolymerizing actin microfilaments;Dynamic reorientation of cortical microtubules,from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in living plant cells;Dynamic microtubules under the radial and outer tangential walls of inicroinjecled pea epidermal calls observed by computer reconstruction;Microinjection of pollen-specific actin-depolymerizing factor,ZmADFl,reorientates F-actin strands in Tradescantia stamen hair cells;Arabidopsis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8 functions in directional cell growth by destabilizing cortical microtLibules; SB401,a pollenspecific protein from Solunum bcrthaiillii binds to and bundles microtubules and F-actin,the AtMAP65-l cross-bridge between microtubules is formed by one dimer;Salt tolerance requires cortical mici-otubule reorganization in Arabidopsis;The putative Arabidopsis zinc,inctransporter ZTP29 is involved in the response to salt stress;Cucumber mosaic virus movement protein severs actin filaments to increase the plasmodesmal size exclusion limit in tobacco;等。

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99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2000年度)。(www.daowen.com)

母校揭开我人生新的一页

我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下,在农村当了3年“知青”之后,被招工到铁路货场当了7年的装卸工。这10年的艰苦生活和繁重劳动的磨炼,使我更加认识到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是与国家的命运前途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奋斗的能力。

1978年,是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开始腾飞的重要一年。恢复高考制度,我通过全国的统一考试,成为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78级的本科生,揭开了我的人生新的一页。西北大学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得整个国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77级和78级的学生的学习努力是有口皆碑的,同学们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明白自己肩负着推动祖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担。1978年是对考生年龄完全放开的一年,我们班上的同学年龄最大的31岁,而最小的仅15岁。同学中有的是从中学直接考进大学的,也有一些是如我一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终于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说实在的,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们这批学生的基础非常差,我自己连初中都还没有毕业。大学英语学习要从“ABC”开始,其他基础课程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凡此种种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热情,同学们都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记得我们班在4年的课程学习中,极少有不及格的。西北大学是一个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有着浓厚的人文氛围。我们曾经历了学生会的选举,阅读过学生自己创办的刊物,也曾加入庆祝女排夺冠的欢庆行列。在西北大学的生活,不仅使我们获得了专业知识,也增加了对国家前途和人生的思考。

西北大学的老师对教学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我至今仍然记得教我们“高等数学”的张老师,他将一门较“枯燥”的课程讲述得娓娓动听,他用板书画出的曲线堪比用尺子画出的曲线。教我们“细胞生物学”的宋老师,我在开始细胞骨架的最初研究时想到的就是宋老师所讲述的知识。虽然我现在已经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所做过的实验很多,但是我仍然记得在本科实习时,在宋老师指导下所做的染色体分带实验。我记得我们植物生理专业的秦老师、张老师、陈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这些都成为我之后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和根本。西北大学老师们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西北大学的学习中,老师们不仅仅传授给我们专业知识,更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我现在也身为大学教师,仍然会回顾西北大学老师们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以他们为自己的楷模,争取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我当了一年的中学老师,后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娄成后院士的研究生。198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之后于1990年赴英国做访问学者,进行植物电生理学的研究。1991—1994年,在英国John Innes Institute的Chve Lloyd博士的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研究植物细胞骨架。1994—1995年,到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仍然做植物细胞骨架的研究。1995年回国,在中国农业大学任教至今。

回顾自己近30年来的经历,我感觉在西北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人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从进入西北大学开始,我就开始步入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生涯。西北大学不仅教给了我专业知识,也培养了我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了我后半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基础。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争取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以报答母校对我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